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102017 中考真题-浮力实验题1 ( 2017庆阳)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一组同学提出了 4 种猜想小华: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小红: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冬冬:浮力大小与物体所受的重力有关; 玲玲: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他们找来了体积相同的 A、B 两块实心金属块、弹簧测力计、一杯水、一杯盐水、细绳等仪器按照图中所示规范地完成了实验,记录了如表所示的实验数据:观察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表格中实验数据,可知 A 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为 60cm3 时,物体 A 所受浮力大小为 N;表格中标有“”的位置的数据应该是 ;(2)通过分析比较第 次
2、实验数据,能够说明小华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分析比较第 次实验数据,能够说明小红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3)为了验证冬冬同学的猜想,他们选择了第 次实验数据,他们发现浮力大小与物体所受的重力 (选填“无关” 或“ 有关”) ;(4)要验证玲玲的猜想,同学们又找来了一块橡皮泥,他们把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状,先后放入水中,发现有的漂浮在水面上,有的下沉他们由此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请指出他们实验方法的错误之处: 2 ( 2017怀化)某同学按照如图 1 所示的操作,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1)物体受到的重力为 N(2)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N (3)由 两图可得出结论:物体受到
3、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4)由 两图可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5)由 D、E 两图可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 有关2/ 10图 1 图 23 ( 2017邵阳)在做“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同学们先提出了如下的猜想:猜想 A: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猜想 B: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猜想 C:可能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同学们利用一个物体、弹簧测力计、水、盐水和细线,做了如图 2 所示的实验(1)通过实验 a 和 c ,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是 N(2)通过分析比较所有实验,可以验证猜
4、想 是错误的,而其它猜想是正确的 (选填“A”、 “B”或“C”)(3)该实验探究主要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4 ( 2017宿迁)在“ 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实验中,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块所受的重力,然后将物块逐渐浸入水中(1)在图乙位置时,物块受到的浮力是 N(2)将物块逐渐浸入水中时,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小,说明物体所受浮力大小随其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而 (3)继续将物块逐渐浸入水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小后保持不变,最后突然变为 0,示数为 0 时物块处于 (选填字母) A漂浮状态 B悬浮状态 C沉底状态3/ 105 ( 2017重庆)如图 1 所示,小彬
5、同学对“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深度是否有关”进行了实验探究(1)实验前首先应按竖直方向对弹簧测力计进行 本实验中,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手应该拿住弹簧测力计的 (选填“拉环”或“ 刻度盘”) (2)小彬同学依次进行了如图 1 所示的实验,第次实验中测力计示数为 N通过分析发现,浸没在纯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深度 (选填“有关” 或“无关”) 进一步分析得出:物体浸没后与放入前相比,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增加了 N(3)小彬同学又进行了“盐水浮鸡蛋”的实验,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悬浮在盐水中如图 2 所示位置的鸡蛋,如果用外力将鸡蛋轻轻向下或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撤销外力后它马上又回到原来位
6、置悬浮此现象初步表明:深度增大,浸没在盐水中的鸡蛋所受的浮力 (选填“增大”、 “减小”或“ 不变”) (4)为了精确检验这一结论是否正确,小彬同学找到一个分度值为 0.1kg 的电子秤,将图 1 中的纯水换成盐水静置一段时间后,用图 1 中的同一物体,依次进行了图 3 所示的实验分析电子秤的示数可知:(3)中的结论是正确的进一步分析可知,出现这一现象的真正原因是:盐水的 随深度面变化小彬同学为自己的新发现感到万分高兴,但他并没有停下探究的脚步,再一次分析,他计算出图 3到图 3细线对物体拉力的变化量为 N6 ( 2017咸宁)在语文课本上学习了 “死海不死”的文章后,小敏想 “探究浮力的大小
