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行政管理平时作业答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550709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管理平时作业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行政管理平时作业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行政管理平时作业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行政管理平时作业1、 什么是政府角色“越位” 、 “缺位” 、 “错位”?结合现实实例分析说明之。答:政府角色“越位”主要是指政府干了不该干的事情和管了不该管的事情,直接包揽了本来可以通过市场进行的纯粹私人产品的生产供应,以及可以由政府、企业,非政府公共组织共同参与的混合性公共物品的生产。具体表现:( 1)政府职能与市场功能不分。我国政府的一些部门和一些管理者仍然习惯于代替市场去配置与私人产品相关的资源,行政审批的不合理和过多过滥,就是政府取代市场的典型表现。( 2)政府与企业不分。表现为政府变相经营企业、经营公司,承担应当属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责任。不仅为企业制定决策、筹集投资、掌管人事,而且还

2、最终负担亏损,使企业长期处于政府的管束与庇护之下,无法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影响了我国公司制改革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进程。( 3)政府与社会中介组织不分。表现为政府组织通过主管、指导等方式直接介入各种协会、社团、居民自治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的内部管理与事务运作,使它们直接或间接处于政府组织的附属地位,难以真正依照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原则成长发育,阻碍了非政府公共组织在公共管理中作用的发挥。(4)政府与事业组织不分。表现为既有使用事业编制的行政机关,又有使用行政编制的事业机构。有的事业单位实际上是行政部门的延伸,承担着一定的行政职能。政府角色“缺位”,主要是指本来应当由政府生产和

3、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政府却没有充分尽职尽责,甚至在某些公共领域出现了“真空”。应由政府提供的水利设施、生态环境保护和其他必要基础设施的建设仍然力度不够;医疗、养老、失业、救济以及其他社会保障服务的公共供给仍然不足;市场经济秩序不健全,竞争规则不完备,信用体系尚不健全;应由各级政府提供的公共教育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城市公用事业服务等,仍然不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政府职能错位,是指政府内部发生的职能混乱现象,即你干我的事,我越你的权,互相打乱仗。政府职能错位是个老问题,在对政府职能进行大规模的调整和改革时期,这个问题更加突出:(1)在纵向上,既有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职能越位,也

4、有下级政府对上级政府、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职能越位。具体谁越位更严重一些,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具体情况不尽相同。 例如,在土地等资源的管理上,几乎都是下级政府和地方政府越位较严重,而在人事、机构管理方面,大都是上级政府越位较多。(2)在横向上,主要是各级政府部门职能交叉、重叠,职权划分不清楚,互相推诿扯皮,政出多门的问题时有发生。(3)在条块关系上,既存在条条对块块,即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超越职权干预下级政府管理事务的现象,又有下级政府超越职能干涉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业务的现象。2、 联系实际,我国行政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答:广义的行政执行是指全部的行政管理活动;狭义的行政执行是指对行政决策的实施,

5、是指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遵循决策部门确定的决策目标,使行政决策方案得到具体落实,以达到预期目标是全部活动。行政执行的特点主要有, (1)经常性(2)实务性(3)强制性(4 )果断性(5)灵活性。行政执行的原则有:(1)准确原则。 (2)迅速原则。 (3)创造性原则。 (4 )跟踪检查原则。 (5)毅力原则。 (6 )条理原则。 (7)民主原则。从总体看,我国各级政府在行政执行中,基本上达到了决策的要求,能够如期完成任务,使党和国家制定的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得到了有效地贯彻和实施,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但是,在任何一个国家的行政执行活动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政策失

6、调、目标移位、控制不当、执行不力、腐败行为等等。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政府在行政执行中也出现了“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 “地方保护主义”等现象。对于这些现象必须予以重视,进行分析,着手解决。行政执行中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1) 执行偏差。即行政执行的最后结果与决策目标不尽一致,行政执行歪曲或偏离了决策目标。这主要是由于两种情况造成的,一种情况是,行政决策方案确定以后,在行政执行过程中,由于决策时所具备的条件和形势已经发生变化,行政执行主体没有办法和能力达到决策目标;另一种情况是,囿于行政执行人员的知识素养、执行能力和理解水平以及执行体系不健全,行政执行没有实现行

7、政决策目标,造成行政执行实际效果与行政决策目标之间出现差距。(2) 执行变形。即在行政执行过程中或多或少地歪曲了决策目标。这种情况主要体现在地方政府和基层机关身上。执行变形的情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附加性执行。在行政执行过程中,执行部门常常附加一些原决策目标所没有要求的内容,从而使行政执行过程复杂化,影响了决策目标的实现程度。第二、替换性执行。当需要执行的决策目标与负责执行的行政机关或行政人员存在利益冲突时,执行者制定与上级决策目标表面一致但本质上却相违背的执行措施,妨碍了上级部门决策目标的有效实施。第三、选择性执行。在行政执行中,执行者常常对上级指令、决定进行过滤,选择对自身“有利”的规定、措施,抵制甚至拒绝执行对于本级政府部门、本地区发展“不利”的内容。第四、象征性执行。在行政执行中只采用象征性措施,使行政执行流于形式,缺少落实行政决策的具体内容,表面上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却受不到实际成效。导致行政执行中执行偏差、变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执行者利益驱动产生的行为偏差;机制失衡,行为规范缺乏机制约束;行政结构紊乱,机构设置不当、权责不清、办事程序烦琐、规章制度不明确等;执行人员素质不高;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职业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