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微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525641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4.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微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微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微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微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微生物试题 1一、名词解释(每题 2 分,共 30 分)1、 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体积微小,一般小于0.1mm,构造简单的低等寄生物。2、 周质空间:指位于细胞膜与细胞壁之间的狭窄间隙,G 与 G 菌均有。3、 附着胞:许多寄生于植物的真菌在其芽管或老化菌丝顶端发生膨大,并分泌粘状物,以固着于宿主表面的结构,叫做附着胞。其上再形成纤细的针状感染菌丝以侵入宿主角质层吸收养料。 4、 生长因子:是一类微生物正常代谢必不可少,且不能由简单碳源、氮源自行合成的有机物,一般需要量很少,主要是维生素,另外还有碱基、卟啉、甾醇及胺类,生长因子并非每种微生物都需从外界吸收,它在

2、微生物体内的功能主要是辅酶或辅基,如血清、酵母膏、玉米浆等可提供含量丰富的生长因子。5、 组合培养基:也称合成培养基或综合培养基,是一类按微生物的营养要求精确设计后用多种高纯度化学试剂配制成的培养基。6、 消毒:采用较温和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部分对人体有害的病源菌,被消毒的物体基本保证无害的措施。7、 石炭酸系数:用于比较各种表面消毒剂灭菌强度的指标。指在一定时间内,被试药剂能杀死全部供试菌的最高稀释度与达到同效的石炭酸的最高稀释度的比值。8、 变异:指生物体在某种外因或内因的作用下所引起的遗传物质结构或数量的改变,亦即遗传型的改变。9、 质粒:凡游离于原核生物核基因组以外,具有独立

3、复制能力的小型共价闭合环状的dsDNA 分子。10、 条件致死突变型:菌株在基因突变后,在一定条件下可正常地生长、繁殖并呈现其固有的表型,而在另一条件下却无法生长、繁殖,这类突变类型称为条件致死突变型。11、 营养缺陷型:由于野生型基因发生突变,而丧失了合成某一种或某几种生长因子、碱基或氨基酸的能力,无法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此类菌株称为营养缺陷型。12、 溶源转变 :温和噬菌体感染其宿主而使其发生溶源化时,将噬菌体的基因整合到宿主的核基因组形成前噬菌体,而使后者获得了除免疫性以外的新性状的现象,称为溶源转变。13、 互生 :两种可单独生活的生物,当它们在一起时,通过各自的代谢活动而有利于对方,

4、或偏利于一方的生活方式,称为互生。14、 活性污泥 :指一种由细菌、原生动物和其他微生物群体聚集在一起组成的凝絮团,在污水处理中具有很强的吸附、分解和利用有机物或毒物的能力。15、 疾病 :是指生物体在一定的条件下,由致病因素所引起的一种复杂而有一定表现形式的病理状态。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30 分)1、微生物的五大特性是:( 体积小,面积大 ) ( 吸收多,转化快 ) ( 生长旺,繁殖快 ) ( 适应强,易变异 ) ( 分布广,种类多 )2、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为( 磷壁酸 ) ,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为( 脂多糖 )3、属于放线菌的链霉菌的孢子落在固体培养基质表面

5、并发芽后,就向基质的四周表面和内层延伸,形成色淡、较细的具有吸收营养和排泄代谢废物功能的( 营养菌丝 ) ,同时,在其基础上,不断向空间分化出较粗、颜色较淡的分枝菌丝,这就是( 气生菌丝 ) ,当其逐渐成熟时,大部分分化成( 孢子丝 ) ,并通过横割分裂的方式,产生成串的( 分生孢子 ) 。4、子囊果按其外形可分为三类( 闭囊壳 ) 、 ( 子囊壳 )和( 子囊盘 ) 。5、微生物营养要素主要为:( 碳源 ) 、 ( 氮源 ) 、 ( 能源 ) 、 ( 生长因子 ) 、 ( 无机盐 )和水分。6、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主要方式有:( 单纯扩散 ) 、 ( 促进扩散 ) 、 ( 主动运输 ) 、和(