7、与哪些因素有关”,她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猜想三: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她按照图中字母顺序做了如下实验:(1)分析比较实验步骤 A、 C、D,可以验证猜想 ;分析比较实验步骤 A、B、C,可以验证猜想 是正确的,并由此联想到,轮船的满载排水量越 (选填“大”或“小”) ,它的承载能力就越强(2)分析图中题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图 E 中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为 N,计算可知盐水的密度是 4/ 10kg/m3。(3)实验中采用了 的研究方法,下列问题的研究中,也用到这种方法的是 A、将乒乓球靠近发声的音叉,通过乒乓球
8、被弹开显示音叉在振动 B、在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的概念C、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D、用合力代替同一物体上所受到的几个力7 ( 2017无锡)同学们用空塑料瓶和细沙等实验器材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 (g 取 10N/kg, 水 =1103kg/m3)(1)为了测出塑料瓶的体积,进行如下操作,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在左盘中放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g在空塑料瓶中装入适量细沙,拧紧瓶盖,在瓶颈系一细绳,手拿细绳将塑料瓶完全浸没于烧杯的水中(瓶没有接触烧杯,水未溢出) ,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游
9、码使天平再次获得平衡,所用砝码总质量和游码所示质量之和为167g,塑料瓶的体积是 cm3(2)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提出了如下三种猜想,并举出了相应的实例猜想一,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实例:铁块可以在水中下沉,木头可以浮在水面上猜想二,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实例:鸡蛋可以在水中下沉,在盐水中可以浮起来猜想三,浮力的大小与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实例:在游泳池里,人越往下蹲感觉到水向上托自己的力越大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选择了装入细沙的塑料瓶和其他实验器材进行探究,实验过程如图乙所示根据实验步骤 d 和 (填序号) ,可以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根据实验步骤 c 和 d 可以验证猜想三
10、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 ) ;对该猜想对应的实例,合理的解释是 要验证猜想一是否正确,可以在塑料瓶中 后再进行探究同学们讨论认为,猜想一和猜想二中的实例反应了物体的浮与沉可能与密度有关,要选用一个能漂浮在图 e 中盐水上的物体时,物体的密度应小于 g/cm3(计算结果保留 1 位小数) 8 ( 2017枣庄)将一只手的食指浸入水中,你会感受到浮力的作用你想知道食指所受的浮力大小吗?请从如图所提供的实验器材中选择合理的实验器材,设计出两种测出你的食指受到浮力的实验方案,并完成填空 (已知水的密度为 水 )方案一:(1)写出你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及其符号: (2)食指所受浮力大小的表达式为:F
11、浮 = 5/ 10方案二:(1)写出你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及其符号: (2)食指所受浮力大小的表达式为:F 浮 = 9 ( 2017安顺)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这一问题时,请你根据图所示实验操作,从中选出一些图,针对某一个因素进行研究,并通过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说明你的探究结果(1)探究的因素是: 选用的图是: (填图中的序号) (2)小明想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是否有关”,他找来薄铁片,烧杯和水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步骤一:将铁片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铁片下沉至杯底;步骤二:将铁片弯成“碗状” 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通过分析可知,第一次铁片受到的浮力 第二次铁片受到的浮力(选填
12、“大于”、 “等于”或“ 小于”) ;小明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小明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他只关注了铁片 的改变,忽视了 对浮力大小的影响 10 ( 2017岳阳)如图是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过程及数据(1)如图甲,物体重 N;(2)如图乙,把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3.2N,物体受浮力的大小为 N;(3)分析甲、乙、丙三图所示实验数据可得:物体受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4)若要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是否有关,应选择图中 (填字母)两个物体,并将它们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测出其所受浮力的大小来进行比较11 ( 2017毕节)某物理社团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
