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类型魔术创意在科学教育中之应用.doc

  • 上传人:HR专家
  • 文档编号:5575069
  • 上传时间:2019-03-08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356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魔术创意在科学教育中之应用.doc
    资源描述:

    1、科學 DIY 創意教學玩魔法、談科學傑 克 與 魔 豆魔術王子林懿偉簡歷:魔術王子林懿偉,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玩具與遊戲設計研究所畢業。鑽研魔術二十餘年,曾以超級泡泡秀 ,獲得全國科學創意遊戲競賽第一名。製作電視節目、寫過報紙專欄,更在大愛電視台擔當演出,將慈濟勸人向善的靜思語和科學魔術結合,讓小朋友能更活潑的接觸靜思語,在潛移默化中端正言行。2005 年起擔任公視暑假花路米節目顧問,並著有魔法宅即變 、 愛麗絲科學魔法遊戲書 、 哇!飛起來的科學魔術三本科學魔術相關書籍。目前從事教材設計的工作,亦受邀在全台灣各地及海外地區舉辦講座。Jack and the Beanstalk童話故事是大家共同

    2、的童年回憶。雖然長大後也許會稍微遺忘其細節,但是約略提示後,立刻可以勾起無限多的聯想。人們隨著成長,也許會發現童話故事是夢幻的、是虛擬的,但是如果利用一些實體的物質,例如圖案、道具、遊戲,去刺激我們的感官,那種熟悉又親切的感覺立刻又回到身邊。這裡的科學遊戲就是在這樣的概念下設計出來的。它配合故事劇情放入其中,把虛擬的東西實境化,學習者不需要再花太多的時間去熟悉整個情節,而在遊戲中說不定還可以創造出新的夢想,讓學習更豐富、更有創造力。繼 2006 年度的愛麗絲夢遊仙境之後,本年度的創造力教育體驗工作坊,以另一個大家所熟悉的故事傑克與魔豆為主軸。此處的章節設計,就是用它略做改編,成為一段具有現代科

    3、技的故事。當然,除了科學為經、童話做緯的交織完成外,整個設計的最高指導原則,還包括了以下三點主要目的:一、創意性及娛樂性高,並且沒有危險性。二、結構彈性化,可依教師需求之不同將其單獨或整體應用。三、最低的單位成本,得到最強烈效果。以下內容為傑克與魔豆的故事大綱,以及可結合之科學遊戲列表供參考。故事摘要 科學遊戲結合傑克遇到老先生拿豆子要換牛傑克的家裡本來是很有錢的,但是有一天被詐騙集團騙光了,家裡又沒有其他東西可以變賣,於是媽媽就叫傑克把家中唯一的一頭老母牛拿到市場去賣了。途中遇到了一個老先生要拿神奇的豆子和他換那頭牛。神奇的三顆魔豆展示效果:三個神奇的豆子可以穿越杯底到另一個空間。準備材料:

    4、杯子與小棉花球重點提示:展演的時候,手勢必須一致,另外球的移動位置,也必須合乎邏輯。做夢夢到仙女協助傑克達成願望傑克把牛拿去換成豆子之後,回到家果然被媽媽罵了一頓,媽媽順手就將豆子丟到後院裡,並且他被處罰不能吃晚餐就去睡覺。睡夢中夢到了仙女前來告訴傑克,只要傑克能記取教訓、變得聰明,仙女就協助傑克達成願望。翻杯子比賽展示效果:觀眾必須遵守遊戲規則,將三個杯子翻到杯口全部向下,看似簡單但是觀眾卻無法達成。準備材料:三個杯子重點提示:遊戲的三個口訣,一次翻兩個、每次翻半面、只能翻三次。許願顯靈紙展示效果:將紙張折成三角形,並向它許願,如果願望能夠達成,紙張就會自動站起來。準備材料:影印紙一張重點提

    5、示:摺紙的時候,必須要考慮到最後的對折空間,才不會讓紙張裂開。紙張材質的選用、表演放置的位置,也是需要留意的地方。爬到藤蔓上巨人的家裡去尋寶第二天傑克醒來之後,發現後院長出了巨大的藤蔓,於是他就爬上去瞧瞧。到了巨人的家中,發現了他家原有的金銀珠寶,原來詐騙集團的首腦就是巨人這一家。傑克就決定把原先屬於他家的財產搬回去。不過在行動之前,必須先喝點水補充一下體力。消失的水展示效果:將杯子放在頭頂上,轉三圈唸個咒語,水就消失了。準備材料:杯子、高分子吸收體重點提示:杯子裡面的水不需要放太多,高分子吸收體的位置要放置正確。不漏水的瓶子展示效果:將一個裡面裝水的瓶子顛倒過來,裡面的水卻不會滴出來。準備材

    6、料:塑膠墊片、火柴棒、玻璃瓶重點提示:準備玻璃的瓶子,除了緊密度的考量之外,讓觀眾認為無法以擠壓的方式把水擠出來也是原因之一。不漏水盤子展示效果:將裝滿水的杯子放在盤子裡,不論怎樣劇烈的移動,杯子裡的水還是完全都不會滴出來。準備材料:盤子、杯子、繩子重點提示:準備的杯子以布丁杯為佳,一方面不會因為水量太多而過重,另一方面亦可壓低重心,讓穩定性更高。找到金幣並且搬回家裡傑克找到被巨人藏起來的金幣,並且試圖要把金幣丟回到他家後院的池塘裡,但是因為高度太高了,而且中間又有層層的阻礙,因此傑克必須動腦筋才能精準的把錢幣丟回家中。藏有金幣的杯子展示效果:從一個透明的杯子裡變出金幣來。準備材料:透明的杯子

