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莆 田 市 霍 乱 防 治 预 案 ( 2005 版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简称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强制管理的甲类传染病之一,也是国际卫生组织规定的国境检疫传染病之一。为切实做好霍乱防治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经济稳定发展,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霍乱防治要求,特制定莆田市霍乱防治预案。一、防治原 则坚 持“标 本兼治、治本为主”的原则。大力开展以“三管一灭” (管粪、管水、加强饮 食卫生管理和消灭苍蝇)为主的综合防治,强化疫情观念,加强疫情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及时抢救治疗现患病人,严防霍乱暴发流行;一
2、旦发生疫情,要及时确定疫点(区)的范围并做好调查和卫生处理,防止疫情扩散。二、 综合防治措施(一)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切实加强对霍乱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传染病防治规划和应急处理预案并认真组织实施,要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治的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和监督管理体系。要把霍乱的防治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医疗卫生机构开展防治和紧急控制疫情时所必需的经费和物资。(二)宣传、文化、教育、 卫生、广播电视、报社等部门和单位要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工作,使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在霍乱流行期间,上述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向群众宣传卫生防病知识,并注意疫情保密。(三)公安、
3、 劳动、工商、城建、卫生、经贸、环保等部门要通力合作,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采取相应措施,实施综合治理,特别要加强对流2动人口集中的建设工地、厂矿等单位和地区的卫生管理,监督落实预防霍乱的卫生措施。(四)农业、质监、工商、 卫生、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分工负责,认真做好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重点做好集贸市场、中、小型饭店监督工作,加大执 法监督力度,确保食品卫生安全。建设、水务、卫生等部门要加强对城市和农村集中供水单位及具有自备水源单位和城市二次加压供水单位的监督检查,特别要加强对大、中专及寄宿制学校自备水源的监督管理。(五)城建、 环保等部 门要加强对污水、污物、粪便等无害化处理管理。城建部门
4、在 5-10 月份要加强对全市重点区域 污水排放口的消毒工作。 环保、卫生部 门要加强对污水的监测和执法监督力度。对易受污染的外环境,上述部门要通力协作,综合治理。(六)公安、 边防、海洋 渔业、交通、海关、 检验检疫、卫生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交通检疫,特别要加强对渔(海)港和船舶的卫生检疫、现患治疗、疫船卫生处理、出港船只 “三药”(消毒药、杀虫灭蝇药和腹泻病人治疗药)配带,加强对渔民的卫生宣传教育,严防霍乱传入、传出。(七)5 月 1 日到 10 月 31 日是霍乱高发期,公安、环保、工商、城建、卫生、海洋渔业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对集贸市场、海产品的管理,按照全国霍乱监测访案要求加强监测