6、 基因移位 ) 。7、全身传染按其性质和严重性不同,可分为( 毒血症 ) 、 ( 菌血症 ) 、 ( 败血症 )和( 脓毒血症 ) 。8、传染的三种可能结局是:( 隐性传染 ) 、 ( 带菌状态 )和( 显性传染 ) 。三、简答题(共 20 分)1、简述病毒的特点?(9 分)体积小非细胞结构两种成分:核酸、蛋白质核酸为 DNA 或 RNA无产能系统和蛋白质合成系统宿主细胞内复制 DNA,合成装配蛋白质寄生于宿主细胞内脱离宿主细胞为生物大分子对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2、简述菌种复壮和防止菌种衰退的方法?(6 分)菌种复壮的方法:1)纯种分离目的:通过纯种分离取得群体中仍保持原有典型性状的单细

7、胞。2)宿主体内生长进行复壮主要用于病原微生物(使人、动物患病的微生物) 。几代后,发生衰退时,再注射回动物(寄主)体内。3)淘汰已衰退的个体。防止衰退的措施:1)尽量减少传代次数。 采用良好的保藏方法是较少传代的有效途经。2)创造优良的培养条件。3)利用不易衰退的细胞进行接种传代。如避免菌丝接种(菌丝多核) ,用孢子(单核)接种。4)采取有效的菌种保藏方法。3、简述人体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对人体有何作用?(5 分)有益。排阻、抑制其他有害细菌侵入产生淀粉酶、蛋白酶促进消化分解有害、致病物质,产有机酸,降低 pH,促进小肠蠕动。增加免疫能力四、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1、什么是细菌细

8、胞的特殊构造,特殊构造有哪些,他们各自的概念、特点及功能是什么?不是一切细菌都有的构造,包括荚膜、鞭毛、菌毛核和芽孢等四种(1)荚膜(capsule) 某些细菌细胞壁外存在着一层厚度不定的胶状物质。按其厚度又分微荚膜、荚膜和粘液层。有的细菌会产生有一定性状的大型粘胶物,称为菌胶团(zoogloea) ,其实是细菌群体共用的荚膜。荚膜的含水量很高,经脱水和特殊染色(用碳黑墨水进行负染色)后可在光镜下看到(证实方法)荚膜主要成分是多糖、多肽或蛋白质,以多糖居多。荚膜并非细菌生存的必须结构,其功能有:保护细菌免受干燥损伤,并可使菌体免受宿主白细胞的吞噬贮藏养料,在营养缺乏时重新利用蓄积某些代谢废物帮

9、助细菌附着于适当的物体表面。(2 )鞭毛与菌毛鞭毛(flagellum)某些细菌长在体表的长丝状、波曲的蛋白质附着物,数量由一根至数十根,具有运动功能。鞭毛具有分类鉴定的作用。(3 )芽孢(endospore ,spore) 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于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抗逆性休眠体,每个细菌仅能形成一个芽孢,它无繁殖功能。芽孢具有极强的抗热、抗干燥、抗辐射、抗化学药品和抗静水压等能力,2、什么是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它包括几个时期、各个时期有何特点?将少量纯种单细胞微生物接种到一定体积的液体培养基中,于适宜的条件(温度、PH、O2、N、C 源,营养成份比)培养,定时取样,测定菌数,

10、以取样时间为横坐标,以所对应的细胞数目的对数值为纵坐标,即可得到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很多点,将各点连成一条曲线,即典型生长曲线。分为四期:延滞期、对数期、稳定期、衰退期延滞期:生长速率为零;细胞形态变大或增长;细胞内 RNA 尤其是 r RNA 含量增高,原生质呈嗜碱性;合成代谢活跃,易产诱导酶容易受外环境影响。对数期:生长速率最大,代时(细菌数量增加一倍所需时间)最短。细胞均衡生长,体内成分均匀。酶系活跃,代谢旺盛。稳定期:生长速率为 0(生产和死亡的细胞数相等,正负生长持平)这一时期,菌体内开始积累储藏物具有产生芽孢能力的细菌开始产生芽孢开始合成次生代谢产物(抗生素、毒素等)衰退期:生长速率常

