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大学 政学者论文集(2003 年) 利用短片段同源替换( SFHR)技术进行位点特异性修复105利用短片段同源替换(SFHR)技术进行位点特异性修复 CHO 细胞中游离的缺陷型 EGFP 基因生命科学学院 00 级 贺晓路摘要传统的基因治疗主要采用基因扩增(gene augmentation)的策略,即向细胞中导入正常的靶基因表达序列,补偿细胞中缺陷型靶基因的功能。基因添加策略在遗传疾病的治疗中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从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位点特异性基因修复(Site-specific Gene Correction)技术,如短片段同源替换技术(Small DNA Fragmen
2、t Homologous Replacement,SFHR) ,克服了基因添加策略的缺点。位点特异性的基因修复技术源于对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的研究,即通过导入与正常靶基因同源的 DNA短片段,通过细胞中的 DNA 修复或者同源重组的机制,特异性地修复缺陷型靶基因中的突变。利用位点特异性的基因修复技术不仅可以修复靶基因中存在的突变,而且能够在基因组中引入突变,因而在基因治疗和基因功能研究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目前,国际上关于短片段同源替换技术的研究处于实验阶段。本文中,我们利用短片段同源替换技术在中国仓鼠卵巢(Chinese Hamster Ovary
3、 ,CHO )细胞中对特异性修复染色体外游离基因的可能性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我们利用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作为检测系统,可以在荧光显微镜下灵敏地观察到经特异性修复后具有绿色荧光的细胞,并可以进一步通过FACS(Fluorescence Activated Cell Sorter)定量检测基因转变的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在利用最适浓度的阳离子脂质体 Lipofectamine2000(LF2000)转染的条件下,我们将载体上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ene, EGFP)的第 58 位色氨酸密码子(TGG)突变为终止密码子(TAG) ,能
4、成功地终止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分别将带有第 58 位色氨酸密码子(TGG)的 DNA 片段 FG1(393 bp)和 FG2(695 bp)与上述含有缺陷型EGFP 基因的载体用最适浓度的 LF2000 共转染 CHO 细胞后,用荧光显微镜皆能灵敏地检测到回复绿色荧光的细胞。进一步用 FACS 分析,确定了 FG1 和 FG2 介导基因转变的细胞的比例,证实了 FG1 和 FG2 分别修复了载体中缺陷型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EGFP。关键词短片段同源替换,位点特异性基因修复,同源重组,基因打靶北京大学 政学者论文集(2003 年) 利用短片段同源替换( SFHR)技术进行位点特异性修复1061.
5、引言传统的基因治疗其实是一种基因扩增(Gene Augmentation)机制,即通过载体系统将正常基因导入,使正常蛋白在转染的细胞里表达,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这种方法的缺点是 【1,2】 :(1)为了使转入的正常基因长期有效表达,需要将外源的基因整合进入宿主细胞基因组,但是传统的方法可能导致发生较高频率的非同源重组,随机插入的 DNA 片段可能引起细胞基因组的功能紊乱;(2)如果采用非病毒载体,载体的大小限制了那些保证转基因适量表达的重要调节因子的载入,cDNA 的大小受限制,构建载体比较困难,而且转化较大的载体不容易进入细胞内;(3)若采用病毒载体,转基因所引入的病毒成分可能引起免疫反应,
6、从而造成转基因失败;(4)这种传统的基因治疗方法只能用于治疗隐形突变所造成的基因病;(5)成功率比较低,等等。这些限制使得人们寻找新的方法,而最新的方法是用基因打靶(Gene Targeting)的方法对突变位点进行直接的基因修复(Gene Correction) 。短片段同源替换(Small Fragment Homologous Replacement,SFHR)是一种改进的基因打靶策略 【9】 ,它源于同源重组,是将与靶基因序列同源的 400-800nt 的单链DNA(single-strand DNA, ssDNA)或者双链 DNA(double-strand DNA, dsDNA)导
