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邹 忌 讽 齐 王 纳 谏 对 比 阅 读(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做 69 题。甲 于 是 入 朝 见 威 王 , 曰 : “臣 诚 知 不 如 徐 公 美 。 臣之 妻 私 臣 , 臣 之 妾 畏 臣 , 臣 之 客 欲 有 求 于 臣 , 皆 以 美 于 徐公 。 今 齐 地 方 千 里 , 百 二 十 城 , 宫 妇 左 右 莫 不 私 王 , 朝 廷之 臣 莫 不 畏 王 , 四 境 之 内 莫 不 有 求 于 王 : 由 此 观 之 ,王 之 蔽 甚 矣 。 ” 王 曰 : “善 。 ”乃 下 令 : “群 臣 吏民 能 面 刺 寡 人 之 过 者 , 受 上 赏 ; 上 书 谏
2、寡 人 者 , 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 齐 欲 伐 魏 。 淳 于 髡 谓 齐 王 曰 : “韩 子 卢 者 , 天 下 之疾 犬 也 。 东 郭 逡 者 , 海 内 之 狡 兔 也 。 韩 子 卢 逐 东 郭 逡 ,环 山 者 三 , 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而获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 持 ,以 顿 其 兵 , 弊 其 众 , 臣 恐 强 秦 、 大 楚 承 其 后 ,
3、有 田 父 之 功 。”齐 王 惧 , 谢 将 休 士 也 。 ( 节 选 自 战 国 策 齐 策 )注释韩子卢:犬的名字。东郭逡:兔的名字。环山者三:绕着山跑了三圈 。 罢 : 同 “疲 ”, 与 前 面 的 “极 ”和 “废 ”意思 相 同 。 田 父 : 农 夫 。 以 顿 : 以 同 “已 ”; 顿 : 困 顿 、疲 弊 。 谢 : 辞 谢 、 辞 退 。6.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臣之妻私臣私今齐地方千里方时时而间进间天下之疾犬也疾7.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译:犬兔俱罢,各死其处。译:8. 甲乙两文都是写劝谏的,其劝谏的目的有什么不同?
4、答 :9. 同是劝谏,邹忌和淳于髡在使用的劝谏方法上有何差异?从劝谏的效果看,二 者 又 有 何 差 异 ?6. 偏 爱 方 圆 , 纵 横 间 或 , 偶 然 快 , 急 速7. 能 在 公 共 场 所 批 评 议 论 我 的 过 错 并 传 到 我 的 耳 朵 里 的 , 可得 下 等 奖 赏 。狗 和 兔 子 都 疲 惫 到 了 极 点 , 各 自 死 在 那 个 地 方8.甲 文 中 邹 忌 劝 谏 的 目 的 是 使 齐 威 王 广 开 言 路 , 修 明 政 治 , 以 富国 强 民 。 乙 文 中 淳 于 髡 劝 谏 的 目 的 是 让 齐 王 放 弃 伐 魏 的 计 划 ,以
5、避 免 两 败 俱 伤 , 别 国 渔 利 。9.二 者 使 用 劝 谏 方 法 的 相 同 之 处 都 使 用 了 以 事 喻 理 ( 或 借 事 说 理 )的 方 法 。 不 同 之 处 是 邹 忌 以 身 边 事 说 理 , 真 实 可 信 ; 淳 于 髡 以 故 事喻 理 , 生 动 形 象 。 齐 威 王 意 识 到 自 身 问 题 后 欣 然 纳 谏 并 主 动 改变 自 己 的 做 法 ; 齐 王 因 惧 怕 后 果 而 被 动 放 弃 原 有 打 算 。(一)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 客 欲 有 求 于 臣 , 皆 以 美 于 徐 公
6、。 今 齐 地 方 千 里 , 百 二十 城 , 宫 妇 左 右 , 莫 不 私 王;朝廷之臣,莫 不 畏 王 ; 四 境 之内 , 莫不有求于王。由 此 观 之 , 王 之 蔽 甚 矣 !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二)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 者 !内 外 不 闻 吾 过
7、 , 是 以 至 此 !”由宋 君 观 之 , 人 君 之 所 以 离 国 家 失 社 稷 者 ,谄 谀 者 众 也 。 故 宋 昭 公 亡 而 能 悟 , 卒 得 反 国 。 ( 节 选自 新 序 )注 : 出亡:失国后逃亡。 发 政 举 事 : 施政办事。 侍御 : 侍从妃子。被:穿上。谄谀:奉承拍马。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1)臣之妻私臣(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3 邹 忌 的 进 谏 为 什 么 能 让 齐 威 王 称 “善 ”?4齐威王和宋昭公的周围同样有谄谀者,然而齐国能够“战胜于朝廷”,宋昭公 却 不 得 不
8、 “出 亡 ”, 结 合 语 段 说 说 造 成 这 样 不 同结 局 的 原 因 有 哪 些 。5从上面两个语段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二)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 915 题。9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的词语。(1)朝服衣冠( )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10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11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12邹忌成功说服齐威王纳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着怎样的启示。13请仿照示例,补充一则与“纳言”相关的事例。(除甲、乙两文之外) 示例:唐太宗善纳魏征良言,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 四 ) 比较阅读下
