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末代楚王史迹钩沉——补《史记》昌平君列传.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5559766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8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末代楚王史迹钩沉——补《史记》昌平君列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末代楚王史迹钩沉——补《史记》昌平君列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末代楚王史迹钩沉——补《史记》昌平君列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末代楚王史迹钩沉——补《史记》昌平君列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末代楚王史迹钩沉——补《史记》昌平君列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末代楚王史迹钩沉补史记昌平君列传史学集刊 2010 年 2010 年 1 月 第 1 期李开元 (日本 就实大学人文科学部) 作者简介:李开元,日本就实大学人文科学部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 缘 起昌平君是战国末年的一位神秘的历史人物。以母系而论,昌平君出身于秦国的王族,曾经受命平定嫪毐之乱,辅佐秦王嬴政顺利亲政,事后出任丞相,长期主持秦国政务。以父系而论,昌平君出身于楚国的王族,秦灭楚时,他被迁徙到郢陈,不久易帜反秦,大破攻楚秦军,被楚军大将项燕拥立,成为最后一代楚王。纵观昌平君的一生,他既是秦始皇亲政的监护人,也是秦统一天下的主要参与者,至于他最终反秦复楚称王,又开启了未来陈胜、吴广、

2、张楚反秦的历史,可谓是一位深刻地影响了历史进程的人物。遗憾的是,对于这样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司马迁著史记时没有给他立传,有关他的事迹,史书中只留下了难解的只言片语。 1989 年,田余庆先生发表说张楚关于亡秦必楚问题的探讨一文, 首次以索隐钩沉的形式,将昌平君的形象作了历史的复原,昌平君反秦的事迹,大体有了可信的眉目,秦楚两国之间复杂而又隐秘的联系,也由此透露出可以解读的微光。不过,说张楚关于亡秦必楚问题的探讨一文,集中在秦灭楚之战的历史背景,对昌平君早年的事迹和出身的渊源未作探讨。我在写作复活的历史 秦帝国的崩溃 一书的过程中,深感昌平君其人,不仅是解明秦灭楚之战种种疑难问题的关键,也是解决

3、秦始皇身世中种种疑难问题的关键,秦帝国之所以迅速灭亡,其最直接的原因继承人的选择不当,也与昌平君及其他身后的楚系外戚集团密切相关。感悟之下,不揣冒昧,踊先生足迹,撰此文追本溯源,力求将昌平君的一生作一完整的勾画,补史记未有昌平君列传之缺。 田余庆先生说张楚关于亡秦必楚问题的探讨,原载历史研究1989 年第 2 期。后收入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 中华书局 1993 年版。 李开元:复活的历史 秦帝国的崩溃,中华书局 1997 年版。高敏先生在史学月刊2008 年第 2 期发表了“秦楚二国各有一个昌平君”说,认为昌平君有两人 ,一为秦人 ,一为楚人。不过, 高先生的文章初稿,写于 1982 年,

4、发表时对于新的史料和新的研究, 如有关“十七年丞相启状戈”的发现和讨论,田余庆先生的文章等都没有关注到,因而有重新论述的必要。昌平君列传昌平君者,楚考烈王庶子也,名启 ( 1) 。顷襄王二十七年,秦楚平,使太子元入质于秦,秦留之十年 (2) 。启生于秦,其母,盖秦昭王女也 (3) 。顷襄王三十六年,王病重,元与春申君谋,只身亡归。秋,倾襄王卒,元立,是为考烈王 (4) 。启与母俱留秦 (5) ,与舅母华阳夫人亲 ( 6) 。及子异为华阳夫人养子,遂与子异亲 ( 7) 。庄襄王即位,启以至亲入仕,华阳太后宠之 (8) 。庄襄王卒,子政 13 岁代立为秦王,委政于太后与大臣。太后者,华阳太后,夏太

5、后与帝太后也 ( 9) 。大臣者,相国吕不韦、昌平君与昌文君等也 (10) 。秦王政九年,王亲政,嫪毐作乱于咸阳。王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定之。是时,昌平君盖为御史大夫,多与力焉 (12) 。嫪毐事,竟及吕不韦。秦王政十年,吕不韦免,昌平君为相 (13) 。十七年,华阳太后薨,秦王益壮,昌平君不自安 (14) 。是时,左丞相为隗状,启与状监造铜戈于郃阳 (15) 。二十一年,秦王欲攻楚急,王翦慎之,言不用,谢病归老频阳。昌平君附王翦,另有微辞,俱失秦王意 (16) 。新郑反,韩王安死于郢陈口山。昌平君徙于郢,居韩王死处,有死士属之 (17) 。二十二年,李信、蒙武攻楚。昌平君反秦于郢陈,李信、