11、数为负值,微生物个体的死亡速度超过新生的速度,整个群体呈现负生长状态。补充营养和能源,以及中和环境毒性,可以减缓死亡期细胞的死亡速率,延长细菌培养物的存活时间。微生物学复习题 2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2 分,计 20 分)1、 效价:每毫升试样中所含有侵染性噬菌体粒子数,也称噬菌斑形成单位或感染中心数。 2、 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于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抗逆性休眠体,每个细菌仅能形成一个芽孢,它无繁殖功能。3、 荚膜:某些细菌细胞壁外存在着一层厚度不定的胶状物质。按其厚度又分微荚膜、荚膜和粘液层。4、 菌落:由一个微生物细胞(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所形成的肉眼可见的,有

12、一定形态构造的细胞群体叫菌落。5、 伴孢晶体:少数芽孢杆菌(如苏云金芽孢杆菌)在其形成芽孢的同时,在芽孢旁会形成一颗菱形或双锥形的碱溶性蛋白晶体。6、 包涵体:在某些感染病毒的宿主细胞内出现光学显微镜可见的大小形态数量不等的小体叫包涵体。7、 类病毒:是一类只含 RNA 一种成分、专性寄生生活在活细胞内的分子病原体。8、 遗传型:又称基因型,指某一生物个体所含有的全部遗传因子即基因组所携带的遗传信息。9、 代时:又称世代时间。当微生物处于生长曲线的指数期( 对数期)时,细胞分裂一次所需平均时间,也等于群体中的个体数或其生物量增加一倍所需的平均时间。10、 菌丝体 :由许多菌丝连结在一起组成的营

13、养体类型叫菌丝体。二、填空(每小题 2 分,计 20 分)1、蓝细菌的几种特化形式( 异形胞 ) 、 ( 静息孢子 ) 、 ( 链丝段 ) 。2、噬菌体的裂解性生活周期分成 5 个阶段( 吸附 ) 、 ( 侵入 ) 、 ( 增殖 ) 、 ( 成熟 ) 、 ( 裂解 ) 。3、原核生物的基因重组的方式主要有( 转化 ) 、 ( 转导 ) 、 ( 接合 ) 、 ( 原生质体融合 )几种方式。三、简答(每小题 6 分,计 30 分)1、 G+和 G-细菌的细胞壁肽聚糖结构有何不同?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可用典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代表,它的肽聚糖层厚约 2080nm ,由 40 层左右的网状分子所组成,网

14、状的肽聚糖又由大量小分子单位聚合而成,每个肽聚糖单体含三个组分双糖单位即 N乙酰葡萄糖胺与 N乙酰胞壁酸以 1,4 糖苷键相连短肽“尾”即 L丙氨酸D 谷氨酸L赖氨酸D丙氨酸组成的四肽与 N乙酰胞壁酸相连肽“桥”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为甘氨酸五肽,其氨基端与前一肽聚糖的短肽尾第四个 D丙氨酸的羧基相连,而肽桥的羧基端与后一肽聚糖单位肽尾第三个 L赖氨酸的氨基相连,从而使前后两个肽聚糖单体交联起来。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肽聚糖,可以用 E.coli 代表,肽聚糖占细胞壁组分不足 10,一般由 12 层网状分子构成,厚度仅 23nm,结构单位与 Grams()菌基本相同,差别仅在于:肽尾的第三个氨基酸为

15、内消旋的二氨基庚二酸(mDAP)无特殊的肽桥,前后两个单位相连只是前一个肽尾的第四个 D丙氨酸的羧基与后一个肽尾第三位的mDAP 的氨基相连。2、试列表比较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的区别?区别要点 真菌孢子 细菌芽孢 产生数目 一根菌丝可产生多个 一个细菌只产生一个 形成部位 细胞内或细胞外 细胞内 对热抵抗力 不强,6070短时间死亡 强,100C 沸水中杀死芽孢需 13h 形态特点 为真菌的繁殖体 细菌在不良环境下产生的休眠形式3、什么是温和噬菌体、溶源菌?温和噬菌体共有哪几种存在形式?噬菌体侵入细胞后其 DNA 只整合在宿主的染色体组上,并随之繁殖而同步复制,一般情况不增殖和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