9、面两段文言文,完成 913 题。【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 朝 廷 之 臣 莫 不 畏 王 , 四 境 之 内 莫 不 有 求王 : 由 此 观 之 , 王 之 蔽 甚 矣 。 ”王 曰 : “善 。 ”乃 下 令 : “群 臣 吏 民 能 面 刺 寡 人 之 过 者 , 受 上 赏 ;上 书 谏 寡 人 者 , 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
10、于朝廷。【乙】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 , 请 数 之 以 其 罪 而 杀 之 。 ”公 曰 : “可 。”于 是 召 而 数 之 公 前 。 曰 : “烛 邹 !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我君以鸟之故而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 闻 命 矣 。” (晏子春秋晏子谏杀烛邹)9请用“ / ”给下面的句子断句。今齐地方千里10查古汉语词典,“数”有三种读音,并有若干不同义项。一读“sh”义 项 有 : 作动 词 , 计 算 。 作 动 词 , 列 举 。 二 读 “ sh ”, 义
11、 项有 : 表 事 物的数目。 作 名 词 ,规律,气数。三读“ shu ”, 义 项 有 : 多 次 。 根 据 以上义项,请写出“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中“数”的读音与词义。(1 分)读音:词义:11下面几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 1)时时而间进(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B(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C、 ( 1) 皆 以 美 于 徐 公(2)骈死于槽枥之间D 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吾欲之南海12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群 臣 吏 民 能 面 刺 寡 人 之 过 者 , 受 上 赏 。(2)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13 两段选文都表现了进谏
12、者的机智善辩,但 各 又 有 不 同 。 甲 文 劝谏 的 目 的 是 为 了 使 齐 威 王 ,以富国强民;乙文晏子劝谏的目的是为了让景公以免落下“爱鸟 轻 人 ”的 罪 名 。 甲 文 邹 忌 进 谏 时 采 用了 的方法说服齐王,乙文晏子进谏时采用的方法,使景公明确了事情的荒谬以及后果的严重。(五)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短文,完成 11-14 题 。【 甲 】 于 是 入 朝 见 威 王 , 曰 : “臣 诚 知 不 如 徐 公 美 。 臣 之妻 私 臣 , 臣 之 妾 畏 臣 ,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2)此 所 谓 战 胜 于 朝 廷
13、。4 甲 、 乙 两 文 写 的 都 是 臣 子 向 君 王 进 谏 并 被 采 纳 的 故 事 , 这 两位 臣 子 的 进 谏 方 式 有 什 么 不 同 ?现 实 生 活 中 如 果 要 向 同 学 提 意 见 ,你 认 为 应 该 用 什 么 方 式 ?为 什 么 ? 【 甲 】 于 是 入 朝 见 威 王 , 曰 : “臣 诚 知 不 如 徐 公 美 。臣 之 妻 私 臣 , 臣 之 妾 畏 臣 ,臣 之 客 欲 有 求 于 臣 , 皆 以 关 于 徐 公 。 今 齐 地 方 千 里 , 百 二 十 城 ,宫 妇 左 右 莫 不 私王 , 朝 廷 之 臣 莫 不 畏 王 。 四 境
14、之 内 莫 不 有 求 于 王 : 由 此 观 之 ,王 之 蔽 甚 矣 。 ” 王 日 : “善 。 ”乃 下 令 : “群 臣 吏 民能 面 刺 寡 人 之 过 者 , 受 上 赏 ; 上 书 谏 寡 人 者 , 受 中赏 ; 能 谤 儿 于 市 朝 , 闻 寡 人 之 耳 者 , 受 下 赏 。 ”令 初 下 , 群 臣 进谏 , 门 庭 若 市 ; 数 月 之 后 , 时 时 而 间 进 ; 期 年 后 , 虽 欲 言 , 无可 进 者 。燕 、 赵 、 韩 , 魏 闻 之 , 皆 朝 于 齐 。 此 所 谓 战 胜 于 朝 廷 。 (节 选自 邹 忌 讽 齐 王 纳 谏 ) 【 乙
15、】 厉 王 虐 , 国 人 谤 王 。 召 公 告 日 : “民 不 堪 命 矣 !”王 怒 , 得 卫 巫 ,使 监 谤 者 。 以 告 , 则 杀 之 。 国 人 莫 敢 言 , 道 路 以 目 。王 喜 , 告 召 公 日 : “吾 能 弭 谤 矣 , 乃 不 敢 言 。 ”召 公日 : “是 障 之 也 。 防 民 之 口 , 甚 于 防 川 , 川 壅 而 溃 ,伤 人 必 多 。 民 亦 如 之 。 是 故 为 川 者 决 之 使 导 , 为 民者 宣 之 使 言 。 口 之 宣 言 也 , 善 败 于 是 乎 兴 。 行 善 而 备 败 , 其 所 以阜 财 用 衣 食 者 也
