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 CT图像后处理技术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 CT室 2016.03.30 概念:l 影像 检查产 生的数字化 图 像, 经计 算机技 术对 其 进 行再加工并从定性到定量 对图 像 进 行分析的 过 程称 为 医学 图 像后 处 理技 术 。 基础 容积采集 数据各向同性 任何图像后处理技术都会丢失信息常用 CT图像后处理技术 二位图像后处理 多平面重建 (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 MPR) 曲面重建 (Curved plane reconstruction, CPR) 三维图像后处理 最大密度投影 (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
2、IP) 最小密度投影 (Min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nIP) 表面重建( surface shaded display, SSD) 容积重建( volume rendering, VR) 仿真内窥镜 (Virtual endoscopy, VE) 射线总和投影 (Ray-sum projection) X-线模拟投影多平面重建 (MPR) 定义: MPR是从原始的横轴位图像经后处理获得人体组织器官任意的冠状、矢状、横轴、和斜面的二维图象处理方法 应用: 显示全身各个系统器官的形态学改变,全身各个系统(病灶位置、毗邻关系、侵及范围、与大血管关系等) 优点: 重
3、建速度快;数据丢失量少;与其他重建方法混合使用 缺点: 单一平面; z轴空间分辨率较低;需要容积扫描数据;阶梯状伪影曲面重建 (CPR) 是 MPR的一种特殊方法,适合于人体一些曲面结构器官的显示,如:颌骨、迂曲的血管、支气管、输尿管、胰胆管等。 优点:显示走行复杂的组织结构 缺点:不能观察周围结构;低估管腔狭窄程度;会出现假象;客观性和准确性与操作者点画线的精确性有很密切的关系不能依靠 CPR图像判断管腔狭窄程度!最大密度投影 (MIP) 定义: MIP是利用容积数据中在视线方向上密度最大的全部像元值成像的投影技术 优点:显示高密度结构;与 MPR相结合 缺点:信息丢失较多;不适合精细结构观
4、察 应用:肺结节检出;观察血管、输尿管走行;骨折、肿瘤、骨质疏松不能依靠 MIP图像判断管腔狭窄程度!最小密度投影 (MinIP) 定义: Min-IP是利用容积数据中在视线方向上密度最小的像元值成像的投影技术。 应用:肺内气体潴留评价;大气道、支气管树和胃肠道等中空器官的病变 优点:显示低密度结构;与 MPR相结合; 缺点:信息丢失较多;不适合精细结构观察表面重建(表面重建( SSD) SSD是应用最早的三维图像后处理技术;是对高于所设定域值的表面数据,进行遮盖计算机软件模拟的光源成像的技术 应用:骨骼和血管、气道、胆囊等中空器官的显示。 优点:显示立体结构 缺点: 1)成像过程仅利用表面数
5、据,故丢失信息较多; 2)成像过程中如域值设置不当会造成一定的假象容积重建(容积重建( VR) 对全部容积数据进行遮盖成像 VR是目前多层螺旋 CT三维图像后处理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 优点:显示立体结构;美观;应用广泛 缺点:信息丢失量大;受阈值影响;不适合精细结构 应用:各类 3D重建不能依靠 VR图像判断管腔狭窄程度!射 线总 和投影 (Ray-sum projection) X-线 模 拟 投影 X ray Proj 是利用容积数据中在视线方向上的全部像元值成像的投影技术。重建后的图像效果类似于普通 X线摄影,故称为 X线模拟投影。 优点:可进行多角度、多方位投影;可利用原始数据做回顾性后处理 缺点:较平片分辨率低 X ray Proj 主要用于骨骼病变的显示。仿真内窥镜 ( VE) 定义:又叫腔内重建技术,是指调整 CT阈值及组织透明度,不需要观察组织透明度为 100%,消除其影像;需要观察组织透明度为 0,保留其图像,再调节人工伪彩,即可获得类似纤维内镜图像,并依靠导航方法显示管腔内结构 优点:无创、显示空腔脏器、气道、血管内表面结构 缺点:适用范围有限;检查前准备,伪影多、不能活检等 应用:仿真结肠镜、胃镜、气管镜总结 各种 CT图像后处理方法的应用及优缺点 辅助日常工作,满足临床需求 原始轴位图像是一切后处理图像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