5、,一旦发现疫情,要立即果断采取防控措施防止疫情的蔓延。三、技 术 措施为确保在霍乱流行时迅速做出反应、防止病例死亡,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各级卫生部门必须在霍乱流行前严格检查有关医疗卫生单位紧急必需品的准备和储备情况,包括医疗用品、消毒药械、实验室基本设备、交通工具、通讯设备等,并做好如下工作:(一)人员培训3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在疾病流行前期组织做好对辖区内专业技术人员的逐级培训、考核工作,要在巩固原有技术力量的基础上组织培养出一批新的技术骨干队伍。要加强病原学、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技术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并大力推广有效控制疫情的新方法和新技术,落实各项严格控制疫情的技术准备工作。各级各类
6、医疗机构要在疾病流行前期组织做好在职卫生技术人员的霍乱防治知识培训,做到全员掌握霍乱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与诊断、治疗原则、疫情报告程序及相关法律、法规,并做好病原学、实验室诊断等技术准备工作。(二)治疗 用品重症霍乱病例如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则其病死率可高达 50%甚至更高。因此,在乡镇卫生院以上的医疗单位必须有足够量的如下用品储备:1补液用品:生理盐水、输液管、口服 补 液盐及纠正脱水和酸中毒的药品,以用于重症病人的抢救和治疗。 2抗菌 药物:应以当地菌株敏感的药物为首选药物,如:四环素、强力霉素、氟哌酸、复方新诺明等。要求除能 应付正常使用量外,还需有一定数量的库存储备,主要用于病人的治
7、疗和病人密切接触者的预防性用药。 3其它 设备:乡级以上医疗单位应备有隔离治疗病房和隔离工作所需用品,包括废物消毒缸、更衣室、清 洁用品( 拖把、抹布、棕垫等)、洗手设施等。在偏僻山区要做好设置临时性隔离治疗场所的材料准备。 (三)消毒用品 严格疫点消毒和正确处理病人排泄物,是有效控制霍乱疫情扩散和蔓延的重要措施之一,各级疾病预防控制部门要提前做好消毒用品的储备工作,以保障暴发疫情时的应急使用。 1消毒药品:如漂白粉、漂粉精、 过氧乙酸等,主要用于饮水消毒、4疫点消毒、病房及病人排泄物处理,工作人员自身防护。 2消毒用具:如喷雾器、刻度量杯、工具箱等。 3个人防护用具:消毒工作人员需配备消毒工
8、作服、隔离衣、帽、口罩、长筒橡皮手套、胶鞋、毛巾、肥皂、刷子等,用于病房消毒、病家疫点消毒及死尸的埋葬处理等。 (四) 实验 室基本装备 实验室是核实疫情报告并进行实验室诊断的必需场所,也是制订防治措施的科学根据来源。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必须配备专用霍乱诊断实验室,实验室必须达到实验生物安全国家标准中的二级实验室标准(即 BSL-2 实验室),并由专人负责开展实验诊断工作,基本装备要求如下: 1实验室:必须配备一个无菌间或无菌操作台,一个准备间。 实验室门应带锁并可自动关闭,门应有可视窗。窗户应有防虫纱窗。有可靠的电力供应和应急照明。2基本装备:冰箱、培养箱、水浴箱、 显微
9、镜,高 压蒸汽灭菌器、普通天平、烤箱、普通离心机、生物安全柜各一台。 3基本器械: 细菌培养皿、13100mm 试 管、试管架,玻璃片、接种环、不同刻度滴管、吸管、烧杯、量筒、酒精灯、注射器、 记号笔、电炉、铝锅、脸盆、塑料桶等。 4诊断用品: Ol群霍乱弧菌多价和单价诊 断血清、O139 诊断血清、药敏试纸、胰蛋白胨、牛磺胆酸钠、明胶、 亚碲酸 钾、去氧胆酸钠、 盐酸四甲基对苯二胺、 营养琼脂、Cary-Blair 培养基、 庆大培养基、四号培养基或TCBS 培养基、 pH 试纸 、革兰氏染液、生化试纸等。 (五) 交通 车辆和通 讯设备的保障 在霍乱暴发流行时,交通车辆和通讯设备的足够配备
