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柳青和《创业史》的创作.doc

上传人:wspkg9802 文档编号:5553804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柳青和《创业史》的创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柳青和《创业史》的创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柳青和《创业史》的创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柳青和《创业史》的创作.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柳青和《创业史》的创作.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山 西 大 同 大 学 浑 源 师 范 分 校 教 案2011 年 月 日 第 周 第 1 页共 14 页柳青的创业史一、柳青的生平与创作(19161978)原名刘蕴华,陕西省吴堡县人。他从事革命活动较早,1928 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 年奔赴延安。1943 年在民脂县一个乡政府任文书,历时 3 年。抗战胜利后,任大连大众书店主编。解放战争后期,又辗转回陕北深入生活。解放初期,任中国青年报编委、副刊主编。1952 年任陕西省长安县县委副书记,并在长安县皇甫村落户长达 14 年。“文革”期间,遭受“四人帮”残酷迫害,被迫停止工作。1978 年 6 月 1

2、3 日因病逝世,终年 62 岁。柳青历任第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作家协会西安分会副主席等职。柳青是当代著名小说家。他以生活态度、创作态度严肃著称。他在地方做父母官,但不搞特殊化。回到皇甫村,他拣了一个没人住得破庙搬了进去,为了和农民相融合,他把以前留的长发剪短了,剃成了庄稼汉那样的光头,并且留起了两撇小胡子;把干部服脱掉了,穿上了农民常穿的对襟大褂子;写作时戴眼镜,出门就摘了。他深入生活是最彻底的。他经常去农民家去串门,往炕上一坐就聊起来。人们亲切地称他为“柳青老汉”。他几十年如一日生活在农民中间,有着丰厚的生活积累。梁生宝的原型就是农业合作社的主任王家斌。创业

3、史就是在皇甫村写成的,出版以后,他把所有的稿费 16000 元全都交给了公社。他不仅写农民,而且为农民着想,为了改变农民的生活,他经常献计献策。他写作不求快,不图名利,认真修改,一丝不苟。他给自己规定了“三不”:不讲创作经验,不登报,不照相。1978 年他在北京病世以后,根据他的遗嘱,骨灰下葬到他家的破庙后头。农民非常爱戴他,文革中,他被卡车拉着游斗,大人孩子都躲在山 西 大 同 大 学 浑 源 师 范 分 校 教 案2011 年 月 日 第 周 第 2 页共 14 页屋里,不出来看。他的骨灰下葬那天,更是人山人海,人们放声痛哭。朋友给他的挽联上写着:扎根皇甫,千钧莫弯;方寸未死,永在长安。他

4、的小说大都以新中国农村生活为题材,生活气息浓厚,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农村历次重大变革,反映了农民的现实生活和精神面貌。其代表作品是创业史第一部。由于“四人帮”剥夺了他 10多年最宝贵的创作时间,创业史的全部创作计划未能如愿完成,这是当代文学史上的一大憾事。他计划写四部:互助组阶段,农业合作化的巩固和发展阶段,合作化运动高潮,大跃进、人民公社、全民整风。主要作品短篇小说集地雷(光华书店 1947 年 2 月初版)中篇小说咬透铁锹(恨透铁)(载延河1958 年 4 月号)长篇小说种谷记(山东新华书店 1950 年 3 月初版)、铜墙铁壁(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1 年 9 月初版)、创业

5、史第一部(中国青年出版社 1960 年第版,该小说最早在延河1959 年第 411 期上连载)创业史第二部上卷(中国青年出版社 1977 年 6 月第版)创业史第二部下卷(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年6月第版)二、 创业史创业史(第一部)是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郭振山主要人物:梁生宝“蛤蟆滩三大能人”郭世富 山 西 大 同 大 学 浑 源 师 范 分 校 教 案2011 年 月 日 第 周 第 3 页共 14 页姚世杰梁家梁三老汉、生宝妈、梁秀兰贫苦农民高增富、冯有万 、任欢喜、徐改霞落后农民高增荣、栓栓、白占魁 1、情节内容简介 1929 年,是陕西饥饿史上有名的民

