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追拍地震及灾后重建几年来的思考.doc

上传人:hyngb9260 文档编号:5557836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追拍地震及灾后重建几年来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追拍地震及灾后重建几年来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追拍地震及灾后重建几年来的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追拍地震及灾后重建几年来的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追拍地震及灾后重建几年来的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1 页 共 8 页 1追拍地震灾难及灾后重建几年来的反思内容摘要:重大灾难发生后,信息的获取成为灾难纪实摄影的关键因素。那些能够及时把握信息资源,并克服困难、想尽办法深入现场主动作为的摄影人,才能在这场灾难摄影中抓住时机拍摄到有价值的作品。灾后重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坚持下来的摄影人并不多,成果也没有拍摄灾难片的大。关键词:即时拍摄与深入拍摄,把握信息资源,长期坚持拍摄。时光飞逝,转眼间令世人瞩目的“5.12”汶川大地震已经离开我们整整六年时间。从山崩地裂的灾难,撕人心肺的痛苦,到爱如潮水般的八方支援,再到轰轰烈烈的灾后重建,灾区实现了涅磐重生,我们本地一大批摄影人也得到血与火般的锻炼与成长

2、。回顾这几年,灾区的一切变化在我们的影像中得到纪录和保存,摄影的价值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和认可。同时,回首这几年的拍摄更有许多经验值得去总结。下面,就结 合自身的一些拍摄经历以及感受作一个回顾与思考,供大家参考。1、第一时间:匆忙的拍摄与纪录“5.12”大地震发生的当天,我还住在安昌镇(原安县县城,08 年第 2 页 共 8 页 25.12 大地震后划归北川县)。安县的很多单位已经从 2002 年开始陆续迁往新县城花荄镇,我们当时是少数几个留守在安县老县城的单位之一。猛烈的强震之后,人们不约而同的来河边集中,互相打探亲人、朋友的消息。十几分钟惊魂已定后,我就立即返回四楼的家中,拿起相机开始到安昌

3、镇的几条主要街道拍摄,同时察看灾情的程度。沿街部分房屋墙体的开裂、人们惊恐的表情、忙乱的脚步,其实并没有引起我高度的重视,认为只是一场不大的灾难。一个小时后,我来到安县人民医院,从住院楼转移出来的病人与陆续送来的轻重伤员、遇难者很快占满了医院的体育场。看着遍地许多只能作简单处理的伤员,以及医生、护士匆忙和无奈的表情,我才逐步意识到这有可能是我有生以来面临的最大的一场灾难。手中的相机自然在不停地纪录着这些历史的时刻。事后知道,我们在花荄新县城的影友们也自觉地行动起来,他们到医院、到学校、到乡村记录着灾情,保存下了第一时刻真实影像。二、后续救灾:有组织的广泛、深入的拍摄十几天后,我与在新县城花荄的

4、会员们取得了联系,单位的临时办公地点也搬到新县城的政府广场的帐篷办公区。恢复了电力和广播电视后,大家已经明白了这场空前灾难的损失程度。在完成本职工作后,我开始组织带领协会的部分会员到各乡镇进行拍摄。我们先后到过桑枣镇、 晓坝镇、睢水镇、秀水 镇、永安镇 等受灾很严重的地方。我们拍摄了肖家桥堰塞湖、罐滩堰塞湖的灾情和治理;拍摄了老虎嘴道第 3 页 共 8 页 3路的抢通;拍摄了各军种人民子弟兵的抢险救灾;拍摄了全国各地源源不断的爱心援助来到灾区:一车车的矿泉水、食品、帐篷、手电、收音机、衣物、板房建材以及一切人们需要的东西;更拍到了灾区人民痛失亲人的泪水和他们无助、迷茫、痛苦的眼神;拍摄了一批又

5、一批的自愿者们的实际行动;拍摄到了乡亲们欢送部队离去那依依不舍的真情和感恩的眼泪;拍摄了灾区人民坚忍不拔、重建家园的精神风貌;拍摄了辽宁人民、山东人民援建安县、北川的一处处成就;更拍摄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央各部委领导对灾区的关心、关爱,对灾后重建的重视和指导。这些有组织、有深度的拍摄使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也使安县在“5.12”大地震发生以来到灾后重建完成有了一个完整的影像纪录。这里面的许多作品近几年先后在省、市、县级报刊、画册、影展以及安县抗震救灾史、安县年鉴等方面展出和使用。这些摄影作品已是纪录安县这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在那个时期,灾区的摄影人已然成为时代的骄子,他们的作

