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户指南NT1100 并联逆变器110KVA深圳市柏盛科技有限公司Shenzhen Pulsen Technology Co.,Ltd.柏 盛 科 技 NT1100 逆变器本手册为110KVA 功率等级的 NT1100单相逆变器提供必要的安装,操作和维护技术信息。请在操作NT1100机器之前阅读此手册,并请妥善保管手册予备用。手册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 NT1100 逆变器介绍这部分介绍单相逆变器NT1100系列,包括系统概述、内部组成、选型描述,及系统规格。第二部分 安装和操作此部分介绍NT1100逆变器的安装和操作信息,包括系统的总的描述,其组成部分,及其功能,指示控制器的功能描述;以及在
2、正常、应急和维护操作条件下的操作顺序 。声明:由于产品和技术的不断更新、完善,本资料中的内容可能与实际产品不完全相符,敬请谅解。如需查询产品的更新情况,请联系厂商。柏 盛 科 技 NT1100 逆变器目 录第一部分 NT1100 逆变器介绍 11.1 一般描述 11.2 机型特性 11.3 主要技术参数 .21.4 显示控制 .31.4.1 数字化 LCD (液晶)显示 .31.4.2 前面板控制 31. 5 后面板控制 51.5.1 1KVA3KVA 逆变器后面板 51.5.2 4KVA10KVA 逆变器后面板 81.6 机械规格 .111.6.1 尺寸 111.6.2 重量 151.7 环
3、境条件 .151.7.1 工作温度 151.7.2 非工作温度 151.7.3 工作湿度 .151.7.4 运行高度 151.7.5 噪声 151.7.6 冷却 15第二部分典型应用 .162.1 单机系统 .162.1.1 系统说明 .162.1.2 系统配置 .162.2 单相并机系统 .172.2.1 系统说明 .172.2.2 系统配置 .182.3 三相组合系统 .192.3.1 系统说明 .192.3.2 系统配置 .20第三部分安装和操作 .213.0 简介 .213.1 接收 .213.2 处理 .213.3 储存 .213.4 安装前准备 .213.5 安装 .213.5.1
4、 位置选择 213.5.2 环境温度 213.5.3 严格的工作环境温度 213.5.4 冷却 213.5.5 固定和线的位置选择 223.5.6 接地 223.5.7 逆变器连接 223.6 逆变器运行 .23柏 盛 科 技 NT1100 逆变器第 1 页 共 23 页第一部分 NT1100逆变器介绍1.1 一般描述正弦波逆变器通过直流输入电源提供稳定的、无失真的交流电;在商业用电停电的场所为必须工作的敏感设备提供可选输出电压和频率的电压。通过一个静态开关,逆变器也能够组成一个可靠的和经济型的在线式或后备式不间断电源(逆变器)。该机型为19英寸,23英寸或者25英寸的机柜设计;也可以安装在机
5、柜的前面板或者中央,这取决于固定边的位置和场所。1.2 机型特性表1-1:逆变器特性机型编号额定输出功率(VA/W)额定输入电压(Vdc)输入电压范围 (Vdc)旁路电压范围 (Vac)交流额定输出电流(Amp)NT1100010A 1000/800 220 180 270 132 264 4.5NT1100020A 2000/1600 220 180 270 132 264 9.1NT1100030A 3000/2400 220 180 270 132 264 13.7NT1100050A 5000/4000 220 180 270 132 264 22.7NT1100060A 6000/4
6、800 220 180 270 132 264 27.3NT1100080A 8000/6400 220 180 270 132 264 36.3NT1100100A 10000/8000 220 180 270 132 264 45.5NT1100010B 1000/800 110 90 135 132 264 4.5NT1100020B 2000/1600 110 90 135 132 264 9.1NT1100030B 3000/2400 110 90 135 132 264 13.7NT1100050B 5000/4000 110 90 135 132 264 22.7NT110006