7、入细胞,该 DNA 片段中含有特定的错配碱基、一个或几个碱基的缺失或者插入,用来更正基因组序列中的原一个或者多个核苷酸突变 【3-5】 。如下图所示:图 1、SFHR 技术修复基因可能的机理1.以靶基序列为模板、对其两端分别设计上游引物(forward primer , FP)和下游引物(reverse primer, RP ), 通过 PCR 扩增得到 400-800bp 的同源 dsDNA 短片段;然后通过热变性得到相应的 ssDNA,转染入细胞。2. ssDNA 进入细胞核,同细胞基因组作用,形成 D-loop结构,并且与之发生重组和交换;3.内源性的基因修复使得基因组 DNA 序列更正
8、为与 ssDNA相同。北京大学 政学者论文集(2003 年) 利用短片段同源替换( SFHR)技术进行位点特异性修复107而 SFHR 作为一种利用基因打靶进行基因治疗的策略,它具有一系列优于上述传统的基因扩增的特点 【1,2】 :(1)进入的短片段 DNA 分子在体内进行直接的基因更正可以使基因保持在它原本的调控因子的控制下,不会影响细胞基因组的正常功能;(2)小分子的更正分子相对于质粒运载系统来说,可能增加向细胞以及细胞核转运的成功几率;(3)基因治疗一般用的是合成的小分子,不会引起免疫反应(Krieg AM 等,2001) ;(4)它不仅仅可以治疗隐形突变引起的基因病,还可以治疗显性突变
9、引起的基因病;(5)基因替换具有比较高的效率(达 1-10%) ,而表型的维持并不需要 100%的更正,因而有效和永久性的基因修复可以用更少甚至一次治疗就达到目的。SFHR 的具体机理尚不清楚,但是它是源于同源重组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似乎与同源重组有着相似的途径,例如应该都包括必要的基因校正,重组酶系统都引起媒介结构的生成,以及随后的单链插入和核苷酸的交换。但是具体的机理还有待澄清。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是指序列相似的 DNA 间交换遗传信息的过程。该技术已经被用于产生多种品系的转基因小鼠,提供了大量的遗传代谢疾病的模型(Mller U,1999) 。然而
10、,在体外实验利用同源重组修正遗传突变,效率非常低,仅 10-5 左右,并且通常伴有相等或者更多几率额外突变事件和非同源事件 【5】 。短片段同源替换技术能够在哺乳动物细胞中产生位点特异的基因转变,效率达到 0.120。并且短片段同源替换技术不仅仅局限于改变靶基因的单个碱基,它能够同时改变多个碱基以及同时在靶基因的多处位点产生基因转变。同时,它不但可以用于修正缺陷型基因,还可以在基因组引进突变,从而为基因功能的研究提供一个有力的工具。目前,国际上对 SFHR 技术的研究尚处于实验阶段,但是已经取得一些成功的研究成果。例如:在人的上皮毛孔细胞(Human Epithelial Airway Cel
11、ls)里,用 SFHR 对囊肿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蛋白基因(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e Conductance Regulator Gene, CFTR )缺失三个碱基的突变型 F508 进行基因更正,效率可达到 1 【3,6,7】 ,而且可以在表型上表现出来;另外,以小鼠杜氏肌肉营养不良型基因(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的点突变为靶位点,培养细胞用 SFHR 更正,经 PCR 分析,效率高达1520 【3,6,7,8】 。但是,目前国际上只有少数实验室从事短片段同源替换技术的研究,并且研究对象仅仅局限于囊肿性纤维化和杜氏肌营养不良
12、遗传疾病的细胞系和动物模型。我们试图利用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ene, EGFP)作为报告基因 【10 ,12,14】 在 CHO 细胞中进行短片段同源替换技术的初步研究,为在更加广泛的哺乳动物细胞以及小鼠胚胎干细胞中进行短片段同源替换技术研究奠定工作基础,并为研究基因功能和基因治疗提供新途径。我们采用靶向修复游离的缺陷型 EGFP 的策略,可以灵敏地检测到 EGFP 基因修复的绿色克隆。首先,我们采用两步 PCR 的方法在 EGFP 基因中引入点突变,使绿色荧光蛋白的第 58 位色氨酸(W58,TGG)突变为琥珀型终止密码子(
13、TAG)【11,13,15,16】 ,构建载体 pEGFP(-)-C1。然后以 pEGFP-C1 为模板,通过高保真PCR 分别扩增含有 EGFP 第 58 位色氨酸(W58,TGG)的双链 DNA 片段北京大学 政学者论文集(2003 年) 利用短片段同源替换( SFHR)技术进行位点特异性修复108FG1(393 bp)和 FG2(695 bp) ,同时;以 pEGFP(-)-C1 为模板,使用同样的引物通过高保真 PCR 分别扩增对照片段 FA1(393 bp)和 FA2(695 bp) 。在24-well 细胞培养板中使用阳离子脂质体 Lipofectamine2000(LF2000)