13、实验中将同一物体分别按如图 1 所示的步骤进行实验:(1)物体所受重力为 N(2)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N(3)通过比较 B、C、D 三幅图,物理社团得出:浮力的大小与浸在液体中深度有关的结论,对此结论你认为6/ 10是 (”正确“ 或” 错误 “)的理由是 (4)根据已有条件,请你求出 E 图中弹簧秤的示数是 N(g 取 10N/kg, 酒精=0.810 3kg/m3)图 1 图 212 ( 2017长春)小明制作了一个可测量物体质量的装置,如图 2 甲所示小筒与大筒均为圆柱形容器小筒和托盘的总质量为 200g,小筒底面积 50cm2,高 12cm,大筒中装有适量的水,托盘上不放物体时,
14、在小筒和大筒上与水面相平的位置的刻度均为“0”,将小筒竖直压入水中,当水面距小筒底 10cm 时,在小筒和大筒上与水面相平位置的刻度均为最大测量值,小筒和大筒的分度值相同把被测物体放入托盘中,读出小筒或大筒上与水面相平位置对应的刻度值,即为被测物体的质量(1)该装置所能测量物体的最大质量为 g;(2)小筒上相邻两刻度线的间距比大筒上相邻两刻度线间的距离 (选填“大”或“小”) ;(3)他想利用此装置测算出石块的密度,操作如下,如图乙所示,将石块放入托盘中,读出大筒上的示数为 m1;如图丙所示,将此石块沉入水中,读出大筒上的示数为 m2,该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为 石 = (水的密度用 水 表示)13
15、. ( 2017东营)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实质上是由于液体对其上、下表面的压力不同造成的在液体中,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物体受到的压力也越大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是否有关呢?为探究这个问题,实验室准备了弹簧测力计、天平、石块、木块、细线、烧杯、水请你根据需要选择器材,完成以下题目(1)提出问题:(2)实验器材:(3)实验步骤:(4)分析与论证:(5)交流与合作:与同学进行交流时,有同学提出实验过程中未保证物体“浸没”在水中,你认为他能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为什么?7/ 102017 中考真题-浮力实验题参考答案1 (1)根据表格中实验数据,可知 A 物
16、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为 60cm3 时,物体 A 所受浮力大小为 0.6 N;表格中标有“”的位置的数据应该是 3.8 ;(2)通过分析比较第 3、4 次实验数据,能够说明小华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分析比较第 1、2、3 次实验数据,能够说明小红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3)为了验证冬冬同学的猜想,他们选择了第 4、 5 次实验数据,他们发现浮力大小与物体所受的重力 无关 (选填“无关” 或“ 有关 ”) ;(4)要验证玲玲的猜想,同学们又找来了一块橡皮泥,他们把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状,先后放入水中,发现有的漂浮在水面上,有的下沉他们由此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请指出他们实验方法的错误之处:
17、没有控制橡皮泥浸入液体的体积相同 2 (1)物体受到的重力为 4 N(2)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1 N (3)由 B、C 两图可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4)由 C、D 两图可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5)由 D、E 两图可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 密度 有关3(1)通过实验 a 和 c ,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是 2 N(2)通过分析比较所有实验,可以验证猜想 A 是错误的,而其它猜想是正确的 (选填“A”、 “B”或“C”)(3)该实验探究主要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控制变量法 4 (1)在图乙
18、位置时,物块受到的浮力是 0.6 N(2)将物块逐渐浸入水中时,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小,说明物体所受浮力大小随其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而 增大 (3)继续将物块逐渐浸入水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小后保持不变,最后突然变为 0,示数为 0 时物块处于 C (选填字母) A漂浮状态 B悬浮状态 C沉底状态5(1)实验前首先应按竖直方向对弹簧测力计进行 调零 本实验中,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手应该拿住弹簧测力计的 拉环 (选填“拉环”或“ 刻度盘”) (2)小彬同学依次进行了如图 1 所示的实验,第次实验中测力计示数为 2.5 N通过分析发现,浸没在8/ 10纯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深度 无
