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2012 学年第二学期国际贸易学院安全教育试题学院:国际贸易学院班级:国贸一班姓名:赵香帅学号:2011030101521. 简述宿舍火灾一旦遇到火警、火灾,我们应采取什么措施保全生命、如何有效应对?(不少于 300 字,本题 20 分)(1)逃生前要关紧着火房门,采取这个措施,可以是火焰、浓烟禁锢在一个房间之内,不致于迅速蔓延,能为逃生赢得宝贵的时间;(2)用水降温,若大火和浓烟 封闭 通道无法逃离时,只能退守内采取 相应的对策;最好用施布条塞门缝隙,用水浇在着火的门窗,降低温度;(3)用湿毛巾、湿衣服、布等掩住口鼻,防止吸入有毒气体;用膝、肘着地、匍匐前进,采用低姿势有利于逃生;
2、(4)正确选择逃生方向,若向楼顶平台逃生时发现被火、烟追赶上或向上的通道被封锁时,要果断地改选逃生线路,从另一层楼的安全通道逃生,遇有防火门要及时关上。要观察风力的情况进行逃生。如果说是处于下风方向,而风和火在上风方向,最好从侧风方向逃生,不要追着风跑,也不要追着烟跑;(5)若经过火焰区,切记要将衣服用水浇湿、用湿毯子裹住全身或湿衣服包住头部等裸露部分,万一 衣服着火则要用打滚的方式扑灭火苗。在非上楼不可的情况下,必须屏住呼吸上楼。因为浓烟上升的速度是每秒 35 米,而人上楼的速度是每秒 0.5 米;(6)利用阳台自救,若阳台下面的一层房间着火,楼梯已被火焰封堵,不能下楼往外逃避时,人们可以在
3、阳台上躲避,等待救援。同时阳台是消防人员火灾中救援人员的重要途径。因此,阳台上不应放置易燃物,如毛毡、木材等。一旦发生火灾,阳台上的易燃物就变成了火灾蔓延的媒介,会造成更大的危害;(7)选择正确的逃生路线,若得不到即使救援,在有把握的情况下,所处楼层较高,可用床单、窗帘等织物撕成能负重的布条连成绳索,系在窗户或阳台的构件上向楼下滑去。楼房的窗外有雨水管、流水管或避雷线,可以利用这些设施向楼下滑去。若距地面太高,可下到无危险楼层时,用脚将所经过的窗户玻璃踢碎,进入后再从那里下楼。如所住房间距楼顶较近,亦可直奔楼顶平台或阳台,耐心等待救援人员到来;(8)不要盲目逃生,不要在慌乱中选择跳楼。据统计,
4、从 3 楼以上往下跳,死亡概率极大。火灾中千万不可钻到床底下、衣橱内、阁楼上试图逃避火焰或烟雾,这些都是火灾现场最危险的地方,又不易被消防人员发现而获救。不能利用一般电梯作为逃生通道,因为容易产生烟囱效应或断电停运;(9)以防为安,如果说房间里已经有火进入了,此时最好是退到相对安全的卫生间内作短暂避难。进入卫生间后要将门窗关紧,缝隙堵严,拧开所有的水龙头放水。特别是浴缸中要始终保持在较高水位,便于取水泼浇门窗,危急时还可以躺在浴缸中暂时避难,提高获救的可能性。向窗外悬挂醒目标志,晚上可用手电向窗外照射,以获得及时救援。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如何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养成良好的物品保管和财产保护
5、的习惯?(不少于 300 字,本题 20 分)1、居安思危,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一般防盗的基本方法是人防、物防和技防。其中“人防”是预防和制止盗窃犯罪唯一可靠有效的方法。对大学生而言,提高防范意识,做好防盗工作,这不仅是个人的事,也是全校师生共同关心的大事。只有人人参与其中,群防群治,才能真正有效控制和防范盗窃案的发生。事实上发生在大学生周围的盗窃案件大部分是由于大学生自身的防范意识淡薄而引起的,不注意对自身财物的保管,给盗窃作案分子以可乘之机。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应从以下几个环节上加强安全意识培养,提高防盗能力:(1)对于大额现金不要随意放在身边,应就近存入银行,同时办理加密业务,将存折和印鉴
6、、密码、身份证分开存放,最好不将自己的生日、手机或家庭电话号码、学号作为自己的存折或信用卡的密码,防止被他人发现盗取; (2)对贵重物品如手机、快译通、照相机等,不用时最好锁起来,以防顺手牵羊者盗走;(3)不要怕麻烦,随手关窗锁门; (4)相互关照,勤查勤问,对陌生人要多留一个心眼; (5)积极参与安全值班,共同维护集体利益。 2、遵守纪律,落实学校安全规定为营造一个安全学习环境,学校有关部门都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来规范大家的日常行为,但有些同学常常为了自己个人的一时之便,置学校的纪律于不顾,违反规定,结果给自己和大家造成财物损失: (1)不随意留宿他人。大学生因在宿舍违规留宿造成被盗的例子很多
7、,应该从中吸取教训。日常生活中,同学、老乡、朋友来访本是很正常,但有些同学对来访的人并不十分了解,又碍于情面,宁可违反学校的有关规定,也不做对不起朋友、老乡的事,江湖义气实不可取。来客一时无法离校,学校和周边都有招待所可以接待,万一客人要在宿舍留宿,也应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办理相关登记手续,这应该是大学生很正常很礼貌的行为; (2)爱护公共财物,保护门窗和室内设施完好无损。有些同学在平时忘带门钥匙后为图省事,毁锁开门,还有部分学生将衣柜,书桌损坏。这些公物损坏后又不报修,使寝室的门、柜形同虚设,起不到任何保护财物的作用。 3、提高修养,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根据有关调查研究表明,盗窃作案分子盗窃欲望
