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583522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一)播前准备 1、土地准备 (1)土地耕翻,施足基肥:冬前土地应进行秋翻、冬灌或春灌。耕翻深度要达到 25cm 以上,要求耕深一致,翻垄均匀;秸秆还田和绿肥地要切茬,翻埋良好。结合耕翻,将全部有机肥料、氮肥的 4050及磷肥的 7080作基肥全层深施。 (2)播前土壤封闭及整地:整地前用 50乙草胺100150g、或 90乙草胺(禾耐斯)80100g、兑水3040kg,均匀喷洒土壤表面对杂草进行土壤封闭,随后进行耙磨整地,达到“齐、平、松、碎、净、墒” 标准的待播状态。 2、种子准备 (1)选用优良杂交种:优良杂交种,具有良好的增产潜力,是玉米取得高产的基础。应结合各地的生

2、态类型,选用适宜的良种。目前新疆玉米生产中主要推广的优良杂交种有三种类型。中晚熟类型:郑单 958、先玉 335、SC704、新玉 11 号、新玉 21 号;中熟类型:伊单 8 号、石单 3 号2等;早熟类型:新玉 9 号、新玉 15 号、新玉 28 号、京早8 号等。 (2)种子精选:按照精准种子的要求,使用达到国标(GB4404.1-1996)二级良种标准以上的商品种子。纯度96以上,净度 99以上,发芽率 85以上,水分含量不高于 13。种子色泽光亮,籽粒饱满,大小一致,无虫蛀、无破损,以满足精准播种的要求。 (3)种子处理:播种前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规律选择适当的专用种衣剂包衣种子,或根

3、据需要选用相关的杀虫剂、杀菌剂、微肥等对种子进行拌种处理,达到防治病虫害,促进生长的目的。 (4)播种机具的调试:按照精准播种的要求调试好播种机具的传动、排种、追肥等部件。 (二)播种技术 1、适宜的播种期确定 适宜播种期的确定应参考以下三个方面:(1)种子萌发的3最低温度;(2)播种时的土壤墒情;(3)保证能够在生长季节正常成熟(这对无霜期较短地区的玉米制种十分关键) 。玉米发芽最低温度为 67,1012为幼芽缓慢生长的温度。因此,在土壤墒情允许的情况下(田间持水量大于 60) ,新疆春玉米适宜播种期一般掌握在 510cm地温稳定在 1012时播种,出苗较快而整齐,有利于苗期培育壮苗;播种过

4、早,出苗时间延长,出苗不整齐,易烂种。如果考虑土壤墒情及保证无霜期较短的地区玉米能够正常成熟,可在 510cm 地温稳定在 10左右时适期早播。地膜覆盖玉米可提前至 510cm 地温 810时播种。2、播种方式 根据收获机械来配置播种方式,目前玉米生产中主要有60cm 等行距播种和 6040cm 宽窄行两种播种方式。 3、播种量 采用气吸式精量播种机播种,每亩下种 800010000 粒。玉米播种量因种子大小、种植密度、种植方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4计算公式为: 亩播种量(kg)= 1.52 例如:亩计划留苗密度为 4500 株,种子千粒重为 280g,种子发芽率为 85,则亩播量450028

5、01.5 (1000100085 )2.22kg 4、株距配置 根据计划定苗密度确定株行距。计算公式为: 60cm 等行距播种株距(cm )= 60+40cm 宽窄行播种株距(cm)= 5、播种深度 适宜的播种深度,是根据土质、土壤墒情和种子大小而定,一般以 46cm 为宜。如果土壤质地粘重,墒情较好,可适当浅些;土壤质地疏松,易于干燥的砂壤土地,可适当深些;大粒种子,可适当深些;但一般不要超过 8cm。应当注意,在土壤墒情、肥力较好的土壤播种过浅,会在苗期产生大量的无效分蘖。 6、播种质量要求 按精准播种技术要求,达到行距一致,接行准确,下粒准确均匀、深浅一致,覆土良好、镇压紧实,一播全苗。

6、种5子与种肥分别播下,严防种、肥混合。 (三)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玉米高产的重要措施。随着玉米栽培技术水平的发展和生产条件的改善,特别是紧凑耐密的高产、抗倒玉米杂交种的推广,使新疆玉米产量大幅度增长,合理密植的增产效果已被大量的生产实践所充分证实。 玉米产量由亩穗数、穗粒数和粒重三者构成,三者的乘积就是亩产量,它们的乘积越大,产量就越高。生产中总是希望穗多、穗大(粒多) 、粒重。然而在玉米群体内穗数与粒数、粒重既紧密相关,又相互制约,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群体内个体间的矛盾逐渐加大,密度越大,这种矛盾和制约的作用就越大。 根据新疆玉米生产实践和试验结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确定合理种植密度。 1、