16、噬菌体称温和噬菌体。含有温和噬菌体的寄主细菌称为溶源菌温和噬菌体有三种存在形式:游离态:成熟后释放的具侵染性的游离噬菌体粒子整合态:即整合在宿主染色体上的前噬菌体状态营养态:前噬菌体经外界理化因子诱导后,脱离宿主基因组进行复制、装配的状态。4、什么叫鉴别性培养基?什么叫选择性培养基?鉴别性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能与某一菌的无色代谢产物发生显色反应的指示剂,使该菌菌落与外形相似的它种菌菌落以肉眼即可区别的培养基。选择性培养基:依某种微生物特殊的营养要求或对某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可使混合菌样中的劣势菌变成优势菌,提高该菌的筛选效率。5、什么叫生长曲线?单细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可分

17、几期?其划分依据是什么?定量描述液体培养基中微生物群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称为生长曲线。分为四期:延滞期、指数期、稳定期、衰亡期根据微生物的生长速率常数即每小时分裂的次数的不同来划分。四、论述(每小题 10 分,计 30 分)1、试论述细菌菌落和放线菌菌落的形态区别,并从细胞水平来分析原因。放线菌的菌落与细菌的不同,表现为干燥,不透明,表面为紧密的丝绒状,上有一层色彩鲜艳的干粉,菌落在培养基上密接,难挑起,正反颜色常不一致,及菌落边缘琼脂平面变形。多数放线菌有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的分化,气生菌丝成熟时又会进一步分化成孢子丝并产生成串的干粉状孢子,它们伸展在空间,菌丝间没有毛细管水存积,于是就使放

18、线菌产生与细菌有明显差别的菌落。2、试论述控制有害微生物几种措施及各自特点。1)灭菌: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物体内外一切菌永远丧失生长繁殖能力的方法。杀菌:菌体虽死,形态尚存溶菌:菌体杀死后细胞发生溶化、消失。2)消毒:采用较温和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部分对人体有害的病源菌,被消毒的物体基本保证无害的措施。例如:常用消毒药剂及物理消毒措施(巴氏消毒法)3)防腐:利用某种理化因素完全抑制霉腐菌的生长繁殖,防止食品发生霉腐的措施。防腐的措施:(1 )低温:休眠状态下保存菌种;保存食物、药品、菌种。(2 )缺氧:抽真空、充氮或二氧化碳、多用化学除氧剂;密闭容器中加入除氧剂有效的防止食品和粮食的霉

19、腐变质。(3 )干燥:晒干,红外线、吸湿剂;在密封的条件下, 用生石灰,无水氯化钙,五氧化二磷,氢氧化钾或硅胶作吸湿剂保藏食品、药品、器材。(4 )高渗:提高细胞外的渗透压;盐腌和糖渍,例如果脯、咸菜等。糖的浓度为50 70,盐的浓度为 1015,由于盐的分子小并能离解,百分浓度相当时盐的保存效果好于糖。(5 )高酸度:泡菜,利用乳酸菌的厌氧发酵使新鲜的蔬菜产生大量的乳酸,抑制杂菌和霉菌的目的。乳酸菌、醋酸菌。(6 )防腐剂:食品、调味品、饮料、化妆品。4)化疗:利用具有高度选择性的化学物质抑制宿主体内病源菌的生长繁殖,借以达到治疗该传染病的一种措施。常见的化学治疗剂: 抗生素、磺胺类药物、中

20、草药等。例如:黄连、双黄连;3、微生物哪五大特性,其中最基本的是哪一个,何故?微生物的五大特性是: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适应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其中最基本的是体积小,面积大。生物体的体积愈小,其单位体积内面积即比表面积值就愈大,正是由于微生物的比表面积大的这一特性,才决定了其它所具有的特性(另四个特性) 。微生物复习题三一、填空(每小题 1 分,共 5 分)1、研究细菌遗传、代谢性能常采用( 对数 )时期的细胞。2、酵母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酵母纤维素 ) 。3、侵染寄主细胞后暂不引起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称( 温和噬菌体 )4、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品上大部分微生