8、的产生在许多情况下一般是受到盗窃目标的诱惑与刺激,加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给盗窃作案分子提供了机会。如大额现金有意无意在人面前显现,价值贵重的照相机、随身听任意摆放在室内等,这都是盗窃案件易于产生的原因,所以加强自身财物保管是减少被盗的有效途径:(1)注意团结,友好与人相处,形成互相帮助的风气;(2)谨慎交友,克服讲哥们义气,少交酒肉朋友,防止引狼入室,甚至同流合污,成为盗贼的帮凶。因此大学生在交友过程中要特别慎重,擦亮眼睛,以免留下终生悔恨。3、交流你所遇到的或了解到的受欺骗的事例,谈谈从中我们应吸取什么经验和教训?(不少于 300 字,本题 20 分)案例:2010 年 9 月,某高校
9、新生入校期间,两名诈骗分子到某学院计算机系新生宿舍,自称是计算机系的老师,要每名同学交 80 元现金统一购买软盘,结果收了 30 多名同学的现金,当时有的同学有些怀疑,诈骗分子就叫两名同学跟着去领软盘,当走至学校图书馆时其中一个诈骗分子称刚才把钥匙不小心掉在学生宿舍了,叫一名同学回去帮他取,并让他回来到实验楼某房间去找他们,然后继续向前走。当快到实验大楼时,诈骗分子又让另一名同学去看看那个同学为什么还不回来,结果两名同学都被支开。当两名同学最后找到实验楼某房间时,才知道上当受骗,诈骗分子早消失得无影无踪。经验教训:社会环境纷繁复杂,随着高等学校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学校保卫部门应针对各类诈骗案的
10、特点,在进一步加强打击和查处力度的同时,加强教育管理和安全防范。一方面,要控制社会闲杂人员进入校园,维护校园的治安秩序,不给诈骗分子以可乘之机;另一方面要广泛开展专项教育,及时将大学生被诈骗的情况予以通报,使广大学生及时了解诈骗分子的诈骗伎俩,学会自我保护;同时我们自身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日常生活中不要贪图小利 大学生外出做家教和勤工俭学时,要通过正当的途径,确实将对方情况搞清楚,对社会上招聘大学生的广告要客观冷静地进行分析和调查,特别是对那些待遇优厚,诱惑力极强的广告要多问几个为什么,防止招聘陷阱。 (二)切忌头脑简单发热,避免以感情代替理智 在提倡助人为乐、奉献爱心的同时,要确实搞清
11、对方的真实身份和意图,提高警惕性,不能轻信花言巧语,不能头脑发热、盲目同情;交友要谨慎,感情交流要理智,单凭感情用事、一味“跟着感觉走” ,往往容易上当受骗。有些大学生信奉“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 “朋友的朋友就是朋友” ,就是没有想到这正是诈骗分子进行诈骗的手段之一。对于那些慕名和打着“朋友” 、 “老乡”的旗号找上门来的人,要善于察言观色,不要轻易“掏心窝子” ,更不能言听计从,受其摆布利用。对于那些“来无影,去无踪”的上门客,要谨慎小心,尽量不为他们提供单独行动的时间和空间,更不能随意留宿,以免给诈骗分子可乘之机。 (三)个人及家庭的资料要注意保密 在大学里过集体生活,免不了与他人
12、的相互交往,但与人交往要有分寸,交朋友要有原则,在不充分了解对方时,不要轻易将个人和自己家庭的资料和盘托出。有的同学则不然,总是大大咧咧,有的到处乱写乱扔,有的在存取现金时输入密码也不注意回避,更有甚者将密码直接告诉他人。殊不知有时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上面提到的远程诈骗,有些诈骗分子就是利用这些途径获取受害人详细资料的。 (四)保持高度警惕性,积极同诈骗分子作斗争 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在搞好学业的同时,要关心和参与校园安全建设。上述诈骗案件,并不是诈骗分子每一次都能得手,调查中发现,有的同学反映曾经碰到过这些现象,只是没有上当罢了,而有的则因诈骗数额较小,根本没有报案。当前全省正在开展“
13、平安校园”建设,学校应加大安全教育的力度,使更多的大学生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要教育大学生如何避免受骗上当,一旦受骗要及时报案;如发现对方可疑要沉着冷静,拖延时间,尽量配合公安保卫部门抓获犯罪嫌疑人,使违法分子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载。4、如果你遇到“天上掉下大馅饼”的好事,我们应如何对付?(不少于 300 字,本题 20 分)(1) 避免思想单纯,增长社会生活经验。在学生宿舍里经常有一些前来寻访的老乡、熟人、同学,或者朋友的朋友,熟人的老乡,同学的同学之类的人。这其中有的是真,有的是假,而我们很多同学缺乏刨根问底的习惯,在不辨真伪的情况下,宁信其有不信其无,而且