6、国十八年。关中大旱,逃荒的人成群结队,不少人就饿死在路上了,渭南下堡村蛤蟆滩的人每天早上都去掩埋死在路上的无名尸首。三岁的宝娃随寡母王氏逃难到了下堡村,被村民梁三捡回来。梁三娶妻收子,重新组建了家庭。宝娃改名为梁生宝。梁三带领全家艰苦奋斗,苦熬苦做(种地、打柴、缝补衣裳),想创立起一份家业,无奈时年不济,一次又一次以失败告终。梁三累弯了腰,也没有实现创立家业的愿望。土改后,梁三分得了十来亩土地,他欣喜若狂,重新萌发创业想法,他一心想走个人发家致富的道路。养子梁生宝已经长大成人,而且成了一名共产党员,他一心想办互助组,张罗集体创业的大事。于是,父与子的矛盾和冲突便时时在两代人中间发生。1953

7、年春天,一天清早,梁生宝动身去郭县买稻种,为的是实行稻麦两熟的计划,使互助组多打粮食。梁三对儿子的所做所为十分不满,但又无力劝阻,只好向生宝娘发火。村中的富裕中农郭世富正给新房上大梁,梁三和村民都前去观看,心中非常羡慕,他觉得这样的发家致富才是正经庄稼人的榜样。村民代表主任郭振山和富农姚士杰原是一时仇人,如今都成了郭世富的座上客,梁三心中不是滋味。此时正当春荒时分,区政府号召“活跃借贷”(当时农村实行的互相山 西 大 同 大 学 浑 源 师 范 分 校 教 案2011 年 月 日 第 周 第 4 页共 14 页救济的一种办法,发动有余粮的农户,把粮食低利借给困难户,春借秋还,防止高利贷剥削)。

8、郭振山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想凭借自己在村中的威望发动村中大户拿出余粮借给困难户,不料郭世富等人拒不吐口,郭振山十分尴尬。困难户们也非常失望。土改以后,郭振山一心想个人发家致富,很少关心群众利益和集体事业,在村民中的威信大大下降。梁生宝一路上省吃俭用从郭县买回了稻种,分给众人后,自家的倒不够了,这又使梁三老汉大为不满。村里有个俊俏女子叫徐改霞,她念过三年初小,土改时和生宝在一起开会学习,彼此产生了好感。郭振山常劝改霞到工厂去当工人,改霞心中很矛盾,想找机会与生宝好好谈谈,生宝也对改霞有心,只是苦于工作太忙,没机会接近。“活跃借贷”失败以后,村里的困难户就把希望寄托在生宝身上,因为生宝的互助组准备进

9、山割竹子挣钱,这无疑是一种用生产自救的可行之路。他们提出扩大互助组,也跟生宝一起干。出于党员的责任心,生宝应允下来,重新制订了进山计划,并让高增福组织人运扫帚。进山之前,生宝又拿出与供销社订购合同的预支款,分给众人做安家费用。一时大家都很兴奋,感到了有组织的优越性。梁三老汉认为儿子不知天高地厚,竟然挑起这么大的担子,心中很是不安。他找卢支书诉说心事,卢支书细细给他做了一番思想工作,老汉心中才踏实了一些。生宝进山后,村里有了一些变化。先是郭世富仗着财大气粗从郭县买回的稻种要比生宝买的多一倍。他故意让人敲锣吆喝:“唔喜愿分百日黄稻种的,都来分啊!不限互助组,”他要把梁生宝比下去,在大家心中建立起威

10、信。山 西 大 同 大 学 浑 源 师 范 分 校 教 案2011 年 月 日 第 周 第 5 页共 14 页富农姚士杰的女人坐月子,他雇来栓栓媳妇素芳来家做月工,并借机诱奸了她,然后挑唆她勾引生宝,破坏生宝的名誉。互助组的任欢喜留下来照看田里的庄稼,上级派来韩技术员指导密植水稻,两个人耐心地向群众宣传推广科学育秧,渐渐使恪守旧制的农民信服。生宝带人进山以后,先扎好茅棚安家,然后做出具体分工,劳动进行得很顺利,只有栓栓不小心割伤了脚板。生宝尽心照料他,并代替栓栓干活。他以这种公道、能干的品格博得了众人的拥戴。栓栓受伤的事被他爹知道以后,他爹到生宝家大闹一场,并宣布坚决退组,与富农姚士杰搭伙种地

