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财务管理之审核检查表doc.pdf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5566087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PDF 页数:31 大小:1.9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之审核检查表doc.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财务管理之审核检查表doc.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财务管理之审核检查表doc.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财务管理之审核检查表doc.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财务管理之审核检查表doc.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SO9001: 2000审核检查表(一)受审核方:陪同人:审核员:审核日期:审 审 审 审 核 核 核 核 要 要 要 要 点 点 点 点 结果 结果 结果 结果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4质量 质量 质量 质量 管理 管理 管理 管理 体系 体系 体系 体系.1总要求 总要求 总要求 总要求、组织是否按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形成文件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实施、保持之并要求持续改进其有效性。2、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a)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组织中的应用(见1.2);注 : 上述质量 管

2、理 体系所需的过程应当包括与 管理 活动、资源提供、产品实现和测量有关的过程。 b)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c)确定为确保这些过程有效运行和控制所需的准则和方法;d)确保可以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这些过程的运行和对这些过程的监视;d)监视、测量和分析这些过程;f)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实现这些过程策划的结果和对这些过程的持续改进。3、组织是否按本标准的要求管理这些过程。4、针对组织所选择的任何影响产品符合要求的外包过程,组织是否确保对其实施控制。5、对此类外包过程的控制是否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加以识别。4.2文件要求 文件要求 文件要求 文件要求1总则 总则 总则 总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否

3、包括:a)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b)质量手册;c)本标准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审 审 审 审 核 核 核 核 要 要 要 要 点 点 点 点 结果 结果 结果 结果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d)组织为确保其过程有效策划、运作和控制所需的文件;e)本标准所要求的记录(见4.2)。注 1:本标准出现 “ 形成文件的程序 ” 之处,即要求建立该程序,形成文件,并加以实施和保持。注 2:不同组织的质量 管理 体系文件的多少与详略程度取决于:a)组织的规模和活动的类型;b)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复

4、杂程度;c)人员的能力。注 3:文件可采用任何形式或类型的媒体。4.2质量手册 质量手册 质量手册 质量手册组织是否编制和保持质量手册,质量手册的内容是否包括:a)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包括任何删减的细节与合理性(见1.2);b)为质量管理体系编制的形成文件的程序或对其引用;c)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表述。(例如:可引用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图)4.23文件控制 文件控制 文件控制 文件控制1、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是否予以控制。2、记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是否依据条款4.2的要求进行控制。3、是否编制文件控制程序,:以下方面所需的控制实施得如何a)文件发布前是否得到批准,

5、以确保文件是充分与适宜的;b)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与更新后,是否经过再次批准;c)是否确保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d)是否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审 审 审 审 核 核 核 核 要 要 要 要 点 点 点 点 结果 结果 结果 结果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e)是否确保文件保持清晰、易于识别;f)是否确保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g)是否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若因任何原因而保留作废文件时,是否对这些文件进行适当的标识。4.24记录控制 记录控制 记录控制 记录

6、控制1、是否建立并保持记录,以提供符合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2、记录是否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3、是否编制记录控制程序以下方面所需的控制实施得如何A.记录的标识是否适宜和有效。B.记录的贮存是否适宜和有效C.记录的保护是否适宜和有效D.记录的检索是否适宜和有效E.记录的保存期限是否适宜和有效F.保存期满后,记录的处置是否适宜和有效审 审 审 审 核 核 核 核 要 要 要 要 点 点 点 点 结果 结果 结果 结果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ISO9001: 2000审核检查表(

