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服饰风俗,宋代服饰,清新、朴实、自然、雅致,宋代衣冠服飾大多沿襲唐代,但宋与唐比,又有自身的特點:服饰款式少有创新,而且色彩单调,向质朴、洁净、自然的方向倾斜。这可能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宋王朝国内阶级斗争尖锐,加上辽、金相继南下,战争连绵,火与血给现实生活带来灾难。尤其是南宋,半壁江山,风雨飘摇,岁月难熬。权贵们只望苟延残喘,无意在服饰上煞费苦心。一是宋代晚期程朱理学影响较大,它主张“天理是至善的,人欲是万恶的”,存天理,必然灭人欲,对人们的思想有所钳制。所以,一个时代的服饰特点和当时的社会文化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官服多為大袖衫,頭戴直角冠帽,採用不同顏色的服裝來區別官員級別;貴族婦女的
2、時髦禮服則是大袖衫。另外,宋代婦女的常裝是一種稱為“背子”的外衣,其特點是對襟、直領、兩腋開衩,衣長過膝。上至后妃,下至百姓都可以穿著,可見其流行程度。 受封建禮教的影響,從五代至宋以後,出現了纏足陋習,也稱“裹小腳”。,官服,宋代官服分祭服、朝服、公服、时服、戎服、丧服等。 (一)祭服 大裘冕:祭祀昊天上帝时的礼服,大裘,用黑羔皮制成,领袖用黑繒;冕五旒,前圆后方,前高后低,玄表朱里。 衮服:祭祀宗庙、朝太清宫、受册尊号、元日受朝、册封皇太子时的衣着;衮服用青色,冕有十二旒。 鷩冕:宰相的衣着 毳冕:六部侍郎的衣着 通天冠,通天冠服仅次于冕服,冠用辽东产的北珠镶嵌,有二十四梁,冠前有金博山加
3、蝉为饰,与织成云龙纹绛色纱袍、绛纱裙(裳)相配,腰束金玉带,前系蔽膝,旁系佩绶,白袜黑舄。 远游冠服 :远游冠形状与通天冠相同,只是在前面的金博山上没有蝉纹了,远游冠十八梁,为皇太子受册、谒庙首服。,(二)朝服 朝服也叫具服,一般在朝会时使用。上身用朱衣,下身系朱裳,即穿绯色罗袍裙、衬以白花罗中单,束以大带,再以革带系绯罗蔽膝,方心曲领,白绫袜黑皮履。六品以上官员挂以玉剑、玉佩、锦绶。这种服饰,以官职大小有所不同,六品以下就没有中单、佩剑及锦绶。中单即禅衣,衬在里面,在上衣的领内露出。 着朝服时戴进贤冠、貂蝉冠(即笼巾,宋代笼巾已演变成方顶形,后垂披幅至肩,冠顶一侧插有鹏羽)或獬豸冠。并在冠后
4、簪白笔。手执笏板。北朝至唐的方心曲领是在中单上衬起一半圆形的硬衬,使领部凸起,宋代是以白罗做成上圆下方(即做成一个圆形领圈,下面连属一个方形)的饰件压在领部。,(三)公服 宋朝百官朝见皇帝或一般事务,都是穿公服,公服基本承袭唐代的款式曲领大袖,下裾加一道横襕,腰间束以革带,头戴幞头,脚穿靴或革履。 公服幞头,一般都用硬翅,展其两角,只有便服才戴软脚幞头。这种服式以用色区别等级。如九品官以上用青色;七品官以上用绿色;五品官以上用朱色;三品官以上用紫色。到宋元丰年间用色稍有更改,四品以上用紫色;六品以上用绯色;九品以上用绿色。按当时的规定,服用紫色和绯色(朱色)衣者,都要配挂金银装饰的鱼袋,高低职
5、位以此物加以明显的区别。公服所佩的革带,是区别官职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比服装颜色分得更细。,(四)时服 时服是按季节赐发给官臣的衣物。上至将相皇帝大将下至侍卫步军,赐发的品种有袍、袄、衫、袍肚、裤等。所赐之服大部分是织有鸟兽的锦纹。 在每年季节或皇五圣节,按前代制度赏赐文武群臣及将校的袍、袄、衫、袍肚(抱肚)、勒帛、裤等,用天下乐晕锦(灯笼纹锦)、簇四盘雕(将圆形作十字中分,填充对称式盘旋飞翔的雕纹的团花)细锦、黄狮子大锦、翠毛细锦(用孔雀羽线织出花纹)、宜男、云雁细锦、狮子、练雀、宝照大锦(以团花为基础,填充其他几何纹的大中型几何填花纹)、宝照中锦、御仙花(荔枝)锦等作面料,其中以天下乐晕锦最
6、高贵。,戎服,宋代军队平时防卫巡逻或作战,常着战袄、战袍。 官兵作战时要穿铠甲。铠甲表面缀有金属薄片,用来保护身体。 我国甲胄在五代时型式已规范化,北宋曾公亮著武经总要记载,甲胄形成定制,以甲身掩护胸背,用带子从肩上系联。腰部用带子从后向前束,腰下垂有左右两片膝裙,甲上身缀披膊(掩膊)。兜鍪呈圆形复钵形,后缀防护颈部的顿项。顶部突起,缀一丛长缨以壮威严。 宋代有一种特别的铠甲纸甲。它是用一种特柔韧的纸加工的,叠三寸厚,在方寸之间有四个钉,雨水淋湿后更为坚固,在五十步外用强弩射之不能射穿,常服,宋代男子除在朝的官服以外,平日的常服也是很有特色的,常服在这里指“燕居服”(即居室中服用的衣物)因此也