7、0B 6000/4800 110 90 135 132 264 27.3NT1100010C 1000/800 48 40 60 132 264 4.5NT1100020C 2000/1600 48 40 60 132 264 9.1NT1100030C 3000/2400 48 40 60 132 264 13.7NT1100010E 1000/800 540 442 663 132 264 4.5NT1100020E 2000/1600 540 442 663 132 264 9.1NT1100030E 3000/2400 540 442 663 132 264 13.7NT1100050
8、E 5000/4000 540 442 663 132 264 22.7NT1100060E 6000/4800 540 442 663 132 264 27.3NT1100080E 8000/6400 540 442 663 132 264 36.3NT1100100E 10000/8000 540 442 663 132 264 45.5柏 盛 科 技 NT1100 逆变器第 2 页 共 23 页1.3 主要技术参数项目名称 技术指标模块额定输出功率 110KVA最 大 并 联 模 块 数 量 16 个额定电压(VDC) 48/110/220/540直流输入 电压允许范围(VDC) 40
9、60/90 135/180 270/442 663旁路转换时间 电子式4mS机械式10mS旁路 输入交流电压允许范围(VAC) 132 264额定电压(VAC) 110/220额定频率(Hz) 50/60功率因数 0.8 0.85 滞后负载调整率 1频率精度 0.1峰值因数 3:1波形失真度 阻性满载3,非线形满载5效率( 额 定 输 入 电 压 , 阻 性 满载 ) 85动态响应(负载 0100) 电 压 瞬 变 范 围 5 %, 瞬 变 响 应 恢 复 时 间 6 0mS并联不均流度 5 %额 定 电 流 有 效 值交流输出过载能力负载电流105,连续工作负载电流 105125,持续 10
10、min负载电流 125150,持续 1min负载电流 150,60mS 关机绝缘强度 2KVac,1min噪音(1m) 55dB工作环境温度 0 45运输与存储温度 40 70湿度 0 90%,无冷凝环境条件海拔(m) 3 000, 1500 3000m 每 升 高 100m 输 出 降 额 1%保护功能 输入接反保护,输入欠压、过压保护,输出过载 保护,输出短路保护,过温保护柏 盛 科 技 NT1100 逆变器第 3 页 共 23 页1.4 显示控制1.4.1 数字化 LCD (液晶) 显示LCD显示两行20个字符,显示两种信息:系统状态或检测量。 系统状态默认为运行,接下来是系统故障或关机
11、。每行包括三列,分别表示:1) 电源类型;2)电源模式;3)电源状态。电源模式定义如下:“INV.“表示逆变模块,“BYP“ 表示旁路装置,为维修旁路继电器或者静态传输开关。至于电源模式和电源状态信息,以及相应的LED状态显示器的颜色,参见表1-2。表 1-2: LCD 显示定义第一列 第二列 第三列 电源模式 /状态第一行 逆变 在线 正常 系统由逆变向负载供电第一行 逆变 离线 异常 直流输入超出正常范围第二行 旁路 在线 正常 系统由旁路向负载供电第二行 旁路 离线 异常 交流输入超出正常范围LCD总共可以显示10种不同的检测值,每行两个。检测值显示列表如下:负载电压(伏) 负载百分比(
12、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之间取大者)旁路电压(伏) 频率(赫兹)直流输入电压(伏)负载有功 负载电流(安培)状态代码(0000H):16进制数,用于故障诊断要显示检测值,请按上移或下移按键。1.4.2 前面板控制1.4.2.1 1KVA3KVA 逆变器前面板1KVA3KVA(48Vdc 为1KVA2KVA)前面板如图 1所示。薄膜开关通风口拉环固定孔 液晶显示图 1 NT1100 1KVA3KVA 前面板柏 盛 科 技 NT1100 逆变器第 4 页 共 23 页图 2 NT1100 1KVA3KVA 控制面板整个前面板控制部分如图 2 所示左边是滚动开关。按下向上开关,上一个不同的读数将显示出来。