14、分别将质粒 pEGFP(-)-C1 和 DNA 片段 FG1、FG2、FA1 或者 FA2 按照质量比 1:5 瞬时共转染 CHO 细胞。转染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FG1、FG2 与 pEGFP(-)-C1 共转染的细胞都有部分回复绿色荧光,表明 FG1 和 FG2 使 CHO 细胞中绿色荧光蛋白恢复了表达。进一步用 FACS(Fluorescence Activated Cell Sorter) 【16,17】 分析确定了 FG1 和 FG2 介导基因转变效率,证实了 FG1 和 FG2 分别修复了载体中缺陷型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2.pEGFP(-)-C1 载体的构建我们以质粒 pEGFP-C
15、1(Clontech)为模板,采用两步 PCR 定点突变方法,将EGFP 基因编码序列中第 58 号色氨酸残基(W58 )的密码子 TGG 突变为终止密码 TAG(* ) ,构建载体 pEGFP(-)-C1。首先,用引物 1U(5-CACGGGGATTTCCAAGTC-3)和引物 6D(5-ACGAGGGTGGGCTAGGGCACGGGCA-3) , PCR 扩增出 384 bp 的上游片段P1;用引物 6U(5-TGCCCGTGCCCTAGCCCACCCTCGT-3)和 9D(5-CCTCTACAAATGTGGTATGGC-3)PCR 扩增出 672 bp 的下游片段 P2,P1和 P2 中
16、都含有引入的点突变(TGGTAG) 。用 0.8%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 P1和 P2,并切胶回收纯化(Wizard PCR Preps DNA Purification System, Promega) 。取 P1 和 P2 大约各 10 ng,混匀后作为模板,用引物 1U 和 9D 扩增出 1031 bp 的包含有 W58 无义突变突变的 EGFP-基因片段 P3,P3 的两端分别含有限制酶切位点 Nhe I 和 Hind III。上述 PCR 反应皆使用高保真 Pfu DNA 聚合酶进行。然后,取 10 g pEGFP-C1 和 5 g 片段 P3 分别进行 Nhe I 和 Hind III
17、 双酶切。0.8%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 pEGFP-C1 和片段 P3 的酶切产物,分别回收3970 bp 的 pEGFP-C1 酶切片段和 761bp 的 P3 酶切片段。调节两者比例约为1:3,用 DNA Ligation Solution I(DNA Ligation Kit Ver. 2, TaKaRa)进行连接反应,获得载体 pEGFP(-)-C1。HSV TK poly AKanr/Neor PSV40SV40 orif1 oripUC oriSV40 poly APCMV IE MCSEGFP(-)P57 *58 P59CCC TAG CCC pEGFP(-)-C14.7 kbH
18、SV TK poly AKanr/Neor PSV40SV40 orif1 oripUC oriSV40 poly APCMV IE MCSEGFPP57 W58 P59CCC TGG CCC pEGFP-C14.7 kb图 2、 载体 pEGFP-C1 和 pEGFP(-)-C1。北京大学 政学者论文集(2003 年) 利用短片段同源替换( SFHR)技术进行位点特异性修复1093.pEGFP(-)-C1 载体的鉴定我们用 LF2000(4 g/each 24-well)将纯化后的 pEGFP(-)-C1(2 g/each 24-well)转染 CHO 细胞。转染 48 小时后,荧光显微镜下
19、没有观察到绿色荧光细胞(见彩版:彩图 1) ,表明了 EGFP 基因中的 W58 无义突变(W58*58 ,TGGTA G)能够有效地终止 EGFP 的表达。4.DNA 短片段的制备分别以 pEGFP-C1 和 pEGFP(-)-C1 为模板,使用引物 1U 和 2D(5-AGGGTGGTCACGAGGGTGGGCC-3) ,进行高保真(Pfu DNA 聚合酶)PCR反应,扩增双链 DNA 片段 FG1 及其对照片段 FA1。FG1 和 FA1 均为 393 bp,处于 EGFP 基因的编码序列中。除第 58 位氨基酸残基密码子的中心碱基(FG1:T GG,FA1 :T AG)外,FG1 和
20、FA1 的其余序列均相同。为了避免转染时模板的干扰,用 0.8%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并切胶纯化 FG1和 FA1(见图 3) ,再分别以纯化后的 FG1 和 FA1 为模板,使用引物 1U 和2D,进行高保真 PCR 反应,大量制备 FG1 和 FA1,并用 Wizard PCR Preps DNA Purification System( Promega)纯化,最终溶于无菌超纯水中。同理,分别以 pEGFP-C1 和 pEGFP(-)-C1 为模板,使用引物 1U 和 1D(5-AGTTCACCTTGATGCCGTTC-3) ,进行高保真 PCR 反应,以同样的方式可制备双链 DNA 片段 F