6、蒙武军回,遂大败李信军,杀七都尉 (18) 。秦王大怒,之频阳强起王翦,使击楚,攻陈,南至平舆,破寿春,虏楚王负刍 ( 19) 。楚将项燕立昌平君为楚王,反秦于淮北。事在秦王政二十三年 (20) 。二十四年,王翦、蒙武攻楚,大破楚军于蕲,昌平君死,项燕自杀,楚亡 (21) 。治史者曰:余读说张楚,始奇秦楚间有昌平君,又读索隐,知昌平君为考烈王庶子也。及见“十七年丞相启状戈”,昌平君定嫪毐之乱,继吕不韦为相之事明矣。 睡虎地编年记出,昌平君徙郢反秦, 败李信军事可得而知,及其称王与项燕俱死淮北,可谓:王孙跨国乱世难涉兮,朝朝暮暮秦楚两心也。昌平君年表秦昭王三十六年 1 岁。生于咸阳。 【 对于昌

7、平君的生年,我定为其父熊元到秦国作人质的第二年, 也就是秦昭王三十六年,楚倾襄王二十八年 (前 271 年) 。 】秦昭王四十四年 9 岁。熊元亡归楚。熊启与母俱留秦。庄襄王元年 22 岁。开始进入秦国政界。秦王政元年 25 岁。成为辅佐年幼的秦王的大臣之一。秦王政九年 33 岁。担任御史大夫。嫪毐之乱爆发时,与相国吕不韦一道受命镇压叛乱。秦王政十年 34 岁。吕不韦免相,昌平君出任丞相。秦王政十七年 41 岁。监造“十七年丞相启状戈” 。秦王政二十一年 45 岁。免相出京,迁徙到郢陈。秦王政二十二年 46 岁。起兵反秦于郢陈,大破李信军。秦王政二十三年 47 岁。项燕立昌平君为楚王,反秦于淮

8、北。秦王政二十四年 48 岁。军败死。楚亡。史迹钩沉(1)昌平君者,楚考烈王庶子也,名启。昌平君的父亲,为第 41 代楚王考烈王熊元。熊元,金文作酓前, 【李零:楚国族源、世系的文字学证明,文物, 1991 年第 2 期。 】熊元名,史记 楚世家作元。 史记 春申君列传作完。索隐引系本也作完。为统一起见,文中一律用元。史记 春申君列传 索隐按:“楚悍有母弟犹,犹有庶兄负刍及昌平君,是楚君完非无子,而上文云考烈王无子,误也。 ” 开元按:索隐所言极是。 史记 春申君列传采录游士的传闻遗说,自相矛盾的地方很多,属于史记信用度比较差的部分。楚王世系当据史记 楚世家,史记 楚世家战国部分之编撰,多依据

9、秦国的史料, 【参见藤田胜久著,曹峰、广濑薰雄译: 战国史料的研究第五章对史记 楚世家的史料考察,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 年版,第 383 - 388 页。 】出于秦的立场,对于昌平君的身世,有种种隐瞒修改。幽王,哀王,负刍和昌平君间的关系,当据索隐 。考诸史籍,第四十代楚王到第四十五代楚王的王系如下: 【关于楚国王系的排列,参见李玉洁: 楚国史,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不过,该书没有将末代楚王熊启排列进去。熊启为楚王事, 见于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 】熊横 (顷襄王 40 代) | 熊元 (考烈王 41 代) | 熊悍 (幽王 42 代) 熊犹 (哀王 43 代) 负刍 (44 代

10、) 熊启 (45 代) 所以,依据索隐,昌平君是第 41 代楚王考烈王熊元的庶子,他至少有三位兄弟:熊悍 (嫡长子) , 第 42 代楚幽王。熊悍的同母幼弟熊犹,第 43 代楚哀王。第 44 代楚王负刍 (庶兄弟) 。昌平君姓氏从父,熊姓,芈氏。昌平君名启,其说详 (13)注引论文。 (2)顷襄王二十七年,秦楚平,使太子元入质于秦,秦留之十年。史记 楚世家:顷襄王二十七年 (前 272,秦昭王三十五年) ,“复与秦平,而入太子为质于秦。楚使左徒侍太子于秦。 ”史记 春申君列传:“黄歇受约归楚,楚使歇与太子完入质于秦,秦留之数年。” 史记 楚世家楚顷襄三十六年 (前 263,秦昭王四十四年) :