7、叫“私服”。宋官与平民百姓的燕居服形式上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在用色上有较为明显的规定和限制。从隋代开始,帝王统用明黄色制衣,官臣不得乱用。据文献记载,由于朝廷内赐佩金银鱼袋的公服是以紫、绯色原料制做,故一般低级官吏不得乱用,而只可服用黑白两种颜色。,宋时常服有如下几种,“袍“有宽袖广身和窄袖窄身两种类型,有官职的是锦袍,无官职的是白布袍。 “襦”、“袄”为平民日常穿用的必备之服。襦、袄有夹棉之分。“短褐”是一种既短又粗的布衣,为贫苦人服。由于这种衣服体窄袖小,故称之为筩袖的襦。 “襕衫” ,是一种裳下摆接一横襕的男人长衫。 “裳“,沿袭上衣下裳的古制。是冕服、朝服或私居服的式样。宋时也有上衣下裳
8、的穿法。男子也穿用对领镶黑边饰的长上衣配黄裳。居家时不束带,待客时束带。 “直裰(duo)“是一种比较宽大的长衣。由于下摆无衩而背部却有中缝而称“直裰“。 “鹤氅“,宽长曳地,是一种用鹤毛与其他鸟毛合捻成绒织成的裘衣,十分贵重。,袍服形式,圆领大袖,施横襴,腰束革带 革带:是区别官职的重要标志之一 大带:鞓tng,銙ku,扣,铊tu尾 鞓:大带基础,前后两条,一条有孔,两端以金银为饰一铊尾 束时下垂,另一条腰后,缀饰片銙、方型为主,间以圆型 銙(古代附于腰带上的装饰品,用金、银、铁、犀角等制成):其数量与质地区别官职大小,方心曲领 下方上圆,形如缨络锁片 戴于项间 宋明,襴衫,无袖头长衫,园领
9、,交领 下施横襴,腰缀襞织(衣带) 白色细布(士子) 直身或直缀(无襴)居家用,佩鱼制度 初见于唐 三寸鱼形(联络的凭证)鱼目不闭常备不懈 虎符变形 唐 五品以上 鱼符 鱼袋 宋 不用鱼符,仍用全袋 有资格穿紫绯金银饰鱼袋(较高荣誉,职衔时加以申明),特殊情况:“借紫”“借绯”,此外宋代男式衣着,还有布衫和罗衫。内用的叫汗衫,有交领和颌领形式。质料很考究,多用绸缎、纱、罗。颜色有白、青、皂(黑)、杏黄、茶褐等。袄的质料有布、绸、罗、锦、 丝和皮。袄的用色有青、红、枣红、墨绿、鹅黄等几种。贵族裤子的质地也十分讲究,多以纱、罗、绢、绸、绮、绫,并有平素纹、大提花、小提花等图案装饰,裤色以驼黄、棕、
10、褐为主色,幞头形制的变化,幞头是宋代常服的首服,戴用非常广泛,宋代的幞头内衬木骨,或以藤草编成巾子为里,外罩漆纱,做成可以随意脱戴的幞头帽子,不像唐初那种以巾帕系裹的软脚幞头,后来索性废去藤草,专衬木骨,平整美观。背后两脚 以铁丝、琴弦或竹篾为骨,弯制成各种形状,所谓曲脚、交脚 梦溪笔谈卷一说:“本朝幞头有直脚、局脚、交脚、朝天、顺风,凡五等,唯直脚贵贱通服之。”直脚又名平脚或展脚,即两脚平直向外伸展的幞头。局脚是两脚弯曲的。交脚是两脚翘起于帽后相交成为交叉形的幞头。朝天是两脚自帽后两旁直接翘起而不相交。顺风幞头,顺风从字面上不易领会其特点,沈从文先生以为将两脚提掖,使之偏于一侧者,呈平衡动势
11、,即顺风幞头。此外,作卷云状的幞头脚,大抵皆是教坊乐工、杂剧艺人诨裹时所戴。至于使役之人,在宋元两代常戴无脚幞头,它可以说是幞头中之最低的一等了。 南宋时,太上两宫寿礼赐宴及新进士喜宴,则在幞头上赐插红、黄、银红三色或二色的插戴,以示恩宠。,漆纱幞头,裤袜,菱纹绮履,1.白沙宋墓壁画上的局脚幞头 2.宣化辽墓壁画上的交脚幞头 3.开化寺宋代壁画上朝天幞头 4.唐韦泂墓壁画上的顺风幞头 5.焦作金邹墓画像石上的幞头脚呈卷云状 6.焦作老万庄元墓壁画上的凤翅幞头 7.巩县宋永熙陵石雕控马人所戴幞头,隋代的幞头 1.武汉周家大湾隋墓出土陶俑 2.陕西三原隋李和墓出土陶俑 3.湖南湘阴隋墓出土陶俑 4
12、.武汉东湖隋墓出土陶俑,1.平头幞头,唐贞观16年独孤开远墓出土俑 2.硬脚幞头,唐开元2年李贤墓石椁线雕 3.前踣(bo)式幞头,唐开元2年戴令言墓出土俑 4.圆头幞头,唐天宝3年豆卢建墓出土俑 5.长脚幞头,莫高窟130窟盛唐壁画 6.衬尖巾子的幞头,唐建中3年曹景林墓出土 7.翘脚幞头,敦煌石室所出唐咸通5年绢本佛画上的供养人 8.翘脚幞头,莫高窟144窟五代壁画上的供养人 9.宋式展脚幞头,宋哲宗像 10.明式乌纱帽,于谦像,宋代文人的巾帽,宋代文人平时喜爱戴造型高而方正的巾帽,身穿宽博的衣衫,以为高雅。宋人称为“高装巾子”,并且常以著名的文人名字命名,如“东坡巾”,“程子巾”、“山谷
