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浅谈林业循环经济体系的内涵及其构建.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544545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林业循环经济体系的内涵及其构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林业循环经济体系的内涵及其构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林业循环经济体系的内涵及其构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林业循环经济体系的内涵及其构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谈林业循环经济体系的内涵及其构建付强 1,苏 立维(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摘要:在全球环境恶化、资源危机日益加重的情况下,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必然的趋势,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目前对循环经济体系发展的研究尚处在探索之中,因此探讨面向循环经济的体系构建对循环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简单叙述了循环经济理论的内涵和特点及林业循环经济的产生背景,提出了我国林业循环经济体系的研究目标以及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关键词:林业;循环经济;林业循环经济Study On Forestry Circulative Economy system FU Qiang,S

2、U Li-wei(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100083)Abstract:Under the situation of global environment deterioration and resource crisis ,it is the inevitable tendency to develop “Circular economy” .Circular economy is a kind of new economic mode that can realize

3、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urrently ,the study about the circular economy system is on the stage of exploration ,so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ircular economy to inquiry that how to build circular economy system .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content and characters of circular economy

4、 and the creation background of the forestry circular economy theories in brief, and puts forward the research target and important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solved about circular economy of our country. Key Words: forestry;circular economy;forestry circular economy system林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我国

5、林业走的是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道路,依靠大量资源的消耗来推动经济的增长,使得林业面临的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经济增长潜力已接近极限,此时将循环经济发展思路引入林业产业,为我国林业的发展指出了一条新的道路。循环型林业体系的建立能够有效缓解林业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同时,对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1 循环型林业产生的背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林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然而,随着人们对林业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森林环境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急剧下降,由于在林业发展上的短视,为了眼前利益对森林资源掠夺性开发,给整个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问题。我国现有森

6、林面积为 1.6 亿 hm2 ,仅为世界森林总面积的 4.6%;人均森林面积和森林覆盖率更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 22%和 61.5%。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却伴随着林地的高速流失,每年有近 202 万 hm2 的林地转为非林地,森林超量采伐问题也很突出,全国年均超限额采伐达 7554 hm2 ;我国国土面积的27.9%约 267.4 万 km2 土地已经荒漠化,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 1 万 km2 的速度在增加;在有林地中,有相当大一部分由于林质低下无法保持水土、涵养水分,对防止水土流失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我国木作者简介:付强(1981-),男(汉),天津人,在读硕士,从事林业经济学方面的研究

7、,(E-mail)。苏立维(1984) ,女(汉) ,陕西咸阳人,大专学历, 从事林业经济学方面的研究,(E-mail)材蓄积量约为 112.7 亿 m3 ,人均 8.6 m3 ,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4.2%,木材储量严重不足。面对如此的困境,我国林业产业要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必须改变原有的生产经营模式,立足现有的资源状况,发展循环型林业产业,才能使林业发展有质的飞跃。2 循环经济的内涵和特点循环型林业是将循环经济理念引入到林业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是循环经济思想在林业产业建设中的应用。循环型林业以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高为目标,追求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按照“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

8、 ) 、再利用(Reuse ) 、再循环(Recycle )原则,通过优化林业产业由生产至消费的整个产业链结构,实现物质材料的多级循环利用和生产性活动对环境的危害最小的一种林业产业经营模式。其实质就是要发展环境友好型林业,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林业经营活动的生态化。这就要求林业产业、与其他类型工业产业共同形成基于全社会的大循环,使林业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经济活动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路循环,所有投人的原材料和资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循环回路中都能得到最合理的利用,进而使得整个林业产业链的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同时也可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兼顾经

9、济效益正是林业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内涵,将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产业建设融为一体,克服了以往生态林业发展中侧重环境保护而忽略了经济效益的问题,有利于缓解目前林木使用量的急剧增加与自身资源短缺、生态恶化的尖锐矛盾,对实现资源环境的永续利用,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循环经济的特征是强调物质能量梯次及闭路循环使用、用生态学的规律来指导社会的经济活动,因此在本质上属于一种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理念是对传统经济发展理念的根本性变革,是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力支撑。循环经济将生态规律作为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依据,使经济活动向维护生态靠拢。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

10、垃圾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具有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的粗放型特征。在这种经济模式下人们高强度地开采自然资源,又把大量污染和废物排放到自然环境当中,依靠将资源不断向废弃物转化来实现经济的增长。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模式,它要求经济活动发展“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这种经济模式能使各种资源在不断进行的循环流程中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使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循环型林业在生产过程中摒弃了以往不断加大对自然资源的使用量来获得经济利益的思想,充分考虑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使用,依靠不断提高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来创