16、。 夫 民 虑 之 于 心 而 宣 之 于 口 , 成 而 行 之 ,胡 可 壅 也 ?若 壅 其 口 , 其 与 能 几 何 ?”王 弗 听 , 于 是国 人 莫 敢 言 。 三 年 , 乃 流 王 于 彘 (zhi)。【 注 释 】 、 虐 : 暴 虐 。 堪 : 能 忍 受 。 卫 巫 : 卫 国 的 巫 师 。巫 , 以 装 神 弄 鬼 替 人 祈 祷 为 职 业 的 人 。 使 监 谤 者 : 让 卫 巫去 监 视 批 评 国 王 的 人 。 道 路 以 目 : 路 上 相 见 , 以目 示 意 , 不 敢 交 谈 。 形 容 政 治 黑 暗 , 人 民 敢 怒 不 敢 言 。 弭
17、:消 除 , 禁 止 。 障 : 堵 塞 、 阻 隔 。 壅 : 阻 塞 决 : 疏 通水 道 。 导 : 通 行 、 通 畅 。 宣 : 放 , 开 导 。 善 败 : 治 乱 。 卓 增 多 。 成 : 成 熟 。 行 : 有 “自 然 流 露 的 意思 。 与 : 赞 许 , 赞 助 。 流 : 流 放 , 放 逐 彘 : 晋 国 地名 , 在 现 在 山 西 省 霍 县 。1 结 合 文 意 , 解 释 下 列 句 中 加 点 词 的 意 思 。(1)臣 之 妻 私 臣(2 闻 寡 人 之 耳(3)国 人 谤 王(4)道 路 以 目2 下 列 各 句 与 “臣 之 妻 私 臣 ”中 的
18、 “之 ”用 法 相 同 的 一项 是 ) A 渔 人 甚 异 之B 以 告 , 则 杀 之C 何 陋 之 有D 防 民 之 口 , 甚 于 防 川3 下 面 文 言 句 子 停 顿 有 误 的 一 项 是 ( ) A 臣 诚 知 不 如 徐 公 美B 臣 之 妻 私 臣 , 臣 之 妾 畏 臣c 今 齐 地 方 千 里 , 百 二 十 城D 上 书 谏 寡 人 者 , 受 中 赏4 用 现 代 汉 语 翻 译 下 面 的 句 子 。(1)此 所 谓 战 胜 于 朝 廷 。(2)防 民 之 口 , 甚 于 防 川 。5 甲 文 中 邹 忌 讽 “纳 谏 ”和 乙 文 中 召 公 谏 “弭 谤
19、”有何 共 同 的 目 的 ? (四)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巨,臣之妾畏巨,臣之客欲有求于巨,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巨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诽谤于朝市,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期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乙】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
20、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注 舍人:门客:指封建官僚贵族家里养的帮闲或帮忙的人。 小孺子:年轻人。 三旦:三天。 委身曲附:变着身子紧贴着树枝。 务:一心,一定。1、解词(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3)子来何苦沾衣如此(4)如是者三旦 2翻译(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2)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3、请从两
21、篇短文中各找出(归纳)一个成语。( 2 分)4请比较两篇短文的相同点。(1)从进谏方式看,邹忌与少孺子: (2)从进谏结果看,威王与吴王: (五)【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22、:“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乙】 郑龙谏勿伤百姓赵简子出畋,命郑龙射野人,“使毋惊吾鸟。”龙曰:“吾先君晋文公伐卫,不戮一人;今君一畋,而欲杀良民,是虎狼也。”简子曰:“人畋得兽,我畋得士。故缘木愈
23、高者愈惧,人爵愈贵者愈危,可不慎乎!”【注】赵简子:即赵鞅。春秋末年晋国正卿。 野人:农夫。 晋文公:即重耳。春秋时晋国国君。卫:春秋时的卫国。1解词(1)邹忌修八尺有余 (2)王之蔽甚矣(3)赵简子出畋 (4)故缘木愈高者愈惧2译句(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3)人爵愈贵者愈危。3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4同样是“谏”,邹忌和郑龙采用了什么不同的方法?(六)【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
24、”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乙】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慰问、吊唁)。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品行不好),使臣受吏民之垢(谦虚的说法,意为担任楚国的宰相),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患祸隐伏在那里)。”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越把自己看得低),官益大而心