6、品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话题,为抗震救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三、灾难题材:信息获取是关键灾难发生的几分钟后,通讯、电力中断,广播电视也无声无息。惊恐的人们仿佛回到蛮荒时代,迷失了方向。大家只知道发生了地震,不知震级有多大,震中在哪里,灾情有多大。当看到各个医院的院坝里,各学校的操场上的死伤者越来越多,逃难的老百姓越聚越多时,第 4 页 共 8 页 4大家才意识到灾情非常严重。此时此刻,我们身处灾区的摄影人,也无从获取信息,能做的、该做的就是拍好身边的人和事。我们更不知哪些乡镇的灾情最重,现在的损失和救援情况如何,我们该做什么、怎样做。在这种情况下,就只有靠自己对重大事件敏感的反映,靠平时积累的对摄

7、影的感悟去开展拍摄。今天回过头来看,那些能够及时把握信息资源,并克服困难、想尽办法深入现场主动作为的摄影人,才能在这场灾难摄影中抓住时机拍摄到有价值的作品。他们即为纪实摄影作出了贡献,也成就了自己的名誉。四、对灾后重建摄影工作的反思2008 年 8 月,抢险救灾、灾民安置基本告一段落。部队开始陆续撤离灾区,国家对“5.12” 大地震的极重灾县、重灾县进行了审核和公布,对口援建的方案得到落实,一场轰轰烈烈的灾后重建运动拉开大幕。四川省提出的“ 三年重建任务、二年完成 ”的口号得到中央认可。随后,这一口号响遍灾区的每一个角落,大街小巷的横幅,大小工地的标语,铺 天盖地的宣传报道立刻把人们带回到大跃

8、进、文革时期那个并不遥远的时代。2008 年 9 月,安县的学校、卫生、文化等十大民生工程开工,标志着全县的灾后重建正式启动。2009 年 5 月 12 日,北川中学新校园建设奠基,标志着北川新县城建设拉开序幕。在遍地开花、轰轰 烈烈的灾后重建的工程中,到处都活跃着摄影人的身影。一幅幅优秀的作品在展览、在发表、在传播,在获奖。时间一晃六年多过去了,如今,我也经常浏览这些年在忙碌中积第 5 页 共 8 页 5累的作品,静下来思考,不难发现有一些遗憾。例如一些当年立志要完成的课题和目标并没有实现。同时,在拍摄了近几年越来越严重的次生灾害时,我们许多人发出了一个共同声音:灾后重建有没有科学、合理的规

9、划?“三年任 务、两年完成”的依据是什么?次生灾害为什么会造成这么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该谁负责?摄影人能够做些什么?这些问题都是应该值得反思的。1、当初确立的部分跟踪拍摄题材没有完成。2008 年 7 月 19 日,此时茶坪乡仍然是孤岛,我和同伴从肖家桥堰塞湖开始徒步进入茶坪。一路上基本行走在滑坡体上,偶而能遇上从外面返家把冰箱、电视机和值钱一点的日用品背出山的老百姓。在一个叫杷樵坪的地方,我们遇上了一个小男孩在路边休息,他脚边放着一箱压缩饼干。经过询问才知道,他叫罗虎,今年 9 岁,家住双 电村 6 组。地震后 6 组的房屋全部倒塌,后又遭堰塞湖淹没。现在他们住在空投后捡来的帐篷里中,现在的

10、生活靠原来抢救出的一些粮食以及每天要出来在山里寻找前段时间空投的矿泉水和饼干等食品。今天这小家伙运气不错,已找到一箱 5kg 的压缩饼干。休息了一会儿,我突然发现这小子不见了。四处寻找,才 发现他已经在堰塞湖里的木筏上了。我赶快上前去察看并询问,他说 :这筏子是他父亲扎的,因为每天要出来找物品,路太难走,找到东西后搬回去也很艰难,父亲扎了这个筏子后就方便多了,可以节省很多体力。望着这个才 9 岁孩子在堰塞湖离去的身影,我的脑海中不由地闪现出一句话:自古英雄出少年啊!回来后,我把他的故事搬上了“安县铭记 5.12周年祭大型纪实摄 影展” 里,虎子的故事吸引第 6 页 共 8 页 6了很多人的目光

