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二 审计程序执行情况索 引 签 署(一) 项目组进一步完善和复核审计工作底稿1 补充和完善工作底稿记录;2 完善底稿标识和索引;3 完善底稿的签署。(二) 对未调整事项和重大不确定事项作出处理1 项目负责经理将被审计单位重大未调整事项和重大不确定事项的初步处理意见,及与被审计单位的会谈记录提交部门经理(或项目合伙人,下同)和本所专业标准部门审2 由项目负责经理、部门经理、专业标准部门和所领导共商最终处理意见;3 由项目负责经理或部门经理将最终处理意见向被审计单位通报,并征询被审计单位是否有再调整的意向。如有,则提请客户再调整,重新收集调整后的财务会计报告,并重新确定处理意见。( 三) 撰写审
2、计总结1 项目负责经理拟定审计总结,或者项目负责经理委托项目组成员拟定审计总结,项目负责经理签字确认;2 完成审计约定项目时间控制表、时间控制汇总表和费用控制表的编制。( 四) 草拟审计报告,完成底稿复核工作1 项目负责经理签署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意见,起草审计报告报批稿,或者项目负责经理委托项目组成员起草,项目负责经理签字确认。此后,报批稿连同按规定顺序排列的审计工作底稿移送部门经理复核;2 部门经理对报批稿和工作底稿进行复核,对所复核的内容作出记录,对产生的疑问和发现的问题要求项目负责人进行解释,必要时应要求其对报批稿和底稿进行调整或补充。在疑问被消除和问题被解决后,部门经理签署复核意见,并
3、在报批稿上签名。此后,报批稿连同工作底稿移送专业标准部门复核;3 专业标准部人员对报批稿和工作底稿进行复核,对所复核的内容作出记录,对产生的疑问和发现的问题要求部门经理或项目负责人进行解释,必要时应要求项目负责人对报批稿和底稿进行调整或补充。在疑问被消除和问题被解决后,同专业标准部负责人签署复核意见,并在报批稿上签名。此后,报批稿连同工作底稿移送所领导复核;4 所领导对报批稿和工作底稿进行复核,对所复核的内容作出记录,对产生的疑问和发现的问题要求项目负责经理进行解释,必要时应要求项目负责经理对报批稿和底稿进行调整或补充。在疑问被消除和问题被解决后,所领导签署复核意见,并签发报批稿( 五) 签发
4、审计报告1 审计报告报批稿经所领导签名后,打印报告正式稿;2 项目负责经理和项目合伙人复核报告正式稿的内容,在确定与报批稿无误后签字盖3 办公室有关工作人员在见到所领导签字的报批稿和两名注册会计师在正式稿上签字、盖章后,在正式稿上加盖本所公章和骑缝章;4 项目负责经理委派项目组成员向客户发送审计报告正式稿,并要求收到报告的客户工作人员在相关底稿上签名。( 六) 审计报告修订1 审计报告经所领导签发后,若发现报告存在遗漏、错误,或者客户对报告的某些文字表述有异议要求修改时,由项目负责经理与部门经理和专业标准部负责人进行讨论,在确定需要修订审计报告后,拟定原已签发正式报告的处置方案,报所领导核准;
5、2 经所领导同意修订业务报告后,由项目负责经理和部门经理共同办理对原已签发正式报告的处置事宜;3 由项目经理修订业务报告报批稿,然后重新按前述程序报部门经理、专业标准部和所领导批准,经批准后,签发新的审计报告。( 七) 项目组整理工作底稿,并立卷、归档。复核人及日期: 年 月 日 编制人及日期: 年 月 日 被审计单位: 审计截止: 年 月 日 索引号:CA3综合审计程序-审计完成阶段“执行情况”标识:(1)“”:已执行,没有发现重大差异或异常;(2)“”:已执行,发现有重大差异或异常;审计目标评价和确定审计证据的充分、适当性,出具审计报告;审计档案立卷归挡。(请到“参数”页中填写审计机构名称