21、物的过程称( 消毒 )5、根瘤菌可与( 豆科 )植物共生固氮。二、单项选择(每小题 1 分,计 20 分)1、属于细菌细胞基本结构的为荚膜 细胞壁 芽孢 鞭毛2、土壤中三大类群微生物以数量多少排序为细菌放线菌真菌 细菌真菌放线菌 放线菌真菌细菌 真菌细菌放线菌3、噬菌体属于病毒类别中的微生物病毒 昆虫病毒 植物病毒 动物病毒4、接种环常用的灭菌方法是火焰灭菌 干热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 间歇灭菌5、沼气发酵的主要产物为CO2 CH4 NH3 H2S6、酵母菌属于()微生物好氧型 厌氧型 兼性厌氧型 微厌氧型7、果汁、牛奶常用的灭菌方法为巴氏消毒法 干热灭菌 间歇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8、加大接种量可控

22、制少量污染菌的繁殖,是利用微生物间的互生关系 共生关系 竞争关系 拮抗关系9、菌根是()和植物的共生体细菌 放线菌 真菌 酵母菌10、干热灭菌法要求的温度和时间为105,2 小时 121,30 分钟 160,2 小时 160,4 小时11、生鞭毛最多的菌属于螺旋菌 杆菌 球菌 假菌丝12、微生物运输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被动扩散 促进扩散 主动运输 基团转位运转13、反硝化作用的最终产物NH3 HNO3 N2 HNO214、以芽殖为主要繁殖方式的微生物是细菌 酵母菌 霉菌 病毒15、在放线菌发育过程中,吸收水分和营养的器官为基质菌丝 气生菌丝 孢子丝 孢子16、T4 噬菌体属于螺旋对称 立方体对称

23、 复合对称 都不是17、半固体培养基中,琼脂使用浓度为0 0.2-0.7% 1.5-2.0% 5%18、蓝细菌的营养类型为光能自养型 化能自养型 光能异养型 化能异养型19、放线菌属于病毒界 原核原生生物界 真菌界 真核原生生物界20、常用消毒酒精的浓度为99.8% 30% 70% 50%三、名词解释1、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于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抗逆性休眠体,每个细菌仅能形成一个芽孢,它无繁殖功能。2、伴孢晶体:少数芽孢杆菌(如苏云金芽孢杆菌)在其形成芽孢的同时,在芽孢旁会形成一颗菱形或双锥形的碱溶性蛋白晶体。3、菌落:由一个微生物细胞(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所形成的

24、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的细胞群体叫菌落。4、单细胞蛋白(SCP):指酵母、细菌、真菌和某些低等藻类生物等微生物,在其生长过程中利用各种基质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单细胞或丝状微生物的个体而获得的菌体蛋白。5、包涵体:在某些感染病毒的宿主细胞内出现光学显微镜可见的大小形态数量不等的小体叫包涵体。6、感染复数: 噬菌体量,宿主细胞表面特异受体的数量决定了吸附噬菌体的数量,每一敏感细胞所能吸附相应噬菌体的数量称感染复数7、温和噬菌体: 噬菌体侵入细胞后其 DNA 只整合在宿主的染色体组上,并随之繁殖而同步复制,一般情况不增殖和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称温和噬菌体。8、普遍转导:通过极少数完全缺陷噬菌体

25、对供体菌基因组上任何小段 DNA 进行“误包” ,而将其遗传性状传递给受体菌的现象。9、BOD5:即生化需氧量,是水中有机物含量的一个间接指标。一般指在 1L 污水或待测水样中所含的一部分易氧化的有机物,当微生物对其氧化、分解时,所消耗的水中溶解氧毫克数。10、活性污泥:指一种由细菌、原生动物和其他微生物群体聚集在一起组成的凝絮团,在污水处理中具有很强的吸附、分解和利用有机物或毒物的能力。11、外毒素:是细菌生长过程中合成的一种“毒性蛋白质” ,能扩散到菌体外,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少数革兰氏阴性菌能产生外毒素,毒力较强。12、类毒素:细菌的外毒素经化学品(如甲醛)处理后毒性虽消失,但仍保有抗原

