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字 信号处理视频DSP 数字 信号 处 理器 技术应用数字信号处理视频DSP数字信号处理器技术应用DSP是DigitalSignalProcessing的缩写,表示数字信号处理器,信息化的基础是数字化数字化的核心技术之一是数字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的任务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由DSP器件来完成,DSP技术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并得到迅速发展的前沿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是利用计算机或专用处理设备,以数字形式对信号进行采集、变换、滤波、估值、增强、压缩、识别等处理,以得到符合人们需要的信号形式。DSP技术的应用语音处理:语音编码、语音合成、语音识别、语音增强、语音邮件、语音储存等。图像/图形:二维和三维图形
2、处理、图像压缩与传输、图像识别、动画、机器人视觉、多媒体、电子地图、图像增强等。DSP不惧竞争?当DSP遭遇FPGA、ASIC但DSP厂商未来的日子也并不轻松,随着FPGA与ASIC向DSP应用领域的渗透逐渐扩展和加速,竞争在日益加剧。Altera和赛灵思这两大FPGA冤家,一方面在65nm擂台上不断施展才艺,颇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拼劲,比肩共进;同时,也不断将FPGA触角伸向更为广泛的领域,性能和资源的优势自不必说,他们还致力于通过降低功耗和成本等手段,在消费类、嵌入式等领域使FPGA与DSP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小。例如,几天前Altera刚刚发布了65nm低功耗(LP)工艺的Cyclone
3、IIIFPGA,在可编程逻辑发展历史中,它比其他低成本FPGA产品能够支持实现更多应用。其片上资源包括5K至120K逻辑单元(LE),288个数字信号处理乘法器,存储器达到4Mbits。CycloneIII在性能上的提升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每逻辑单元成本降低20%,二是比同类FPGA竞争产品的功耗低75%!据Altera负责广播、汽车电子及消费电子业务的副总裁TimColleran称,250多家参加了早期试用计划的客户已经在大量应用中采用CycloneIIIFPGA进行设计,比如艾默生的高性能嵌入式电机控制项目、LetItWave的下一代船舶导航产品的视频处理和显示驱动等。赛灵思则在其FPGA中
4、引入DSP模块-XtremeDSP技术,提供针对航天和军用产品、数字通信、多媒体、视频和成像行业的高性能定制DSP解决方案,目前推出的DSP产品包括新小型化SDR开发平台、常见数字无线电系统(CDRSX)开发平台,以及用于BDTI公司的基础研究中,探索FPGA如何满足DSP应用需求、何时使用FPGA/DSP或是二者的结合。BDTI一项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在多个DSP高端应用中FPGA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例如高端通信基础设施等需要大量并行运算且对性能要求很高的应用,FPGA的性能优势要超过独立DSP;甚至,传统上总是与高成本相联系的FPGA在某些设计应用中比DSP方案还便宜。BDTI也同时指出
5、,FPGA不会在一夜之间彻底颠覆现有格局,在高端通信应用中,将是FPGA与ASSP、ASIC、DSP、通用处理器这些已有系统共存。除了FPGA巨头,一些初创公司也正在进入DSP的应用领域,以更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冲击DSP的视频应用。例如从事多媒体处理器研发的北京的希图(C2Microsystems),专门针对音视频、图象应用开放优化的可编程解决方案,宣称其对手只有达芬奇平台。而另外一家,成立于2005年的北京维柯视(WW)则是致力于H.26?ASIC研发,提供视频压缩编解码技术和配套产品解决方案。从郑小龙的谈话中,感到DSP似乎不惧怕这些竞争,低功耗、软件可编程性是DSP独特的优势,SoC的发展
6、也将为DSP赢得更多优势。FPGA有它不尽如任意的方面。许多DSP设计者可能并不熟悉面向DSP的FPGA,郑小龙称,“使用DSP有很好的继承性,包括软件、操作系统、多媒体框架等都有很强的继承性,有丰富的第三方支持,而通过FPGA硬件进行编程则需要复杂的软件,这就涉及到建立一个生态系统的问题。“ASIC低成本也伴随着灵活性不够。对于一些新兴标准,需要有一个完善的过程,如果要实现多制式、各种各样的应用,ASIC也将受到各种限制。郑小龙表示,AISC更多是在抢占成熟的或低端市场,比如MP3等,高端产品还是由DSP实现。DSP的未来一定是提供高附加值,就是给厂家做特色产品、创新产品提供一个平台,例如D
7、MA、可视电话、会议电话等,多功能、多制式需要灵活的软件支持。在DSP目前优势的基础上,降低成本也是未来DSP或SoC平台的努力目标。最早是ADI将Blackfin平台做到10美元以下,后来10美元也成为TI的一个目标,目前,达芬奇平台已经有低于10美元的解决方案。郑小龙表示,今后达芬奇还将针对具体类别的应用推出性能、成本优化的解决方案。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是功耗。以低功耗著称的DSP对降低功耗的追求是无止境的,方进称:“我们需要我们改变对低功耗的思考模式。“他提出了两种不同的低功耗定义:一个是在不牺牲性能的前提下把功耗减至最小,称之为“低功耗“;另一个称为“超低功耗“,则是指牺牲部分性能,务求尽最大限度把功耗减至最小级别。专业相关资料:国内最大最专业的DSP论坛-最新的产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