21、G2 及其对照片段 FA2,纯化(见图 3)后最终亦溶于无菌超纯水中。FG2 和 FA2 均为 695 bp,处于 EGFP 基因的编码序列中,除第 58位氨基酸残基密码子的中心碱基(FG1:TGG,FA1 :TAG )外,FG2 和 FA2的其余序列均相同。图 3、分离 PCR 反应所得 DNA 短片段的电泳图5.DNA 短片段的鉴定我们利用 LF2000(4 g/each 24-well)分别将纯化后的 FG1、FA1 、FG2、和 FA2(2 g/each 24-well )转染 CHO 细胞。转染 48 小时后,荧光显微镜观察,Lane1:FA1Lane2:FA2Lane3:Marke
22、r DL2000Lane4:FG2Lane5:FG1Lane6:pEGFP(-)-C1北京大学 政学者论文集(2003 年) 利用短片段同源替换( SFHR)技术进行位点特异性修复110结果表明:单独转染 DNA 片段 FG1、FA1、FG2 和 FA2 的 CHO 细胞均无绿色荧光。6. 靶向修复 CHO 细胞中游离的缺陷型 EGPF 基因6.1 共转染含有缺陷型 EGPF 基因的质粒及 DNA 短片段我们按照表 1,设计 4 个转染组合,各自使用 24-well 细胞培养板进行转染。转染后 24 小时,将每个孔中的细胞对应传至单个 35-mm 细胞培养皿中,相当于 1:5 传代。表 1、不
23、同的小片段 DNA 与 pEGFP(-)-C1 组合共转染 CHO 细胞加样表组合 1 2 3 4 5共转染的小片段 DNA(3g/each 24-well ) FG1 FA1 FG2 FA2共转染的质粒 DNA(0.6 g/each 24-well ) pEGFP(-)-C1阳离子脂质体(4g/each 24-well ) Lipofectamine2000( LF2000)空白对照6.2 荧光显微镜检测按照表 1 加样转染后 48 小时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我们在组合 1 和组合 3 中发现绿色荧光的 CHO 细胞,而在对照实验组合 2、组合 4 和组合 5 中的细胞均无绿色荧光(见彩版 I:
24、图 2图 6) 。6.3 FACS 分析转染结果我们依然按照表 1 中的转染组合使用 24-well 细胞培养板进行转染,每个组合平行做三组实验。转染后 48 小时将三组细胞用于 FACS,分析 50000 个CHO 细胞,计算绿色荧光细胞的百分比例,结果如图 7 所示。FACS 分析表明:组合 1 中约 0.08的细胞具有绿色荧光,组合 3 中约 0.15的细胞具有绿色荧光,组合 2、组合 4 和组合 5 中的细胞均无绿色荧光。图 7、各组合转染 CHO 细胞的 FACS 分析结果(平行三组实验)北京大学 政学者论文集(2003 年) 利用短片段同源替换( SFHR)技术进行位点特异性修复1
25、110.08%0.00%0.15%0.00% 0.00%0.00%0.05%0.10%0.15%0.20%组 合 1 组 合 2 组 合 3 组 合 4 组 合 5转 染 组 合具绿色荧光的CHO细胞百分比7.讨论短片段同源替换技术是近年来在同源重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基因打靶技术。与传统的基于同源重组的基因打靶技术相比,短片段同源替换技术能够将打靶效率提高100010000倍。目前,只有少数实验室从事短片段同源替换技术的研究,并且研究对象仅仅局限于囊肿性纤维化和杜氏肌营养不良遗传疾病的细胞系和动物模型。我们试图将短片段同源替换技术应用于更加广泛的哺乳动物细胞系以及小鼠胚胎干细胞系。作为初步研究
26、工作,选择打靶CHO细胞中游离的缺陷型EGFP基因的策略,使得极少数的CHO细胞在恢复绿色荧光表型后能够很容易在荧光显微镜下被观察到。由于这一策略的灵敏性,我们分别得到了0.08和0.15的经FG1和FG2小片段修复的细胞。为了确认我们所引进的EGFP基因无义点突变(TAG)能够终止正常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我们用携带缺陷型EGFP基因的质粒pEGFP(-)-C1瞬时转染CHO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没有发现绿色细胞。这就表明无义突变的引入成功地终止了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因此实验中pEGFP(-)-C1分别和DNA片段FG1、FG2共转染CHO细胞后,荧光显微镜观察到的绿色细胞并非pEGFP(-)-
27、C1渗漏表达的结果,而是DNA短片段同源替换引起的基因修正。起初短片段同源替换的研究通常使用变性后的PCR产物,即ssDNA 片段,后来的研究表明dsDNA片段具有ssDNA片段同样的效果,本文中我们使用的是dsDNA片段。在制备短片段DNA FG1、FG2 以及对照片断FA1和FA2的时候,我们为了防止PCR产物中存在的微量模板DNA 可能对转染实验带来干扰,所用的片段均经电泳分离纯化后,再次PCR扩增和分离纯化(见正文“4.DNA小片段的制备”部分) 。将上述片段分别瞬时转染CHO细胞后均没有发现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说明上述片段均不能单独引起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另外,在按照表1的4个组合共