11、,梁大老汉家也接着退了组。生宝一行人刚从山里回来就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栓栓、梁大两家一退组,任老四等人也开始动摇,八户之中只剩下梁生宝、冯有万、任欢喜三户。梁生宝毫不动摇,耐心细致地做大家的思想工作,终于使动摇的人稳住了阵脚;同时他又吸收了两户新组员,经过一番调整,互助组的力量大大增强。经过一番苦干,到秋天,生宝互助组的密植水稻获得了大丰收,产量比单干户要高出一倍。这一成功,使得总路线的意义在蛤蟆滩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事实。他们主动向国家出售余粮 50 石,合 1.2 万斤。这一下大大促进了蛤蟆滩的统购、统销工作。郭世富在这场和平竞争中成了输家,彻底收敛起了春天的那股神气。他病了,虽能下炕,但不出街

12、面。姚士杰则公开反抗统购、统销工作,最后受到了群众的斗争,他不得不低下了头。经过党的教育,郭振山的自发思想有了改变,重新开始为集体的事情山 西 大 同 大 学 浑 源 师 范 分 校 教 案2011 年 月 日 第 周 第 6 页共 14 页奔波,显示出卓越的魄力和组织才能。他积极热心地组织起一个声势浩大的送粮队,欢天喜地去交售余粮。梁生宝、冯有万和任欢喜到县上的“互助合作训练班”学习去了,培训回村后,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始筹建“灯塔农业合作社”,梁生宝被推举为社长。梁三老汉在事实面前认识到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开始理解儿子的事业,儿子的创业,才是真正的创业,创社会主义大业。他决心全力支持儿子的工作

13、。他穿着生宝妈为他缝制的新袄裤,终于流露出生活主人的神气。生宝和改霞的爱情,最终却没有得到圆满的结果。梁生宝一心扑在互助组的工作上,没有时间考虑自己的婚姻问题。他与改霞之间缺少沟通,对她考工厂的事产生了误会。改霞细细地考虑了生宝与自己的个性,觉得两个强性子人扭在一起有些勉强,再者,她也不安心做个农家媳妇。最终理智战胜了感情,她带着几分惆怅离开了下堡村,去参加祖国的工业建设。2、主题思想:重大主题:柳青说创业史这部小说要向读者回答的是,中国农村为什么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和这次革命是怎样进行的。它的意义主要体现在:真实、形象地再现了新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1)小说描写了农村复杂的两条道路的斗争,揭示了

14、走集体致富道路的必然性,即揭示了只有社会主义才是中国农民的唯一出路。(2)展示了农村最初社会主义革命的进程,歌颂了社会主义新人的胜利。即反映了社会主义革命在中国农村发生和发展的历史,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农民命运的深沉关切。创业史是一部探索中国历史命运和生活道路的长篇小说。作者以山 西 大 同 大 学 浑 源 师 范 分 校 教 案2011 年 月 日 第 周 第 7 页共 14 页强烈的历史意识和真诚的阶段意识,通过描述梁家父子两代人不同的创业道路及其结局,概括了中国农民的生活的历程反映了他们要求改变苦难命运的强烈愿望,指出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走共同富裕集体化道路,翻身解放后

15、的农民才能开始真正的“创业史”。对于这部小说 的主旨,作家作过这样的说明“这。部小说要向读者回答的是:中国农民为什么会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和这次革命是怎样的进行的。回答要通过一个村庄的各个阶级人物在合作虾运动中的行动、思想和心理变化过程表现出来。这个主题思想和这个题材范围的统一,构成了 这部小说的基本内容。小说已经发表,在文学姐获得较高评价。肯定集中的两个方面:第一,反映农村生活广阔深刻程度。若干评论文章指出,作家的杰出之处是敏锐的揭示了不为人所注意的生活潜流,揭示潜在的,还为充分暴露的农村个阶级的心理动向和阶级冲突,并走向历史深处,挖掘了矛盾的,现实的、历史的根源。广阔和深刻是当时对史诗性的现实

