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残膜回收机械化技术形成与发展地膜覆盖技术自 20 世纪 70 年代引入我国以来,以其保温、保墒、保土、增产等显著特点,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称作为农业中的“白色革命”。但是地膜覆盖技术在带来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使土地遭到严重的白色污染,已成为当前维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所亟待解决的问题。农膜材料的主要成分是高分子化合物,在自然条件下,这些高聚物难以分解,如果不进行残膜回收,土壤中的残膜会逐年积累,若长期滞留地里,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阻碍土壤水肥的运移,影响农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导致作物减产。 农膜碎片(残膜)进入土壤后,会严重改变土壤物理性质,影响土壤的透气性,阻碍农作
2、物根系吸收水分及根系生长,导致农作物减产。此外,塑料农膜生产过程中添加的增塑剂能在土壤中挥发,对农作物特别是蔬菜作物产生毒性,破坏叶绿素和叶绿素的合成,导致作物生产缓慢或黄化死亡而减产。连续覆膜的时间越长,残留量越大,对农作物产量影响越大。连续使用 15 年以后,耕地将颗粒无收。早期的残膜回收主要是靠人工拣拾来实现。传统的人工收膜方式费时费力,要经过用镐头起茬,用扒子搂膜搂茬、集垄、清除等多道工序,劳动强度大、残膜回收率低。残膜机械化回收技术是近年来针对覆膜栽培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项配套技术。机械回收残膜可一次完成多项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残膜回收率;减少残膜对土壤结构、作物生长发育所造成的不良
3、影响;提高作物单产水平,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国家为治理农田“白色污染”,将机械化残膜回收列入“九五”期间农业适用机械化技术攻关项目。经过许多高校、科研单位多年的研发,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技术及机具,并在东北、内蒙、新疆等地区得到了推广,也为我市进行技术及机具引进,解决我市农田的“白色污染”问题提供了条件。残膜机械化回收技术是通过机械的方法将覆膜种植作物的破损地膜在苗期或收获后进行收集的一项机械化技术。残膜回收机械化技术,其关键是在研究不同作物、不同栽培模式、不同时期的残膜回收工艺基础上,重点解决棉花和玉米苗期残膜的回收工艺,包括:膜土分离、降低伤苗率及秋后残膜回收工艺、茎竿处理等关键技术问
4、题,从而形成了成熟的适用技术。此项技术亦可用于蔬菜种植中的残膜回收。二、引进残膜机械化回收技术对我市农业技术进步的意义天津市地膜覆盖种植已经有 20 多年的历史,以前主要是在蔬菜生产中应用。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我市棉花种植发展很快,棉花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 67 万公顷之间。棉花生产在我是的农业中占有了相当重要的比例。大部分地区棉花种植时间在 35 年,一些地区已达到 5 年以上。随着我市棉花生产的大力发展,由采用覆膜种植技术产生的残膜造成的农田“白色污染”已越来越严重。据天津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 2005 年 3 月在静海良王庄对棉花种植地进行的地膜残留测试,表明我市大部分棉田土壤残
5、膜污染已接近较严重程度,即农田土壤中地膜残留量较多,已经造成耕地土壤污染。残膜污染已成为当前我市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的重要问题之一,已经到了需全面治理的程度,否则将影响我市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引进残膜回收机械化技术,重点解决我市棉花生产中的残膜污染问题,以保障我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三、残膜回收机械化作业技术路线棉花残膜回收机械化作业技术按照农艺要求和残膜回收的时间不同,主要分两大类,即棉花苗期残膜回收机械化作业技术和棉花收获后残膜回收机械化作业技术。棉花收获后残膜回收机械化作业技术又主要包括:棉秆粉碎还田及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械化技术(简称粉碎棉秆及残膜回收技术)、拔棉秆及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械化技
6、术(简称拔棉秆及残膜回收技术)。棉花残膜回收机械化作业采取主要采取以下技术路线:棉花苗期回收技术路线苗期浅中耕膜边松土起膜回收集堆清理棉花收获后回收技术路线拔棉秆边残膜铲起残膜回收集堆清理棉秆粉碎还田松土挑膜起膜回收脱膜集堆清理四、实施残膜回收机械化技术的社会经济效益1、社会经济效益:回收残膜,可保证棉花生产增产、稳产。按保产幅度 10%,每亩产量 200 公斤,棉花价格 4 元/公斤计算,每亩可保产效益:20 公斤/亩4 元/公斤=80 元/亩。2、农民增收效益:残膜回收后,集中整理打包,可销售作为再生资源,每亩可以获得收益 5 元。3、残膜回收机械化技术的实施具有明显的环境、生态效益。可改善农业生产的环境,治理了农村覆膜种植带来的“白色污染”,与农村小城镇建设的要求相协调。回收了残膜,变废为宝,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通过覆膜和作物苗期里适时的揭膜,较好地适应了天津地区棉花生产前期干旱、后期雨水多的特点,有利于棉花的稳产、高产。较好地解决了棉花残膜回收的技术问题,保护了农田土壤,实现地膜覆盖技术条件下土壤的良性循环,为更大范围推广使用覆膜栽培技术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环境友好,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市新农村建设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