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服饰的演变,一、50年代俭朴实用 劳动最美,二、60年代统一的武装时代,三、70年代承前启后 时尚启蒙,四、80年代丰富多彩时装化,五、90年代突出个性 风情万种,六、全球化的21世纪:时尚很纯粹,1949年新中国成立,解放区的天时晴朗的天,解放区的健康风尚与服装款式色调也随着大军南下西进而传遍全国,旗袍靓丽辉煌的地位被干部装所取而代之。社会鄙夷挂红穿绿的奢侈服饰风尚,旗袍衬映出的悠闲,舒适的女性形象失去了生存的氛围,人们对衣着时尚美的追求化为对革命工作的狂热,劳动是美,心灵最美为社会认同。,列宁装,文革时期的服装,以军装和蓝、黑、灰、黄的单色调为主流。本是男装上衣,却在当时
2、的中国演变出女装,并成为革命“时装”。它的外观是西服领、双排扣、双襟中下方均带一个暗斜口袋。穿列宁装、留短发是那时年轻女性的时髦打扮,看上去既朴素干练又英姿飒爽。所以它具有中西合璧的鲜明特点,属于中西合璧的产物。,50,是俄语()的音译,在俄语中布拉吉就是连衣裙的意思,但是由于俄罗斯的连衣裙有其特有的特色,所以中国就直接将这种俄罗斯风格的连衣裙叫做布拉吉。它一方面具有“进步”的政治意义,另一方面又能够显示女性的身体,它便捷、轻盈、活泼、经济,上至中央级的大演员,下至幼儿园的小女孩,都能穿,爱穿。,无彩中的一抹亮色布拉吉,50,背带式工装裤,工装裤为背带式,胸前有一口袋。与之相配的,一般是圆顶有
3、前檐工作帽、胶底布鞋,布鞋多为手工制作。另外,前后挂胶、以草绿色帆布为面,橡胶为底的“胶鞋”,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穿用而得名“解放鞋”,成为这一时期城镇民众广为使用和喜欢的鞋型 。,50,50年代时代十分之七八的人,渴望和拥有一顶真正的军帽是朝思暮想的事情,能够走进解放军的大熔炉里锻炼成长,既是时代的召唤,革命的需要, 也是青年时期人生最好的去处-成为一个军人家属,是女青年人生目标的最佳选择。但当一名解放军不是每个人都心想事成的,找军人也有这样那样的条件限制, 可无法阻止我们热爱、喜欢、迷恋军队的感情。草绿色的军服是奢望,黄球鞋穿在脚上,不太显眼,最实在、最风光、最惹人艳慕的莫过于有一顶军帽了。
4、,世纪60年代的服装有人戏称为“集体撞衫”,不过人们的衣服颜色单一,款式相同却是真实的。60年代初期,是新中国历史上最艰苦的时期,由于三年自然灾害,1959年到1960年棉花大幅减产,棉布定量为每人21尺。人们买服装、棉布和日用纺织品都要凭布票,为了尽可能地节约,购买服装的标准是耐磨和耐脏,灰、黑、蓝色成为街头流行色,千篇一律、季节不分、男女不分的服装样式也更通行了。所有的花衣裳、旗袍都成了“封、资、修”的象征,当革命革掉了旗袍等资产阶级的尾巴,剩下的只有解放装、青年装、中山装、对襟衫。我中国女性服饰在60年代中后期以后实际进入了虚无状态,留下的是一片空白。,中山装,上身左右各有两个带盖子和扣
5、子的口袋,下身是西式长裤,由孙中山提倡而得名。中山装是在广泛吸收欧服饰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孙中山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设计出的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定名为中山装。此后,又出现了青年装、学生装、军便装等中山装系列。加之毛主席喜欢灰色的中山装,就将小领改为阔而长的新型尖领等的毛式服装。这些都成为当时的主流款式。,五权分立,以文治国,三民 主义,你知道中山装的含义吗,中山装成为后来成为中国男子标准服装;,文革时称“干部服”,成为流行时尚,雷锋帽,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55式冬常服中的棉帽,因雷锋而闻名中华,也成为了雷锋的象征之一。,海魂衫,是指各国水兵们穿的内衣,通常为白蓝相间的条纹衫