13、巾”等。也有以含义命名的,如逍遥巾、高士巾等。米芾画史曾说到文士先用紫罗作无顶的头巾,叫作额子,后来中了举人的,用紫纱罗作长顶头巾,以区别于庶人。庶人则由花顶头巾,幅巾发展到逍遥巾。其与东坡巾相似的高装巾子在五代韩熙载夜宴图中已经出现.,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穿着交领宜身宽袖的长衫,头上戴的帽子就是东坡帽。所穿的就是直裰,领、袖、裾均有宽襕,极为宽博,腰束丝绦,系宋人拟仿古代深衣而成的服装。,民服,宋代男子,上身以穿圆领袍衫为主。此外还有凉衫、紫衫、毛衫、葛衫、褴衫等。凉衫披在外面,因色调是白的属于冷色,故称凉衫。紫衫,形制较窄,本为戎服,后来士大夫也穿,窄袖紫衫前后开衩,便于骑马。凉衫较宽大,
14、紫衫较短窄。凉衫,男女均用。由于凉衫较浅白,又多用于吊丧。毛衫、葛衫因质地不同得名。褴衫属于袍衫的形制,近于官服,与大袖常服相似,白色,其下前后裾加缀一横幅。像宋代的应试的举子就穿白褴衫。,此外,有一种长袍,袍长至足,有表有里,里面有棉絮,因为长,也称长褥,有宽袖广身的和窄袖紧身的。有官位的,穿锦袍,平民百姓,穿布(或麻、或棉)袍;未有官位的文人,穿白袍。劳动人民多穿襦、袄。襦有袖头,长度通常至膝盖,有夹的有棉的,多衬在里面。袄、襦区别不大,多穿在外面。靖康之乱时,有些士大夫常以绮罗到民间换取粗布袄裤,以躲避金人的抢掠。短褐是粗麻布支撑点 衣着,为贫困百姓常用。因其身狭袖小,又称之为“筒袖襦”
15、。宋代隐者多穿褐衣。,在宋代,男女都穿背子。其质地区别极大,男子穿背子的有皇帝、官吏、士人、商贾。女子穿背子的有后、妃、家居妇女、歌乐女子等 宋代还流行一种名为膝裤的胫衣。罩在膝下脚上,男女都用,贫富都用。据说南宋秦桧在朝为相,高宗对他时有防范;秦桧死后,高宗松了一口气,对臣下说:“朕今日始免膝裤中置匕首矣”,背子:在宋朝,背子是男女都穿着的一种服装。背子的袖管长至手腕,两裾(衣服的前襟)平行不缝合,两腋以下开叉。女子的背子长度与裙子相等,袖子比衫子略宽。一种样式是在两腋和背后都垂有带子,腰间用勒帛束缚(徽宗以前);另一种是不垂带子,腰间不用勒帛(徽宗以后),任其左右两襟敞开,变为散腰,显得更
16、为简便和潇洒。 宋代的背子主要是从半臂发展而来的,但与前相比,袖管和两裾都要加长,而且男子和女子的背子也有区别:男子的背子只是衬服,一般不穿在外作为常服;女子的背子则作为常服甚至礼服穿用。,宋代的胡服,宋代建朝伊始,朝廷便对少数民族服饰的传入严加禁止。后来,宋徽宗下诏:“京城内近日有衣装杂以外裔形制之人,以戴毡笠子、着战袍、系蕃束带之类,开封府宜严行禁止。”但事实上,胡服在中原不仅没有灭绝,反而有所滋蔓。宋徽宗又下诏:“敢为契丹服若毡签、钩墩(一种妇女靴裤)之类者,以违御笔论。” 宋代北方先因契丹族势力强大,后因女真族兴起,胡服流行范围不断扩大。据揽辔录记载:“最甚者衣服之类,其制尽为胡矣,自
17、过淮以北皆然。”有些妇女的发式效仿女真族,作束发垂头式样,称为“女真妆”。开始于宫中,继而遍及四方。临安舞女则戴茸茸狸帽和窄窄胡衫。续资治通鉴记载孝宗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臣僚言:“临安府风俗,自十数年来,服饰乱常,习为边装中原士民,延首企踵,欲复见中都之制度者三四十年却不可得。而东南之民,乃反效于异方之习而不自知。”可见,南宋时期南方已经受到了北方民族服饰及生活习俗的严重影响。,宋代妇女服饰,宋代女服比男服款式多,服色种类也多,从宏观上看,宋代妇女夏穿衫,冬穿袄,衣着特点是上淡下艳。上衣服色一般是淡绿、粉紫、银灰、葱白等,以清秀为雅;下裙服色通常是青、碧、绿、蓝、杏黄等,以艳丽为美。 宋
18、代后妃有韦衣、朱衣、礼衣、鞠衣。皇太子妃有褕衣、鞠衣。韦衣用于受册、朝谒、朝会等。朱衣用于朝谒圣容等。礼衣为宴见宾客之服。鞠衣为亲蚕之服。后妃的常服,通常为真红大袖衣,以红罗生色为领,红罗长裙,红霞帔,红罗背子。黄、红纱衫,白纱裆裤,服黄色裙,粉红色纱短衫。 宋代丝织物比以往又有了新的发展。花色品种增多,刺绣水平明显提高,于是女服中出现画领、刺绣领。,宋代女裙以长裙为多,裙带也垂的很长,裙色很多,有红绿黄蓝青等色,而歌伎乐舞者身着红似石榴花的长裙最为时髦。妇女外出骑驴,则穿“旋裙”,前后身开胯,以便乘骑。这种旋裙,始于京城女妓,后来一些士大夫之家也来效仿。. 宋代女服有一种叫“大袖”,有直领、