14、常常把他人的寻访看作是一种荣耀,因而这些人最容易上当受骗; (2) 切勿疏于防范,感情用事。我们的大学生,从小学、中学、到上大学都有一个“十年寒窗”的经历,能够进入高等学府之门当属幸运者,在大学这个园地里,我们的很多人(尤其是新生)激情溢于言表,还来不及形成防范的概念,这在客观上给诈骗分子以可乘之机。有的同学,“同情心”过强,经不住别人几句好话和可怜的求助,并受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的观念的影响,轻易相信他人,这也是容易上当受骗的另一个原因;(3)及时征求老师的意见,寻求同学的帮助。校园的人际交往是具有多样性的,在这个特定的环境里,形成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就成为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同学之间的友谊
15、和正常的师生关系比什么都可贵,唯有正确处理好这两种基本关系才能促成我们很好的完成四年的学习任务;(4)不要贪图小利,保持高度警惕性。大学生要客观冷静地进行分析和调查,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避免受骗上当,一旦受骗要及时报案;如发现对方可疑要沉着冷静,拖延时间,尽量配合公安保卫部门抓获犯罪嫌疑人,使违法分子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5)不要用感情代替理智。对于这种“天上掉下大馅饼”的好事,一定要谨慎对待,切勿草莽行事。若已经上当受骗,应该及时处置,向老师或学校保卫部门报告,切勿“哑巴吃黄连”。5、为什么要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为什么要把生命安全作为安全
16、的最高原则?(不少于 300字,本题 20 分) (1)以人为本之所以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因为它简明扼要、正确精辟地概括了实现科学发展所必须坚持的出发点、主体、动力、目的等基本原则。这些正是构成科学发展观核心内容的基本要素;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抓住了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保证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战略。要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状态,必须走发展之路,这是大势所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果。但是,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诸如: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贫富差别呈现扩大趋势;资源耗损,环境恶化等。这些情况一定程度上危害了人民的利益
17、,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也促使人们对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即不仅要把发展放在首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社会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不动摇,而且必须进一步思考:发展的主体是谁、依靠谁来发展(这是发展的根本动力)? 发展为了谁、发展成果归于谁(这是发展的出发点和目的)?衡量发展成败的标准是什么 ?提出以人为本,就是为了明确回答这些基本原则问题。正如胡锦涛同志所强调的:“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
18、)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只有一次。就个人而言,生命是我们最重要的东西。生命安全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是公民享受其他权利的基础。任何人都享有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受法律保护的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非法侵害;把生命安全作为安全的最高原则,体现了党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同时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人民负责的态度,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行动体现;体现了我国是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在我国社会的主人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