7、二)受审核方:陪同人:审核员:审核日期:审 审 审 审 核 核 核 核 要 要 要 要 点 点 点 点 结果 结果 结果 结果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5管理 管理 管理 管理 职责 职责 职责 职责.1管理 管理 管理 管理 承诺 承诺 承诺 承诺a)最高管理者是否适宜和有效地向组织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b)最高管理者是否制定质量方针c)最高管理者是否确保质量目标的制定;d)最高管理者是否进行管理评审;e)最高管理者是否确保资源的获得。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8、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最高管理者是否以增强顾客满意为目的,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确定并予以满足(见7.21和8.21)。5.3质量方针 质量方针 质量方针 质量方针最高管理者是否确保质量方针:a)与组织的宗旨相适应;b)包括对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c)提供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的框架;d)质量方针是否在组织内得到沟通和理解;e)质量方针是否在持续适宜性方面得到评审。4.策划 策划 策划 策划51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a)最高管理者是否确保在组织的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质量目标。质量目标是否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见7.1a。b)质量目标是否可测量的,质

9、量目标是否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5.42质量 质量 质量 质量 管理 管理 管理 管理 体系策划 体系策划 体系策划 体系策划最高管理者:a)是否确保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策划,以满足质量目标以及4.1的要求。b)最高管理者在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进行策划和实施时,是否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ISO9001: 2000审核检查表(三)受审核方:陪同人:审核员:审核日期:审 审 审 审 核 核 核 核 要 要 要 要 点 点 点 点 结果 结果 结果 结果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5.职责、权限和沟通

10、 职责、权限和沟通 职责、权限和沟通 职责、权限和沟通1职责和权限 职责和权限 职责和权限 职责和权限最高管理者是否确保组织内的职责、权限得到规定和沟通。(例如:使用组织机构图和质量管理体系职能分配表的形式)5.2管理 管理 管理 管理 者代表 者代表 者代表 者代表最高管理者是否指定一名管理者作为管理者代表,(例如:使用任命书方式):是谁?无论管理者代表在其它方而职责如何,是否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a)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b)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和任何改进的需求;c)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注 : 管理 者代表的职责是否包括与质量 管

11、理 体系有关事宜的外部联络。 5.3内部沟通 内部沟通 内部沟通 内部沟通最高管理者是否确保在组织内建立适宜的沟通过程,并确保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5.6管理 管理 管理 管理 评审 评审 评审 评审1总则 总则 总则 总则1、是否按计划的时间间隔评审质量管理体系。2、管理评审是否包括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要,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3、是否保持管理评审的记录(见4.2)。5.62评审输入 评审输入 评审输入 评审输入管理评审的输入是否包括以下方面的信息;a)审核结果;b)顾客反馈;审 审 审 审 核 核 核 核 要 要 要 要 点 点 点 点 结果 结果 结果 结果

12、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c)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d)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e)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f)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g)改进的建议。5.63评审输出 评审输出 评审输出 评审输出管理评审的输出是否包括与以下方面有关的任何决定和措施:a)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b)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c)资源需求;ISO9001: 2000审核检查表(四)受审核方:陪同人:审核员:审核日期:审 审 审 审 核 核 核 核 要 要 要 要 点 点 点 点 结果 结果 结果

13、 结果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6.资源 资源 资源 资源 管理 管理 管理 管理1资源提供 资源提供 资源提供 资源提供组织是否确定并提供以下方面所需的资源:a)实施、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所需的资源;b)通过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所需的资源。6.2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1总则 总则 总则 总则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是否能够胜任。6.2能力、意识和培训 能力、意识和培训 能力、意识和培训 能力、意识和培训:a)组织是否确定

14、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所必要的能力;b)组织是否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以满足这些需求;c)组织是否评价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d)组织是否确保员工认识到所从事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为实现质量目标作出贡献;e)组织是否保持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的适当记录(见4.2)。6.3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a)组织是否确定、提供并维护为达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的设施;b)组织是否确定、提供并维护为达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过程设备(硬件和软件);c)组织是否确定、提供并维护为达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支持性服务(如运输或通讯)。6.4工作环境 工作环境 工作环境 工作环境组织是