10、与通畅是迅速控制和扑灭疫情的有力保证,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要从全局出发,5保证疫点处理及标本采集用车,保证药品器材及时送往疫点。紧急用车可由卫生行政部门首先在卫生系统内部调用其它医疗单位车辆,必要时亦可由政府从其它部门调用车辆,以保证疫情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电信部门要保证线路通畅,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必须装备疫情专用电话,以保证疫情信息及时传递和药品器材等及时调用。 四、流行前的预防措施 流行前的霍乱预防,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标本兼治,治本为主”的原 则,有针对性地制订本地区预防和控制霍乱的规划,并着重抓好下列工作: (一)确保安全供水和搞好环境卫生 确保安全供水和搞好环境卫生是预
11、防霍乱的关键性措施。各地要因地制宜,制定治理和改善环境卫生的规划。 各自来水厂必须供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水。暂无自来水厂供水的地区须保护好水源,坚持饮用水消毒。 城 乡要结合规划,积极推广粪便、污水和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灭蝇的有效方法。把讲卫生、防疾病、搞好 环境卫 生,列为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狠抓落实。 (二 )加强 食品卫生的 监督和管理 严 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加强对食品卫生的监督和管理,提高食品卫生的合格率。 对饮 食行业(特别是个体饮食店)、集体食堂和农贸市场,卫生监督部门必须加强监督管理。当发现不符合卫生要求时,应做出停止食品出售或责令饮食店停业整顿的处理。 (三 )开展健
12、康教育 讲 究卫生、减少疾病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文化、教育、新闻、广播、影视、卫生等部 门都有普及卫生防病知识的任务。要利用多6种形式,用通俗的语言及本地的实例启发教育群众,提高宣传工作的效果。 (四)设立和健全腹泻病门诊 1为及 时发现、处理霍乱病人,各 级医疗单 位应设立和健全腹泻病门诊。一般在每年 5 月 1 日-10 月 31 日开设,重点地区根据需要 应当常年开设,卫生部门可根据疫情情况调整开诊时间。 2腹泻病门诊应设诊疗室、观察室、 药房以及专用厕所,指派专(兼)职医、护、检验人员,配备专用医疗设备、抢救药品、消毒药械,制 订严格的工作规则与隔离消毒制度。 3.做好腹泻病
13、人的就诊专册登记,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职业、详细地址、就 诊日期、 发病日期、主要症状、体征、初诊印象、检验结果、治疗方法等。 抢救治疗及留床观察病人应另做详细病历记录。如系外地来的病人,应登记原省、市、 县、详细地址、 单位、以及 现时投宿地址。防止因登记不详,字迹不清而延误疫情处理。 4对病人粪便进行细菌培养是发现霍乱病人的关键项目。在全部操作过程中,检验人员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严防标本污染。 5每天做好腹泻病人统计,按规定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疫情。必要时,应建立“ 腹泻病门诊工作旬报”制度。 6对中、重型腹泻病人应在门诊积极治疗抢救或留床观察。如需转院,应有专车及医护人员