25、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1解词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孙叔敖为楚令尹 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 2译句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 3邹忌向齐王、“老父”向孙叔敖进言分别用了什么方法?在与人交往中,你更欣赏哪一种?请说说理由。(七)【甲】邹忌入朝见威王,曰:“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乙】成侯邹忌为齐
26、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闬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战而不死,曲桡而诛。”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否?”卜者出,公孙闬因令人捕为人卜者,亦验其辞于王前。田忌遂走。注释:闬:念 hn。 不进:指不再威胁到邹忌。 曲桡:桡,念 no。曲桡,这里指混淆视听、罗织罪名。 说:念 shu,劝说,说服。 十金:当时齐国二十两为一金。 卜:念 b,烧灼龟甲,看其裂纹以预测吉凶。 威:威慑,使恐惧而屈服。 为大事:这里指造反。 为人
27、卜者:帮人占卜预测吉凶的人。 验其辞:验证占卜者讲的话。1解词(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3)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4)田忌遂走。2译句(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3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 )A甲文中“讽、刺、谏、谤、讥”几个词的感情色彩相同,都是中性词。B甲文中“战胜于朝廷”的最直接的证据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C战功可以抹杀,事实可以歪曲。乙文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理:传播决定事实,事实本身是什么是次要的,事实是由那些有心计的人来设计的。D读史可以使人聪明,是非却需要明辨。乙文中邹
28、忌采用公孙闬的伎俩,不惜损害国家利益迫使田忌出逃避祸,甚至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这就是要加以批判的地方。4两个片断中的齐王表现出的性格特征差异很大,试分别加以说明。(四)1、(3)对男子的尊称,相当于“您” (3)这 2(1)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错,并且传入我的耳朵的人,受到下等的奖赏。(2)这三者都一心想得到他们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及后面的祸患。3门庭若市或从谏如流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4(1)都采用设喻(类比、讽谏)的方式,委婉含蓄地指出君王的过失。(2 )都能接受进谏,并付诸行动。(五)1(3)打猎 (4)攀援、爬(树)2(2)人的爵位(地位)越高就越危险。3邹忌劝说齐王广开言路,
29、改良政治,从而使齐国内政修明,吸引各诸侯国前来朝见齐王。4邹忌用的是曲谏委婉规劝;郑龙用的是直谏尖锐批评。(六)1担任 离开 2地位高而独揽大权的人,国君厌恶他。3邹忌运用设喻的方法进谏齐王,含蓄委婉又形象生动,让对方易于接受自己的观点或意见。 “老父”运用从反面讲道理(或直言不讳),向孙叔敖进言。直接陈述利害,可以产生“苦口良药”的劝说效果。(七)1(3)不喜欢对方,关系不好,感情不和;(4)跑、逃走、逃跑、出逃。2(2)邹忌认为(公孙闬的计策)有道理,就劝说齐王派田忌去攻打魏国。3C 4甲文中的威王是一位修明政治、善于采纳忠言、决心纳谏除弊的贤明君主。乙文中的威王不能充分相信将领,被邹忌、
30、公孙闬所骗而逼走了大将田忌,暴露出偏听偏信的糊涂一面。一)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坏,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乙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尽溪,平望如荠。水木清华,神肤洞达
31、.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选自浣花溪记)注玦(ju):环形有缺口的佩玉。琅玕(lng gn ):像珠子的美石。潆回:水流回旋。委:聚集。荠(j):荠菜。舁(y)夫:轿夫。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 分)(1)水尤清冽 冽: (2)佁然不动 佁: (3)西折纤秀长曲 西: (4)尽溪,平坦如荠 尽: 2翻译下列句子。(4 分)(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3甲、乙两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相同点?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点?(2 分)4乙文第一段“少陵浣花居在焉耳”中的“少陵”指谁?请你写出他的连
32、续的两句诗。(2 分)(二)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两岸悉皆怪石,敧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映。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注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合营溪:汇入营溪