11、造财富。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每一个原则对循环经济的成功施行都是必不可少的。减量化原则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原料和能源来达到预定的生产目的和消费目的,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重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在生产中,减量化原则要求制造商通过优化设计制造工艺等方法来减少产品的物质使用量,最终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在消费中,减量化原则提倡人们以选择包装物较少的物品,购买耐用的可循环使用的物品而不是一次性物品,以减少垃圾的产生; 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通过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来减少资源的使用量和污染物的排放量。在生产中,再利用原则要求制造商提供的商品便于更

12、换零部件,提倡拆解、修理和组装旧的或破损的物品,而不是更换整个产品。在消费中,再利用原则要求人们对消费品进行修理而不是频繁更换。资源化原则是输出端方法,是指废弃物的资源化,使废弃物转化为再生原材料,重新生产出原产品或次级产品,旨在通过把废弃物转变为资源的方法来减少资源的使用量和污染物的排放量。资源化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原级资源化,即将消费者遗弃的物品资源化以后形成与原来相同的新产品;另一种是次级资源化,即废弃物被变成不同类型的新产品。与资源化过程相适应,消费者和生产者应该通过购买用最大比例消费后再生资源制成的产品,使得循环经济的整个过程实现闭合。3 林业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3.1 林业循环经济的发

13、展目标林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是在林业生产过程中以及林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尽量减少林业资源的投入量和废气、废水、固体剩余物的排放量,提高对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大对废弃物资源的回收再利用,提高整个林业产业系统的生产效率,实现林业产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并举,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3.2 林业循环经济的参与主体林业循环经济的参与主体是指在发展循环型林业、建立林业循环经济体系的过程中的具体实施者。根据实施者的实行范围可以建立一个由小到大的参与层面:企业层面生态园区层面社会层面。(1)企业层面。单个林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尽量节约原材料、减少浪费,增加自身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也要通过清洁生

14、产合理配置林业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有不良影响的废水、废气等污染物的排放,另外,对于可回收的资源也要尽量转化为产品,以实现整个生产过程中的闭路循环。(2)生态园区层面。生态园区应该以生态理论为指导,尽力模仿自然环境,使得材料和能源在整个产业系统中能够循环使用,上游企业的废弃物能够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和动力,让各种资源都能够充分的利用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园区内的各个产业部门应该按要素需求耦合共生、相互依存,各个产业链交织成网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生态产业网络,使得各种资源得到最佳的配置、废弃物都得到合理的利用、环境污染降到最低水平。(3)社会层面。整个社会以及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强可持

15、续发展的意识,鼓励、监督、指导各企业发展清洁生产,控制污染排放,努力引导公众在整个社会意识形态中形成循环经济思想,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奠定社会基础。3.3 林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及制度支持先进的生产模式依靠先进的技术来支持,林业要发展循环经济也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设备,也需要科学的方法来管理。必须充分利用当今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在制度上,政府需要通过财政等手段鼓励开展促进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各种活动。通过政策的引导比如:提供补贴、减免税收、投资建设等手段促进循环型林业体系的建立。还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如:建立排污权市场等。由政府建立允许排污量并将总量分配到各个地区,以

16、此明确排污单位对资源和排污容量的使用权,并允许排污权在市场上交易,依靠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环境容量资源的优化配置,排污权会通过市场从治理费用低的污染源转移到费用高的污染源,从而使社会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污染物排放的减少。同时还要完善各种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为循环型林业产业体系的发展提供法律支持,也可以使政府、企业及群众强化自身责任意识,自觉地规范和约束自身的行为,从而更加有效地推动林业循环经济体系的发展。参考文献:1冯之浚循环经济导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152吴季松 循环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M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年 4 月:10-143黄贤金 循环经济:产业模

17、式与政策体系 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 12 月:57-654马晓国,李宗植,安宪军循环经济在林区发展中的重要影响J 商业时代,2005,(5):73-745雷加富关于相持阶段的林业产业发展问题J 中国林业经济,2006,(1):7-156孙卫,彭志方发展循环经济的国际比较与战略思考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5,(01):97-1017石磊,张天柱浅谈北京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J 科技潮,2004,(12):9-108郭思哲,李希昆关于构建推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的思考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5,(01):24-289朱兆良,,薛蓓儿大力发展我国循环经济J 中国青年科技, 2005,(03):6410夏明全国循环经济工作会议召开J 科技潮, 2004,(11):3811许焕岗,魏伟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J 科技潮, 2004,(0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