28、转染CHO细胞后,我们仅在共转染FG1/pEGFP(-)-C1和FG2/pEGFP(-)-C1的细胞中发现有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而本实验室有人曾经将pEGFP(-)-C1与红色荧光蛋白(DsRed1)基因的DNA 短片断北京大学 政学者论文集(2003 年) 利用短片段同源替换( SFHR)技术进行位点特异性修复112共转染CHO细胞,没有观察到任何细胞恢复绿色荧光。这说明短片段同源替换介导的基因修复具有序列特异性。FACS分析表明FG1和FG2修复缺陷型EGFP的细胞比例分别为0.08和0.15。由于并非所有的细胞都同时转入了片段和质粒,我们必须校正转染效率才能够换算出基因修复效率。我们共转染
29、等量的pEGFP-C1和片段FR,估计质粒的转染效率约为1020。校正后的转染效率约为0.11,此结果与国际上其他研究组获得的结果相当。短片段DNA的稳定性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之一。由于DNA 片段没有进行任何修饰,进入细胞中的短片段DNA可能会被细胞中核酸酶降解而不能起到修复基因的作用。但是,参考本实验室其他研究人员的工作成果,在CHO细胞中单独转染短片段DNA 72小时后,仍然可以检测出完整存在的短片段;说明进入CHO细胞中的短片段DNA,降解较慢。我们考虑到脂质体的包裹可能对短片段的稳定性起到一定的作用,采用了脂质体转染的方法,而不是本实验室常用的磷酸钙共沉淀法或者电穿孔法。另外,短片段D
30、NA 之间稳定性的差异,可能是导致两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FG1和FG2打靶效率不同的原因。人们对于短片段同源替换技术潜在的担心就是,进入细胞中的短片段DNA可能会随机整合进入细胞基因组DNA中。但是,从本实验室其他研究人员采取PCR检测的结果表明,DNA 短片段没有随机整合入细胞基因组DNA 中。我们在CHO细胞中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短片段同源替换技术在基因治疗和基因功能研究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本实验只研究了利用短片段同源替换技术对EGFP基因中的单碱基突变进行修正,今后我们将致力于在不同细胞中研究短片段同源替换技术对于多个碱基和同一靶基因中多个位点的修复能力。对利用短片段同源替换技术进行基
31、因打靶而言,建立合适而有效的筛选机制以及提高打靶效率是该技术今后发展的关键问题。致 谢我要感谢李政道先生及其家人设立的“ 政基金” ,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在本科生接段参加科学研究的机会。同时我还要深深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薛友纺教授,感谢她一年多来对我的学习上的鼓励,工作上的悉心指导,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理解,以及在本论文修改过程中付出的极大心血。感谢李成建师兄在这一年多时间里给予我的热情无私的帮助和指导。李师兄对于科学研究的热爱,以及对工作的一丝不苟、严谨务实,都给我竖立了良好的榜样。感谢汤富酬、杨红波、赵文宁、时燕、张俊争以及宋臻涛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上给予我的关照。感谢最亲爱的父母对我暑假
32、研习工作的支持。整个假期我都没有回家看望二老,他们不但没有责备我,相反,经常地给以我鼓励和鞭策。谨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我的老师、家人和同学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参考文献:1. Gruenert D C::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targeting genes for therapy, Gene Therapy 6, 1347 - 1348 (05 Aug 1999);2. Paul D Richardson, Lance B. Augustin , Betsy T. Kren, Clifford 北京大学 政学者论文集(2003 年) 利用短片段同源替换( SF
33、HR)技术进行位点特异性修复113J.:Steer, Gene repair and transposon-mediated gene therapy, Stem Cells, Jan 2002; 20(2): 105-18.;3. Federica Sangiuolo, Emanuela Bruscia, Annalucia Serafino,Anna M Nardone: In vitro correction of cystic fibrosis epithelial cell lines by small fragment homologous replacement (SFHR) t