6、)审计程序表(3)“”:不适用,没有执行。共141页8页被审计单位: 审计截止: 年 月 日是 否 不适合 备 注1 关于约定审计业务1.1 管理当局在过去是否与注册会计师缺乏充分合作?1.2 管理当局是否对我们的审计人员或签发审计报告的时间期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1.3 是否存在有意或无意限制我们与高层管理人员、董事会交流的情况?1.4 管理当局是否未能主动提供重大或非常交易的相关信息?1.5 此次审计是不是客户第一次接受审计?1.6 如果客户是近期刚联系到的,是不是存在不正常或有争议的问题而使客户更换其以前的注册会计师?2 关于经营活动2.1 经营主体是否存在较长的经营周期?2.2 经营主体
7、是否使用复杂或新型的金融工具?2.3 经营主体是不是处在变动频繁的行业或市场中?2.4 所作的重大财务预测是否存在非常的主观性、复杂性或不确定性?2.5 经营主体所处的行业是不是经常与可疑的或非法的活动有关?2.6 在过去几年中,经营主体是否收购其他行业的企业,而对于那些行业管理方面可能缺乏经验?2.7 经营主体的产品技术更新换代是否很快?2.8 经营主体的环保要求是否很高?3 关于经营环境3.1 经营主体是否公开发行证券或有广泛的公共责任?3.2 会计报表是否有不同寻常的重要性?3.3 经营主体的经营业绩比起同行业的其他企业,是否差距较大(特别好或特别差?)3.4 是否存在主管部门的压力,而
8、可能使管理当局歪曲财务报告?3.5 经营主体是否陷入利益冲突或控制权之争?3.6 就经营主体的财务状况而言,履行债务协议是不是有难度?3.7 经营主体是否被指控违反证券法或其他相类似的法规而在过去或现在卷入法律诉讼诉、资金补偿可受到制裁?3.8在最近的年检报告或类似报告中,是否包含主管部门或监管部门对管理当局的批评而管理当局因为意见相左不愿执行的情况,或是否存在其他因素,能表明经营主体与管部门关系恶化?3.9 经营主体是否容易受到经济事件(如:利息率、商品价格或外汇汇率的剧烈变动)的影响?3.10 经营主体是否容易受到行业状况(如:供过于求、技术革新、产品过时等)的影响?3.11 经营主体是否
9、容易受到政府变化(如:其业务是政府项目)的影响?3.12 经营主体是否容易受到法规变化(如:加大对外报告要求)的影响?3.13 经营主体是否容易受到消费者或社会问题(如:遵守环保准则、解决产品质量及服务问题)的影响?4 关于财务状况4.1 经营主体或经营主体的重大组成部分是否要被出售?4.2 管理当局是否有调整公司股票价格的意图和动机?4.3 管理当局报酬中是否有很大一部分取决于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4.4 所有者或管理当局是否希望降低应纳税所得?索引号:CT1(请到“参数”页中填写审计机构名称)审计程序表调 查 项 目签约前对审计项目的调查问卷共141页9页是 否 不适合 备 注调 查 项 目
10、4.5 经营主体是否已公布乐观的财务状况预测,或市场根据过去的盈利和股价对公司存在较乐观的预期?4.6 经营主体是否持续增长但潜力有限?4.7 经营主体的业绩是否大幅度下滑?4.8 经营主体是否缺乏足够的可供分配利润或现金以保持其现在的分配水平?4.9经营主体是否资金匮乏,融资能力低下,资金严重依赖于关联企业?4.10 经营主体是否缺乏足够的营运资本或短期借贷而使公司在盈利状态下经营?4.11 经营主体是否存在逾期债务增多,偿债能力低下,资金严重依赖于关联企业的情况?4.12 对于新资本的需求是否大于对其供给?4.13 是否存在大量不正常来源(如:关联方)或不正常条款的债务?4.14关联交易是
