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透视几种不良家庭教育方式,青开九中 张玉翔 2009年11月28日,家访感触:“每次和家长交流,他们往往一上来就向我控诉孩子们在家中的种种“罪行”:看电视多、边吃饭边看电视、磨蹭时间不抓紧写作业、写完作业后不复习、周末经常往外窜、说说他(她)就顶嘴、父母的话根本不听,所以就只好任其自由发展了”思考:难道全是孩子的错?(家长的失误、孩子的不足),家长的失误 :,1、忽视了精神交流的重要性,致使和孩子之间的心理沟通渠道不畅通。,这样的话,两者之间就产生了隔阂。父母们再好的思想也不能传达到孩子的心中。难道不是吗?父母们因为每天忙于工作和一些“不得不”之类的事而没时间思考孩子的心思。每天关心的不过是吃
2、饭穿衣之类的表面的东西。要知道啊,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中学,这是不同的人生阶段。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需求也就不同。幼儿园时的理想或许是让妈妈抱一抱就满足了,现在追求的是烦闷的时候有人能主动开导他们。能一样吗?问题是家长们似乎没注意到孩子需求的变化。整天强调“我不缺你吃,不缺你穿”。你是在养猪?,2、没有和孩子一起成长的意识。,我们常说“要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要用儿童的思维来考虑儿童的问题”。因为孩子的心理世界,是非标准,价值取向和大人是不一样的。若大人们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而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很显然是不公平的。不平等的对话带来的不会是客观公正的结果。,而我们有些家长
3、是怎样做的呢?不准孩子顶嘴,自己却动辄呵斥别人。要求儿子好好学习不怕吃苦,自己却在工作岗位上混日子,不思进取。答应孩子的要求一拖再拖于是乎孩子就在家长们的“示范”下变得“不听话了”。,3、面对青春期的“突然变化”束手无策。,有的家长抱怨,以前上小学时挺听话的孩子怎么越来越混蛋了?越来越不着调了?穿衣戴帽、发型首饰、说话的腔调、走路的姿势等等怎么看怎么不顺眼。一定是道德品质出了问题!于是乎,“道德头脑风暴”,甚至是“皮肉风暴”,我感觉孩子在青春期的这些变化主要是由于其生理的发展速度较快,而心理的发展速度相对跟不上造成的。也就是说生理和心理的发展不平衡。15岁左右的少年人,由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4、身体发育接近成年人的水平。而由于其生活范围固定,接受的信息大部分与未成年人有关,所以心灵还是比较单纯的。出于好奇他们或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会模仿成年人的行为方式。因为从外表上看起来他们和成年人已经很相似了。男孩子会觉得吸烟比较酷,女孩子会觉得戴耳环更漂亮这些问题与道德品质没有太大的联系,所以若定性为道德品质问题,很显然药不对症,甚至会导致逆反情绪。,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告诉孩子:他现在的魅力是正直与勇敢,她最美的地方是她纯洁的心灵和健康的肌肤。现在努力学本领将来可以爱护那些贫穷善良的弱者,抵制那些假恶丑的东西。人生的意义在于用爱心温暖了多少,而不是自己为自己捞取了多少。要把自己的幸福和全人类共同的幸福
5、紧密联系起来,这样的人生是有价值的,孩子的不足 :,说了这么多父母们的不是,孩子们该反思自己什么呢?自我教育不够啊!不能老等着别人来引导我们,我们要自己发展自己。以老师我自己为例。我若不是自己要求自己努力上进,努力爱你们,你们就会成为一个庸师的殉葬品。我的发展进步使你们受益,我自己也是幸福的。,透过一个“早恋”案例看家教:,他向我诉说了他的不幸:父母管教方式太粗暴,经常责骂自己;在物质上自己想要什么爸爸从不拒绝,在精神交流方面却一片苍白;关于所谓“早恋”的问题根本无法得到家人的信任;现在自己对家人非常失望,无法沟通,和姐姐也吵翻了;在班里几乎没有可以谈这类心事的朋友,没人理解自己的苦难,很压抑
6、;大家都用“那种”眼光看我,我也不在乎了。 父母向我列举了一大堆孩子叛逆不敬的事实:看电视无度、周末外出疯玩、顶撞父母、父母的说教充耳不闻等。,关于家长: 1、父母忙于各自的生活圈子而忽略了一个青春期男孩的精神需求-和孩子产生了距离感。 2、父母不注意研究教育方式,只顾发泄自己的情绪,而不顾及他人的感受-降低了威信。 3、父母“家长作风严重”,潜意识中是“我”说话“你”必须服从,因为我是长辈。晚辈必须服从长辈-霸权主义。 4、父母只盯住孩子的“堕落的表象”而没有分析“堕落”的原因,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缺乏智慧。 5、父母之间有时候吵架,而且吵架的风格给孩子做了反面教材-其身不正。 6、只是根据
7、一两点不足之处就大动干戈,进而否定了全部-不够客观公正,使人产生不信任感。,关于孩子:1、生理发育较快而心理发展跟不上-15岁的特点。 2、荷尔蒙的增多促使他模仿成年男人的行为表象-正常现象。 3、心灵的孤寂渴望寻找一个交流的突破口-值得理解和同情。(家庭和班级都向他关闭了沟通的大门,唯有那个女孩子和他同是天涯沦落人。) 4、面对困难缺乏正视的勇气-需要锻炼。 5、不能敞开心扉寻求心理援助-自我封闭。(或许也值得我反思自己没有搭建更好的平台) 6、缺乏奋斗目标,没有上进的动力,耗费青春-自我教育的失败。,我告诉当父母的:“吃素菜,彼此相爱,强如吃肥牛,彼此相争。” “设筵满屋,大家相争,不如有
8、块干饼,大家相安。”-箴言家庭中若没有爱,没有对彼此的恒久忍耐,没有经常的自我批评,没有对家人的赞赏与鼓励家庭就不会成为心灵的港湾。有了彼此的相爱、包容、鼓励和扶持,心灵就能得安慰,只知道贪污腐败吃喝嫖赌的党员干部对他的百姓是没有爱的。所以人民要反对他,惩罚他。 大街上为一点小事就破口大骂的人对善良的人是没有爱的。所以大家唾弃他。 商道中投机倒把,偷税漏税的人对他的国家是没有爱的。所以法律制裁他。 医院里为多谋利润而拼命给病人开药的医生对他的患者是没有爱的。所以良知谴责他孩子的成长需要我们这些所谓的“成人”“智者”的引领啊!不可以漫不经心和消极怠慢。,我对孩子说:父母辛苦,生存不易,少年人理应尽孝道。面对“成长的烦恼”要勇敢一点,老师和父母还有同学好友都是可以信赖的同路人。发扬你一贯的善良、正直,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对他人有益的人。对于所谓“早恋”问题你自己有能力解决好,不需大人操心。,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