13、按下向下开关,显示屏将向相反的方向滚动以显示不同的读数。面板右边是加减开关,这两个开关用于设置变量的增减调节。还有印有“ON/OFF”, “SILENCE”, “ESCAPE”和“ENTER”字样的按键:是“开 /关机”键,用于开或关逆变器是“消音”键,用于停止蜂鸣器鸣叫是“取消 ”键,用于退出设置界面是“确认” 键,确定所作设置1.4.2.2 4KVA10KVA 逆变器前面板4KVA10KVA(48Vdc 为 3KVA)前面板如图3所示。 薄膜开关通风口拉环 液晶显示柏 盛 科 技 NT1100 逆变器第 5 页 共 23 页4KVA10KVA的显示面板和13KVA 略有不同。除了面板布置之
14、外,没有 “开/关机”键, “消音”键, “取消”键。整个面板如下图4所示。加减键、滚动键和确定键的作用与1KVA3KVA相同。1.5 后面板控制1.5.1 1KVA3KVA 逆变器后面板1KVA3KVA(48Vdc 为 12KVA )后面板图如图 5 所示图 3 NT1100 4KVA10KVA 前面板图 4 NT1100 4KVA10KVA 控制面板通风口均流线接口485 接口图 5 NT1100 1KVA3KVA 后面板功率接口柏 盛 科 技 NT1100 逆变器第 6 页 共 23 页托架接口图功率接口定义说明端子接线功能说明:端口名称 功能说明+ 电池输入+(直流模块输入+)- 电池
15、输入-(直流模块输入-)L 输出 LN 输出 NBL 旁路输入 LBN 旁路输入 N模块的背面设有开关,对于单机系统,用于选择不同的功能。故障干接点232 接口拨码并机接点柏 盛 科 技 NT1100 逆变器第 7 页 共 23 页654321ON微型开关设置如下所示(拨到ON表示1,反之,表示0):功能 开关 设置 结果0 有旁路有无旁路BIT11 无旁路1 旁路优先优先模式BIT20 逆变优先0 50Hz输出频率BIT31 60Hz00 220/110V01 230/115V10 240/120V输出电压 BIT5411 备用预留 BIT6旁路开关:此设置用于没有旁路的系统。如果设置为“关
16、” ,模块将不会检测旁路,并且如果逆变故障将不会切换到旁路。运行模式:“ 离线” 意味着如果旁路正常逆变备用,负载由旁路供电。“在线” 意味着如果逆变正常旁路备用,负载由逆变供电。输出频率:逆变器输出频率可选为50HZ或60HZ.输出电压:“A”型机中,输出电压可设为220V, 230V, 240V 。“B” 型机中,输出电压可设为110V, 115V, 120V.对于并机系统,用于设置模块地址(25位有效) 。柏 盛 科 技 NT1100 逆变器第 8 页 共 23 页654321ONA. 地址拨码的设置要求参与并联的模块必须设置两两不同的地址,如果地址相同,则模块会报警,无法并联,现象为“
17、红灯长亮,蜂鸣器长鸣” 。总共可以设置 12 个地址,合法的地址范围为 011,如果超出此范围,模块会报警,现象为“红灯长亮,蜂鸣器长鸣” 。警告:并联前,必须正确设置地址拨码!B. 如何设置地址拨码如上图所示,拨码开关的第 2 位对应二进制的低位,第 5 位对应二进制的高位,拨码开关的第 1 位和第 6 位保留。拨到 ON 表示 1,反之,表示 0。例如,在上图中,二进制 0101B,则设置的模块地址为 5。说明:1.单机运行时,模块地址设为 0 即可,即所有拨码拨到 0。2.将拨码 25 拨到“ON” ,如果出现“红灯长亮,蜂鸣器长鸣”现象,则该模块为并机版本,否则为单机。 (确认后请把拨
18、码恢复到正确设置) 请注意:1.如果是组成三相系统,则 A 相模块的地址必须设置在 03 范围内,B 相模块的地址必须设置在 47 范围内,C 相模块的地址必须设置在811 范围内。2. 更改拨码设置时必须重新上电设置才有效。柏 盛 科 技 NT1100 逆变器第 9 页 共 23 页1.5.2 4KVA10KVA 逆变器后面板4KVA10KVA(48Vdc 为 3KVA)逆变器后面板如图 6 所示接口局部放大说明并机接口 故障干接点 拨码485 接口232 接口通风口柏 盛 科 技 NT1100 逆变器第 10 页 共 23 页功率接口定义说明端子接线功能说明:端口名称 功能说明1,2 电池