19、圆领两种,以素罗制成,对襟,袖端各接一段,饰有花边。 妇女穿的内衣叫抹胸,为菱形。内衣除贴身的“抹胸”之外,还有一件“腹围”。腹围是一种围腰、围腹的帛巾,其繁简不一,色以黄为贵,时称“腰上黄”。,袄,衫,夏衣 单层 敞口袖 纱罗 “薄罗衫子薄罗裙”,宋代妇女襦裙穿襦裙、披帛的宫女(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彩塑)。,宋代妇女襦裙穿襦裙、披帛、佩玉环绶的宫女(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彩塑)。圣母殿是北宋年间的建筑,据说是为纪念周武王之妃邑姜而建。殿内现存大型彩塑四十三尊,除邑姜一人为传说中人物之外,其余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妇女。这些妇女姿态端庄,动作自然,有的洒扫,有的梳妆,有的供养饮食,有的服侍起居,似一群宫女
20、形象。从人物的装束来看,基本仍为晚唐五代时的遗制;有的头戴幞头,身穿袍衫;有的发髻高耸,长裙曳地。其中穿襦裙者最多,裤,杂宝花罗裙裤 南宋端平二年(1235) 福州茶园山南宋墓出土 此件裙裤采用质地轻薄的三经绞罗,上织有杂宝(金锭、万字、珊瑚、犀角、法轮等)、菱格、折枝花等图案,体现了当时清新素雅的纹样风格。这种合裆大脚口款式,在宋代非常流行,通常穿于长裙内。,对襟大袖罗袍 南宋端平二年(1235) 福州茶园山南宋墓出土,梳妆,宋代上层社会妇女,不但沿袭唐、五代以来的高冠、花冠,而且冠的形状越发高大,有高三尺,宽与肩等,垂于肩齐,梳长一尺,饰以金银珠翠、彩色装花。 宋代妇女流行发髻高大,在头发
21、中加添假发髲髢(bd),或装假髻,髻的形式很多。如 朝天髻,即把发梳至头顶,先编成两个圆柱型发髻,然后将发髻超前反搭,伸向前额。为使发髻高耸,在发髻下衬有簪釵花钿,将发髻前端高高托起。又名不走落。 “同心髻”,即将头发束在顶部,然后编成一个圆髻,示意渴望团圆,故称“同心髻”。 “流苏髻”,髻式上耸而略向后倾,辅上各种珠翠,并有两条红飘带垂下。 芭蕉髻,髻四周环以绿翠,髻形椭圆。 三髻丫,梳三髻于顶。螺髻,头发盘成螺形。 双鬟髻,头发梳成中空环形垂两耳旁,为少女发式。儿童理发留一小块头发于顶左者称“偏顶”。留于顶前以丝绳扎缚者称“鹁角”。 北宋后期,女真族束发垂脑的发式影响到宫中及民间,称“女真
22、妆”。冬天舞女戴覆额狸帽,穿紧身衣衫,也来自北方辽金装束,宋瑶台步月图中穿背子,梳云髻的妇女,宋代女子朝天髻发式,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彩塑宫女,宋代女子三丫髻发式,宋代女子双鬟发 式,玻璃簪 金釵,冠梳 始于宋初,宫初民间用漆纱、金银、珠玉做成两鬓垂肩的高冠 在冠上插入白角长梳 冠两侧垂有舌状的饰物,掩双耳、鬓发 冠顶 金色珠粒,四周插簪钗 额发 白角梳、齿上下相合、四六不等,花冠 罗绢百草、金玉玳瑁花朵、桃、杏、荷、菊、梅 一年景 男女都戴,宋代上层社会妇女也继承前代遗风,在额上和两颊间贴金箔或彩纸剪成的花子,这种花子背面涂有产于辽水间的呵胶,用口呵嘘就能粘贴。 贴花子的装扮相传始自南朝宋武帝
23、的寿阳公主,她在人日(正月初七)醉卧含章殿檐下,一朵梅花落在她的额上粘住,三天后洗了才落去。侍女们觉得非常美丽,争相效仿,在额上画梅。于是“梅花妆”流行开来,历经隋唐五代,到宋仍然盛行。宋徽宗宫词尤有“宫人思学寿阳妆”之句,写的就是宫中贴花子的情形。 宋代妇女讲究眉式,佩戴耳环。无论皇后还是宫女,唱把眉画成宽阔的月形,然后在月眉的一端(或上或下)用笔晕染,由深及浅,向外散开,别有风韵。,金耳环,宋代妇女佩戴香囊,青年男女离别时,女方常以香囊相赠,留作纪念。有的用素罗制成,绣有鸳鸯莲花。 宋代妇女外出或成婚,头上要戴盖头。盖头有两种:一种是在唐代风帽的基础上改制而成。用一块帛缝成个风兜,套在头上
24、露出面孔。一种是一块大幅帛巾,多为红色,在结婚入洞房时女方用它遮面。盖头的风俗延续了上千年。直到近代,新妇出嫁时仍用面衣蒙首。,宋代崇尚理学,在理学思想的影响之下,社会上对妇女的礼教宣传不遗余力。不少保守的家庭,都立有“家训“,对女子的衣食住行规定得非常具体,非常严格。如司马光“家仪“规定:妇人无故不得出门,有故出门,必须“拥蔽其面“。自家男仆及外来人员一般不得进入中门;如果遇有修缮之事,在男仆、工匠进入之时,妇人必须进房躲避,来不及躲避者,必须用衣袖将脸面遮盖。南宋高宗时,朱熹任泉州同安县期间,见到妇女抛头露面,往来街上,下令以后妇女出门必须用花巾兜面,后人称为“文公兜”。汴京的妓女出门都将
25、盖头背系在冠子上。替官员和贵族说媒的上等媒人,着紫背子,戴盖头。元夕节观灯,妇女戴“幂首巾”上街,入曲巷酒店饮酒,仍以巾蒙首。,香囊,鞋,宋代的鞋有草鞋、布鞋、棕鞋等,是根据其材料来定名的。这些鞋一般为劳动者所穿着,一些贵族和士大夫们在平时外出游玩时也穿。宋代穿木屐主要在南方。以木制鞋底,绳做带。 妇女鞋中有用红色布作鞋面,在鞋上刺绣,称为红绣鞋,还有用青色布为鞋面料的。红绣鞋也有在前部上翘作凤头样式,起装饰鞋的作用。劳动妇女大多穿平头、圆头鞋,在南方地区劳动妇女为了便于耕作,方便生产劳动,也有穿草鞋的。又宫中歌舞女子亦有大足穿靴的。,小脚鞋 :宋咸淳十年(1274) 江西德安南宋墓出土,辽、