11、“顷襄王病,太子亡归。秋,顷襄王卒。太子熊元代立,是为考烈王。考烈王以左徒为令尹,封以吴,号春申君。 ” 开元按:楚顷襄王二十七年,左徒黄歇使秦说秦昭王成功,秦楚和好。楚国派遣太子熊元入秦作质子,黄歇随同熊元一道入秦。熊元和黄歇一起在秦国生活了十年。顷襄王三十六年,顷襄王病重,黄歇说动秦相范雎,熊元先亡归楚,事后黄歇也被秦送回楚国。 【详见史记卷七八春申君列传 。 】 不久,顷襄王卒,熊元即位,是为考烈王,黄歇为令尹,封春申君。 (3)启生于秦,其母,盖秦昭王女也。关于熊元在秦国娶妻生子的事情,史书上没有记载。不过,史书上没有记载的事情绝不等于没有, 对于有些失载的往事,我们可以根据间接的史料

12、作合理的推测和补充。战国时代,各国王室互通婚姻,王女出嫁,王子出质,是国际关系的常态。秦楚和好,王太子熊元出质于秦,滞留达十年之久。以当时的惯例而言,年轻的王子长期在异国作人质,往往在当地娶妻生子,比如秦始皇的父亲子异在赵国作人质,娶赵姬生下嬴政。进而,秦楚两国间有紧密的婚姻关系,从秦穆公到秦惠王,四百余年间连续十八代没有间断,可谓是源远流长。传世诅楚文曰:“昔我先君穆公及楚成王,是缪力同心,两邦若壹,绊以婚姻, 袗以斋盟。曰枼万子孙,毋相为不利。 ”是最可靠的史料和证据。 【关于诅楚文,参见容庚:诅楚文考释 , 古石刻零拾 ,考古学社 1934 年版;郭沫若:诅楚文考释 , 郭沫若全集 第九

13、卷,科学出版社 1982 年版;杨宽:秦 所表演的“诅”的巫术, 杨宽古史论文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 ;陈炜湛:诅楚文献疑,古文字研究第十四辑 ,中华书局 1986 年版。我据诅楚文所提供的线索,另外撰写有 补 秦外戚列传, 力图复原秦楚两国婚姻关系的原貌,其大致内容的一般表述 ,可参见李开元:秦始皇的秘密终章 (二)“史记失载了的历史”,中华书局 2009 年版。 】 熊元出质于秦,在秦昭王三十五年,秦之当政者, 为以宣太后为首的楚系外戚集团。宣太后,秦昭王母,熊姓芈氏,出身于楚国王族,为秦惠王从楚国迎娶的侧室夫人。熊元入秦,是秦楚王室再次联姻的绝好机会。熊元在秦国的婚事,当由

14、宣太后主持。古代王室间婚姻,王女出嫁的亲疏顺序,大致是嫡女- 庶女-姊妹- 姑姊妹。 【 参见左传襄公十二年: (周)灵王求后于齐, 齐侯问对于晏桓子。桓子对曰:先王之礼辞有之。天子求后于诸侯,诸侯对曰:“夫妇所生若而人,妾妇之子若而人。 ”无女而有姊妹及姑姊妹,则曰:“先守某公之遗女若而人。 ”开元按:这个嫁女的顺序 ,作为古代社会通行的礼仪,最可参考。 】熊元是楚国太子 , 王位第一继承人,以他的地位而论,娶当时在位的秦王之女为妻是当然的事情。秦昭王多子女,熊元娶秦昭王的女儿为妻是最为合情合理的选择。十年的人质生活,熊元当在秦生有多位子女,昌平君 (或许还有昌文君?)应当就是他与秦昭王的女

15、儿在秦国所生的儿子。正是因为如此,昌平君一直活跃于秦国政坛,而不见于楚国的历史。 (4) 顷襄王三十六年,王病重,元与春申君谋,只身亡归。秋,顷襄王卒,元即位,是为考烈王。史记 楚世家楚顷襄三十六年 (前 263,秦昭王四十四年) :“顷襄王病,太子亡归。秋,顷襄王卒。太子熊元代立,是为考烈王。考烈王以左徒为令尹,封以吴,号春申君。 ”熊元与黄歇谋及只身亡归事,见史记 春申君列传 。 (5)启与母俱留秦熊元只身亡归,秦昭王大怒,欲诛春申君,后经丞相范雎说情,释春申君归国,事见史记 春申君列传 。事后,熊启与母亲是否归楚,史无明文。从以后熊启长期活跃于秦国政坛而不见于楚国的事情来看,他与母亲从此