19、输入+(直流模块输入+)3 接地4,5 电池输入-(直流模块输入-)图 6 4KVA10KVA 逆变器后面板功率线航插端子均流线接口柏 盛 科 技 NT1100 逆变器第 11 页 共 23 页34 旁路输入 L35 旁路输入 N36 交流输出 L37 交流输出 N模块的背面设有开关,对于单机系统,用于选择不同的功能。 654321ON微型开关设置如下所示(拨到ON表示1,反之,表示0):功能 开关 设置 结果0 有旁路有无旁路BIT11 无旁路1 旁路优先优先模式BIT20 逆变优先0 50Hz输出频率BIT31 60Hz00 220/110V01 230/115V10 240/120V输出
20、电压 BIT5411 备用预留 BIT6旁路开关:此设置用于没有旁路的系统。如果设置为“关” ,模块将不会检测旁路,并且如果逆变故障将不会切换到旁路。运行模式:“ 离线” 意味着如果旁路正常逆变备用,负载由旁路供电。“在线” 意味着如果逆变正常旁路备用,负载由逆变供电。输出频率:逆变器输出频率可选为50HZ或60HZ。输出电压:“A”型机中,输出电压可设为220V, 230V, 240V 。“B” 型机中,输出柏 盛 科 技 NT1100 逆变器第 12 页 共 23 页电压可设为110V, 115V, 120V。对于并机系统,用于设置模块地址(25位有效) 。654321ONA. 地址拨码的
21、设置要求参与并联的模块必须设置两两不同的地址,如果地址相同,则模块会报警,无法并联,现象为“红灯长亮,蜂鸣器长鸣” 。总共可以设置 12 个地址,合法的地址范围为 011,如果超出此范围,模块会报警,现象为“红灯长亮,蜂鸣器长鸣” 。警告:并联前,必须正确设置地址拨码!B. 如何设置地址拨码如上图所示,拨码开关的第 2 位对应二进制的低位,第 5 位对应二进制的高位,拨码开关的第 1 位和第 6 位保留。拨到 ON 表示 1,反之,表示 0。例如,在上图中,二进制 0101B,则设置的模块地址为 5。说明:1.单机运行时,模块地址设为 0 即可,即所有拨码拨到 0。2.将拨码 25 拨到“ON
22、” ,如果出现“红灯长亮,蜂鸣器长鸣”现象,则该模块为并机版本,否则为单机。 (确认后请把拨码恢复到正确设置) 请注意:1.如果是组成三相系统,则 A 相模块的地址必须设置在 03 范围内,B 相模块的地址必须设置在 47 范围内,C 相模块的地址必须设置在811 范围内。2. 更改拨码设置时必须重新上电设置才有效。柏 盛 科 技 NT1100 逆变器第 13 页 共 23 页1.6 机械规格1.6.1 尺寸所有的NT1100逆变器有两种规格。13KVA(48Vdc为1KVA2KVA)高: 88mm宽: 490mm深: 390mm 83.389.6871024654.389.6490图 7 N
23、T1100 1KVA3KVA 结构尺寸柏 盛 科 技 NT1000 逆变器第 14 页 共 23 页NT1100 面板开孔尺寸 1.50639.0 132.4057R2.04-OB10.5*7 450.67128.7315 49.6038.0铆 4-M6.0螺 母 R4.注:此开孔尺寸专门针对我公司的机柜结构,如果客户自己组屏,建议根据上图中的模块尺寸来设计开孔,以免出现偏差。图 8 NT1100 1KVA3KVA 开孔尺寸柏 盛 科 技 NT1000 逆变器第 15 页 共 23 页4K10K(48Vdc为3KVA)高: 132mm宽: 490mm深: 404mm图 9 NT1100 4KV
24、A10KVA 结构尺寸柏 盛 科 技 NT1000 逆变器第 16 页 共 23 页NT1100 面板开孔尺寸图 10 NT1100 4KVA10KVA 开孔尺寸柏 盛 科 技 NT1000 逆变器第 17 页 共 23 页1.6.2 重量1KVA 8.5KG2KVA 9KG3KVA 9.5KG6KVA 23KG8KVA 24KG10KVA 24KG1.7 环境条件1.7.1 工作温度14KVA机型连续过载 125%运行最高50摄氏度,510KVA 机型连续过载120% 运行最高40摄氏度。-10 to +50摄氏度之间满载输出到过载 125%以及输出短路30秒。+50 and +70摄氏度线
25、形降额到0。1.7.2 非工作温度运输温度-40 +75摄氏度,但不推荐存储。推荐存储条件见2.3。1.7.3 工作湿度0 到90% 相对湿度,无冷凝。1.7.4 运行高度海拔10,000英尺。海拔3300英尺以上,最高环境温度从50摄氏度每升高1000英尺减小3摄氏度(10,000英尺处30摄氏度最高).1.7.5 噪声小于60 dBA。per Type 2, IEC and ANSI SI.4, 1981标准,在55 dBA 环境中距离任意表面4英尺处测量。1.7.6 冷却风冷。进风口在前面板,出风口在柜体外侧。柏 盛 科 技 NT1000 逆变器第 18 页 共 23 页第二部分典型应用