7、根据品种株型确定密度 紧凑型、半紧凑型中晚熟玉米,如 SC704、郑单 958、掖单 22、农大 108、新玉 11 号等,适宜的种植密度为50006000 株;平展型中晚熟玉米种植密度为 40004500株。同类型早熟品种亩增加 5001000 株。 2、根据土壤肥力、质地 土壤肥力高的地宜密植,土壤肥力低宜稀植;土壤质地轻、通透性好的土壤宜密,土壤质地粘重、透气透水差的粘土6地宜稀。 3、根据管理水平、水肥投入确定。 管理水平高、水肥投入多的地宜密植;反之,管理水平较低,水肥投入达不到的地宜稀植。 (四)施肥技术 玉米是需肥较多的高产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需要吸收大量营养元素,其中氮、磷、

8、钾三元素需要量最多,其次是钙、镁、硫、硼、锌、锰等元素。根据玉米需肥规律和生产实践,玉米施肥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氮肥为主、磷肥为辅;穗肥为主,粒肥为辅。基肥最好是优质腐熟农家肥或翻压绿肥等有机肥。施肥量和施肥方法还要依据产量指标、土壤肥力基础、肥料种类、种植方式以及品种和密度等综合运用。 1、需肥规律 (1)玉米吸收氮、磷、钾元素数量和比例 玉米一生对氮、磷、钾的吸收数量和比例,随产量水平提高而增加外,还因土壤、肥料、气候以及施肥方法不同而有差异。据 1989 年新疆土壤普查结果表明,新疆土壤含钾比较丰富,而缺氮少磷。根据试验测定,平均每生产 100kg籽粒平均需吸收氮素

9、2.6kg,磷 1.21kg,钾 2.18kg。吸收氮、磷、钾的比例大致为 1:0.46:0.84,这一数量和比例可供7制订施肥方案时参考。 (2)不同生育阶段对氮、磷、钾元素的吸收 玉米在不同的生育阶段,吸收氮、磷、钾的速度和数量,都有显著的差异。一般来说,玉米幼苗时生长较慢,植株小,对氮的吸收量较少,约占总氮量的 2左右;拔节至开花期,进入快速生长,此时正值雌雄穗形成发育时期,吸收营养元素速度快、数量多,是玉米需要营养元素的关键时期,对氮的吸收占总量的 50左右;籽粒灌浆期,吸收速度和数量逐渐缓慢减少,此期对氮的吸收占总量的 45左右。玉米对磷的吸收规律基本上与氮素相同,拔节孕穗至抽雄达到

10、高峰,授粉以后减慢。 而玉米对钾的吸收,在抽穗授粉期吸收 50左右,至灌浆高峰时已吸收全部的钾。新疆土壤一般富钾,一般不考虑钾肥的施用。 2、施肥技术 合理施肥主要是根据玉米需肥规律、土壤肥力、肥料类型以及施肥时的自然条件和栽培措施,确定适宜的施肥量、养分配比、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以求最大限度地提高肥料利用率。玉米高产施肥技术分为基肥、种肥、追肥和根外喷肥。 (1)深施基肥 基肥是播种前施用的肥料,也称底肥,通常应该以优质有8机肥料为主,化肥为辅。其重要作用是培肥地力,疏松土壤,缓慢释放养分,供给玉米苗期和后期生长发育的需要。目前兵团团场有机肥料肥源紧张,基肥基本上以腐熟的油渣、有机复合肥、秸

11、秆还田、绿肥和化肥为主。一般结合秋耕将所有有机肥、氮肥总量的 4050、磷肥总量的7080全层深施。 (2)用好种肥 种肥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所需,以速效性化肥为主。由于化肥,特别是氮素化肥会引起烂种,因此要与种子分开施入,深度 810cm。种肥数量:氮肥总量的 10左右及施基肥后剩余的全部磷肥,加入腐熟过的油渣或羊粪2030kg。 (3)分次追肥 提苗肥:没有施用种肥的地块,结合第二次中耕追施提苗肥,数量与种肥相当,加入腐熟过的油渣或羊粪2030kg。 孕穗肥:玉米拔节至抽雄是施肥最大效应时期,此期正值雌穗小穗分化盛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是决定果穗大小和粒数多少的关键时期,需要较多的养