16、滞留秦国不归的可能性比较大。类似的先例,可以参见晋太子圉 (后来的晋怀公) 在秦国作质子亡归晋国的事情。据左传僖公二十二、二十三年条,晋太子圉质于秦,娶秦穆公的女儿怀嬴为妻。晋惠公病,公子圉亡归,怀嬴以“从子而归,弃君命也。不敢从,不敢言”为理由,不从公子圉归晋。惠公卒,圉立,是为怀公。秦怨圉亡去,迎公子重耳于楚国,以怀嬴妻之。当然,熊启母子曾经一时回到楚国,后来又回到秦国的可能性也是有的,不过,这种可能性相对较小,也找不到间接的旁证,所以本文取滞留不归说。(6)与舅母华阳夫人亲华阳夫人,安国君嬴柱正夫人。嬴柱为秦昭王子。昭王四十年,太子死。四十二年,宣太后死,嬴柱被立为王太子,华阳夫人成为王

17、太子夫人。 【参见史记卷五秦本纪与史记卷八五吕不韦列传 。 】关于华阳夫人的出身,史无详记。不过,我们可以根据两条线索来加以推测: 1.华阳夫人是楚国人,她的姐姐和弟弟阳泉君都生活在咸阳,其家族在秦国根深蒂固,势力强大,当是久在秦国的楚系外戚家族。2.华阳夫人的称号,可能是从华阳君芈戎那里继承下来的。芈戎是宣太后的异母弟,秦昭王时权势显赫的楚系“四贵”之一,曾经做过丞相,受封为华阳君。 【参见史记卷七二穰侯魏冉列传 。】 以辈分而论,安国君嬴柱是宣太后的孙子,继承了华阳君称号的华阳夫人当是华阳君芈戎的孙女, 熊姓芈氏。她与安国君的婚姻,是当时多见的亲上加亲。安国君之所以能够替补上王太子,华阳夫

18、人之所以能够在安国君的继承人问题上有决定性的发言权,都与华阳夫人的这种出身有关。熊元与华阳夫人同出于楚国王族,昌平君因为父系的关系与华阳夫人同姓氏,有了第一层关系。熊元是秦昭王的女婿,他的夫人是秦昭王的女儿,因为母系的关系,昌平君是秦昭王的外孙,安国君嬴柱的外甥,华阳夫人又是他的舅母,可谓是亲而又亲。为了明确关系起见,我们不妨列表如下: 秦惠王 +宣太后 (楚) | 秦昭王 +楚夫人 +唐八子 +? 夫人| | 安国君 +华阳夫人 (楚) +夏太后 昭王女? + 熊元 | | ? 子异 +赵姬 昌平君 昌文君? |嬴政(7)及子异为华阳夫人养子,遂与子异亲。子异通过吕不韦的游说,认华阳夫人为养

19、母,被册立为王太子安国君的继承人,约在秦昭王四十六年,事见史记 吕不韦列传 、 战国策 秦策 。据上表,昌平君母与安国君为兄妹,昌平君与子异当为表兄弟,同属秦国的王室贵胄。子异认华阳夫人为养母,因为华阳夫人的关系,子异与昌平君的关系, 更是亲上加亲。子异于秦昭王五十年从邯郸回到咸阳,见华阳夫人,他与昌平君的密切关系,当从此开始。(8)庄襄王即位,启以至亲入仕,华阳太后宠之。昌平君何时入仕,史无明文。秦王嬴政九年,他与吕不韦,昌文君一道受命镇压嫪毐,已经是秦政府的主要大臣之一,他的入仕,当要早得多。至于早到什么时候,我们只能根据间接的史料作合理的推测。孝文王嬴则五十三岁即位,华阳夫人成为王后。孝

20、文王即位三天后死去,太子嬴异即位,是为庄襄王,三十二岁,尊华阳后为太后。孝文王和庄襄王即位时,在用人的政策上有一个共同的举措,一方面继续任用有功的老臣,一方面重用亲族,这个政策,史书上称作“修先王功臣,褒厚亲戚” 。 【参见史记卷五秦本纪 “孝文王元年,赦罪人,修先王功臣,褒厚亲戚 ,驰苑囿。 ”“庄襄王元年 ,大赦罪人,修先王功臣,施德厚骨肉而布惠于民。 ”(第 219 页) 】 这个举措,是表示即位的新王,尊重秦国的政治传统,继承多年以来亲贤并用的基本国策。这个亲贤并用的政策,一方面保证了秦国政权核心的稳定,另一方面也使秦国能够大量地吸收和任用国内外的优秀人才。关于这个用人政策的问题,笔者