26、金、元服饰,辽、金、元时期的服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既沿袭汉唐和宋代的礼服制度,又具有本民族的特色。 辽金男子的服饰多为圆领、袖的缺胯袍,着长统靴或尖头靴,下穿裤,腰间束带。 元代男子的服饰有汉族的圆领、交领袍,也有本民族的质孙服,其形制与深衣类似,衣袖窄瘦,下裳较短,衣长至膝下,在腰间有无数褶裥,形如现今的百褶裙,在腰部还加有横襕。领型有右衽交领、方领和盘领。下穿小口裤,脚穿络缝靴。服色以白、蓝、赭为主。此外,元代服饰在质料上发生了较大变化,由于棉花的广泛种植,棉布成为服饰材料的主要品种。,辽代官服,辽太祖在北方称帝时,以甲胄为朝服。占领后晋领土后,辽代统治者受汉族影响创立新的服制,契丹族官吏
27、着本民族服装,汉族官吏仍穿汉服。乾亨年间(公元979-983年)服制又有所变化:三品以上的契丹族官吏在举行隆重典礼时也着汉服。日常官服分两种:皇帝及汉族臣僚着汉服,皇后及契丹族臣僚穿契丹服。重熙元年(公元1032年)以后,大礼都改着汉服。我们不难发现,辽代皇帝和宋代皇帝对待异族服饰的态度不大相同。宋代皇帝采取禁止胡服流传的强硬做法,而辽代皇帝对汉服采取吸收宽容的态度,把它当作礼服。特别有趣的是,皇帝日常着汉服,皇后穿契丹服,呈现出和睦相处的良好气氛。,由于辽地处于北方,寒冷时间长,辽代君臣大都服貂裘。皇帝穿最名贵的银貂裘,大臣穿紫黑貂裘,下属穿沙狐裘等。契丹族以游牧为主,祭山是大礼,服饰尤盛。
28、大祀时,皇帝头戴金冠,身着白绫袍,束红带,佩鱼袋,带犀玉刀,穿络缝乌靴。小祀时,戴硬帽,着红克(缂)丝龟纹袍。田猎时,戴幅巾,穿甲戎装,以貂鼠或鹅项、鸭头为捍腰。 皇帝本民族的衮冕服饰为:头戴实里薛衮冠,身穿络缝红袍,佩犀玉带,穿络缝靴。礼服为紫皂幅巾,紫窄袍,玉束带,或衣红袄。常服是绿花窄袍。皇帝又着汉服的衮冕:冕为金饰,垂珠十二旒,黈纩充耳,玉簪导。玄衣,纁裳。衣有日、月、星、龙等八种图案,裳有藻、粉米等四种图形。大带,舃加金饰。这是祭祀宗庙、遣将出征、纳后时的衣着。这种衮服与宋代衮服比较,衣多一种图形,裳少一种图形,图案大同小异。,皇后小祀时,戴红帕,服络缝红袍,悬玉佩,穿络缝乌靴。这与
29、宋代后妃服饰比较起来,款式及花样略显简便、单调。 皇太子谒庙还宫、元日、冬至、朔日入朝要戴远游冠、着绛纱袍。其冠三梁,加金附蝉九,首施珠翠,犀簪导。与宋代皇太子相比,朱明衣换成了绛纱袍,略趋简朴。 辽代臣僚戴毡冠,饰金花,加珠玉翠毛,额后垂金花。有的戴纱冠,制如乌纱帽,无檐,不掩双耳。额前缀金花,上结紫带。有的着紫窄袍,系带,用金玉、水晶、靛石缀饰,称为“盘紫”。高龄老臣,可服锦袍、金带。三品官以上戴的进贤冠,三梁,加宝饰;五品官以上,其冠二梁,加金饰;九品官以上,其冠一梁,无饰。臣僚通常着窄袍、锦袍,一般左衽,圆领,窄袖,颜色偏灰暗。,辽代民服,辽代,男子冬季多穿貂袄、羊皮或狐皮外衣,肩围“
30、贾哈”(用锦貂皮制成,形似簸箕,两端作尖状),足着乌皮靴,以求保暖。平时则头戴幞头,着圆领袍或开胯袍。妇女冬季戴貂帽,身着襦、袄。夏天,则着裙、着衫。其中的团衫,有黑、紫、绀等色,直领左衽,前后着地。裙多为黑、紫色,上面绣有花卉。这说明,契丹改辽以后,服制实行多元化,本民族服饰与汉族服饰交织在一起。,辽代男子依契丹族习俗多作髡发。髡发,即将顶发剃光,两鬓或前额留下少量头发作为装饰。有的额前留有一排短发,有的耳边披散鬓发,有的把左右两绺头发剪成特殊形状,下垂至肩。有的妇女也作髡发。,男子髡发,辽代妇女常以以黄物如金色涂面,称“佛妆。”据说她们是在冬月以一种淡黄色的花涂面,到第二年春天把它洗掉。,
31、金代权贵服饰,金代权贵,春夏衣着多用纻丝制成,秋冬服装多用貂鼠、狐、貉、羔皮制作。他们的裹头巾,在方顶的十字缝中加饰珍珠。自从金人进入黄河流域之后,金代执政者参酌汉、唐、宋的先例颁布了新的服制。 皇帝的衣冠无疑是最高级的。皇冕,青罗为表,红罗为里。冕天板下有四柱,前后珠旒共24个。皇帝的衮服包括衣和裳两部分,衣用青罗夹制,五彩间金绘画,正面有日、月、升龙等图形,背面有星、升龙等图形;裳用红罗夹制,绣有藻、粉米等图形。凡是大祭把、加尊号,皇帝服衮冕。而出行、斋戒出宫、御正殿,戴通天冠,着绛纱袍。皇帝临朝听政的服饰,前后期有所不同。 开始,服赭黄装;后来,服淡黄袍。常朝则戴小帽、红襴、偏带或束带。