14、陪送。 7应大力推广口服补液疗法和推广使用口服补液盐。 8腹泻病 门诊每月应进行一次自查,各区、县卫生行政部门每年组织一次检查并协助解决实际问题。 (五)加强 霍乱监测工作 监测是预防和控制霍乱流行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由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各有关医疗卫生单7位承担具体任务。霍乱监测应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进行。 1监测 点的选择 在霍乱反复流行或发病危险性较高的地区,应根据不同情况,设立若干个城乡长期监测点,全年(或主要流行季 节)对各监测内容定时、定点、定量地开展监测。监测点的腹泻病人应尽量扩大采检范围。 面上和其它地区在主要流行季节对具有一定临床或流行病
15、学指征的腹泻病人采检,检测数量应不少于腹泻病人数的 10%。同时根据流行病学需要,进行适量外环境与食品监测。 2监测内容 (1)腹泻病人:腹泻病门诊按监测任务对腹泻病人采便培养,对疑似病人及时处理和上报。 (2)重点人群:根据防治工作的需要,可在一定的范围内采检病人的密切接触者、与病人可能有传播关系的一般接触者及可能与流行有关的重点职业人群,如渔民、船民、外地民工、 饮食及旅游服务行业人员、经常外出人员等。亦可采检有追溯传染来源意义的往年病人、带菌者、旧疫点人群及来自疫区的人群。 (3)外环 境:根据调查传染来源和污染范围的需要因地制宜选定,主要包括: 水体:指疫点周围及有直接关联的水体,包括
16、海、河、湖、井、塘、沟水等。可在水产品码头、沟河盲端、船只来往的交通河道、渔港、海港、市镇下水道排放处及医院污水排放处等地抽样检查。 在霍乱反复流行,水体容易检出阳性的地区可设长期监测点。阳性水体定期复查直至转阴。此外,对河塘泥、水生动植物等也可视需要进行采检。 其他:对公共厕所、粪坑、 苍蝇和可能被病人 污染的其他物品、环境等,亦可适当采样检查。 8(4)食品:根据需要检查市售食物。沿海、河湖地区注意抽查海产品、水产品,包括贝壳类(螺、蚌等)、甲壳类(虾、蟹等)、鱼类以及两栖类。3信息反馈 各地每月定期将监测结果上报,由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整理分析后及时将监测结果通报各地,指导防治工作。 (
17、六)加强 流动人口的卫生管理 1流 动 人口的卫生管理是一项社会综合治理工作,需要各级政府的领导和支持及公安部门的密切配合,要充分发挥街道居委会和村民居委会的作用,由全社会共同努力来实现。 2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要加强预防性卫生监测和监督,任何企业、厂 矿和大型建筑工地的生产、建设、施工都要解决工人的生活饮用水、厕所等基本卫生设施问题。 3用工单位要严格遵守当地政府劳务经营管理的有关规定。招用外来劳务人员的单位要贯彻“谁用工、谁教育、谁主管”的原则,加强对外来民工的卫生管理和教育工作,建立各项卫生管理的规章制度,落实卫生、防疫等措施,尤其是饮用水消毒和加强集体食堂的卫生管理,防止
18、霍乱暴发。 五、流行时的控制措施 责任报告人和责任报告单位(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 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检疫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发现疑似、 临床诊断或霍乱确诊病例后于 2 小时内填写报告卡进行网络直报。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具备条件的乡镇卫生院收到传染病报告卡后立即进行网络直报。确诊病例必须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确认和报告,并同时进行电话报告属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属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小时内向上级疾病控制中心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疫情。(二) 霍乱病人的管理 9凡确诊的霍乱病人和有典型吐泻症状的疑似病人必须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或医疗点隔离治疗。 1隔离消毒措施 (1)隔离病床 应与其他