34、echnique,BMC Med Genet 2002 Sep 23;3(1):8;4. Gruenert D C:Gene correction with small DNA fragments, Curr Res Mol Ther 1998; 1: 607613;5. Yanez R J, Porter ACG:Therapeutic gene targeting, Gene Therapy 1998; 5: 149159;6. Kunzelmann K, Lengendre J-Y, Knoell DL et al: Gene targeting of CFTR DNA in CF ep
35、ithelial cells.,Gene Therapy 1996 Oct;3(10):859-67;7. Goncz KK, Kunzelmann K, Xu Z et al: Targeted replacement of normal and mutant CFTR sequences in human airway epithelial cells using DNA fragments.,Hum Mol Genet 1998 Nov;7(12):1913-9;8. Kapsa R, Quigley A, Lynch GS et al:, In vivo and in vitro co
36、rrection of the mdx dystrophin gene nonsense mutation by short-fragment homologous replacement, Hum Gene Ther 2001 Apr 10;12(6):629-42;9. Hunger-Bertling K, Harrer P, Bertling W. Short DNA fragments induce site specific recombination in mammalian cells. Mol Cell Biochem. 1990 Feb 9;92(2):107-16.10.A
37、msterdam, A., S. Lin, and N. Hopkins. 1995. The Aequorea victoria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can be used as a reporter in live zebrafish embryos. Dev. Biol. 171: 123-129.11.Heim, R., D.C. Prasher, and R.Y. Tsien. 1994. Wavelength mutations and posttranslational autoxida-tion of green fluorescent prot
38、ein. Proc. Natl. Acad. Sci. 91: 12501-12504.12.Baulcombe, D.C., S. Chapman, and S. Santa Cruz. 1995. Jellyfish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as a reporter for virus infections. Plant J. 7:1045-1053.13.Delagrave, S., R.E. Hawtin, C.M. Silva, M.M. Yang, and D.C. Youvan. 1995. Red-shifted excitation mutant
39、s of the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BiolTechnology 13: 151-154.14.Marshall, I., R. Molloy, G.W. Moss, J.R. Howe, and T.E. Hughes. 1995. The jellyfish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A new tool for studying ion channel expression and function. Neuron 14: 211215.15.Yang, P., L.G. Moss, and G.N. Phillips Jr
40、. 1996.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Nat. Biotechml. 14: 1246-1251.16.Dopf, J. and T.M. Horiagon. 1996. Deletion mapping of the Aequorea victoria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ene 173:39-44.17.Cormack, B.P., R.H. Valdivia, and S. Falkow. 1996. FACS-optimized 北京大学 政学者论文集(2003 年