21、将会另外论述,此不赘述。亲贤并用政策的亲,就是王族和后族,远古以来,他们是政权的核心。战国以来,王权加强以后,同姓王族受到较多的限制,然而,异姓后族,也就是外戚参与政治的倾向,反而有所加强,其明显的体现,就是太后干政。秦昭王时,宣太后一族干政,孝文王、庄襄王和秦王政时,华阳太后一族干政。从前后的历史来看,宣太后一族干政,幕后的人物是宣太后,幕前的代表人物是穰侯魏冉。华阳太后干政,幕后的人物是华阳太后,幕前的代表人物就是昌平君熊启。华阳太后正式干政,是在庄襄王即位,她被尊为太后以后。从而,我们将同时得到华阳太后和庄襄王亲近的昌平君进入秦国政坛的时间,定在这个时候,应当是比较合理的。(9)庄襄王卒

22、,子政 13 岁代立为秦王,委政于太后与大臣。太后者,华阳太后,夏太后与帝太后也。据史记 秦始皇本纪,嬴政十三岁代立为秦王时,“王年少,初即位,委国事大臣。 ”汉书 五行志曰:“秦始皇帝即位尚幼,委政太后。 ”马非白先生据此补充说:“王年少,初即位,委国事太后及大臣。”极是。 【马非百:秦集史,中华书局 1982 年版,第 85 页。】 以秦汉制度和历史而论,王年幼即位,政权由太后代理,由大臣们执行。上引孝文王和庄襄王即位时颁行的亲贤并用政策,也就是“修先王功臣,褒厚亲戚”等的诏令,在嬴政即位时当再次颁布执行,这些都是秦国历史的传统和连续性,是没问题的。问题是,被委政的太后和大臣,究竟是什么人

23、? 两千年来,论者的眼光都被帝太后与吕不韦的暧昧关系所吸引,以为被委以政权的太后是生母帝太后,被委以政权的大臣是相国吕不韦,这个看法是不正确的。考诸史实,嬴政十三岁代立为王时,太后共有三位,嬴政的养祖母华阳太后,亲祖母夏太后,生母帝太后。这三位太后,究竟谁是真正的当权者呢? 以名分而论,华阳太后是孝文王的正妻,死后与孝文王合葬,她的地位是最高的。夏太后是孝文王的侧室,死后别葬,地位在华阳太后之后。帝太后是这两位老太后的儿媳妇,她的地位,在这两位太后之后。以实际的权势而论,华阳太后是宣太后以来强大的楚系外戚集团的继承人,在秦国亲族多,势力大, 庄襄王嬴异正是因为投靠了她,被收为养子后才获得了王位

24、继承权的。夏太后是庄襄王的生母,不受孝文王的宠爱,她的出头,当在庄襄王即位以后,势力远不及华阳太后。至于帝太后,她本是平民出身的赵国舞姬,在秦国没有根基,是三位太后中势力最弱的。我们的这个看法, 也得到最新的出土文献及其有关秦汉继承法的最新研究的支持。 张家山汉简 置后律:“死毋子男代户,令父若母,毋父母令寡,毋寡令女” 。 【彭浩、陈伟、工藤元男主编:二年律令与奏谳书简 380,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年版。 】 同书奏谳书 “故律曰:死口以男为后。毋男以父母,毋父母以妻,毋妻以子女为后。 ” 【彭浩、陈伟、工藤元男主编:二年律令与奏谳书简 180。 】据此简文,可知秦汉时代法律所定的继承

25、顺序为:儿子 - 父母 - 妻子 - 女儿,父母较妻子优先。 【 关于这两条律文和这个问题的详细讨论, 请参见邢义田:秦或西汉初和奸案中所见的亲属伦理关系江陵张家山二四七号墓 简 180 - 196 考论, 柳立言主编:传统中国法律的理念与实践,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会议论文集之八, 2008 年版 ;也可参见尹在硕:睡虎地秦简和张家山汉简所反映的秦汉时期后子制和家系继承,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编: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研究文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年版。 】根据继承法的这种原则,华阳太后和夏太后的地位和顺序在帝太后之上。华阳太后位尊权重的实况,可以参考汉武帝即位时窦太后擅政的情况