26、2.1 单机系统2.1.1 系统说明我公司的每一个逆变模块都是一个独立的交流电源,能够单独地为负载提供所需的交流电,所以只需一个模块就可以很方便地组成一个交流供电系统。如图 2.2 所 示 , 只 要 将 符 合 条 件 的 直 流 电 压 送 到 逆 变 模 块 的 输 入 端 , 模 块 中的 逆 变 器 就 可 以 输 出 符 合 用 户 要 求 的 高 质 量 的 恒 压 恒 频 交 流 电 压 。 另外逆变模块中还专门设置了旁路单元,所以只 要 将 市 电 引 入 到 逆 变 模 块 的 旁 路 输 入 端 , 供 电系 统 就 可 以 根 据 用 户 需 要 以 及 系 统 的 实
27、 际 运 行 状 况 使 得 系 统 的 交 流 输 出 在 逆 变 电压 与 市 电 之 间 进 行 切 换 , 最 大 程 度 地 保 证 了 对 用 户 的 不 间 断 供 电 。 也 就 是 说 逆 变模 块 的 交 流 输 出 端 提 供 给 用 户 的 既 可 以 是 电 网 电 压 , 也 可 以 是 高 质 量 的 逆 变 电 压 。本 供 电 系 统 有 逆变输出优先和旁路输出优先两种工作模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来选择是否将市电引入模块:引入市电,逆变模块既可以输出电网电压,也可以输出高质量的逆变电压;不引入市电,则逆变模块只输出逆变
28、电压。2.1.2 系统配置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1 逆变模块 个 1 必选图 2.1 逆 变 模 块 框 图逆 变 器直 流 输 入市 电 输 入 逆 变 输 出 模 块 输 出市 电 输 出图 2.2 单 个 逆 变 模 块 供 电 系 统交 流 输 出直 流 输 入 逆 变 模 块市 电 输 入柏 盛 科 技 NT1000 逆变器第 19 页 共 23 页2.2 单相并机系统2.2.1 系统说明由于单个逆变模块容量有限,而且不具备冗余能力,使得供电系统的可靠性不高,并且不方便用户管理和维修。为了增大供电系统的容量,同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往往采用多个模块组成高可靠度的并联冗余系统。
29、图 2.3 中所示的就是由 n 个逆变模块并联组成的单相供电系统,其中各模块既可以共用同一路直流输入,也可以分别采用单独的直流输入电源供电。这样系统的总容量就为单个逆变模块容量的 n 倍,使得系统供电能力大增。另外,如果其中一个或某几个模块故障,只需将它们拔出,换上新的模块即可,而不需要将系统输出断电,不会造成用户供电的中断。与单 个 逆 变 模 块 组 成 的 供 电 系 统 一样,只 要 将 市 电 引 入 到 逆 变 模 块 的 旁 路 输入 端 , 供 电 系 统 就 可 以 根 据 用 户 需 要 以 及 系 统 的 实 际 运 行 状 况 使 得 系 统 的 交 流 输出 在 逆
30、变 电 压 与 市 电 之 间 进 行 切 换 , 最 大 程 度 地 保 证 了 对 用 户 的 不 间 断 供 电 。 也就 是 说 逆 变 模 块 的 交 流 输 出 端 提 供 给 用 户 的 既 可 以 是 电 网 电 压 , 也 可 以 是 高 质 量的 逆 变 电 压 。1 逆 变 模 块2 逆 变 模 块n 逆 变 模 块直流输入 交 流 输 出市 电 输 入图 2.3 逆 变 模 块 单 相 并 联 供 电 系 统1 逆 变 模 块2 逆 变 模 块n 逆 变 模 块直流输入 交 流 输 出旁 路 模 块市 电 输 入 逆变输出图 2.4 带 旁 路 模 块 的 逆 变 模
31、块 单 相 并 联 供 电 系 统柏 盛 科 技 NT1000 逆变器第 20 页 共 23 页本 供 电 系 统 有 逆变输出优先和旁路输出优先两种工作模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在逆变模块并联供电系统中,如果并联的模块超过3个,则系统额定输出电流较大,如果用户需要系统输出在市电与逆变电压之间切换,系统最好配备专门的旁路模块,以保证系统的供电安全。如图2.4所示。本 供 电 系 统 有 逆变输出优先和旁路输出优先两种工作模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通过旁路模块很方便地对供电系统工作模式进行设置。如果不设置,则系统默认为旁路优先工作模式。在配备了旁路模块的系统中,逆变模块无需引