19、病区和房屋隔开,有单独出入的门户,远离地面水源,有专用厕所和便器,有专人看守, 严禁无关人员出入。入口处应放置浸有消毒药液的脚垫和洗手消毒液或可供肥皂洗手用的水,离开隔离病室时均应洗手。 (2)确诊 与疑似病人要分室收治,至少应采取隔离措施,应尽量减少陪护,陪护人员中途不要更换。 (3)病人吐泻物、垃圾、废物必须严格消毒,病人使用过的被褥应进行消毒或曝晒,食具等要消毒或煮沸。生活用水应加氯消毒,供应足量开水,严禁饮用不洁生水,污水严禁直接排入地面水中。 2治疗措施 (1)病人 应根据病情 轻重立即给以补液。重、中型脱水病人立即用静脉快速输液抢救,待脱水纠正、呕吐停止后即可改用口服补液。轻型脱水
20、病人以口服补液为主,少用或不用静脉补液。 (2)推广使用口吸取补液盐(ORS):轻型病人单用口服补液盐溶液即可纠正脱水。使用 ORS 液不仅节约治疗费用,而且供应方便,亦可减少输液反应和因过量输液引起的死亡,是一项应大力推广使用的治疗措施。(3)病人入院后在抢救治疗的同时应立即采便送检,如当时已停止排便,可用肛拭采便,如有呕吐物,也可同时送检。对陪护者应同时采便送检。 (4)使用抗菌 药物:使用抗菌药物可减少腹泻量,缩短排菌时间,是一项治疗霍乱病人的常规措施。因目前国外不断出现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的菌株,国内局部地区亦出现耐药菌株,因而使用抗菌药物时应选用敏10感的药物。轻型病人入院采便后即可给
21、予口服抗菌药物。休克或严重呕吐病人待脱水纠正和呕吐停止后立即给予口服抗菌药物。一般不使用抗菌药物静滴或肌注。应按疗法规定全程足量服用。陪护人员应同时服用,疗法同病人。 (5)鼓 励 病 人 尽 可 能 口 服 补 液 和 早 日 进 餐 ,婴 儿 腹 泻 期 间 继 续 母 乳 喂 养 。 3出院标准 (1)病人症状消失停用抗菌药物后,每天采便一次(如无便可用肛拭) ,连续二次阴性,即可出院。疑似病人出院标准同确诊病人。 (2)陪护 者与病人同 时采便,二次阴性时与治愈病人同时出院。 4死亡病人的处理和丧葬 (1)依照 传染病防治法 规定:霍乱病人死亡后,必须将尸体立即消毒,就近火化。 (2)
22、尸体用 5%来苏尔 或 0.5%过氧乙酸溶液 喷雾或清洗。口、鼻、肛门、阴道等开放处用浸消毒液的棉花堵塞,送火葬场焚化。 (3)特殊情况和没有火葬条件的地区,应在尸体上下及两侧撒布新鲜石灰( 每具约 30 公斤),然后盖棺密封或用布包紧,选择远离水源,地势高处深埋至 l 米以下。 (4)处理尸体人 员工作完毕后应用消毒液或肥皂清洗双手。防疫人员要劝阻死者亲属举行丧宴活动,并加强监督和指导。 (三 )疫点和疫区 处 理 应 根据流行病学指征划定疫点、疫区,其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和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迅速控制疫情。 1疫点 处理 疾控人员对每个病例应及时填写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确
23、定疫点、疫区。疫点是指发生本病传染源( 病人或带菌者)的地方,以出入同一门户的住户或与传染源在生活上有密切接触的若干户定为疫11点,由于病人或带菌者在隔离前的外出活动,一个传染源可以有一个以上疫点。 (1)坚持 “早、小、严、实”的精神处理疫点:即时间要早、范围要小、措施要严、落在实处。 (2)隔离治 疗传染源:病人立即送就近指定医院或治疗点治疗,不允许长距离运送或转院,以免延误治疗和使疫情扩散。确诊时症状已消失的病人以及带菌者可在疫点内留验服药。 (3)疫点消毒和 处理:对厕所和被病人吐泻物污染的地面、衣物、病人使用的餐具等进行严格消毒。疫点范围内进行药物灭蝇,改善环境卫生。使用地面水或大口