11、否频繁,利润是否严重依赖于关联交易?4.15 经营主体是否存在违反或可能违反债务协议限制条款或其他信用的行为?4.16 经营主体是否未对公司资本沿革进行过调查?4.17 经营主体是否无力按时偿还债务?4.18 经营主体是否存在重大的现金周转问题?4.19 是否存在已失去或可能失去一批重要的顾客或顾客群的情况?4.20 是否存在表外融资或大量或有负债的情况?5 关于控制环境5.1 经营主体是否未能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5.2 在法人治理结构中,董事会是否存在控制股东大会的情况?5.3 在法人治理结构中,管理当局是否存在控制董事会的情况?5.4 管理当局是否愿意接受非常大的经营风险?5.5 管理
12、当局组织结构是否与经营主体的规模和经营特点不相适应?5.6 经营主体是否有复杂的组织结构、大量分散的经营实体,且缺乏必要的监控?5.7 董事会成员是否缺乏足够的经验和有效工作的能力?5.8 管理当局是否未能建立岗位责任制以明确其职责?5.9 是不是缺少预算或计划过程(预测损益或现金流量)?5.10 管理当局、会计及信息处理人员是否缺乏足够的能力来履行其职责?5.11 内部审计部门是否不存在或无效?6 关于管理当局的诚信度6.1 管理当局是否因非法行为而蓄意歪曲会计报表?是否有干扰主管部门监管的行为及有组织犯罪而涉及诉讼案件的行为?6.2 管理当局从事的一些活动尽管没被指控为非法、但却很可疑或因
13、其而使企业陷入困境?6.3 管理当局是否频繁地更换银行、律师或会计师?6.4 管理当局在需要专业机构服务时,是否未能请到声誉良好、讲求质量的机构或不愿意请声誉良好的机构?6.5 在管理当局个人的生活中,是否出现重大财务困难?6.6 管理当局的权利是否集中于某一强权人物或某一小团体?6.7 是否存在某人对公司既没有所有权也不担任公司职位,却对公司事务实施重大影响的情况?6.8 管理当局是否在近期发生重大的或不可预料的变动?6.9 管理人员是否缺乏经验和能力?7 关于有意歪曲陈述的可能性7.1 管理当局对于我们接触经营主体的人员和索取各种信息是否试图加以限制?7.2 是否存在缺乏支持性证据的付款?
14、7.3 我们是否难以确定谁真正控制经营主体?共141页10页是 否 不适合 备 注调 查 项 目7.4 高层管理人员或财务部门人员是否变动频繁?7.5 客户是否采用有争议的会计政策?7.6 管理当局是否不愿意采纳审计人员以前年度的调整分录?7.7 是否存在明显有失公平的经济交易?7.8 是否存在大量的关联交易?7.9 管理当局包括生产部门的管理人员是否过分强调实现计划的盈利额或增长目标?7.10 客户是否正在计划或洽谈重大的融资协议,而其条款可能影响财务报告的结果?8 管理当局对设计和保持可靠会计信息系统及有效内部控制的承诺8.1 经营主体是否未能制订出有关管理的操作流程、利益冲突的解决政策等
15、,或未能让员工充分了解这些政策?8.2 经营主体是否缺少防止非法行为的作业程序(包括指令的合理应用)?8.3 管理当局是否未能对财务问题和预算差异有效地进行调查处理?8.4 会计或信息处理部门是否缺乏足够的人员?8.5 在过去的审计中是否发现客户有大量的差错项目和调整分录,特别是在年底或接近年尾时?8.6 客户会计记录的总体情况是否很差?8.7 客户是否经常无法及时结帐、提供报表(内部和外部的)?9 影响我们审计风险的重大会计问题9.1 经营主体是否参与特定的非常复杂和重大的“实质重于形式”的交易?9.2 近期经营主体原有的会计政策是否已被改变成为较不适当的会计政策?或经营主体正在考虑改变它?9.3 是否存在重大的非货币交易事项?9.4 是否存在重新编制财务报表,包括中期财务报表的异常情况?复核人及日期: 年 月 日 编制人及日期: 年 月 日 是( ) 否( )初步评价 :1、被调整对象的经营风险程度: 高( ) 中( ) 低( )2、被调整对象的财务风险程度: 高( ) 中( ) 低( )2、如果接受委托,是否能够合理地把握和控制可能导致的审计风险,并将审计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共141页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