33、。敧:倾斜。嵌:张开。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置州:设置州郡。1、甲文第一段描写的内容是;乙文中描写溪水的语句是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 分)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 以其境过清 清:南流数十步 南: 不可名状 名: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 分)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佳木异竹,垂阴相映。4、面对美景,乙文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怅然”的情绪?(2 分)(三)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
34、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元结右溪记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 分)a 以其境过清 b 不可名状 c 俶尔远逝 d 悉皆怪石2翻译下列句子。(4 分)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佳木异竹,垂阴相荫。3甲乙两文各从什么角度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4 分)甲文:乙文: 4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2 分)答案(一)1(1)寒冷(
35、2)愣住(3)向西(4)走到尽头2(1)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或:太阳光直射水底,(鱼的)影子散布在潭底的石头上。)(2 分)(2)走了三四里路,就是青羊宫,溪水有时远有时近,竹子和柏树苍翠碧绿。(2分)3相同点:都使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方法。(1 分)不同点:甲文写景动静结合;乙文以静景为主。(1 分)4杜甫。(1 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1 分)(二)1、(潭)水和(游)鱼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2、大约,大概凄清,冷清清向南说出 3、那石岸的形状象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秀美的树木奇异的竹林,垂下的阴影相互掩映。4、这里景色优美却无人赏爱,触发了作
36、者对自己境遇的感慨。(三)1 因为 说出 2 答案: 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美好的树木与奇异的山竹投下的阴影,互相遮映。评分:每小题 2 分,共 4 分。意思对即可。3:甲文:侧面(间接)描写清澈透明 乙文:正面(直接)描写 水流湍急评分:每小题 2 分,共 4 分。意思对即可。4:借景抒情 例如甲文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评分:共 2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 81 1题(10 分)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 远逝 , 往 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 西 南 而 望 , 斗 折 蛇 行 ,
37、 明 灭 可 见 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 , 不 可 知 其 源乙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 其 室 十 无 一 焉 ; 与 吾 父 居 者 ,今 其 室 十 无 二 三 焉 ; 与 吾 居 十 二 年 者 ,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 则 徙 尔 而 吾 以 捕 蛇 独 存 悍 吏 之 来 吾 乡 ,叫 嚣 乎 东 西 , 隳 突 乎 南 北 , 哗然 而 骇 者 ,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 而 献 焉 退 而 甘 食 其 土
38、 之 有 , 以尽吾齿8 写 出 加 点 字 在 文 中 的 意 思彻:齿:9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是进亦忧退亦忧B谨食之,时而献焉 食之不能尽其材C若毒之乎 皆若空游无所依D殚其地之出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傲尔远逝(2)斗折蛇行(3)犯寒暑11填空、简答(1)以上两篇文章的作者是(2)甲文段运用的 写 法 , 写 潭 中 游 鱼 的 形 态 ; 乙 文 段 运 用 对 比 、 烘 托 手 法 , 使形成强烈反差8彻:笔直照射齿:年龄9B l0.(1)忽然游到远处去了(2)像 北 斗 七 星 那 样 曲 折 , 像 蛇 爬 行 那 样 弯 曲(3)冒着严寒酷暑11(1)唐 柳 宗 元(2)动静结合“赋敛之毒” 和异蛇之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