16、主义小朔的最高尺度,当然柳青在小说中有关农村阶级关系的这种深刻阐析根据地是50年代人们以耳热能祥的政策文件;作家的创作是把对农民生活和心理的体验和艺术想象,纳入这以况架之中的。第二,创业史高度评价的另一依据,是创造了一组达到相当艺术水平的人物。2、人物形象:(也代表了创业史中所描绘的五种农民的创业史)1)梁生宝(先进农民代表)小说的主人公,是作家着墨最多、倾注最大热情塑造出来的一代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形象。A 作为共产党员,他把党的事业放在首位,甘心情愿去吃苦、去节省山 西 大 同 大 学 浑 源 师 范 分 校 教 案2011 年 月 日 第 周 第 8 页共 14 页每一分钱,去团结一切可以团

17、结的人共创社会主义大业。B 作为基层干部,他具有公道、能干的可贵品质,和为集体事业贡献一切的自我牺牲精神。如分稻种,进山割竹子。C 作为农民的儿子,他勤劳纯朴、老实厚道、甚至有些善感、多情当时批评界相当一致地认为梁生宝这一新人的光辉形象是创业史成就的主要标志之一。这是一个50年代农村社会创业者地英雄形象。作为当时代贫穷地农民地儿子,他从父辈里吸取了正反两方面地经验教训,也有坚定地社会主义信念,走共同富裕地道路,窗社会主义大叶,是他执着的追求,他是一个 完全摆脱了小生产者私有观念羁绊的新人形象。再他身上体现了社会作家的政治理想,和美学观念。当然,这个人物形象是作者非常理想化的一个创造,过度的理想

18、化使得人物显现的天真,就象严家严先生所质疑的哪怕是生活中极为平凡的一件小事。梁生宝能一眼就发现他的深刻意义,而且非常明快的把他总结提高到哲学的理论高度,抓的那么敏锐,准确。这种本领简直是一般参加革命若干年的干部都狠难如此的成熟,完整的具备。而柳青却认为这是梁生宝这一先进人物的主要特征,巨型的国家话语与梁生宝日常口语表面上虽不协调,但这才能显示他的阶级觉悟程度。柳青更愿意呈现给读者一个无产阶级先锋战士,而不是一个农民先进分子。创业史中主人公梁生宝形象的意义在于:在郭振山之流的老革命参加革命的动力,已经衰竭的时候,梁生宝这个新人物形象却找到了新的起点和支点。走到时代的前面。2)梁三老汉(小农创业史

19、的代表)梁三老汉是小说塑造得最精彩的形象。他是一个老一辈农民,善良、山 西 大 同 大 学 浑 源 师 范 分 校 教 案2011 年 月 日 第 周 第 9 页共 14 页勤劳、倔强、保守。他由衷地感谢共产党,给他带来土地、带来创业希望,但又不理解、不能接受社会主义的新事物,思想和性格上充满了矛盾。最后,在事实面前,他心悦诚服并愉快走上互助合作的社会主义大道。这一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农民在告别封建私有制时在思想和心灵上逐步转变的艰难历程,其中饱合作者对农民的理解和挚爱之情。A 朴实、善良、正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劳动创立家业。B 保守、自私、狭隘,带着沉重的精神枷锁。小说的“题叙”简叙了梁三老汉在旧

20、社会奋斗几十年,尽管性格倔强、勤劳能干,却因天灾人祸、势单力薄,没能创出一份家业的故事。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扼要概括了无数小农创业梦幻灭的历史。解放给了梁三土地,重新唤起了他的创业热情,可儿子梁生宝积极走合作化道路的热情又与他的小农梦想相左。他劝说,冷嘲,叹息,都无济于事。他不赞成互助组,又为儿子的“闹腾”深深担优;他既有传统农民的保守、倔强,又常显露出天真、幽默的性格。在描写他思想感情转变的过程中,柳青也十分准确地把握住了现实生活的逻辑和人物性格变化的分寸感:他不是因为儿子的开导,而是因为儿子“平世事”产生的好名声给他带来了自豪才开始了转变的,甚至在他默许儿子为大家办事的同时,作者还让他说出了这

