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类型冬至 阳生 诗说节气 冬至.doc

  • 上传人:weiwoduzun
  • 文档编号:5620053
  • 上传时间:2019-03-10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27.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冬至 阳生 诗说节气 冬至.doc
    资源描述:

    1、冬至 阳生 诗说节气 冬至冬至 阳生 诗说节气 冬至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古时,这一天皇帝要去郊外祭天,百姓要祭祖,还有贺冬、迎神、辟邪、食馄饨等民间风俗。诚如清嘉录里引用一首拜冬诗所云:“相传冬至大如年,贺节纷纷衣帽鲜。毕竟勾吴风俗美,家家幼小拜尊前。 ”冬至这天,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过了冬至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白天逐渐变长,夜间则渐渐变短,所以俗话说:“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古人在冬至这天对一年的回首往顾,也常有怀旧情结。南北朝诗人鲍照在冬至中云:“舟迁庄甚笑,水流孔急叹。景移风度改,日至晷回换。眇眇负霜鹤,皎皎带云雁。长河结,层冰如玉岸。哀哀古老容,惨

    2、颜愁岁晏。催促时节过,逼迫聚离散。美人还未央,鸣筝谁与弹。 ”通过日晷影移的变化,反映了冬至日的到来,同时描写了鹤负霜、雁带云、长河结冰的冬至景色,抒发了时节易逝,人生难免聚散离合的愁情思绪。同样的情感,不只鲍照所有。杜甫写的一首冬至诗:“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古代冬至,亦称“至日” 。白居易也在邯郸冬至夜思家诗中流露出:“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两位大诗人都在冬至这天动起了思乡之情。冬至日也意味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数九”严寒天气,古代先

    3、民认为,从冬至起,每数九天算一个“九” ,数到九个“九” ,共计八十一天后,春天便翩然而至。由于古人以九九的形式概括冬天寒冷的变化,故而也产生了一些与数九相联系的谚语、俗语、歌谣。人们比较熟悉的是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文人雅士则会以图、表或填影格等形式来表示气候的变化,称之为“九九消寒图” 。清代夏仁虎写有消寒图诗,颇有意思。诗云:“亭前垂柳待春风,珍重亲涂一画红。九九图成春已至,宸居真可亮天工。 ”这首诗,描写了九字消寒图的制作和涂法。 “九字”即“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字,按繁体每字九画,计八十一画,每天

    4、涂一画,涂完这九个字,数九寒冬也就结束了。这就是“九字九九消寒图” 。据说这九个字曾被康熙皇帝引用过。那是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胤被废,心境复杂的老皇帝于当年冬至日,在乾清宫铺了一张纸,每天来此写一笔就走,共写了九九八十一天,当“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写毕,春天来了,康熙宣告太子复位。可以说,这个冬至对康熙来说肯定是思虑重重,忧心忡忡,于所思所忧所烦所恼的种种纠结中度过的。遥想千百年前,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是那么的隆重多彩,天子祭天、百姓祭祖,百官朝贺、拜师尊长,阖家团聚、亲朋互馈,忙碌了一年的先民们,从这天开始休养生息,并衍生出丰富的节日活动和民俗之乐,其传统节日的地位,不亚于新年,应了民间有“冬至大如

    5、年”的说法。只是到了近现代,冬至的盛况才日渐式微,而长留在历史的记忆里。( 徐廷华光明日报)冬至阳生,麋角解12 月 22 日,冬至。这世界上最无情的,应该是岁月吧,不管你怎么想留住它、抓住它,它总能公然从指缝间溜走。时节的匆匆更替,似乎从未与人详细算计,不经意间,节令已经到达冬至。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冬至过后,太阳又慢慢地向北回归线转移,北半球的白昼又慢慢加长,而夜晚渐渐缩短。冬至在我国古代被当做一个较大的传统节日,俗称“冬节”“长至节” “亚岁”等,曾有“

    6、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的习俗。【 物候】冬至之时,阴气达到极致,随即阴阳转化,阳气开始慢慢复苏, “冬至一阳生” ,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点。冬至三候, “一候蚯蚓结” ,传说蚯蚓是阴屈阳伸的生物,冬至时阳气虽已开始萌动,但阴气仍然控制大局,土中的蚯蚓感阴气大盛而仍然蜷缩着身体;“二候麋角解” ,古人认为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麋因角朝后生,所以为阴,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三候水泉动” ,由于阳气初生,所以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有一丝温热。【 民俗】捏冻耳朵:相传东汉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湖南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时适逢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耳朵被

    7、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将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在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到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被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故形成“捏冻耳朵”习俗。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 ,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祭拜祖先:潮汕民间,在冬至这一天备足猪肉、鸡、鱼等三牲和果品,上祠堂祭拜祖先,然后家人围桌共餐,一般都在中午祭拜完毕,午餐家人团聚。但沿海地区如饶平之海山一带,渔民则在清晨祭祖,赶在渔民出海捕鱼之前,意为请神明和祖先保佑渔民出海捕鱼平安。吃“

    8、尾丸”:福建泉州素有“冬节不回家无祖”之说,故出门在外者,都会尽可能回家过节谒祖。冬节早晨,要煮甜丸汤敬奉先祖,然后合家以甜丸汤为早餐。有的人家还于餐后留下几粒米丸粘于门上,称“敬门神” 。泉州人吃丸,称元宵丸为”头丸(圆)” ,冬节为“尾丸(圆) ”,这样头尾都圆,意味着全家人整年从头到尾一切圆满。【 禁忌】湖南一带冬至忌无雨。俗谚说:“立冬无雨看冬至,冬至无雨一冬晴。 ”意思是指来年天将大旱。浙江杭州冬至日忌扫地,一般在前一晚清扫屋内外地面,称为“扫隔年地” 。浙江绍兴冬至日忌骂人、吵架、说不吉利的话。【 赏鉴】冬至杜甫 (唐)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9、。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渔家傲冬至冯时行(宋) 云覆衡茅霜雪后,风吹江面青罗皱。镜里功名愁里瘦,闲袖手,去年长至今年又。梅逼玉肌春欲透,小槽新压冰澌溜。好把升沉分付酒,光阴骤,须臾又绿章台柳。【 养生】俗话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过了冬至后白天的时间越来越长,即“冬至阳生” 。此时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而发挥其滋补功效,也就是说,冬至前后是进补的最好时机。但是,并非随意乱补就能达到效果,冬季进补也需要一定的方法。忌慕名进补:鸡汤(包括炖鸡汤和下药材熬的鸡汤)营养丰富,所含的营养物质是从鸡油、鸡皮、鸡肉和鸡骨溶解出的少量水溶性小分子,其蛋白质仅为鸡肉的 7%左右,而汤里的鸡油大都属于饱和脂肪酸。因为鸡汤中这一特有的营养成分和刺激作用,胆囊炎和胆结石症经常发作者、肾功能不全者就不宜喝鸡汤。忌无病进补:无病进补既增加开支,又会伤害身体,如服用鱼肝油过量会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发胖,另外,药补也不是多多益善,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冬至 阳生 诗说节气 冬至.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562005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