32、入市电。2.2.2 系统配置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1 逆变模块 个 若干 必选2 旁路模块 个 1 可选3 监控系统 套 1 可选(1) 逆变模块为用户提供交流电。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逆变模块的数量,并且以后还可以通过增加模块个数来很方便地实现供电系统的扩容。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来选择是否将市电引入模块:引入市电,逆变模块既可以输出电网电压,也可以输出高质量的逆变电压;不引入市电,则逆变模块只输出逆变电压。(2) 旁路模块即静态旁路切换开关,实现供电系统逆变供电和旁路供电两种工作模式的切换。单相系统配置单相旁路模块,内置有 2 对双向可控硅。如果供电系统只需要逆变输出或者
33、并联逆变模块不超过 3 个,则可以不需要配置旁路模块,对于 3 个模块以上的并联系统,如果对切换时间没有很高的要求,也可以不配旁路模块。为了保证整个供电系统的切换安全,建议并联系统配置旁路模块。(3) 监控系统显示系统以及所有模块的工作状态、工作参数。本系统有 PMX2 和 PM4 两种主监控可供用户选用;用户也可以根据我们提供的通讯协议来自己设计监控系统;如果供 电 系统不配备监控,则系统也能正常工作,只是各模块只能显示本机的运行状态及运行参数。柏 盛 科 技 NT1000 逆变器第 21 页 共 23 页2.3 三相组合系统2.3.1 系统说明我 公 司 逆 变 模块还 有 一 个 优 势
34、 是 能 很 方 便 地 组 成 三 相 供 电 系 统 , 以 满 足 要 求三 相 供 电 系 统 场 合 的 需 要 。图 2.5 中 所 示 的 就 是 由 多 个 逆 变 模 块 组 合 而 成 的 三 相 逆 变 供 电 系 统 , 其 中 各模 块 既 可 以 共 用 同 一 路 直 流 输 入 , 也 可 以 分 别 采 用 单 独 的 直 流 输 入 电 源 供 电 。 系统 中 A、 B、 C 三 相 的 输 出 电 压 大 小 相 等 , 但 各 相 的 相 位 则 互 差 120, 即 B 相 滞后 A 相 120, C 相 滞 后 B 相 120, 从 而 组 成 了
35、 一 个 真 正 的 三 相 供 电 系 统 。 而 在各 相 中 , 既 可 以 由 单 个 逆 变 模 块 供 电 , 也 可 以 采用多个模块组成可靠性较高的并联冗余系统并增大系统的容量。三 相 组 合 逆 变 供 电 系 统 还 有 一 个 非 常 突 出 的 优 点 , 就 是 带 三 相 不 平 衡 和非线性负 载 能 力 强 。 由 于 各 相 的 模 块 单 独 控 制 , 彼 此 之 间 不 受 影 响 , 这 样 只 要 所 带 负载 不 超 出 正 常 范 围 , 即 使 是 100 不 平 衡 负 载 , 也 不 会 造 成 三 相 输出电压的不平衡和畸变,从而保证了整
36、个供电系统优良的输出特性,可以满足各种不同的三相负载要求。与单 相 供 电 系 统 一样,只 要 将 电 网 的 三 相 电 压 分 别 引 入 到 各 相 逆 变 模 块 的 旁路 输 入 端 , 供 电 系 统 就 可 以 根 据 用 户 需 要 以 及 系 统 的 实 际 运 行 状 况 使 得 系 统 的 交流 输 出 在 逆 变 电 压 与 市 电 之 间 进 行 切 换 , 最 大 程 度 地 保 证 了 对 用 户 的 不 间 断 供 电 。也 就 是 说 逆 变 模 块 的 交 流 输 出 端 提 供 给 用 户 的 既 可 以 是 电 网 电 压 , 也 可 以 是 高 质量