32、,皇后首服是花株冠,以青罗为表,青绢衬金红罗托里,有九龙、四凤,前面大龙衔穗球一朵,前后有花株各12,还有孔雀、云鹤等图案,用铺翠滴粉缕(镂)金装珍珠结制,下有金圈口,上用七宝钿窠。花株冠因有“花株各十二”而得名。它比唐、宋时期皇后的首服更加讲究。皇后的祭服叫袆衣,深青罗织成翚翟的形象,素质,领、袖端、衣边用红罗云龙。裳,用深青罗织成翟纹,边缘为红罗云龙。袆衣古已有之,不过金代的袆衣图案更加多样,做工更加考究。 皇太子的贵冠,用白珠九旒,红丝组为缨,青纩充耳,犀簪导。衮服,青衣朱裳,衣有山、龙等五种图案,裳有藻、粉米等四种图形。白袜,朱舃。这是皇太子谒庙时的衣着,和宋代皇太子的衮服大同小异。太
33、子入朝、赴宴,则用朝服,即紫袍、玉带、双鱼袋。他们视事及会见宾客,则戴小帽,穿皂衫,束玉带。这种装束显得轻便,随和,自然。,花株冠,金代百官的朝服,用于导驾及行大礼。正一品的衣着,貂蝉笼巾,七梁额花冠,犀簪导,佩剑,绯罗大袖,绯罗裙,绯罗蔽膝,绯白罗大带。白绫袜,乌皮履。正二品的衣着,七梁冠,犀簪导,绯罗大袖,杂花晕锦玉环绶。其他官员,品级越低,冠梁越少,服饰质地越次。礼服,文职官吏五品以上者紫服,六品、七品绯服,八品、九品绿服。具体形制是,三师、三公、亲王、宰相一品服大独科花罗,执政官服小独科花罗,二品、三品服散答花罗,四品、五品服小杂花罗,六品、七品服绯芝麻罗,八品、九品服绿无纹罗。以不同
34、品种花卉标志品级不同,这是金代官服的首创,别具一格。,金代前期实行鱼袋制。皇太子束玉带,佩玉双鱼袋。亲王束玉带,佩玉鱼。文官,一品束玉带,佩金鱼。二品束笏头球文金带,佩金鱼。三品、四品束荔枝或御仙花金带,佩金鱼。五品束红鞓乌犀带,佩金鱼。武官,一品、二品佩玉带,三品、四品佩金带,五品至七品束红鞓乌犀带,都不佩鱼,八品以下则用皂鞓乌犀带。大定十六年(公元1176年),世宗认为吏员与士民的服饰区别不大,有关机构不易检查,决定改为书袋制,即在官吏束带上悬书袋,作为官吏区别于士民的标志。其质料、颜色因品级不同而有所不同。省、枢密院令、译史用紫纻丝制成,台、六部、宗正、统军司、检察司用黑斜皮制成,寺、监
35、、随朝诸局并州县,用黄皮制成,各长七寸,宽二寸,厚半寸,并于束带上悬带,公退时悬于便服,违者将受到有关机构的查处。,金代保护色服装,金代男子头裹皂罗巾,身穿盘领袍,腰系吐鹘带,脚着乌皮靴。金代男人服饰最大特点是采取保护色,即衣着颜色与不同季节周围环境颜色相同或相近。这和女真族的生活习俗有关。他们以游牧、狩猎为主,采取保护色,既可不被凶猛野兽发现,起到保护自身的作用,又便于靠近猎物。冬天,他们多穿白色皮袍,和冰天雪地化为一体;夏天,他们多着绣有鹘、鹅、熊、鹿、山林、花卉等图案的服装,和周围环境合二而一。保护色不仅有利于狩猎,而且便于军事行动。,金代女服,金代妇女穿幨(chan)裙,多为黑紫色,上
36、面绣金枝花,周身六褶。上衣为团衫,黑紫色,直领,左衽,前拂地,后曳地,用红黄带,双垂在前。老年妇女用皂纱,盘笼髻。结婚的女子穿对襟彩领衣,前拂地,后曳地。金代女服修长,显得格外小时。贵妇人多戴羔皮帽,喜欢用金珠装饰 金代规定,没有官爵的平民只许穿绢布、花纱、无纹素罗、丝棉所做的衣服。他们的头巾、系腰等只许用芝麻罗等面料。艺人如果有迎接、公宴应酬活动,可暂时穿上绘有图案的衣着,平时则与百姓一样。,女子,团衫(袍衫类) 直领左衽 黑、紫、绀色 半臂 襜裙 六道折裥 黑紫色 绣全枝花纹,元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时代,服装服饰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元太祖成吉思汗自1206年建都,灭西夏、金之后,民族
37、组成主要以蒙古族为主。元代由于民族矛盾比较尖锐,长期处于战乱状态,纺织业、手工业遭到很大破坏。宫中服制长期延用宋式。直到l321年元英宗时期才参照古制,制定了天子和百官的上衣连下裳上紧下短,并在腰间加襞积,肩背挂大珠的“质孙服“制,汉人称“一色衣“或“质孙服“。这是承袭汉族又兼有蒙古民族特点的服制。,“质孙服“服用面很广,大臣在内宫大宴中可以穿着,乐工和卫士也同样服用。这种服式上、下级的区别体现在质地粗细的不同上。天子的有十五个等级(以质分级层次。每级所用的原料和选色完全统一,衣服和帽子一致,整体效果十分出色。比如衣服若是金锦剪茸,其帽也必然是金锦暖帽;若衣服用白色粉皮,其帽必定是白金答子暖帽