6、,俗称海军衫,又称海魂衫。海魂衫的寓意为广阔的大海与蓝天,水兵们穿上海魂衫更显得精神抖擞。在60年代中期,走到大街上放眼一望,年轻人和孩子们几乎都穿海魂衫。,60年代到改革开放之前:,身穿绿色军便装, 头戴军帽, 脚蹬解放鞋, 腰系皮带, 背着为人民服务的挎包, 胸前别着毛主席像章, 手捧语录本,特征:服饰趋于单调,近现代以来 服装出现什么变化趋势?,趋势:开始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军便装,70年代的很长一段时间都处在“十亿人民十亿兵”的十年“文革”时期,这一时期,服装的等级意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阶级意识。在原有的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思想风尚中
7、,又增添了浓烈的革命化、军事化色彩。因此,这一时期的着装继续延续着60年代末期的一些特点。艰苦朴素还是那时最主流的时尚。为了表现自己的艰苦朴素,有人甚至将新买的衣服在水中做旧,或者在并未被损坏的衣服上打上几个补丁。这种今人看来相当可笑的行为,但在文革十年中盛行一时。,军便装是中国20世纪70年代最流行的服饰。青少年喜欢穿一身草绿色的军便装,头戴草绿色军帽,肩挎草绿色书包。拥有一套“军便装”是那个年代无数年轻人的理想。,四个兜军装:是解放军废除和恢复军衔制年间的产物。当时人民解放军军装的一种特殊标志,只有排级以上的军官上衣才有四个兜,而一般的战士军服只有上面的两个兜,在军装成为最时髦服装时代,“
8、四个兜”显得尤为珍贵。,“的确良”:又作“的确凉”,由英文“dacron”或“terylene”音译过来。的确良”,其实就是涤纶。当年,涤纶中加了棉(卡其),就叫“涤卡”,意即“涤纶加卡其”。“的确良”面世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风行于七十年代。它挺刮、滑爽,尤其是印染出的鲜亮,对熟悉了粗布、粗衣或者是洋布、洋衫的单一灰暗的国人来说,不能不说是一次巨大的视觉冲击。那时,拥有一件“的确良”衬衫,如果算不上时髦,起码也是一个洋气的必不可少的砝码。而且,更的是,它很耐用,非常很省布票。,的确良,喇叭裤 也叫喇叭口裤。这是一种立裆短,臀低腰短裆,紧裹屁股;裤腿上窄下宽,臀部和大腿部剪裁紧瘦合体,而从膝盖以
9、下逐渐放开裤管,使之呈喇叭状的一种长裤。裤长一般盖住鞋跟,走起路来,兼有扫地的功能。喇叭裤将人臀部与腿部的曲线,清晰地勾勒出来,成为女性魅力的直接展现,加上厚厚的鞋底,让女性看上去越发的纤细、苗条。并有高高在上,营造出可望而不可即的效果。喇叭裤动摇了这个东方大国数十年的整齐划一和单调乏味。,流行时尚其实是人们创造出来的,在着历史变革之际,体现时代风尚的服饰,尤其是表现出多变的情态。1974年已经出现流行穿大尖领子的衣服,1975年流行穿家制的卡其喇叭裤,1978年时兴穿蒙着尼龙布衫内衬定型棉的外套。因为压抑太久的心里早已渴望服饰的改变,因此面对突如其来的“奇装异服”,人们感到了惊喜,意外地惊喜
10、。思想开放的女孩子则脱去了暗淡灰色的外衣,穿着色彩鲜艳的编织毛衣,留住美丽。同时也在用行动呼唤服饰的变革,呼唤服饰春天的到来。,脱去了暗淡灰色的外衣,穿着色彩鲜艳的编织毛衣,花衬衫,又叫节约领、经济领,穿在外衣里面,以假乱真,露出的衣领部分完全与衬衣相同。,假领子,198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三个年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穿着越来越丰富,色彩也从单一的蓝色灰色变得五颜六色。,红裙子,80年代,街上流行红裙子大受追捧,银幕上的“红裙子”使中国女性从单一刻板的服装样式中解放出来,开始追求服装色彩和式样的变化。一时间,色彩鲜艳的裙子成为大街小巷的女性追求时尚的标志。,英文名为“Jeans”,是用一
11、种靛蓝色粗斜纹布裁制的直裆裤、裤腿窄,缩水后穿着紧包臀部的长裤。风行世界100多年,上世纪80年代登陆中国,伴随着打工潮,牛仔裤在年轻人中迅速流行。那时候在年轻人中间流传着一句调皮的口头禅“牛仔裤,省钱又省布!”而牛仔裤也因其紧臀、窄腿的造型而一度被当成颓废、叛逆的象征。如今牛仔裤已成为男女老少喜爱的休闲服装。,牛仔裤,又称“西服”、“洋装”。西装是一种“舶来文化”,在中国,人们多把有翻领和驳头,三个衣兜,衣长在臀围线以下的上衣称作“西服”,这显然是中国人民对于来自西方的服装的称谓。新中国成立以后,占服饰主导地位的一直是中山装。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思想的解放,经济的腾飞,以西装为代表的西方服饰以