15、否确定并管理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ISO9001: 2000审核检查表(五)受审核方:陪同人:审核员:审核日期:审 审 审 审 核 核 核 核 要 要 要 要 点 点 点 点 结果 结果 结果 结果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7.产品实现 产品实现 产品实现 产品实现1产品实现的策划 产品实现的策划 产品实现的策划 产品实现的策划、组织是否策划并开发产品实现所需的过程。2、产品实现的策划是否与质量管理体系其它过程的要求相一致(见4.1)。3、在对产品实现进行策划时,组织是否确定以下方

16、面的适当内容:a)产品的质量目标和要求;b)针对产品确定过程、文件和资源的需求;c)产品所要求的验证、确认、监视、检验和试验活动,以及产品接收准则;(详见8.24)d)为实现过程及其产品满足要求提供证据所需的记录(见4.2)。4、质量策划的输出形式是否适合于组织的运作方式。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1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a)组织是否确定顾客规定的要求,包括对交付及交付后活动的要求;b)组织是否确定顾客虽然没有明示,但规定的用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所必需的要求;c)组织是否确

17、定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d)是否确定组织自己的任何附加要求。7.2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1、组织是否评审与产品有关的要求。注 : 在某些情况中 , 如网上销售 , 对每一个订单进行正式的评审可能是不实际的 。 而代之对有关的产品信息,如产品目录、产品广告内容等进行评审。 2、评审是否在组织向顾客作出提供产品的承诺(如:提交标书、接受合同或订单及接收合同或订单的更改)之前进行是否评审以下内容:a)产品要求是否得到规定;审 审 审 审 核 核 核 核 要 要 要 要 点 点 点 点 结果 结果 结果 结果 客观证据(面谈、

18、查文件、观察)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b)与以前表述不一致的合同或订单的要求是否已予解决;c)组织是否有能力满足规定的要求。3、是否保持评审结果及评审所引发的措施的记录(见4.2)。4、若顾客提供的要求没有形成文件,组织在接收顾客要求前是否对顾客要求进行确认。5、若产品要求发生变更,组织是否确保相关文件得到修改,并确保相关人员知道已变更的要求。7.23顾客沟通 顾客沟通 顾客沟通 顾客沟通组织是否对以下有关方面确定并实施与顾客沟通的有效安排:(关键是审核其是否有效安排)a)产品信息;b)问询、合同或订单的处理,包括对其修改

19、;c)顾客反馈,包括顾客抱怨。ISO9001: 2000审核检查表(六)受审核方:陪同人:审核员:审核日期:审 审 审 审 核 核 核 核 要 要 要 要 点 点 点 点 结果 结果 结果 结果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7.3设计和开发 设计和开发 设计和开发 设计和开发1设计和开发策划 设计和开发策划 设计和开发策划 设计和开发策划1、 、 、 、组织是否对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进行策划和控制。(例如,是否制定了设计和开放计划)2、在进行设计和开发策划时,a)设计和开放计划是否确定设计和开发的阶段

20、,执行得如何;b)设计和开放计划是否确定适合每个设计和开发阶段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执行得如何(详见7.34、7.35、7.36);d)设计和开放计划是否确定设计和开发的职责和权限,执行得如何。3、组织是否对设计和开发的不同小组之间的接口进行管理;是否确保有效的沟通;对设计和开发的不同小组是否明确职责分工。4、随设计和开发的进展,在适当时,策划的输出是否予以更新。7.32设计和开发输入 设计和开发输入 设计和开发输入 设计和开发输入1、是否确定与产品要求有关的输入,并保持记录(4.2)。2、这些输入是否包括:a)功能和性能的要求;b)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d)适用时,以前类似设计提供的信息;

21、e)设计和开发所必需的其他要求。审 审 审 审 核 核 核 核 要 要 要 要 点 点 点 点 结果 结果 结果 结果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2、是否对这些输入进行评审,以确保输入是充分与适宜的。3、输入的要求是否完整、清楚,并且没有自相矛盾。7.3设计和开发输出 设计和开发输出 设计和开发输出 设计和开发输出1、设计和开发的输出是否以能够针对设计和开发输入进行验证的方式提出,设计和开发的输出是否在放行前得到批准。2、设计和开发输出是否:a)满足设计和开发输入的要求;b)给出采购、生产和服务