21、么一段能够准确表现他既无奈、又通情达理的复杂心情的话:“你爷说:世事拿铁铲子也铲不平。我信你爷的话听命运一辈子。我把这话传给你,你不信我的话,你干吧!爹给你看家、扫院、喂猪。 ”,这样,作家就在这个人物形象身上倾注了对传统农民的深刻理解与复杂情感,使这个人物成为一个典型形象。对于创业史在60年代曾发生争论,1960年邵荃麟在文艺报编辑部的依次会议上说:”创业史中梁三老汉比梁生宝写得好,概括了中国几前年来山 西 大 同 大 学 浑 源 师 范 分 校 教 案2011 年 月 日 第 周 第 10 页共 14 页中国个体农业的精神负担,但很少去能分析梁三老汉这个人物的形象,“再次之后,严家严撰写的

22、文章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因为创业史的成就,最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史意识形象的厚实,丰富,即美学的标准;一个则是在两条道路斗争中处于徘徊动摇的中间状态的农民表现。在揭示社会生活面貌的深度和广度上的意义,即题材的价值问题。为支持自己的观点,他指出梁生宝这一形象有三多三不足的缺陷:”写理念活动多,刻画人物性格不足,外围烘托多,放在冲突中表现不足,抒情议论多,客观描绘不足,在争论中,严家严有进一步指出梁生宝的过分理想化的问题。用今天的眼光来看,梁三老汉是创业史塑造的最精彩的中国老一代农民的典型,在旧社会,他经历了发家成梦的辛酸史,解放以后,他凭直觉感激新社会给他代来新的希望。这种希望仅仅是作一个“三

23、合头瓦房院的长者”。作为背负几千年私有观念的小生产者,他倾向与个人发家制服,这是小生产者思想意识的局限性,推翻了统治者,自己作上了哪个位置再度重复剥削与压迫的道路。达到了地主阶级,自己成为曾被自己羡慕的地主老爷,或者只想从此边过着清净,平顺,的小农生活。并没有想到要创造一个新的天地,这是这个人物的历史意义。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去评价梁三老汉,他一方面想保持封建家长的尊严,当梁生宝不愿意听从他的安排而且看不起互助组时,他便自发的反对集体事业。同妻子大吵,发泄对儿子的不满,同时他具有普遍农民勤劳,善良,朴实的品质,有着一个普通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虽然梁生宝不是自己的亲身儿子,但几十年的养育之情,使

24、他们心心相通,虽然他不赞同儿子的做法,但父子之情使他在精神合感情上接近梁生宝,及其所从事、的事业,他怕儿子失败,为儿子担心,偷偷去看新法育秧,急切地希望儿山 西 大 同 大 学 浑 源 师 范 分 校 教 案2011 年 月 日 第 周 第 11 页共 14 页子能够成功,他对王瞎子,梁大老汉等背叛梁生宝的行为感到憎恶。觉得他们在拆自己儿子的台,当然,这些进处于一种父子之情,但对于儿子所从事的新事业,他只是远远观望的态度。这一个形象的塑造,可以体验到一个真正的旧时农民的性格的本质内容。梁三老汉精神世界的复杂性,是老一代中国农民的艺术写照。具有典型意义。3)其他人物形象创业史中的三大能人:郭世富

25、,姚士杰,郭振山,也是性格鲜明各具特色的形象。他们都反对互助合作,自觉的维护私有制,热忠于个人发家制富与梁生宝所代表的社会主义方向。尖锐对立,但所采用的手段方式有各不相同。郭世富,郭世富是中农创业史的代表,他公开对抗,善于进行合法斗争。富裕中农郭世富他曾经靠给人家打工为生,“拼命地干活,连剃头的工夫也没有”。后来因为愈外的机遇发了家。他有心计,处世圆滑,善于见风使舵。”他是蛤蟆滩最令人难琢磨的一个人”, 他的人生理想是做一个“五世同堂的家长”、“孔夫子和朱夫子两位老人家的忠实后代”。为此,他“这辈子三慢一快:走路慢慢,说话慢慢,思量慢慢,做活快快!”他“决心面善一辈子,做天公地道的事情:和气生