19、关 (选填“有关”或“无关”) 进一步分析得出:物体浸没后与放入前相比,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增加了 1 N(3)小彬同学又进行了“盐水浮鸡蛋”的实验,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悬浮在盐水中如图 2 所示位置的鸡蛋,如果用外力将鸡蛋轻轻向下或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撤销外力后它马上又回到原来位置悬浮此现象初步表明:深度增大,浸没在盐水中的鸡蛋所受的浮力 增大 (选填“增大”、 “减小”或“ 不变”) (4)为了精确检验这一结论是否正确,小彬同学找到一个分度值为 0.1kg 的电子秤,将图 1 中的纯水换成盐水静置一段时间后,用图 1 中的同一物体,依次进行了图 3 所示的实验分析电子秤的示数可知:(3)中
20、的结论是正确的进一步分析可知,出现这一现象的真正原因是:盐水的 密度 随深度面变化小彬同学为自己的新发现感到万分高兴,但他并没有停下探究的脚步,再一次分析,他计算出图 3到图 3细线对物体拉力的变化量为 0.025 N6 (1)分析比较实验步骤 A、 C、D,可以验证猜想 三 ;分析比较实验步骤 A、B、C ,可以验证猜想 二 是正确的,并由此联想到,轮船的满载排水量越 大 (选填“大”或“小”) ,它的承载能力就越强(2)分析图中题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图 E 中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为 1.2 N,计算可知盐水的密度是 1.2103 kg/m3。(3)实验中采用了 控制变量 的研究方法,下列问题的
21、研究中,也用到这种方法的是 C A、将乒乓球靠近发声的音叉,通过乒乓球被弹开显示音叉在振动 B、在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的概念C、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D、用合力代替同一物体上所受到的几个力7(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在左盘中放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133 g在空塑料瓶中装入适量细沙,拧紧瓶盖,在瓶颈系一细绳,手拿细绳将塑料瓶完全浸没于烧杯的水中(瓶没有接触烧杯,水未溢出) ,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获得平衡,所用砝码总质量和游码所示质量之和为167g,塑料瓶的体积是 34
22、 cm3(2)根据实验步骤 d 和 e (填序号) ,可以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根据实验步骤 c 和 d 可以验证猜想三是 错误 (选填“正确”或“ 错误”) ;对该猜想对应的实例,合理的解释是 在游泳池里,人越往下蹲排开水的体积越大,人受到的浮力越大,说明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要验证猜想一是否正确,可以在塑料瓶中 添加一些细砂 后再进行探究同学们讨论认为,猜想一和猜想二中的实例反应了物体的浮与沉可能与密度有关,要选用一个能漂浮在图 e 中盐水上的物体时,物体的密度应小于 1.1 g/cm3(计算结果保留 1 位小数) 8方案一:(1)写出你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及其符号: 食指浸入水中
23、排开水的体积 V 排 (2)食指所受浮力大小的表达式为:F 浮 = 水 gV 排 方案二:(1)写出你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及其符号: 小桶的重力 G1,小桶和食指浸入水中时排开的水的总重力 G2 (2)食指所受浮力大小的表达式为:F 浮 = G2G 1 9/ 109(1)探究的因素是: 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关系 选用的图是: 或 (填图中的序号) (2)通过分析可知,第一次铁片受到的浮力 小于 第二次铁片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 “等于”或“ 小于”) ;小明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小明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他只关注了铁片 形状 的改变,忽视了 排开水的体积 对浮力大小的影响
24、 10(1)如图甲,物体重 4.2 N;(2)如图乙,把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3.2N,物体受浮力的大小为 1 N;(3)分析甲、乙、丙三图所示实验数据可得:物体受浮力的大小与 液体的密度 有关;(4)若要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是否有关,应选择图中 C、D (填字母)两个物体,并将它们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测出其所受浮力的大小来进行比较11 (1)物体所受重力为 4 N(2)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1 N(3)通过比较 B、C、D 三幅图,物理社团得出:浮力的大小与浸在液体中深度有关的结论,对此结论你认为是 错误 (”正确“ 或” 错误“)的理由是 过程不完整,没有探究物体浸没后受到浮力与深度的关系 (4)根据已有条件,请你求出 E 图中弹簧秤的示数是 3.2 N(g 取 10N/kg, 酒精=0.810 3kg/m3)12 (1)该装置所能测量物体的最大质量为 300 g;(2)小筒上相邻两刻度线的间距比大筒上相邻两刻度线间的距离 大 (选填“大”或“小”) ;(3)他想利用此装置测算出石块的密度,操作如下,如图乙所示,将石块放入托盘中,读出大筒上的示数为 m1;如图丙所示,将此石块沉入水中,读出大筒上的示数为 m2,该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为 石 = (水的密度12水用 水 表示)13.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