26、性,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一般作为预防某些传染病用,如注射白喉类毒素可以预防白喉。13、基因重组:把两个不同性状个体的遗传基因转移到一起,经过遗传分子间的重新组合,形成新的遗传型个体的方式,称基因重组或遗传重组。14、感受态:受体细胞经过一些特殊方法的处理后,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变化,成为能容许多有外源 DNA 的载体分子通过的感受态细胞。15、转导:通过完全缺陷或部分缺陷噬菌体为媒介,将供体菌的 DNA 片段携带到受体菌中,通过交换、整合,使后者获得前者遗传性状的现象,称之为转导。16、典型生长曲线:将少量纯种单细胞微生物接种到一定体积的液体培养基中,于适宜的条件(温度、PH、O2、N、C 源,

27、营养成份比)培养,定时取样,测定菌数,以取样时间为横坐标,以所对应的细胞数目的对数值为纵坐标,即可得到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很多点,将各点连成一条曲线,即典型生长曲线。四、简答(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1、微生物的五大特性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适应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2、磷壁酸的主要生理功能有哪些磷壁酸分甘油型与核糖醇型两类型,它的主要功能有带负电,可吸 Mg2等阳离子,保证了膜上酶的活性保证 Grams(+)菌(A 族链球菌)与宿主的粘联G菌表面的特异抗体某些噬菌体的特异受体。3、简述病毒的特点非细胞大分子结构亦由此衍化出无产能代谢系统,无核糖体,无离体生长

28、,无二等分裂繁殖,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等。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生物态和细胞外无生物态的相互交替只含一种核酸或 DNA 或 RNA。4、什么是菌种复壮?如何达到菌种复壮?人们采用积极的措施在衰退的群体中筛选出未衰退的个体的方法。1)纯种分离目的:通过纯种分离取得群体中仍保持原有典型性状的单细胞。2)宿主体内生长进行复壮主要用于病原微生物(使人、动物患病的微生物) 。几代后,发生衰退时,再注射回动物(寄主)体内。3)淘汰已衰退的个体。5、简述影响延滞期长短的主要因素?1)菌种差别:不同菌种的延滞期长短不同。2)接种龄影响:以对数期接种龄的种子接种,则子代培养物的延滞期就短,反之,如以延滞期或衰亡期的种

29、子接种,子代培养物的延滞期就长3)接种量影响:同种微生物在一定范围内,接种量和延滞期的长短显负。 (成反比)4)培养基的成分6、列举几种菌种保藏的方法(至少四种)固体斜面定期移植法、石蜡油封藏法、冷冻干燥保藏法、液氮保藏法五、论述(15 分)什么是一步生长曲线?它分为几个期,试述各期的定义和特点?定量描述烈性噬菌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称一步生长曲线或一级生长曲线,它可反映噬菌体的三个最重要特性参数潜伏期、裂解期和裂解量。(1)潜伏期指噬菌体的核酸侵入宿主细胞后至第一个噬菌体粒子装配并释放前的一段时间,潜伏期中无一个成熟的噬菌体粒子自细胞中释放。该期分两段:隐晦期,指在潜伏期前期人为(用氯仿)裂解细胞裂解液仍无侵染性的一段时间。胞内累积期也叫潜伏后期,在隐晦期后如人为的裂解细胞其裂解液出现侵染性的一段时间,在电镜下可观察到已初步装配好的噬菌体粒子。(2 )裂解期为在潜伏期后,宿主细胞迅速裂解,溶液中噬菌体粒子急剧增多的一段时间。因噬菌体或病毒无生长及宿主细胞裂解的突发性,因此理论上的裂解期应是瞬间的,但实际细菌菌体中个别细胞的裂解不可能是同步的,故实际的裂解期是较长的。(3 )平稳期指感染的宿主细胞已全部裂解,溶液中噬菌体效价达到最高点之后的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试题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