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昼夜与四季,第一节 昼夜的成因,地球自转,张衡(公元78-139年)东汉天文学家,文学家。河南南召县人,曾两度担任掌管天文的太史令。创造了世界上最早利用水转动的浑天仪和测定地震的地动仪。说明了月食现象的原因。其天文著作浑天仪图著和灵宪。发展了当时比较先进的天文学说浑天说,提出了宇宙无限的主张。,祖冲之(公元429-500年)南北朝时代的天文、数学家,河北涞水县北人。公元463年自制的大明历,是一部优秀的历法,曾制造指南车,刻漏及运输机械。为九章算术,重差作过注释,著有缀术,求出了圆周率,他求得的近点月误差仅为1/100000日。,一行(公元683-727年)唐代密宗高僧。天文学家,河南
2、南乐人。他在大量观测基础沙锅内于公元724-727年完成了大衍历,这是唐代最优秀的历法,公元729年开始颁用。他领导过大地测量,制成黄道游仪和水运浑仪。,郭守敬(公元1231-1316)元代天文学家,河北研台人。1276-1280年修订完成授时历。主持制造成浑象仪、简仪、高表、仰仪、侯极仪、玲珑仪、立运仪、景符、窥几等许多天文仪器。,古代计时器,日晷,沙漏,古钟,老式摆钟,剧场式机械钟,巨型座钟,架式摆钟,圭表,日本最大的沙漏,现存放于北京古观象台和紫金山天文台的一架架制作精湛,度量准确的古代天文仪器,无不显示出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辉煌历中。,现存放于北京古观象台和紫金山天文台的一架架制作精湛,度量准确的古代天文仪器,无不显示出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辉煌历中。,赤道经纬仪,天体仪,浑仪,简仪,地平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