41、) 利用短片段同源替换( SFHR)技术进行位点特异性修复114mutants of the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 Gene 173: 33-38.18.Goncz KK, Gruenert DC. Site-directed alteration of genomic DNA by small-fragment homologous replacement. Methods Mol Biol. 2000;133:85-99. 19.Goncz KK, Colosimo A, Dallapiccola B, Gagne L, Hong K, Nove
42、lli G, Papahadjopoulos D, Sawa T, Schreier H, Wiener-Kronish J, Xu Z, Gruenert DC. Expression of Delta F508 CFTR in normal mouse lung after site-specific modification of CFTR sequences by SFHR. Gene Ther. 2001 Jun;8(12):961-5.20.Bruscia E, Sangiuolo F, Sinibaldi P, Goncz KK, Novelli G, Gruenert DC.
43、Isolation of CF cell lines corrected at Delta F508-CFTR locus by SFHR-mediated targeting. Gene Ther. 2002 Jun;9(11):683-5.21.Goncz KK, Prokopishyn NL, Chow BL, Davis BR, Gruenert DC. Application of SFHR to gene therapy of monogenic disorders. Gene Ther. 2002 Jun;9(11):691-4.22.Maurisse R, Feugeas JP
44、, Biet E, Kuzniak I, Leboulch P, Dutreix M, Sun JS. A new method (GOREC) for directed mutagenesis and gene repair by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Gene Ther. 2002 Jun;9(11):703-7.23.Thorpe P, Stevenson BJ, Porteous DJ. Optimising gene repair strategies in cell culture. Gene Ther. 2002 Jun;9(11):700-2.作者
45、简介:贺晓路,女,1983 年 3 月出生于湖南省耒阳市,2000 年从耒阳一中考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校期间,思想端正,作风优良;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在实验室与他人愉快地合作;学习态度良好,比较能吃苦耐劳;务实认真,能够虚心学习他人长处,对待工作积极主动。平时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爱好广泛,对于文学、艺术、音乐等方面皆有兴趣,在北京大学浓郁的文化氛围熏陶下,受益颇多。感悟与寄语:做“ 政”的一年,收获颇丰。在与实验室的老师以及师兄师姐们相处的过程中,不但学到了很多实验方面的操作技能和设计思路,更重要的是,他们乐观积极的精神风貌和生活状态对我人格的完善和心智的成熟给予了非常重大和良好的影响。在
46、实验室学习和工作期间,我感到自己与人相处、协作的能力在提高,而这恰恰是愉快、顺利工作的前提。同时做“ 政”所受到的锻炼,又奠定了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固然重要,但是“发现问题”更为重要,而这正是我今后要努力培养的。指导教师简介:北京大学 政学者论文集(2003 年) 利用短片段同源替换( SFHR)技术进行位点特异性修复115薛友纺,女,副教授,1947 年 10 月生于上海。1970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化学专业,19851988 年赴美国 Emory 大学进修学习,1994 年至今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1986 年1998 年,参加由尚克刚教授主持的哺乳动物基因工程的 ES 细胞途径研究,进行小鼠 ES 细胞的建系、培养、基因打靶和同源重组载体的构建等工作。现主持利用 RNA/DNA 嵌合分子定点突变小鼠ES 细胞中的 trkB 基因和对小鼠胚胎干细胞中 RNA 干涉的研究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期发表的相关论文十几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