12、不可阻挡的国际化趋势又一次涌进中国,人们不再讨论它是否曾被什么阶级穿用过,不再理会它那说不清的象征和含义,欲与国际市场接轨的中国人似乎以一种挑战的心理来主动接受这种并不陌生但又感到新鲜的服饰文化。于是,一股“西装热”席卷中华大地,中国人对西装表现出比西方人更高的热情,穿西装打领带渐渐成为一种时尚。,西装,蛤蟆镜,其实就是太阳镜的一种,由于其夸张的造型而被人形象地戏谑为蛤蟆镜。改革开放初期,国门打开,复苏的社会,中国人的生活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蛤蟆镜等装扮动摇了中国人数十年的整齐划一和单调乏味,成了年轻人流行文化里最初的冒险,“引领时代新潮流”。,1982年夏天,一种一开到底,钉上大扣子的布
13、裙悄悄流行,随后,又出现了一种黑色紧身踩脚裤,一时间风靡大街小巷,女人们几乎人手几条甚至多条。因为面料舒适,有弹性,类似舞蹈裤,因此更多人叫它“健美裤”。,健美裤,90年代,人们的生活向小康过渡,思想观念更为开放。众多国际时尚品牌开始大举进入中国。1990年,卡地亚以“拓荒者”身份率先进入中国市场。1992年,路易威登进驻中国,那时如果你不知道“LV”这个名字,只能说明你跟时尚无缘。随后,“巴宝莉”、“香奈儿”、“古姿”、“爱玛仕”、“乔治阿玛尼”、“范思哲”纷至沓来,成为国人追求时尚潮流的风向标。百姓衣着服饰一改过去“从众”和“趋同”的心理,变得色彩斑斓,令人目不暇接。吊带衫、迷你裙、松糕鞋
14、、透明装、露背装、露脐装、乞丐服人们的服饰日益多样,穿着日益优雅,表情日益生动,显示出一种开放的精神与心态。一位来中国访问的波兰记者撰文写道:“几年或十几年前,北京是一个灰色的城市,有人甚至称它为世界的农村,人们的穿着既单调又一律如今大街上到处可见穿着入时、欧式打扮的姑娘,使北京有一种令人应接不暇的特殊美感。”,最典型的形象,可以参照日本电视剧东京爱情故事中赤名莉香的打扮。上班族女性,因为自身的学识与工作特性,经常穿着挺直的套装,代表着成熟气质,高雅风度,款式简洁,很合乎职业女性的身份。他们一方面用色厉内荏的直线条的职业装,来武装自己的自信,显得干练与精神;同时她们也在用穿的性感内衣衬托她们的
15、女人味,服饰业传递着温情个性的信息。,上族女性套装班,意气风发,抬头挺胸 我不是第一,但我是唯一。,糕鞋:是一种新形式的高跟鞋,世界各国非常的流行这种新式高跟鞋。在90年代的中国,松糕鞋一度风靡,所有时尚女性都人“脚”一双。它最吸引女人的地方,毫无疑问就是厚度。松糕鞋的鞋底高度从510厘米不等,有的甚至高十几厘米。试想一位身高一米六的女孩子,穿上十厘米高的鞋子,视觉效果顿时修长很多,也难怪松糕鞋在日本被称为矮子乐。爱美的年轻女士们穿上这种鞋底像发糕一样厚的鞋,感觉颇为良好。但是最近英国、日本研究机构的调查发现,穿这种鞋的女士容易受伤。,萝卜裤:是一种高腰、宽松、收脚、裤筒似萝卜的裤子。自80年
16、代后期,“小虎队”席卷而来,三个翩翩美少年穿着萝卜裤与白衬衫,跳着轻快的舞步。很快,校园里的男生全都穿起了萝卜裤,双手插在裤兜里,如果用白色的萝卜裤搭配白色上衣,更觉得自己就是“白马王子”。,蝙蝠衫,是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流行的一种服装。当时,一部名叫霹雳舞的美国歌舞片成了青年人的“流行风尚标”,影片里的演员身上穿着蝙蝠衫,一遍遍模拟擦玻璃或者外星人行走动作的情景,成为了当时年轻人追逐的偶像。那袖子大得出奇夸张,跟衣服侧面连在一起,张开双臂,形似蝙蝠的蝙蝠衫,一时间,成了那个年代颇具代表性的流行服装,并且引发了后来一系列肥大衣服的流行。,文化衫,也就是t-shirt(音译“T恤”),但是一种