22、提供的适当信息;c)包含或引用产品接收准则;d)规定对产品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所必需的产品特性。7.34设计和开发评审 设计和开发评审 设计和开发评审 设计和开发评审1、在适宜的阶段,是否依据所策划的安排(见7.31)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系统的评审,在设计和开发评审中是否做到如下要求:a)评价设计和开发的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b)识别任何问题并提出必要的措施。审 审 审 审 核 核 核 核 要 要 要 要 点 点 点 点 结果 结果 结果 结果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2、评审的参加者是否包括与评审的设

23、计和开发阶段有关的职能的代表。4、评审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是否予保持(见4.2)。7.35设计和开发验证 设计和开发验证 设计和开发验证 设计和开发验证1、为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满足输入的要求,是否依据所策划的安排(见7.31)对设计和开发进行验证。2、验证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是否予保持(见4.2)。7.36设计和开发确认 设计和开发确认 设计和开发确认 设计和开发确认1、 、 、 、为确保产品能够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或已知的预期用途的要求,是否依据所策划的安排(见7.31)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确认。2、只要可行,确认是否在产品交付或实施之前完成。3、确认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是否予保持(见

24、4.2)。7.37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 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 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 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1、是否识别设计和开发的更改,并保持记录。2、在适当时,是否对设计和开发的更改进行评审、验证和确认,并在实施前得到批准。3、设计和开发更改的评审是否包括评价更改对产品组成部分和已交付产品的影响。4、更改的评审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是否予保持(见4.2)。ISO9001: 2000审核检查表(七)受审核方:陪同人:审核员:审核日期:审 审 审 审 核 核 核 核 要 要 要 要 点 点 点 点 结果 结果 结果 结果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 客观证据(

25、面谈、查文件、观察)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7.4采购 采购 采购 采购1采购过程 采购过程 采购过程 采购过程1、组织有没有对采购产品分别制定采购要求?是否确保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的采购要求。?2、是否根据采购的产品对随后的产品实现或最终产品的影响而确定对供方及采购的产品控制的类型和程度?如何区分采购产品控制的类型?3、组织是否根据供方按组织的要求提供产品的能力评价和选择供方。4、是否制定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的准则。5、评价结果及评价所引起的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是否予保持(见4.2)。7.42采购信息 采购信息 采购信息 采购信息1、采购信息是否表述拟采购的产品,适当时,采购信息是否包括

26、:a)产品、程序、过程和设备的批准要求;b)人员资格的要求;c)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2、在与供方沟通前,组织是否确保规定的采购要求是充分与适宜的。7.43采购产品的验证 采购产品的验证 采购产品的验证 采购产品的验证1、组织是否建立并实施检验或其他必要的活动,以确保采购的产品满足规定的采购要求。2、当组织或顾客拟在供方的现场实施验证时,组织是否在采购信息中对拟验证的安排和产品放行的方法作出规定。ISO9001: 2000审核检查表(八)受审核方:陪同人:审核员:审核日期:审 审 审 审 核 核 核 核 要 要 要 要 点 点 点 点 结果 结果 结果 结果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 客观

27、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7.5生产和服务提供 生产和服务提供 生产和服务提供 生产和服务提供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1、组织是否策划并在受控条件下进行生产和服务提供。2、适用时,受控条件是否包括:a)获得表述产品特性的信息;b)必要时,获得作业指导书;c)使用适宜的设备;d)获得和使用监视和测量装置;e)实施监视与测量;f)放行、交付和交付后活动的实施。7.52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1、