12、分和水分。孕穗肥宜采用速效氮素化肥,数量占氮肥总量 40左右,结合开沟培土施入,灌水后可迅速发挥肥效。 9花粒肥:玉米已完全进入生殖生长阶段,籽粒中干物质产量 90以上来自叶片的光合作用产物,此时保持叶片青绿,延长叶片功能期,是增加粒重,获得高产的重要措施。由于这个时期玉米植株高大,无法进行田间机械作业,使用滴灌或自压软管灌溉的地块,可随水滴施 510kg 喷滴灌专用肥或其它速效氮肥。或在开沟追肥施加入一定数量高效涂层尿素,控制并延缓速效氮肥的释放速度,延长尿素的肥效期。 叶面喷肥:叶面喷肥操作比较简便,营养元素运转快,起效快,是根外追肥的一种补充,特别是对玉米缺素症的防治有良好的效果。叶面肥

13、的种类主要有微量元素叶面肥,稀土微肥,有机化合物叶面肥及部分生物调控剂等。一般结合打药等措施一起使用。 3、施肥量的确定 精准施肥就是根据玉米需肥规律、土壤供肥能力与肥料效应,提供氮、磷、钾和微量元素肥料等适宜的用量和比例,实现经济合理施肥。目前主要按产量目标测土配方施肥,常用的有养分平衡法、地力差减法、氮磷钾比例法等方法。根据目前兵团玉米生产水平,一般玉米大田亩施肥量在5060kg,氮磷比在 1:0.40.5 之间。丰产田及制种田应根据目标产量增加施肥量。 10(五)节水灌溉 玉米植株根深叶茂,而且其生长期多处在高温条件下,属需水较多的作物。玉米不同的生育期对水分的需要不同,必须依据玉米的需

14、水规律,结合当地气候情况,进行科学灌溉,以满足玉米各个生育对水分的需求,保证高产稳产,达到高效节水的目的。 1、需水规律 (1)田间需水量 玉米田间需水量,指整个生育期由于生理活动、叶面蒸腾和地面蒸发所消耗的灌水、降水及地下水的总量。它因品种、气候、土壤、栽培条件和产量水平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变幅。一般在正常的气候和合理栽培技术措施下,玉米的需水量随着产量提高而提高。 (2)玉米需水规律 玉米生长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同生育阶段,植株蒸腾面积及根系量都在发展,环境条也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所以其阶段需水量存在较大差异。 出苗拔节:苗期需水量较少,日耗水 1.28 方/亩,占全生育期总量的 13。 拔节

15、抽雄:需水量显著增多,日耗水 4.87 方/亩,占全生育期总量的 32.6。 抽雄乳熟:需水量达到高峰,日耗水 5.41 方/亩,占全11生育期总量的 35。 乳熟成熟:需水量开始下降,日耗水 3.74 方/亩,占全生育期总量的 19.4。 从玉米生育期需水规律看,需水量呈单峰曲线,苗期需水较少,孕穗(拔节抽雄)增多,灌溉期达到高峰,以后逐渐减少。 (3)玉米各生育阶段对水分状况的反应 实践和研究证明:玉米对水分状况的反应总的趋势是苗期比较耐旱,从拔节以后对水分亏缺越来越敏感,抽丝期最敏感,此后敏感性下降。 出苗至展开 5 叶期,因植株生长缓慢,个体少,耗水少,一般土壤水分就可维持根系的正常生

16、长。 展开 5 叶至拔节,雄穗正在发育,雌穗开始生长,这一阶段末期开始对水分敏感,但正常情况仍不需要灌水。 拔节至抽雄这一阶段是茎叶生长最快,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阶段,也是玉米对水分较敏感时期。大喇叭口期是雌穗小花分化发育的关键时期,进入玉米需水临界期,开始灌水。 抽雄散粉至抽丝是玉米对水分最敏感时期。如水分供应不足,会抑制花丝伸长,推迟抽丝,使雌穗不能正常受精结实;若此期植株连续萎蔫 8 天,减产可达 40;抽丝至籽粒形成期,对水分的敏感仅次于抽丝期,这个时期如植株12萎蔫 48 天,一般籽粒减产可达 30左右。 2、灌溉方式 目前新疆玉米灌溉方式主要有细流沟灌、自压软管灌和滴灌等方式。