24、井水,应实施桶水或缸水消毒。反复宣传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品,过晚或隔餐食品应重新加热,防蝇、灭蝇,饭前便后认真洗手。 (4)密切接触者的管理:疫点内人群均为密切接触者,在疫点消毒处理的同时对疫点内全部人员进行登记,询问 5 天内的腹泻史,并采便送检和预防服药。预防用药应选用流行菌株敏感的药物,服药时间为 2 天。要做到“送药到手,看服到口”。外出人员要回追或追防。 在投药结束后对疫点内检菌阳性者每日粪检一次,连续二次阴性即可解除疫点管理。如无粪检条件,自疫点处理之日起 5 日内再无新病例出现时即可解除。 在疫点管理期间,点内所有人员在家留验服药,实施医学观察。大便排入疫点厕所内,便后要消毒。
25、在特殊情况下,如新疫区、新菌株的出现,流行早期,港口、旅游地、对外开放点及人口稠密地区等,可实施疫点封锁并从严管理。 2疫区 处理 为了防止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疫点外的污染、继发感染和向外传播,以疫点为中心并根据疫点位置与交通情况,在农村以一个或几个村、一个乡或几个乡,在城市以一个或几个居民委员会或一个街道为范围,划12定疫区。要求做到及时发现新的或已经存在的病人和带菌者,迅速予以就地管理,并防止传染源或受染食品向疫区外扩散,应做好以下工作。 (1)大力开展 卫生宣传教育,使疫区群众了解情况,掌握防病知识,共同努力来控制流行。要求不去病村、病家串门。对进入疫区的人员应加强防病宣传,不吃未烧熟煮透
26、的海产和水产品,不吃生冷食品,过夜和隔餐食品应重新加热。不喝生水,不随地大小便,改善环境卫生。 (2)饮水消毒和 灭蝇:集中式供水应加氯消毒;开放性水源,大口井以及不能加氯消毒的集中式供水应实施桶水或缸水消毒。提倡喝开水,保护好地面水。 (3)管好食品和集市贸易:要求集体用餐单位不供应生冷食品,不生吃海产或水产品。从业人员严格实施便后和操作前用肥皂洗手,保持无蝇。疫区管理期间海产或水产品就地销售,不准运出疫区。管理期禁止为婚、丧等举办的各种聚餐活动。 (4)做好 爱国 卫生工作。疫区的乡(镇)要积极开展除“四害”和环境卫生清理、消杀,重点做好灭蝇和粪便无害化处理工作,严禁污水、粪便、垃圾乱排乱
27、放,防止霍乱弧菌扩散传播。(5)疫情 检索:动员 群众一旦发生腹泻时即去医院诊治,基层医疗单位要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巡诊,主动发现腹泻病人,对腹泻病人应进行登记、检便。阳性者按霍乱病人处理。要分析腹泻病人动态、水样腹泻和痢疾样腹泻病人数量上的变化,以了解是否有可能存在流行。 (6)因大面 积预防服 药对控制流行弊多利少,且易造成细菌的耐药性和人力财力的大量浪费,因此对疫区大面积人群不宜作预防服药,亦不作应急预防接种。 (7)疫区管理期 间停止大型集会,停止上临时性工地项目,对已有的临时性工地应加强监督,做好饮水消毒、粪便无害化处理和食品卫生工作。阳性水源禁止游泳、钓鱼和饮用。 13(8)疫区解除:
28、最后一个疫点解除后,再观察 5 天,如无新病人和带菌者出现,即可解除疫区管理。 (四 )暴发 疫情时的 处理 当出现暴发、流行时应尽快查明原因,除采取疫点和疫区常规措施外,可针对暴发原因和波及范围,采取以下措施: 1饮用水加大消毒药用量。 2受染食品禁止出售和食用。 3停止集市 贸易, 对一时达不到卫生要求的食堂、饭店停业整顿。 4受感染人群可 进行预防性治疗。 5实施短期 检疫甚至封锁。 (五)交通 检疫: 1各级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依照有关规定分工负责对到港渔船的检疫工作。发现霍乱病人要送往指定医疗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服药预防,渔船按染疫船严格处理。对渔船、渔民进行卫生处理和预防投药的费用