    7、、橡皮筋、布、銅板重點提示:注意銅板與杯子擺設的角度。一竿進洞展示效果:將杯子上放置了層層的關卡,最上方在放個銅板,在不動手的條件下,讓它漂亮的落入杯中。準備材料:杯子、樸克牌、蠟筆、銅板重點提示:杯子的重量要足夠(玻璃杯尤佳) ,杯子的口徑不大於樸克牌的大小,也最好採用新的蠟筆,以免銅板不容易放置。發現會生金蛋的雞傑克又找到了會生金蛋的雞,但是雞被傑克抱起來時,驚醒了貪睡的巨人,於是巨人就先將傑克綁起來,又去睡個回籠覺,打算等睡醒了之後再來處置。傑克就利用這段時間趕快想辦法逃離。生金蛋的雞展示效果:將一塊布雙面展示,確認沒有任何東西之後,蓋在盒子上面做個動作,就從布裡面變出雞蛋來。準備材料:

    8、真蛋假蛋若干個、黑布、盒子重點提示:蛋的裝設位置要妥當,盒子必須比布要小一些。繩子逃脫術展示效果:將繩子的兩端分別綁在手環上,兩個人將手環套上,並讓繩子交叉,在不能破壞繩子獲取下手環的情況下,將兩個人分開來。準備材料:手環四個、繩子兩條重點提示:通常在實驗幾次之後,如果解不開來,繩子可能已經纏繞的很複雜了,請先還原到初始狀態再重新開始。向家裡求救砍斷藤蔓在逃離的過程中傑克趕快利用機會向家裡傳遞訊息,沒多久巨人追上來了,傑克爬下藤蔓,媽媽趕快把藤蔓砍下,巨人就摔下來,化成一陣煙霧煙消雲散了。從此以後,傑克因為找回了家裡原先的財產,從此以後就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紙張顯字展示效果:將一張白紙浸到水裡

    9、面,紙上就會浮現出文字訊息來。準備材料:影印紙重點提示:在書寫文字時,必須要反過來寫,並將書寫的那一面浸泡到水中,字體浮現的現象才會比較明顯。倒掉的藤蔓展示效果:將繩子拉直,繩子可以直立的站著,也可以隨著手勢倒下去。準備材料:繩子重點提示:握住繩子的位置必須要注意,在容易找到重心的情況下,展示的繩子越長效果越佳。為什麼要採用這種模式?一般來說,以魔術帶入科學的教學模式,是希望大家透過動手做的過程,體會其中的道理。畢竟科學與魔術之間的關係,就如筆者常說的一句 slogan:魔術即科學,科學像魔術 。魔術的表現,就是科學效果與迷思引導(misdirection) 二大元素的混合運用而已。再透過童話

    10、故事的表達,讓學童易於記憶,容易表達,回到家中也樂於和家人分享學習的快樂。讓學生有信心去學習,當學生學習完成後獲得滿意的成就感,這種方式就是由提升學習興趣,進而產生信心,而進一步的去理解科學道理之良性循環的關係。大家都知道教學的第一步驟就必須要引起動機,而魔術的神祕效果與背後原理,是眾多引起動機的工具之一,要能夠解釋魔術的原理,就必需經過思考與推理。Newell和 Simon(1972)指出推理是發現解題策略前,對問題情境知識的發展歷程。Rosser(1994)認為推理是由舊資料引出新訊息的思考歷程,個體需根據系統性的原則,在設定的前提上建立起特殊關係。而 Hogan 和 Keller(200

    11、0)更指出:我們用推理去建構知識,我們也用知識去推理。 有人認為魔術師神通廣大,在魔術其中的奧秘無窮,非一般人所能理解。我們不否認魔術師的個人技術在魔術表演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但是任何魔術如果沒有科學原理作為後盾就無法實現(恒娥,2005) 。魔術表演運用的原理,有部份是運用到了簡單的科學原理;若科學現象複雜度高,則會運用認知支架來協助表演者,甚至於用迷思引導讓觀眾去忽略掉一些小細節,例如當魔術師正在以右手指引觀眾注意的同時,左手正準備著拿出稍後將要變出來的物體。就是因為有了科學原理以及迷思引導,所以魔術也是推行科普教育、寓教育於娛樂的良好工具(傅騰龍、經寶恕,1988) 。近代每一本魔術書

    12、籍,幾乎都會寫到魔術師的三原則,也就是魔術師的限制。每一個職業都有他的行規,如果不好好遵守,就會使自己的工作上遭遇困難。魔術師的行規(劉謙,2005) ,就是薩斯敦三原則(Thurstons 3 rules in magic) :、表演前,絕對不向觀眾說明接下來所要表演的內容。、不在同時、同地、同觀眾之下表演相同的魔術二次。、絕對不向觀眾透露魔術的秘密。不過針對第三點而言,所謂的透露不代表教學(劉謙,2005) ,因此歡迎各位老師們利用這工具來豐富您的教學內容。Enjoy!興 趣信 心理 解 興 趣信 心理 解參考文獻Hogan, K., & Keller, J. F. (2000). Dia

    13、logue As Data Assessing students Scientific Reasoning With Interactive Protocols. In Mintz, J. Wandersee, J. H., & Novak, J. D. (Eds.), Assessing science understanding, 96-124. New York: Academic press.Newell, A., & Simon, H. A. (1972). Human problem solving.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Rosser, R. (1994). Cognitive development: Psychological and biological perspectives. Massachusetts: Allyn and Bacon.恒娥(2005) 。千變萬幻看物理。知識就是力量月刊,2005/05 。傅騰龍、經寶恕(1988) 。少年科學魔術 100 例。北京市: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劉謙(2005) 。啊敗給魔術。台北市:高寶國際。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魔术创意在科学教育中之应用.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557506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