17、(1) 细流沟灌:是目前新疆玉米灌溉使用最多的方法,操作简便,对土地要求不严,较大田漫灌和畦灌省工,省水。 (2)自压软管灌: 是近年兵团推广的一项新的节水灌溉技术,投入不大,节水效果良好。但要求土地平整,坡降均匀,坡度在 13。 (3)滴灌:对土地要求不严,节水效果好,但成本略高。 3、灌溉时间 根据玉米需水规律进行灌溉,可以节约用水,提高水分的利用率。目前主要是依据玉米生长状况的形态指标、土壤含水量及玉米生理指标来确定。 (1)玉米生长形态指标 玉米叶片在中午出现萎蔫现象,黄昏前又恢复,即为轻度缺水,可以开始灌溉。 (2)土壤含水量指标 从播种到出苗要求土壤田间持水量 6080;苗期556

18、0;拔节期 70;抽雄、抽丝期 80;乳熟至蜡熟期 75,低于上述指标就应灌溉。 134、灌溉次数及灌溉量 根据当地气候特点,新疆中晚熟春玉米一般灌水 45 次。第一水后根据玉米生长及气候情况每间隔 1215 天灌一次水,总灌量 320400 方。早熟玉米一般灌 34 水。 (1)中晚熟玉米展开 1012 叶时(大喇叭口期) ,就应开沟灌第一水,亩灌量 90100 方,要求渗透均匀,不淹不漏。 (2)第一水后,玉米迅速生长,田间蒸腾不断加大,抗旱能力下降,应及时赶浇第二水,间隔以不超过 15 天为宜,亩灌量 80 方左右。如第二水时间无保证,宁可推迟第一水。(3)第三水间隔 1215 天,正是

19、玉米抽雄前后的需水高峰,应及时补给,亩灌量 7080 方。 (4)第四水在玉米抽丝后,籽粒形成灌浆初期,要适时适量满足用水要求,以保证穗大粒多。亩灌量 6080 方。 (5)第五水一般群体较大或玉米高产田,耗水量大,于乳熟中后期适量灌水,以延长叶片功能,增加粒重,亩灌量6070 方。 (六)玉米的田间管理 玉米的田间管理是根据玉米的生长发育规律,针对各个生长发育时期的特点和要求,做好田间定苗,中耕除草,追肥灌水,防治病虫害等一系列田间管理工作,对保证玉米14健壮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是玉米高产、稳产、高效、低成本的综合措施。 玉米的田间管理,主要分苗期、穗期和花粒期三个阶段。虽然各个生育阶段均有

20、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解决玉米生长与环境条件的矛盾途径也有不同,但在整个田间管理中,前后措施要衔接、配套,注意整体性效益。 1、苗期管理(出苗拔节) (1)生育特点 这个阶段是生长分化根、茎、叶的时期,地上部分生长缓慢,以根系建成为中心,各项措施要为保苗、促根、促壮苗服务。 (2)主攻目标 苗全、苗齐、苗匀、苗壮、根多、根深。 (3)丰产长相 出苗整齐,均匀,无空行,无断条。幼苗叶色深绿,根系发达,植株墩实,生长整齐一致。 (4)管理措施 保证全苗 全苗是高产的基础,在精准种子和精准播种的基础上,达到苗全、苗齐、苗匀、苗壮。 现行中耕 中耕是玉米田间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中耕的作用在于疏15松土壤

21、,流通空气,破除板结,提高地温,消灭杂草及病虫害,减少水分养分的消耗,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满足玉米生长发育的要求。苗期中耕,一般可进行 23 次。第一次玉米现行就可进行,深度 1012cm,要避免压苗、埋苗。第二、三次中耕,苗旁宜浅,行间宜深,中耕深度可达 1618cm。 适时定苗 适时定苗,可以避免幼苗拥挤,相互遮光,节省土壤养分、水分,以利于培养壮苗。一般 45 叶时定苗,注意留苗要均匀,去弱留强,去小留大,去病留健,定苗结合株间松土,消灭杂草。若遇缺株,两侧可留双苗。 定苗要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管理水平、目标产量,确定合理的留苗密度。考虑到病虫害的危害、田间机械作业等因素,定苗时比计