29、由船主负责。 2. 霍乱流行季节,在发病较多的港区,应临时设置隔离治疗中心,集中收容病人、带菌者和密切接触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会同政府有关部门严加管理,防止未愈患者和未满隔离期的被观察者离开港区进入内陆市区。染疫船应作为疫点严格消毒处理。一般情况下,渔场作为疫区应加强卫生宣教和卫生管理,但可允许作业。在被划定的疫区内禁止海产品运出。 六、霍乱的 诊断 (一) 霍乱病人和 带菌者的诊断 由于霍乱轻型病例居多,其症状和体症又不典型;不易与其它病因引起的腹泻相区别,因而病原学检查应为主要依据。考虑目前实际情况,对霍乱确诊除以病原学为依据外,可以依据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和血清14学检测等进行综合性诊断
30、,并暂作规定如下: 1各 县 (区 )的 首 发 霍 乱 病 例 和 流 行 季 节 早 期 病 例 的 确 诊 ,必 须 有 实 验室 病 原 学 诊 断 依 据 。首 例 报 告 的 霍 乱 病 例 标 本 要 送 省 级 疾 控 机 构 确 诊 。 2在当地已有病原学确诊的首批霍乱病例定性后,对报告的病例除依据病原学确诊外,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作为临床诊断病例并正式上报疫情。 (1)在流行期 间,疫点(区)内凡有典型的霍乱症状(如突然发病不发烧,剧烈吐泻无腹痛,迅速出现脱水,循环衰竭及肌痉挛等) ,即使粪便培养阴性者,也应临床诊断为霍乱病例。 (2)同确 诊的霍乱病人有明确的接触史(同餐
31、、同住或护理等) 并发生吐泻症状,而无其它原因可查者。 (3)在发 生霍乱同源性暴发时,对首例或一些相关病例已经作出病原学确诊后,与暴发有关的其余病例可根据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史作出临床诊断并做疫情报告。 3在疫源检索中,首次粪便培养阳性前后各五天内有腹泻症状者,可诊断为轻型病例,并作疫情报告。腹泻无症状者按带菌者报告。 (二)实验 室诊断 O1 群和 O139 群霍乱弧菌为霍乱的致病菌。在有细菌学检验基本设备的基层实验室可进行霍乱弧菌的分离和初步鉴定。 国际卫生条例要求新发生疑似霍乱的地区,应尽快作出实验室确诊。首例或首批霍乱疑似病人的实验室诊断,对确定霍乱的存在和病原的特征是必不可少的,随后
32、才可采取霍乱的防制措施。一旦证实某地有霍乱,就没有必要对所有病例都作实验室确诊。疑似病例的治疗和报告都不需实验室检出霍乱弧菌的确诊。但对霍乱流行病学监测应包括持续开展小部分病例的实验室确诊工作。 1粪便 样品的采集和送检 15腹泻病人样品应争取在发病早期,服用抗菌药物之前采取,并尽快送至实验室。采便方法可用灭菌棉试采取刚排出的新鲜水样便,亦可用直肠拭子插入直肠内 35 厘米采取。采取得当,拭子变成湿润并染有一些粪便颜色,避免采便量过少。 采得的样品可立即接种于分离培养基。剧烈腹泻病人的水样便含有大量病菌,直接分离培养不难检出阳性。为提高检出率,将样品作碱性蛋白胨水(APW)增菌培养后再作分离。
33、如果样品不能在 2 小时内送到实验室,则可装入 Cary-Blair 运送培养基内送检 ,如果运送 时间不超过 24 小时,可用 APW 运送。在实验室里 APW 管经 68 小时增菌后作分离培养,夏日可将运送时间计算在内。 样品送检单上应填写病人姓名、年龄、地址、主要的临床症状,取样日期及时间,与样品一起送交实验室。 2分离培养和初步鉴定 (1)使用 选择性培养基和/或非选择性培养基 进行分离培养。 常用的强选择性培养基: 庆大霉素琼脂(GTA) pH 8.48.5 四号琼脂 pH 8.4 TCBS 琼脂 pH 8.6 常用的非选择性或弱选择性培养基 :碱性琼脂(AA) pH 8.4 碱性胆
34、盐琼脂(AB 琼脂) pH 8.4 (2)分离培养方法 培养基的使用可根据各地具体条件和各实验室的实践经验来选择。近年来多采用 APW 增菌和强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如在 GTA 平皿上, 肠内细菌和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生长受到抑制。霍乱弧菌生长快,菌落大,3537培养 45 小时原划线处即有菌苔生长,810 小时可长出小菌16落,1618 小时菌落直径达 2 毫米。菌落略带灰色,半透明,扁平、光滑湿润。取菌落作玻片凝集容易制成悬液,凝集状态良好。室温放置后,菌落继续增大,略带黄色,中心厚呈深灰色周边透明。 所有粪便样品,原则上都应经过增菌培养,尤其是恢复期病人,带菌者或用过抗菌药物病人的样品含菌量少