11、。我当时也产生了一个想法,应该把虎子的故事深入地拍下去。比如,他们家以后会被安置在哪个灾民点,他的生活如何,虎子何时才能回到课堂,灾后重建他们的新家会建在什么地方,灾后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等都应该是我关注和拍摄的重点。但是这些一次又一次的计划和想法都因为这样的那样的原因被耽搁。至今,这个没有完成的题材已成为我内心永远的纠结和遗憾。2、对次生灾害的拍摄报道不足。灾后重建启动后,政府号召灾民开始重返故土,重建家园。在国家农房补助政策的鼓励下,绝大多数灾民选择回原址进行重建。许多家庭通过国家补助、社会资助和自身努力,于第二年就完成了房屋重建,陆续搬入新家。安县晓坝镇黄羊村是全省农房重建的示范村,全省

12、的现场会在这里召开。在那几个月的采访拍摄中,山区乡村老百姓克服困难,战胜灾难,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时常展现在我的脑海中。我为中国农民那种质朴、顽强的生命力感到震撼,也是这种精神在鞭策和鼓励着我一直要坚持拍摄下去。然而,在随后的几年中,次生灾害一次又一次的摧毁着他们的家园和希望。从 2009 年夏季到 2013 年夏季,每年的暴雨伴随着强大的泥石流反复洗劫着龙门山脉重灾区的村村、组组。刚建好的新家被掩埋,才修好的道路被冲毁,刚疏通的河道被堵塞,一坐坐新桥、旧桥被冲垮或变成危桥,年年有人员在山洪泥石流中丧生,很多家庭更是雪上加霜,背负起第二次重建家园负担。面对次生灾害的频发,摄影人好像麻木了,我

13、们对次生灾害的关第 7 页 共 8 页 7注相比 2008 年的时候少了许多。这期间发生的许多悲壮的故事没有在我们的影像中得到纪录和保存,我们更不可能有对次生灾害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巨大损失有深入的思索和分析。纪实摄影的强大社会功能在这一时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3、专题不够。 近几年来,各种画册、影展 频现,歌功颂德式的表象纪录和场面纪录太多,反映人们心灵的变化,见证家庭生活、生存变迁的作品太少。纵观近几年省、市、县各级出版的画册、 举办的影展,可谓作品纷呈,规模宏大。但今天回忆起来,又有几幅作品能长久地印刻在人们的脑海里呢?面对如此庞大的摄影群体和数量浩繁的作品,又有多少作品能产生社会的共鸣,

14、或改变家庭的命运,或改善政府的作为。分析其原因当然是复杂的,这无不与摄影人自身的条件、水平有关,与社会对摄影作品的关注度有关,与政府对摄影的认可度有关。但不管怎样,我 们还是会隐隐地感到,我们今天的摄影,特别是纪实摄影,在时间 沉淀上不够,在深度上不够, 摄 影人的坚持也不够。在重大的题材上注重表象纪录太多,不能选定一、二个主题,深入下去,长期跟踪拍摄。比如说北川新县城建设,从拆迁到建设完工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拆近的艰难与纠纷、拆迁户的安置与生活,建设中重要、典型的工程的进展,建好后住房分配的原则和矛盾的纠纷与化解、新县城各项功能的使用、入住新县城人民的生活实际情况,他们新旧生活对比的变化等等

15、。这样一些非常有价值和意义的题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现。我 们的摄影组织机构这么多年好象也没有设计课题,更没有第 8 页 共 8 页 8组织拍摄,散兵游勇似的摄影队伍,就不可能产生有题材、有目标,有深度的拍摄了。如今,的灾后重建早已全面结束,灾区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5.12”的渐渐远去,灾区人民的心灵和身体创伤已得到修复。灾区摄影人更是喜获丰收,一大批作品和人才脱颖而出,纪实作品更是功不可没。在今天这个时候能够静下心来回味和整理一下过去的所作所为,是非常有必要的。 对摄影来说,不管我们是把当作爱好也好,当作职业也好,当作消遣娱乐也好,或是当作艺术创作也好,我想说的是:朋友,坚 持下去吧!然后再深入下去,每年积累一些,就是收获,就是进步。 长此以往,功到自然成。 (王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基础医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