22、划留苗密度多 10。 苗期追肥 未带种肥的地块,结合的第二次中耕,追施提苗肥,数量与种肥相当。 蹲苗促壮 蹲苗是根据苗期生长发育的特点,以促进根系发育为主要目的,使根系下扎深,分布广,增强抗旱抗倒伏能力。其措施主要有中耕松土,控制水分。蹲苗的玉米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高,保水力强,对玉米植株增强抗旱、耐旱能力,16具有一定作用。 蹲苗要根据当时的苗情、土壤水分、肥力等情况区别对待。当苗色深绿,长势旺,地力肥,墒情好时应进行蹲苗;地力瘦,幼苗生长不良,不宜蹲苗;一般沙性重,保水、保肥性差,盐碱重的地不宜蹲苗。 防治病虫害 玉米苗期主要有地下害虫、蚜虫、红蜘蛛、叶蝉等,应及早防治。 2、穗期管理(拔节抽

23、雄) (1)生育特点 穗期的生育特点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生长中心由根系转向茎叶,雄穗、雌穗已先后开始分化,植株进入快速生长期。这个阶段根、茎、叶的生长与穗分化之间争夺养分、水分的矛盾突出,正是追肥灌水的关键时期。 (2)主攻目标 控秆、促穗、植株健壮,为穗大粒多奠定基础。 (3)丰产长相 植株墩实粗壮,根系发达,气生根多,基部节间短,叶片宽厚、叶色浓绿,上部叶片生长集中,迅速形成大喇叭口,雌雄穗发育良好。 (4)管理措施 去除分蘖 17玉米拔节前,由于品种、土壤养分、水分、播种深度等影响,会长出许多无效分蘖,应尽快去除,避免消耗水分、养分。 开沟培土 开沟培土可以翻压杂草、提高地温,增厚

24、玉米根部土层,有利于气生根生成和伸展,防止玉米倒伏,有利于灌水、排水。 适期追肥、灌水 此期处在玉米需水肥的临界期,是形成穗大、粒多的关键时期,要重施氮肥。结合开沟,重施氮肥总量的 40左右,追肥深度 810cm,防止化肥漏入喇叭口,烧伤叶片。开沟追肥结束后,应根据天气、土壤墒情和玉米长相及时灌头水。第一水要灌足灌匀,间隔 1215 天及时灌第二水。 防止病虫害 玉米穗期主要害虫是玉米螟、棉铃虫、红蜘蛛、蚜虫、叶蝉等。 3、花粒期管理(抽穗开花成熟) (1)生育特点 玉米抽穗开花时,根、茎、叶生长基本结束,植株进入以开花授粉,受精结实和籽粒生长建成为主的生殖生长阶段。(2)主攻目标 18防止茎

25、叶早衰,保持秆青叶绿,促进籽粒灌浆,争取粒多粒重。 (3)丰产长相 单株健壮,群体整齐,植株青绿,穗大粒多,籽粒饱满,后期叶片保绿好。成熟中后期叶面积系数应维持在 34 左右。 (4)管理措施 灌水 玉米开花到成熟需水量占全生育期的 5055,特别是抽穗开花期对水分反应敏感,土壤水分以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 7580为宜。此阶段玉米生理活动旺盛,干物质积累最多、最快,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分、养分。这时适时灌水,不但可以促进开花受精,减少秃顶缺粒,又可以促进大量气生根的生成,对提高玉米叶片光和强度,增加粒数、粒重,增强玉米抗倒伏能力,防止后期早衰都有重要作用,因此,要灌好第三、四、五水。灌水既要满足生长

26、需要,又要谨防过量。后期不能停水过早,只要植株青绿,就要保持田间湿润。 补施花粒肥 花粒肥能够防止玉米脱肥早衰,保持叶片功能旺盛。根据玉米生长情况,如后期脱肥,可采用人工补施速效氮肥510kg;采用滴灌和自压软管灌的地块可随水追施喷滴灌19专用肥 510kg。 防止后期早衰 玉米后期早衰与品种、气候、栽培管理、病虫害等密切相关。近年来,新疆南北疆玉米种植区普遍发生,应根据具体情况,如合理运用水肥,防治病虫害等措施,尽力防止早衰,延长玉米后期叶片功能期,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防止倒伏:倒伏多由密度太大,光照、根系发育不良,品种抗倒性差,水肥管理不当,病虫害危害等原因造成。中后期倒伏对产量影响较大,应尽量避免或减轻。防止玉米倒伏主要有采用抗倒品种,合理密植,优化水肥管理,开沟培土,化控处理等措施。 4、适时晚收 玉米的成熟期可分为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三个时期。完熟期籽粒达到生理成熟,体积最大,干重最高。此时适时收获,可以获得最高的经济产量。 收获的果穗经晾晒后脱粒清选入库。一般籽粒水分要低于16才可安全贮藏。贮藏库房应干燥通风,并经常检查,防止虫蛀、鼠害和霉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