26、财,大道生财”;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不识字的经济专家”,精于心算,也精于在买卖中做手脚。他有心与共产党较量,又时时提醒自己“一辈子也不张狂”、“寸步要当心”。当作家写出他“是梁三老汉顶羡慕的人”时,就通过这个形象写出了中国农民的另一种典型:“外善内奸”。姚士杰是代表富农的创业史,表面老实,暗使阴谋,习惯于背地里较量。姚士杰的人生信条是:“好汉厉害,不在脸上,在心里头。”他能干,山 西 大 同 大 学 浑 源 师 范 分 校 教 案2011 年 月 日 第 周 第 12 页共 14 页心狠,手辣。他一方面喜听借债人的诉苦,另一方面在“热心帮助困难户度春荒”的幌子下干着纠集力量与共产党较量的勾当

27、。小说中还通过他奸污妻侄女素芳并唆使她嫁祸于梁生宝的情节,揭露了他阴险、肮脏的灵魂。郭振山是暴发户创业史的代表。作为共产党员,村代表主任,既善于隐蔽又锋芒毕露。而“蛤蟆滩第一个要紧人”村代表主任郭振山的创业史,则是一个从土改积极分子蜕变为既得利益保护者、“革命的局外人”的创业史。他曾经是“被剥削者的领袖”,积极斗争地主。但在成为富人以后,他对互助组运动产生了抵触情绪。他有自己的发家计划,决心“按人口平均,土地面积赶上郭世富”,但“绝不是自己的家业接近仇人姚上杰,那和他的政治性儿水火不相容。”因此,他为“党员这样难当,怎么办呀”的问题而苦恼,一面对上级的号召敷衍,一面又嫉妒梁生宝的积极,对他冷嘲

28、热讽。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显示了创业史在人物塑造方面的艺术成就。3、艺术特色宏大的结构与精细的描写,心理的刻画和哲理性的议论相结合,是其显著特色;全书结构严谨细密、匠心独具外部结构:由题叙、正文、结局三大板块组成。开篇用“题叙” 提供生活源头,最后有“ 结尾” 承上启下,显示生活的去向,并与下一部相衔接,力图使这部小说具有历史的厚重感,产生史诗效果。内部结构:一条主线贯穿五组矛盾。一条主线:公有制战胜私有制。五组矛盾:梁生宝梁三老汉、徐改霞、姚世杰、郭世富、郭振山。几条线索相互交错、主次分明、时隐时现,展现了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斗山 西 大 同 大 学 浑 源 师 范 分 校 教 案2011

29、年 月 日 第 周 第 13 页共 14 页争。小说注重分析人物心理,描写人物心理活动小说刻画了各种人物(共产党员、进步农民、富农、富裕中农、个人发家者、落后农民)在合作化运动中的思想和心理的变化过程。这部小说描写关中地区一个农村互助组建立、巩固和发展的过程。其中既没有曲折离奇的情节,也没有惊心动魄的场面,只讲述了一些平凡的“生活的故事 ”,但却表现了各种人物在合作化运动中的思想和心理的变化过程,体现了它的真实再现性。在艺术效果上,这部小说既有细节渲染和细致入微心理刻画,又俯视全局,视野开阔、气概雄浑。哲理性的议论得失参半。(2)在人物的形象的塑造上,引用对比手法突出人物的不同性格,不同人物的

30、不同性格也是一大特色。(3)语言方面,人物语言采用经过提炼的口语而叙述语言是充分书面化,这构成了一种对比叙述语调于人物语言的距离,有助于叙述者对故事的介入,显示叙述者全知的权威姿态;4、不足:(一)主要是以社会政治运动的全过程作为小说的描写线索,过分夸大了农村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简单地用阶级分析的理论和方法配置人物。(二)在处理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矛盾冲突时,把新中国成立初期一般农民劳动致富的要求,一概当作资本主义倾向加以批判。山 西 大 同 大 学 浑 源 师 范 分 校 教 案2011 年 月 日 第 周 第 14 页共 14 页(三)对富裕中农的描写,过分强调他们自私落后的一面,对富农的描写,在批判的同时忽视了他们可能改造的另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创业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