28、当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时,组织是否对任何这样的过程(特殊过程)实施确认。2、特殊过程是否包括仅在产品使用或服务已交付之后问题才显现的过程。3、对特殊过程的确认是否证实这些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4、组织是否对特殊过程作出安排,适用时包括:a)为特殊过程的评审和批准所确定的准则;b)特殊过程的设备的认可和人员资格的鉴定;c) 审 审 审 审 核 核 核 核 要 要 要 要 点 点 点 点 结果 结果 结果 结果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d)对特殊过程使用特定

29、的方法和程序;e)对特殊过程的记录的要求(见4.2);f)对特殊过程的再确认。7.53标识和可追溯性 标识和可追溯性 标识和可追溯性 标识和可追溯性1、适当时,组织是否在产品实现的全过程中使用适宜的方法识别产品。2、组织是否根据监视和测量要求识别产品的状态。3、在有可追溯性要求的场合,组织是否控制并记录产品的唯一性标识(见4.2)。注 : 在某些行业 , 技术状态 管理 是保持标识和可追溯性的一种方法。7.54顾客财产 顾客财产 顾客财产 顾客财产1、组织是否爱护在组织控制下或组织使用的顾客的财产。(注:顾客财产可包括知识产权 。 )2.1组织是否识别供其使用或构成其产品一部分的顾客财产。2.

30、组织是否验证供其使用或构成其产品一部分的顾客财产。2.3组织是否保护供其使用或构成其产品一部分的顾客财产。3、当顾客财产发生丢失、损坏或发现不适用的情况时,是否报告顾客,并保持记录(见4.2)。7.5产品防护 产品防护 产品防护 产品防护1、在内部处理和交付到预定的地点期间,组织是否针对产品的符合性提供防护。2、这种防护是否包括标识这种防护是否包括搬运这种防护是否包括包装这种防护是否包括贮存这种防护是否包括保护3、对产品的组成部分是否进行防护。ISO9001: 2000审核检查表(九)受审核方:陪同人:审核员:审核日期:审 审 审 审 核 核 核 核 要 要 要 要 点 点 点 点 结果 结果

31、 结果 结果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1、组织是否确定需实施的监视和测量以及所需的监视和测量装置,为产品符合确定的要求(见7.21)提供证据。2、组织是否建立过程,以确保监视和测量活动可行并以与监视和测量的要求相一致的方式实施。3、为确保结果有效,必要时,测量设备是否:a)是否对照能溯源到的国际或国家标准的测量标准,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或在使用前,对测量设备进行校准或检定。当不存在上述标准时,是否记录校准

32、或检定的依据;b)是否对测量设备进行调整或必要时再调整;c)测量设备是否得到识别,以确保其校准状态;d)对测量设备是否防止可能使测量结果失效的调整;e)在搬运、维护和贮存测量设备期间,是否防止损坏和失效;4、此外,当发现设备不符合要求时,组织是否对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记录。5、当发现设备不符合要求时,组织是否对该设备和任何受影响的产品采取适当的措施。6、对测量设备的校准和验证结果的记录是否予以保持(见4.2)。7、当计算机软件用于规定要求的监视和测量时,是否确认其满足预期用途的能力。8、对计算机软件的确认是否在初次使用前进行,并且在必要时进行了再确认注:作为指南,参见 ISO102-

33、1和 ISO102-。ISO9001: 2000审核检查表(十)受审核方:陪同人:审核员:审核日期:审 审 审 审 核 核 核 核 要 要 要 要 点 点 点 点 结果 结果 结果 结果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8测量、分析和改进 测量、分析和改进 测量、分析和改进 测量、分析和改进.1总则 总则 总则 总则、组织是否策划并实施以下方面所需的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a)证实产品的符合性;b)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c)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2、对包括统计技术在内的适宜方法及应用程