37、 的 逆 变 电 压 。本 供 电 系 统 有 逆变输出优先和旁路输出优先两种工作模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逆变模块的数量,并且以后还可以通过增加模块个数来很方便地实现供电系统的扩容。如果用户要求三相容量相等,则每一相的逆变模块数必须相同,即整个供电系统的逆变模块数为 3 的倍数。A相 交 流 输 出A相逆变模块 1A相逆变模块 2A相逆变模块 nB相逆变模块 1B相逆变模块 2B相逆变模块 nC相逆变模块 1C相逆变模块 2C相逆变模块 n直 流 输 入B相 交 流 输 出 C相 交 流 输 出图 2.5 三 相 组 合 逆 变 供 电 系 统柏 盛 科
38、技 NT1000 逆变器第 22 页 共 23 页在逆变模块三相组 合 供电系统中,如果单相并联的模块超过1个,则系统额定输出电流较大,如果用户需要系统输出在市电与逆变电压之间切换,系统最好配备专门的旁路模块,以保证系统的供电安全。本 供 电 系 统 有 逆变输出优先和旁路输出优先两种工作模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通过旁路模块很方便地对供电系统工作模式进行设置。如果不设置,则系统默认为旁路优先工作模式。在配备了旁路模块的系统中,逆变模块无需引入市电。2.3.2 系统配置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1 逆变模块 个 若干 必选2 旁路模块 个 1 可选3 监控系统 套 1 可选(1)
39、 逆变模块为用户提供交流电。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逆变模块的数量,并且以后还可以通过增加模块个数来很方便地实现供电系统的扩容。如果用户要求三相容量相等,则每一相的逆变模块数必须相同,即整个供电系统的逆变模块数为 3 的倍数。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来选择是否将市电引入模块:引入市电,逆变模块既可以输出电网电压,也可以输出高质量的逆变电压;不引入市电,则逆变模块只输出逆变电压。(2) 旁路模块即静态旁路切换开关,实现供电系统逆变供电和旁路供电两种工作模式的切换。三相系统配置单相旁路模块,内置有 2 组 6 对双向可控硅。如果三相组 合 供电系统只需要逆变输出或者逆变模块不超过 3 个,则可
40、以不需要配置旁路模块,对于 3 个模块以上的并联组 合 系统,如果对切换时间没有很高的要求,也可以不配旁路模块。为了保证整个供电系统的切换安全,建议并联系统配置旁路模块。(3) 监控系统显示系统以及所有模块的工作状态、工作参数。本系统有 PMX2、PM3 和 PM4 三种主监控可供用户选用;用户也可以根据我们提供的通讯协议来自己设计监控系统;如果供 电 系统不配备监控,则系统也能正常工作,只是各模块只能显示本机的运行状态及运行参数。 请注意:电 网 的 三 相 电 压 必 须 正 确 地 引 入 到 各 相 逆 变 模 块 的 旁 路 输 入 端 , 即 A 相电 网 电 压 接 到 A 相
41、逆 变 模 块 的 旁 路 输 入 端 , B 相 电 网 电 压 接 到 B 相 逆 变 模块 的 旁 路 输 入 端 , C 相 电 网 电 压 接 到 C 相 逆 变 模 块 的 旁 路 输 入 端 。柏 盛 科 技 NT1000 逆变器第 23 页 共 23 页第三部分安装和操作3.0 简介此部分介绍NT1100 110 kVA的接收、处理、储存以及安装。3.1 接收由于运输过程可能造成仪器损坏,请在接收货运公司方承运的货物时,检查货物包装是否损坏。如有损坏迹象,请在接收单上注明。3.2 处理没有特殊处理要求。3.3 储存如果仪器需要储存,请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并且远离雨水,腐蚀性
42、化学制品。请用油布或塑料包装将仪器包裹好以防灰尘、污垢、油垢等外来物质。3.4 安装前准备成功的安装NT1100需要认真的准备和选址。安装逆变器必须由具有丰富的大功率电子设备经验的专业电子工程师来完成。3.5 安装逆变器可以安装在19英寸,23英寸,25英寸柜中,具体安装方式取决于安装位置。3.5.1 位置选择此仪器必须安装在良好的工作环境处。主要的考虑因素有:通风、周边环境、易操作。仔细选择安装位置有助于仪器的正常工作。请将仪器安装在清洁、干燥、通风顺畅的位置。3.5.2 环境温度1KVA4KVA的逆变器必须工作于50以下的环境温度,4kVA以上的逆变器必须工作于40的以下环境温度。3.5.