26、,华阳太后与夏太后的关系,可以参考哀帝时王太后与傅太后的关系,都是同一政治制度下类似的历史状况。 (10) 大臣者,相国吕不韦、昌平君与昌文君等也。秦王政即位时,“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 。 【史记卷八五吕不韦传,第 2509 页。 】吕不韦为被委以国政的大臣之一,当是毫无问题的。不过,前面已经谈到,新王即位时“修先王功臣,褒厚亲戚”,是秦国政治的传统,此时当再次重申。此时的先王功臣,除吕不韦外,尚有秦昭王、孝文王、庄襄王以来的一批大臣,比如将军蒙骜、王 、 公等人。前面也已经谈到,秦王政年幼时,真正监理王政的主要人物,是华阳太后。昌平君是华阳太后的近亲,庄襄王的表弟,秦王政的表叔,他在庄

27、襄王即位时已经入仕,此时跻身于被委政的大臣之列,想来是当然的事情。这一点,从九年后他与吕不韦、昌文君一道作为秦国政府的三位首席大臣接受命令平定嫪毐之乱的事情上,可以得到间接的旁证。所以,主要从秦国内政的角度着眼,我将被委政的大臣,定为吕不韦、昌平君和昌文君等。(11)秦王政九年,王亲政,嫪毐作乱于咸阳。王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定之。嫪毐之乱时,相国为吕不韦。吕不韦秦王政元年被尊为相国,秦王政十年免,在任十一年。此时接受王令的相国,正是吕不韦。中华书局标点本断句为“王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定之。 ”将相国昌平君连读,视相国和昌平君为一人,是不对的。胡正明、田余庆、杨宽诸先生皆已正之,参见后注所引诸

28、先生文。(12) 是时 ,昌平君盖为御史大夫,多与力焉。史记 秦始皇本纪秦王政九年, 嫪毐之乱起、王“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毐。 ”此文乃是秦王诏令之略写,简称“攻毐令” 。【关于秦汉诏令之讨论,可以参见大庭修: 秦汉法制史研究第三篇令関研究、东京:创文社昭和五十七年版。 】接受诏令之三位大臣,相国为吕不韦,昌平君和昌文君是封号,时任何职,史无明文。不过,秦汉诏令的下达,大体有制度化的程序,最高政令的发布以各种诏书的形式下达,诏书的发令方,是王或者皇帝,诏书的接受方,第一位是丞相,其次是相当于副丞相的御史大夫。比如,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当年,曾经下达了著名的“议帝号诏”,下达诏书命令大臣们讨

29、论秦王的名号,最终确立了“皇帝”的称号。这道诏令的下达,就是经由丞相和御史大夫的程序的。 史记 秦始皇本纪是这样记载的,秦始皇二十六年:“秦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号曰皇帝。 ”。类似的形式,不但累累见于史记 、 汉书,也见于新近出土的张家山汉简。根据这种排位的循序,我们可以作出合理的推测,排名在相国吕不韦之后接受“攻毐令”的昌平君,其时的官职,可能是御史大夫。嫪毐之乱平定后的第二年,也就是秦王政十年, 吕不韦免相,排名仅次于吕不韦的昌平君出任丞相 (详

30、下) ,这个合乎制度程序的升迁,也可以作为昌平君曾经是御史大夫的旁证。 (13)嫪毐事,竟及吕不韦。秦王政十年,吕不韦免,昌平君为相。史记 秦始皇本纪:“十年,相国吕不韦坐嫪毐免。 ”吕不韦免相以后,谁出任丞相,史书没有记载,留下了历史的空白。直到秦始皇二十六年,秦国丞相的名字才再一次出现在出土文物之上,始皇诏铜方升铭文曰:“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嫌疑者皆明壹之。 ” 【王辉:秦出土文献编年, 台北:新文风出版公司 2000 年版, 第 122 页。 】铭文中的丞相状,为隗状,始皇二十六年时当为右丞相。丞相绾,为王绾,此时当为左丞相。由

31、此可见,史书上秦国丞相失载的空白,从秦王政十年吕不韦免相以后,一直持续到始皇二十六年统一天下以后,整整有十七年时间。我们知道,这十七年时间,正是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的最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秦国的丞相究竟是谁呢? 史记 秦始皇本纪秦王政九年条索隐曰:“昌平君,楚之公子,立以为相,后徙于郢。 ”据此,昌平君曾经出任秦国丞相。不过,我们不知道他何时出任丞相,任期到什么时候。昌平君徙于郢,见于史记 秦始皇本纪二十一年条:“昌平君徙于郢”,也见于睡虎地秦简 编年纪:“廿一年,韩王死。昌平君居处其处,有死口属。 ”郢,郢陈,现河南淮阳,曾经作过楚国的都城,故称郢陈。徙,迁徙。昌平君迁徙到郢陈,可以定为他不再担任