38、。天子夏服也有十五等级,与冬装类同。百官的冬服有九个等级,夏季有十四个等级,同样也是以质地和色泽区分。,“比肩“、“比甲“也是常服。“比肩“是一种有里有面的较马褂稍长的皮衣,元代蒙人称之为“襻子答忽“。“比甲“则是便于骑射的衣裳,无领无袖,前短后长,以襻相连的便服。 元代男子的公服多随汉族习俗,常服的外面,罩一件短袖衫子,妇女也有这种习俗(称为襦裙半臂)。,元代官服与常服,蒙古族长期以来披发椎髻,夏戴笠,冬戴帽。他们的皮帽、皮袄、皮靴,多用貂鼠、羊皮制成。皮袄通常为右衽、方领。元灭南宋之后,等级森严,全国分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许多部门及地方官,多由蒙古贵族充任,各种副职由色目人担
39、当。由于等级有高低贵贱之分,在服饰上自然会有所反映。蒙古贵族衣着华丽,色目人次之,汉人、南人最次。公元1314年元朝制定服色等第,禁限很严,“上得兼下,下不得僭上”,违反的人,当官的解职,平民则挨57闷棍。但蒙古人和充当怯薛(宿卫军)的诸色人不在禁限之例。,元代皇帝冕服有衮冕、衮龙服、裳、中单。衮冕,用漆纱制成,冕上覆綖,青表朱里。綖的四周环绕云龙。冠口以珍珠萦绕。綖的前后各有十二旒,冠的周围,珠云龙网结。衮龙服,是用青罗制成的,饰有日、月、星等图案。这和唐、宋衮服比较起来,略有简化。裳,是用绯罗制成的,其状如裙,饰有纹绣,共16行,每行绣有藻、粉米等图形。中单,是祭服、朝服的内衣,以白纱制成
40、,大红边饰。皇帝的衣料,色彩鲜明,除了华丽的纳石失(在纱、罗、绫上加金的织金锦),还有外来的细毛织物速失、紫貂、银貂、白狐、玄狐等皮毛。元代丝织多为缕金织物,这是前所未有的一大特点。,皇太子的衮冕,用白珠九旒。青衣朱裳,五章在衣,四章在裳。白纱中单。白袜朱舃。这和宋代皇太子衮服相近,都为“白珠九旒”,宋代的“青衣红裳”,元代改为“青衣朱裳”。 元代贵族满身红紫细软,以装饰宝石为荣。据说,大德年间(公元1297-1307年),一块嵌在皇冠顶上重一两二钱的红宝石,估价中统(元世祖忽必烈年号)钞14万锭。特别名贵的皇冠钹笠冠上加金嵌玉,并饰有稀有的大粒珍珠。这是以往皇冠上未见过的。,百官,元代百官公
41、服沿用宋制,采用紫、绯、绿三种服色。但款式有创意,最大特点是官服上绣有不同花卉图案:一品至五品同为紫衣,一品饰大独科花,径五寸;二品饰小独科花,径三寸;三品散答花,径二寸,无枝叶;四品、五品小杂花,径一寸五分;六品、七品同为绯色,皆饰小杂花,径一寸;八品、九品同为绿色,素而无纹(元史舆服一)。以花卉图案品种不同、大小不同,表示品级不同,这一点吸取了金代官服的特点。元代官吏穿礼服时,一律戴漆纱展角幞头。这点与宋代官吏装束一样。可以说,他们头饰似宋,服饰似金。,质孙衣,从皇帝到百官都穿质孙衣。它是元代内庭大宴的服饰。冬夏的服装各不相同。 天子质孙衣,冬服有十几种,穿衣戴帽各有一套。例如:穿纳石失(
42、金锦)、怯绵里(剪茸),要戴金锦暖帽;穿大红、桃红、紫蓝、绿宝里(服上有襴者),要戴七宝重顶冠;穿红、黄、粉皮服,要戴红金答子暖帽,等等。夏服也有十几种,也是衣冠配套。例如穿答纳都纳石失(在金锦上缀大珠),要戴宝顶金凤钹笠;穿速不都纳石失(在金锦上缀小珠),要戴珠子卷云冠,等等。冬季的浓重,夏季的浅淡,讲究整体配合,要求圣洁不凡。,百官的质孙衣,冬服9种,夏服14种。 元代统治者每年要举行13次大朝会。每逢此时,帝王、大臣、亲信穿同一色的质孙衣在大殿前用金杯按爵位、亲疏、辈分频频祝酒,气氛热烈,场面壮观。忽必烈在万寿日则穿上金光耀眼华丽无比的长袍,赐给2000名贵族和武官同样颜色和款式的衣服,
43、赐给亲近贵族的礼服装饰着闪闪发光的宝石和珍珠。他还要选出很多男爵,赏给他们每人13套衣服,每套一种颜色,服上都嵌有珠宝。可见,当时的帝王为了笼络官吏是何等的挥金如土。,质孙服: “质孙” 是蒙古语“颜色”的音译。又称“只孙”、“济逊”。汉语译作“一色衣”。形制是上衣连下裳,衣式较紧窄且下裳亦较短,在腰间作无数的襞积,并在其衣的肩背间贯以大珠。 质孙本为戎服,即便于乘骑等活动,在元代的陶俑及画中都可以见到此种衣式。,常服,元代常服还有比甲、宝里、比肩、辫线袄。 比甲,原是蒙古族的衣服,流行于元代。它无领、无袖,前短及腰,后长如袍,用襻结系,适合于骑射。 宝里,是一种有襴的袍服。 比肩,也叫“襻子
44、答忽”(“搭护” ), 是一种皮衣,交领或圆领,右衽,半袖,长至足,腰上有褶,有襴或无襴,常穿在袍服外面 。 辫线袄,是一种长袍,圆领、紧袖、下摆宽大、折有密裥,另在腰部缝以辫线制成的宽阔围腰,有的还钉有钮扣,俗称“辫线袄子”,或称“腰线袄子”。 蒙古族男子,戴一种用藤篾做的“瓦楞帽”,有方圆两种样式,顶中装饰有珠宝。,比甲是一种无袖、无领的对襟两侧开叉及至膝下的马甲,其样式较后来的马甲要长,一般长至臂部或至膝部,有些更长,离地不到一尺。这种衣服最初是蒙古人穿戴的,戴宽檐钹笠(圆檐斗笠形帽,因为形状象钹,所以叫钹笠冠。这种冠有顶,冠后还垂一片帛以护颈。 ),脑后垂辨环,穿窄袖长袍、比肩、靴的行