35、,单靠直接分离不易检出。 (3)初步 鉴定试验 霍乱弧菌的鉴定以血清学性状为主,采用玻片凝集试验进行鉴定。可疑菌落先用 O1 群霍乱弧菌多价血清作玻片凝集试验,凝集阳性的菌落,再用分型血清凝集,以确定小川型或稻叶型。在 O1 群血清中不凝集的可疑菌落,再用 O139 群诊断血清作玻片凝集。 为快速初步鉴定,粪便样品在 GTA 或 AA 平皿上培养 46 小时,从平皿上挑受融和生 长的部分作玻片凝集试验。 值得注意的是,制备 O139 诊断血清时,需要经过与 O139 群有交叉反应的 O22 群与 O155 群菌株以及粗糙型霍乱弧菌的吸收,以除去其交叉反应的凝集素。如果使用未经吸收的 O139
36、血清作 诊断时,在确定为 O139 群之前,必须使用经过吸收的特异的 O139 血清复 查,以排除是这些交叉凝集菌群的可能性。 用于玻片凝集的血清效价:一般将原血清用生理盐水稀释成含有1401 50(不低于 132,不高于 164)效价的稀释血清作玻片凝集。如原血清效价为 11280,使其成为 150,即 12801/5025.6,即将原血清稀释成 125 使用。将稀 释血清滴加在清洁的玻璃片或划有方格的平皿内,再以接种环或小的接种环取可疑菌落放在血清近旁,磨匀后混入血清内制成均匀悬液。很快(一般不超过 10 秒钟)出现肉眼可见明显凝集者为阳性。以生理盐水为对照,检查有无自凝。 用上述特异性诊
37、断血清进行凝集试验,结合临床和/或流行病学资料,即可作出霍乱病例的确诊。 173其它有用的 试验 在没有所需诊断血清,为检查分离的菌株是否为弧菌时可作下列试验,有助于进一步作 O1 群或 O139 群的鉴定。 (1)粘丝试验 :在 GTA 或 AA 平皿上,取 1824 小时的培养物,加至滴有一滴 0.5%去氧胆酸钠水溶液的载玻片上,研成 悬液,阳性者很快由混变清,并变的很粘稠,当用接种环挑取时,可以拉出细丝来。所有弧菌都呈阳性反应,少数气单胞菌属菌株约 60 秒后也可有弱丝。阴性者呈均匀悬液状态,与蒸馏水菌液对照相同。 (2)氧化 酶试验:试剂:1%盐酸二甲基对苯二胺水溶液。在 GTA 或
38、AA平皿上的新鲜培养物,用接种环取少许菌落或菌苔放在滴有试剂的试纸上。氧化酶阳性时,很快出现粉红-紫红-紫黑色。所有霍乱弧菌( 包括 O1群和非 O1)都呈阳性反应,一些其它革兰氏阴性菌也可呈阳性反应。然而,肠杆菌科细菌都呈阴性反应。 4培养基制 备 (1)碱性蛋白 胨水(APW):蛋白胨 10 克、氯 化钠 10 克、蒸馏水 1000 毫升。用浓的氢氧化钠溶液调整 pH 8.4,分装试管或小瓶各 510 毫升,121高压蒸汽灭菌 15 分钟。APW 对于霍乱弧菌既可做运送培养基,又可做增菌培养基。 (2)C-B 半固体运送培养基(Cary-Blair 二氏培养基 ):硫乙醇酸钠 1.5 克、
39、磷酸氢二钠 1.1 克、氯化钠 5.0 克、琼脂 5.0 克,蒸馏水 991.0 毫升。 加热溶化,待冷至 50时加入新配制的 1%氯化钙水溶液 9 毫升, 调pH 为 8.4,分装小瓶或试管,普通蒸汽灭菌 15 分钟。本培养基除保存弧菌之外,还适于保存其他肠道致病菌。 (3)普通琼 脂、碱性琼脂和碱性胆盐琼脂: 蛋白胨 10 克、氯化钠 5 克、牛肉膏 3 克、琼脂 20 克、蒸馏水 1000 毫升。加热熔化,调整 pH 为 7.47.6,加 热滤过后分装三角烧瓶。121高18压蒸汽灭菌 20 分钟。 普通琼脂调整 pH 8.4 即为碱性琼脂(AA),再加入 0.5%牛胆酸钠即为碱性胆盐(AB)琼脂。 (4)庆大霉素 琼脂(GTA) : GTA 是一种以庆大霉素为主要抑菌剂的霍乱弧菌选择性培养基。其干燥制品包括培养基的全部成份,用前取 51 克干燥培养基加 1000 毫升蒸馏水煮沸熔化即可倾注平皿,不需高压灭菌,也不需后加抑菌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