34、度的确定。8.2监视和测量 监视和测量 监视和测量 监视和测量1顾客满意 顾客满意 顾客满意 顾客满意1、作为对质量管理体系业绩的一种测量,组织是否对顾客满意的信息进行监督,2、组织是否确定获取和利用顾客满意信息的方法。8.2内部审核 内部审核 内部审核 内部审核1、组织是否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进行内部审核(是否保持审核记录),a)有没有审核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策划的安排(见7.1)、本标准的要求以及组织所确定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b)有没有审核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得到有效实施和保持。2、考虑拟审核的过程和区域的状况和重要性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是否对审核方案进行策划。3、审核计划是否规定审核的准则、范

35、围、频次和方法。审 审 审 审 核 核 核 核 要 要 要 要 点 点 点 点 结果 结果 结果 结果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4、审核员的选择和审核的实施是否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审核员有没有经过培训)7、审核员是否审核自己的工作。6、策划和实施审核以及报告结果和保持记录(见4.2)的职责和要求是否在形成文件的程序中作出规定7、在内部审核中,负责受审区域的管理者是否确保及时采取措施,以消除所发现的不合格及其原因。8、内部审核的跟踪活动是否包括对所采取措施的验证,有没有验证结果的报告

36、(见8.52)。注 : 作 为 指 南 , 参 见 ISO101-、 ISO101-2及ISO101-3。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1、组织是否采用适宜的方法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进行监视,并在适用时进行测量。2、这些方法是否证实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3、当未能达到所策划的结果时,是否采取适当的纠正和纠正措施,以确保产品的符合性。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1、组织是否对产品的特性(哪些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产品要求已得到满足。2、这种监视和测量是否依据所策划的安排(见7.1),3、是

37、否在产品实现过程的适当阶段进行。4、是否保持符合接收准则的证据。记录是否指明有权放行产品的人员(见4.2)。5、除非得到有关授权人员的批准,适用时得到顾客的批准,否则,在策划的安排(见7.1)已圆满完成之前,是否没有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审 审 审 审 核 核 核 核 要 要 要 要 点 点 点 点 结果 结果 结果 结果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8.3不合格品控制 不合格品控制 不合格品控制 不合格品控制1、组织是否确保不符合产品要求的产品得到识别和控制,以防止其非预期的使用和交付。2、不合格

38、品控制以及不合格处置的有关职责和权限是否在形成文件的程序中作出规定。3、组织是否通过下列一种或几种途径,处置不合格品:a)采取措施,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b)经有关授权人员批准,适用时经顾客批准,让步使用、放行或接收不合格品;c)采取措施,防止其非预期的使用或应用。4、是否保持不合格的性质以及随后所采取的任何措施的记录,包括所批准的让步的记录(见4.2)。5、不合格品得到纠正之后是否对其再次进行验证,以证实其符合要求。6、当在交付或开始使用后发现产品不合格时,组织是否采取与不合格的影响或潜在影响的程度相适应的措施。8.4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1、组织是否确定、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

39、(包括来自监视和测量的结果以及其它有关来源的数据),以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评价在何处可以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2、数据分析是否提供以下有关方面的信息:a)顾客满意(见8.21);b)与产品要求的符合性(见7.21);c)过程和产品的特性及趋势,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d)供方。ISO9001: 2000审核检查表(十一)受审核方:陪同人:审核员:审核日期:审 审 审 审 核 核 核 核 要 要 要 要 点 点 点 点 结果 结果 结果 结果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 客观证据(面谈、查文件、观察)8.

40、5改进.1持续改进组织是否利用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管理评审,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8.52纠正措施 纠正措施 纠正措施 纠正措施1、组织是否采取措施,以消除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2、纠正措施是否与所遇到的不合格的影响程度相适应。3、是否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对以下方面的要求实施得如何:a)评审不合格(包括顾客抱怨);b)确定不合格的原因;c)评价确保不合格不再发生的措施的需求;d)确定和实施所需的措施;e)记录所采取措施的结果(见4.2);f)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8.53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1、组织是否确定措施,以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发生。2、预防措施是否与潜在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3、是否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对以下方面的要求实施得如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财会 > 资产评估/会计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