43、3 严格的工作环境温度如果逆变器安装在密闭或半密闭的机壳内,对于14KVA,机壳内的工作温度必须小于50,对于58KVA,必须小于40。3.5.4 冷却为了确保仪器良好工作,当仪器安装在机柜内时,请确保如下的通风间距:顶部和底部: 0.25英寸(6.3mm)前后以及侧面: 11.50英寸(38.1mm)柏 盛 科 技 NT1000 逆变器第 24 页 共 23 页3.5.5 固定和线的位置选择逆变器可以安装在19英寸、23英寸、25英寸机柜内。安装前请确定好输入和输出线的位置。逆变器放在机柜后,请将模块两侧面的螺丝锁上,使之固定。3.5.6 接地为了安全和机器的正常工作,以及减小电磁干扰,正确
44、的接地是必须的。有一个单独的大地接地线必须就近接地(GND)。大地的接线端子应该尽可能的靠近仪器。3.5.7 3.5.7 逆变器连接3.5.7.1 直流输入线连接请确保电池的正极连接到BAT+引出线处,电池的负极连接到BAT-引出线处。3.5.7.2 交流输出线连接交流输出端子使用的标识为:“OUT_L”和“OUT_N”。请确保输出的N 线连接到OUT_N引出线处,输出的L线连连接到OUT_L 引出线处。3.5.7.3 旁路输入线连接当整个系统需要旁路时,请将电网的L线连接到LINE_L引出线处,电网的N线连接到LINE_N引出线处。3.6 逆变器运行1. 请参照 1.5 后面板控制中的微型开
45、关设置模块地址。2. 在模块开机接线前,先测量输入电压和主电是否是开机电压范围内。3. 接线:直流从 BAT 正负端接入,主电电压从旁路的 L,N 端接入。4模块通电后,设置模块前面板监控地址:单机系统,地址固定为 00,无需另外设置;并机系统,对应于 1 中本模块后面板上微型开关设置好的模块地址,前面板监控的地址必须与之保持一致,否则监控将不能显示模块的工作状态及参数。具体操作是在主页面下按“确认”键 ,监控将显示 “设置”菜单,再按“确认”键,将进入地址设置菜单,地址为 2 位 10 进制数,通过“”或“”键使之与后面板上微型开关设置好的 4 位 16 进制模块地址相等,设置完成后按“”键
46、,监控将显示“保存”选项,再按下“确认”键,保存地址设置,并且监控自动返回主页面。柏 盛 科 技 NT1000 逆变器第 25 页 共 23 页5. 监控进入主页面,显示模块的工作状态及参数,具体显示请参见 1.4.1,可通过前面板上左边的“向上”键或“向下”键显示不同的读数。6. 按下前面板上的“开/关机”键 ,再按下“确定”键,逆变器开机。在已开机的情况下按下前面板上的“开/关机”键,再按下 “确定”键,则会关闭逆变器,但此时如果旁路电压正常则模块将由旁路继续供电。需注意的是模块刚上电时默认为开机状态,即模块上电后会自动开机,只到手动关机。7. 开机正常后,前面板信号灯为绿色并闪烁,表明模
47、块已有输出。通过前面板的液晶显示屏可以读取模块的运行状态以及各参数。8. 如果前面板信号灯为红色并闪烁,表明模块存在异常状况无输出。蜂鸣器短鸣,使显示屏移到“状态代码”显示项,如果四位 16 进制数为 0001 表明是直流输入电压异常,0008 表明是交流输入电压异常,0009 则表明两者都异常,0002 表明模块过温保护,0040 表明是模块过载关机保护。蜂鸣器长鸣则断开直流输入与交流输入后再重新上电,如果现象仍然一样则表明模块存在故障,请与厂家联系。说明:在所有菜单中,V 表示电压, A 表示电流,%表示百分比,0000H 表示 16 进制代码。柏 盛 科 技 NT1000 逆变器振兴民族产业制造一流产品提供优质服务深圳市柏盛科技有限公司Shenzhen Pulsen Technology Co., Ltd.深 圳 市 宝 安 区 观 澜 环 观 南 路 高 新 技 术 产 业 开 发 区 泰 豪 工 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