32、丞相的任期下限。那么,昌平君担任丞相的任期上限何在呢? 已如上述,秦王政九年,昌平君作为秦政府的主要大臣,与相国吕不韦、昌文君一道接受“攻毐令”, 成为镇压嫪毐之乱的主要功臣。十年,吕不韦免相。吕不韦免相后,秦王当任命一位新的丞相,昌平君无疑是主要候选人。从而,昌平君出任丞相的时间上限,可以定在秦王政十年。以秦汉官职任免的正常程序而论,丞相免职后,一般由御史大夫递补升任。上面已经谈到, 接受“攻毐令”时,昌平君排名仅次于吕不韦,官职当是御史大夫,从而,我们可以作出一个合理的推测,吕不韦免相以后,秦国的丞相一职, 可能由御史大夫昌平君熊启接任。我们的这个推测,得到了出土文物十七年丞相启状戈的支持

33、,其为 1982 年收集到的铜戈,一面刻有十七个字:“十七年,丞相启、状造,郃阳。嘉,丞兼,库 ,工邪。 ”据专家考证,该戈为秦戈,铭文“十七年”为秦王政十七年。 “丞相启”为昌平君熊启,“丞相状”为隗状。 【参见田凤岭、陈雍:新发现的“十七年丞相启状”戈,文物, 1986年第 3 期; 胡正明:“丞相启”即昌平君说商榷 ,文物, 1988年第 3 期;李开元:“十七年丞相启状戈”之“启”为昌平君熊启说,未刊稿。 】昌平君于秦王政十年出任丞相,十七年正在任上,一直到二十一年被罢免,迁徙到郢陈,在任十二年。 (14)十七年,华阳太后薨,秦王益壮,昌平君不自安。华阳太后,从孝文王的太子时代开始,代

34、表楚系外戚集团影响秦国政局。孝文王即位后,特别是从庄襄王时代,一直到秦王政十七年过世,她二十余年来以太后的身份君临秦国政坛,以她为核心,以昌平君熊启为头面人物的楚系外戚集团,是秦国政坛上最强大的政治势力。华阳太后死,楚系外戚失去靠山,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这种情况,在秦国的历史上有先例可循。宣太后死, 秦昭王将以穰侯魏冉为首的“四贵”放逐,楚系外戚一时衰落。 【参见史记卷七二穰侯魏冉列传 。 】昌平君的放逐,在二十一年,其失势的根子,在华阳太后的死。华阳太后死后,秦国已经没有地位和权势更高的人约束秦王嬴政, 【夏太后于秦王政七年死去。帝太后在嫪毐之乱后失势。关于这两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和政治影响,

35、参见李开元:秦始皇的秘密李开元教授的历史推理第二案 弟弟与假父的故事, 中华书局 2009 年版。】在嬴政权势膨胀的大势下,昌平君地位动摇,难免不自安。(15)是时 ,左丞相为隗状,右丞相启与状监造铜戈于郃阳。铭文释文见前注 (13) 。 “十七年丞相启状戈”现藏天津市博物馆,照片见殷周金文集成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殷周金文集成第 17 册,中华书局 1992 年版,第 454 页。 】铜戈铭文 (熊) 启之排名在 (隗)状之前,故熊启当为右丞相,隗状当为左丞相。郃阳,秦内史地名,现陕西韩城南。 (16)二十一年,秦王欲攻楚急,王翦慎之,言不用,谢病归老频阳。昌平君附王翦,另有

36、微辞,俱失秦王意。王翦被贬斥事,见史记 王翦列传 。秦王就攻楚方略问王翦、李信等,当在廷议时。秦汉廷议, 【关于秦汉的廷议制度, 参见廖伯源:秦汉朝廷之议论制度,秦汉史论丛 , 中华书局 2008 年版。】主要大臣皆出席,昌平君为右丞相,他当然是参与廷议的主要人物之一。昌平君对于秦王和李信迅速攻取楚国的想法究竟持什么态度,表示了什么意见,史书没有记载。不过,根据他在王翦被贬斥出京,被迫谢病归老频阳的同时,也被贬斥出京,迁徙到楚国旧都郢陈的类似事情来看,他可能附和了王翦的意见, 对于攻楚持慎重的态度,因而得罪了秦王,遭到了类似的处罚。从另一方面来看,昌平君是楚考烈王的儿子,楚国是他的祖国,当时在