17、特别的T恤!一般是指在服装上设计一些具有特定意义的文字或图案的短袖圆领衬衫。中国在19921993年开始流行印有被称为“不健康文字”的圆领衫:“挣钱累,没钱苦”、“累不累啊”、“别理我,烦着呢”等等。,在21世纪的最初几年,中国人对服装诉求的最高境界就是穿出个性最好是独一无二。服装的主要作用早已经不再是御寒,而是一种个性魅力的体现。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21世纪,世界服装艺术中的中国元素也开始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体现,唐装走俏全球、旗袍热遍世界,中国服装作为一种文化潮流和商业主流在全世界受到注目和尊重。,21世纪:有个性就是流行,最时髦字眼:唐装旗袍、复古装、环保、中性、 ,中式服装 最
18、有民族性的就是最有个性。经历了10多年外来服饰的冲击,20世纪末人们再度回眸注视中华本土民族性的服饰:蓝印花布重新披在窈窕女身上,尽显东方迷人风采;旗袍加入了镂空领型的设计,将现代服饰工艺与传统风格融合,端庄不失妩媚,令人惊艳不已。以传统吉祥为图案做服饰面料的中装也悄悄的在都市中流行起来,在色彩上中式服装追求艳丽的效果,大红大紫,明黄色调,皆可搭配成衣,因此与西式服装比较起来比较醒目,抢眼。,在2001年上海APEC峰会上,20位各国领导人集体亮相,他们穿的都是大红色或宝蓝色的中式对襟唐装,这一情景通过电视瞬间传遍全球,唐装迅速流行。,最有民族性的就是最有个性,到了90年代后期,国内服饰全面开
19、放,袒胸露背不再被非难,而成为时尚。展示身体曲线,露出迷人乳沟,尽显魅力姿势是时尚女子努力追求的目标。穿出乳沟不再是淫荡,黄色而是媚态,性感。夏日里,骄阳下,镂空服,宛如凝脂的肌肤,千般柔媚,万种风情,传递了多少含蓄的性感!年轻的女性争相着“吊带衫”,一是为了贪图它凉快,也是为了展示自己窈窕身材,青春的靓丽,实际上也反映了现代年轻人已经由传统的内敛型性格向外向型性格发展,更加重视自己的身体曲线。,我的美丽我做主,性感着装,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韩式嘻哈 HOT组合席卷全亚洲。韩风一夜吹起,满大街都是穿着调裆的阔裤子,染着金发耍酷的年轻人。之后哈韩的风潮一直持续到九十年代末。嘻哈热浪随着乐坛上
20、RAP风盛行,嘻哈热浪席卷时尚界。嘻哈流行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品牌没什么要求,对于经济能力较弱的青少年来说花不多的钱就可以拥有强烈的个人风格。,皮条流苏、小皮靴、罗马鞋、以及满身珠链、堆花、层叠装饰等,被青年人们所钟爱着,时急时缓地流行着,一直不肯离去。这种流浪民族的服饰风格在近些年流行不是偶然的,它是继发达国家20世纪60年代嬉皮士、80年代朋克之后又一次对传统同时也对现代社会具有反叛意味的一种表现形式。当然,也可以说是人们厌倦了信息时代的喧嚣和浮躁,厌倦了水泥建筑玻璃幕墙中的板直职业套装,人们渴望寻觅游荡的自由和昔日的安宁。总之,人们希望找到那种与机械、电子时代格格不入的粗犷与豪放,也许
21、这里显现的正是21世纪人的朴素愿望。,波希米亚风,混搭 如今时尚达人们不满足一件成衣带给自己的惊喜,她们更喜欢将不同件衣服组合在一起,混搭出属于自己风格的范儿。,夸张表现主义服饰 在印花图案中,如同现代艺术的图案是T台上的一大亮点,以往也曾出现艺术化的图案,但都不曾如此抽象而超现实。有的图案展现了艺术笔触,而有的表现为电脑艺术图像,再结合多变的色彩、服装造型和装饰手法,呈现出新颖而迷人的效果。这些复杂图案多为数码印花制作,对技术要求很高,一时也不会出现仿冒品或高街品牌的模仿品,所以不用担心这会成为瞬间的流行,相信还会有更多的设计师将沉迷于此,创造出更多“行走的画作”。,连体裤回归80年代 层出不穷的连身裤标示着80年代风潮的回归,在注重健美与动感的80年代,运动风的连身裤设计无疑是当时最潮流的款式之一,让女性显现出比较中性、带着些顽皮,又充满活力的风貌。,老师说:简单就是美哦!,这些变迁折射出中国六十年的进步与发展,同时也告诉人们社会政治、经济水平都影响着时尚风潮。时尚也是一种生产力,真正能掌舵时尚浪潮的精英需要充满创意和智慧。,结语:,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