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活动 思考,教材说明,1.教学内容 2.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 3.教学目标设计 4.本节课重点难点分析,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江苏科技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的第二节课。,教学内容,活动与思考将贯穿整个初中数学,本节课主要内容为三个活动。主要是感知、感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形式,让学生获得对整个数学的粗浅认识。本节课对本套教材的内容学习的方式具有引航作用。,教 学 目 标,1通过具体活动的开展,感受图形的变化和数的关系,引发学生思考。 2尝试让学生感受“想做想”数学活动的过程,从活动过程中和过程后唤起学生对活动的思考.通过思考,获得经验。 3培养学生敢于动手,敢于实践的
2、能力。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成功的体验。 4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能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结果。,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经历活动过程,在活动过程中和活动后引导学生对活动的思考 教学难点:恰当指导学生活动,及时引导学生思考,(一)多媒体课件 (二)活动所需器材(长方形纸片、刻度尺、剪刀、火柴棒、月历) (三)学生分组(4-6人一组,围成一圈),课前准备,由一张长方 形的纸片得到一 个正方形,教 学 过 程,用火柴棒搭三角形,用火柴棒搭三角形,用火柴棒搭三角形,用火柴棒搭三角形,用火柴棒搭三角形,用火柴棒搭三角形,搭1个 三角形需 要火柴棒 _根,3,用火柴棒搭三角形,搭2个 三角形需 要火柴棒 _根,搭1个 三角形需 要火柴棒 _根,3,5,用火柴棒搭三角形,搭2个 三角形需 要火柴棒 _根,搭3个 三角形需 要火柴棒 _根,搭1个 三角形需 要火柴棒 _根,3,5,7,搭10个三角形需要火柴棒_根,搭100个三角形需要火柴棒_根,21,201,观察月历,观察月历,经历了这节数学课,说说你的感受。,一节课下来:我最大的收获是_我对自己的表现感想如何_我对同伴的感想如何_我从同学身上学到了_你对老师的上课有什么评价与建议?,著名华裔数学家陈省身写给“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中国少年数学论坛的题词。,作业:,把自己的感受写进“成长记录袋”,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