37、位的楚王负刍是他的庶兄弟, 在楚国即将被秦灭亡的时候,身为秦国丞相的他,感情可能是相当复杂的,他在秦国的处境肯定是非常微妙的。从一年后他起兵反秦大破李信军,两年后被项燕立为楚王的事情来看,他在廷议时不赞成李信,附和王翦甚至另有微辞的推测,应当是合理的。(17)新郑反,韩王安死于郢陈口山。昌平君徙于郢,居韩王死处,有死士属之。上述叙事之史料根据有四。一,睡虎地秦简 编年纪:“廿年,韩王居口山。 ”;二,史记 秦始皇本纪二十一年:“新郑反”; 三,睡虎地秦简 编年纪:“廿一年,韩王死。昌平君居住其处,有死士属。 ”;四,史记 秦始皇本纪二十一年: “昌平君徙于郢” 。睡虎地秦简 编年纪 “口山”之

38、口字, 简文残缺。口山,地名。韩王安居处之口山,与韩王安之死处,昌平君迁徙处,为同一地方,在秦之陈县 (今河南淮阳) 。因为陈县曾经作过楚国的国都,故称郢,又称郢陈。 “有死士属”,之士字,原简文残缺,据杨宽先生意见补入。死士,杨宽先生解释为“敢死之甲士”,谓为监视之士。开元按:尉缭子 兵教:“死士,谓众军之中有材力者。 ”也是一种解释。秦灭韩国俘虏韩王安,在秦王政十七年。二十年,将韩王安迁徙到郢陈。二十一年,韩国旧都新郑发生叛乱,波及郢陈,韩王安死。与此同时,昌平君被迁徙到郢陈口山,居处在韩王安死去的地方,有敢死之士跟随。 【关于口山地名之认定,上述史实间的关联 ,参见田余庆:说张楚关于亡秦

39、必楚问题的探讨,秦汉魏晋史探微 , 中华书局 1993 年版;也可参见杨宽:战国编年史料辑证 ,秦王政二十一年条,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 】(18)二十二年,李信、蒙武攻楚。昌平君反秦于郢陈,李信、蒙武军回,遂大败李信军,杀七都尉。李信、蒙武攻楚事,见史记 秦始皇本纪和史记 王翦列传 。昌平君反于郢陈,导致李信军大败事,见田余庆说张楚关于亡秦必楚问题的探讨 。 (19)秦王大怒,之频阳强起王翦,使击楚,攻陈,南至平舆,破寿春,虏楚王负刍。史记 秦始皇本纪二十三年:“秦王复召王翦,强起之,使将击荆。取陈以南至平舆,虏荆王。 ”秦王之频阳事,见史记 王翦列传 。云梦睡虎地 4 号秦墓出土

40、有两封木牍家书,发信者为王翦军两位秦军士兵,他们参加了攻陈之战,在信中直接谈到了这次战役的战况。 【参见云梦睡虎地秦墓编写组:云梦睡虎地秦墓, 文物出版社 1981 年版 ;黄盛璋:云梦秦墓出土的两封家信与历史地理问题,历史地理论集 , 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 】 史记 楚世家:“(楚王负刍) 五年,秦将王翦、蒙武遂破楚国,虏楚王负刍,灭楚名为郡云。 ”楚王负刍五年,即秦王政二十四年。王翦破寿春,虏负刍,当从史记 秦始皇本纪在秦王政二十三年。(20)楚将项燕立昌平君为楚王,反秦于淮北。事在秦王政二十三年。史记 秦始皇本纪二十三年:“荆将项燕立昌平君为荆王,反秦于淮南。 ”这一年,王翦军攻

41、破楚国首都寿春,楚王负刍被俘,楚国失王。所以,项燕立负刍庶兄昌平君为楚王,继续抗秦。昌平君反秦于郢陈,郢陈陷落后,撤退回到楚国,与项燕一道继续抗秦。郢陈在淮北,昌平君与项燕之死地蕲县也在淮北,由此看来,昌平君与项燕反秦的主要活动地区,当为淮北。参见上引黄盛璋文和杨宽书秦始皇二十三年条。 (21)二十四年,王翦、蒙武攻楚,大破楚军于蕲,昌平君死,项燕自杀,楚亡。史记 秦始皇本纪二十四年:“王翦、蒙武攻荆,破荆军,昌平君死,项燕遂自杀。 ”史记 楚世家: (楚王负刍) 四年,秦将王翦破我军于蕲,而杀将军项燕。 ”开元按:楚王负刍四年,为秦王政二十三年。项燕死年,当从史记 秦始皇本纪,在秦王政二十四年,死地为蕲县,也见史记 陈涉世家 。 【关于昌平君其人其事更加详细的一般表述,参见李开元: 秦始皇的秘密 李开元教授的历史推理第三案 寻找秦始皇的表叔。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