45、香贵族男子及戴顾姑冠,穿红色窄袖、宽袍的贵族妇女(甘肃元代壁画 ),辫线袄产生于金代,至于大规模使用则在元代,最初可能是身份低卑的侍从和仪卫的服饰,后来穿辫线袄已不限于仪卫,尤其是在元朝后期,一般“番邦”侍臣“官吏形象,大多穿此服。这种服饰一直沿袭到明代,不仅没有随着大规模的服制变易而被淘汰,反而成了上层官吏的装束,连皇帝、大臣都穿着。,元代衣着用料,质量相差悬殊。高官服装多用色彩鲜丽的织金锦,以花朵大小表示品级高低。贵族男子夏季礼服不可缺笠,质地、造型、装饰都追求华美。但官府对平民却加以种种限制。至元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发布禁令:凡是乐人、娼妓、卖酒的、当差的,都“不许穿好颜色衣”。元
46、贞元年(公元1295年)发布禁令:平民百姓不能用柳芳绿、红白闪色、迎霜合、鸡冠紫、栀子红、胭脂红六种颜色,只能穿本色或暗色麻、棉、葛布或粗绢绵绸。重申服色等差,就是为了强化等级差别,不准官民混淆(蒙古人不在禁限)。诏书规定,“职官除龙凤文外,一品、二品服浑金花,三品服金答子,四品、五品服云袖带襴,六品、七品服六花,八品、九品服四花”。“庶人不得服赭黄,惟许服暗花纻丝绫罗毛毳,帽笠不许饰用金玉,靴不得裁制花样。”还指出汉人、高丽人、南人等投充番直宿卫者并在禁限(元史舆服一)。这些禁令,鲜明地区分官民界限、种族界限,充分地表明了元代当权者的统治观念。 在阶级社会里,剥削阶级的代表人物总把他们的特定
47、服饰视为至高无上的地位的标志,以此炫耀自己。,元代妇女服饰,元代女服分贵族和平民两种样式。 元代贵族妇女一般戴皮帽,穿貂皮袍。贵族多为蒙人,以皮衣皮帽为民族装,貂鼠和羊皮制衣较为广泛,式样多为宽大的袍式、多左衽,袖口窄小、袖身宽肥,由于衣长曳地,贵夫人外出行乐时,必须有女奴牵拉。这种袍式在肩部做有一云肩,即所谓“金绣云肩翠玉缨”,十分华美。作为礼服的袍,面料质地十分考究,采用大红色织金、锦、蒙茸和很长的毡类织物。当时最流行的服用色彩以红、黄、绿、褐、玫红、紫、金等为主。皇后、妃子、侍从穿翻鸿兽锦袍、青丝缕金袍、琐里绿蒙衫。贵族、宫女多穿红靴。 元代平民妇女穿汉族的襦裙,半臂也颇为通行,汉装的样
48、子常在宫中的舞蹈伴奏人身上出现,唐代的窄袖衫和帽式也有保存。此外受邻国高丽的影响,都城的贵族后妃们也有模仿高丽女装的习俗。,元代对襟绸短襦,元代最具特色的女帽是姑姑冠,也叫故故、固罟、顾姑等。它上宽下窄,好像一个倒过来的瓷花瓶。通常用铁丝和桦木制成骨架,外用皮、绒、娟等裱糊,再加上金箔珠花等饰物,走起路来,冠上珠串摇摇晃晃,冠顶翎枝迎风抖动。这是皇后、妃子、大臣妻子戴的贵冠。元灭亡后,这种冠消失。,元代妇女不分贵贱都可以装饰假发。辽金元还流行戴耳环,男女都戴,女者为多,元代扎巾髻发式女子,山西洪洞应王殿壁画,戎服,辽、金、元都以骑兵骁勇善战著称。他们的戎服都具有便于骑射的特点。辽代的主要战衣有
49、金镀铁甲、银镀铁甲、貂帽貂裘甲。辽代精锐骑兵是鹞军。如有军情,吹起号角,招之即来。他们身披铁甲,犹如鹞鹰般迅捷,善于征战。调动兵马则用牌。金镀银牌形似方响(一种乐器),上刻契丹字,书“宣速”二字,使者执牌驱马,日行数百里。人们见牌,犹如契丹主亲临,索取财物,无人敢于违抗。这些持牌者,称为“银牌天使”。 金代将士的头盔相当坚固,只露出面目,因此枪箭难以贯入。他们的铠甲有红茸甲、碧茸甲、紫茸甲、黄茸甲,都用丝条连接铁片而成,也有用皮条穿联的。仪卫官吏,戴金蛾幞头,穿锦花袍,用金镀银束带。护卫将军戴幞头,穿紫窄袖衫,束金带,腰悬弓矢。 元代将士的兜鍪,多用皮革制成。元代兵卒也戴铁盔。还有一种胄作帽形
50、,无遮眉,鼻部有护鼻器,形状奇特。元代铠甲相当精巧,覆膊、掩心、捍背、卫股,用皮革制成,上面有虎纹、狮子纹。有的内层是牛皮,外层满挂铁甲,甲片相连,酷似鱼鳞,故称“鱼鳞甲”。此外还有柳叶甲、铁罗圈甲等。元代兵卒腰间挂有一柄弯刀,一个箭筒。元代已有火枪火炮,有的承接前代,有的为远征时所获。,据辽史记载,辽在契丹国时,军队就已使用铠甲,主要采用的是唐末五代和宋的样式,以宋为主。铠甲的上部结构与宋代完全相同,只有腿裙明显比宋代的短,前后两块方形的鹘尾甲覆盖于腿裙之上,则保持了唐末五代的特点。铠甲护腹好象都用皮带吊挂在腹前,然后用腰带固定,这一点与宋代的皮甲相同,而胸前正中的大型圆护,是辽代特有的。辽代除用铁甲外也使用皮甲。 辽代武士的铠甲和戎服复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