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五年级小数乘法估算教学案例与反思.doc

上传人:杨桃文库 文档编号:5520133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小数乘法估算教学案例与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五年级小数乘法估算教学案例与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五年级小数乘法估算教学案例与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五年级小数乘法估算教学案例与反思课程改革后,估算受到普遍的重视。小学教材中求近似数的方法,主要是四舍五入法,估算时,也大都是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进行估算。实际上,求近似数的方法,还有进一法,去尾法等,估算时,也经常根据具体情况,用不同的求近似数的方法进行估算。在小学阶段,怎样渗透教材以外的其他估算方法呢?下面是本人在苏教版五年级上教科书“小数乘法估算”一课中对估算教学所作的探索。教学片断:师:我们学校的体育老师张老师准备给我们买一些体育器材,他带了元钱,想买个篮球,每个 58.8 元。他带的钱够吗?学生很快回答不够。师:怎样知道带的钱不够?(有的学生回答估算一下就知道了。 )师:怎样估算?生

2、1:58.860,603=180,说明带的钱够了。生 2:58.83,我一下子就算出 176.4,带的钱够了。师:如果用这些钱买个足球,每个足球 72.6 元,够不够?学生自己估算,再交流算法。生 1:72.670,703=210,带的钱不够。生 2:72.63=217.8 ,带的钱不够。生 3:100-72.6=27.4,100-72.6=27.4,27.4+27.4=54.8,剩下的 54.8 元,不够 72.6 了,带的钱不够。师:如果张老师带元够买个足球吗?大部分学生直接估算:72.670,703=210,带的钱够了。有几个学生喊:不够,不够,刚才算过了 72.63=217.8。学生在

3、下面嘀咕着:估算出来是够的啊,可是计算的结果怎么不够了?师:大家在小组中讨论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明白了把 72.6 看成 70,少了 2.6 元,可实际上 70 元是不够买一个足球的,210 元就不够买 3 个了。师;象刚才的这道题,如果用四舍五入法就认为带元够了,可实际上是不够的。估算和精确计算之间是有误差的。师:钱带少了不够,钱带多了也不安全,那大家认为要买这个足球,张老师带多少钱合适呢?生 1:把 72.6 看成 80,803=240,张老师带 240 元就够了。生 2:老师,他讲错了,72.6 四舍五入后得到 70,他怎么说 72.6 看成 80呢?师:这个问

4、题提得好,你能解释一下吗?生 1;每个足球 72.6 元,如果看成 70 元不够,应该看成 80 元。师:72.670,这是运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而把 72.6 看成 80,其实是另一种求近似数的方法进一法。象 72.6 这样的两位数,用进一法求近似数,就不管个位是 1,还是 9,都向十位进 1。刚才这个同学就是运用了这种进一法,知道如果带上了 240 元就够了。用得好!生 3:我想张老师可以带 300 元,每个足球 72.6 元,带 100 元,只带 3 张,很方便。师总结:估算的方法很多,利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只是其中的一种,还有进一法,去尾法等许多估算方法。关于其他的估算方法,有兴趣

5、的同学可以去图书馆查资料或其他方法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教学反思: 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数学,能让学生充分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与价值。本节课,教师基于这一理念,将一切学习活动置于问题情景中,让学生真切的体会到学好数学是有用的。比如上述教学片段,通过合作活动,集体交流,同学们期待着教师的评判。教师要把握住这一契机,适时的引导。在教学活动中我深深地领悟到:课堂中教师要放大细节,使学生内心自然而然的产生合作探究的欲望。在探究中要允许学生出现错误,错误是孩子们最朴实的想法、经验的真实暴露。我们要包容、接纳学生错误,更重要的是要有效地利用错误资源为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我们常常敬佩盲

6、人凭借一根木棒探路的本领,我想这是盲人在无数次失败中修炼出的本领,而今的孩子徜徉在老师无微不至的关爱中,一帆风顺地朝老师指引的方向前进。这种方式会让学生时常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但长此以往,会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也会和培养创新型学生背道而驰。教师在课堂中不要总是充当“拐杖” ,放心大胆地把“拐杖”丢弃,还学生一个自由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合作中去探究,在探究中学会合作,让她们自己攻克一个个知识“堡垒” 。比如估算和计算产生误差,不符合生活实际时,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去探索:造成误差的原因。由于学生的思维受例题教学的影响,他们的思路陷入了泥潭而不能自拔时,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学生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思路

7、通了,各种奇思妙想都会涌出来。通过再度的合作交流,让学生明白估算的方法很多,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运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估算作为培养学生数感的一个重要方法,已不仅只要答案,它要的是学生估算的过程和估算的意识。所以在估算教学中即要考虑到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思考方法以及学生的生活实际。怎样才能提高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呢?我觉得可以从这几方面进行尝试。一、灵活的使用教材教材是外在的,教师只有把教材加工成学生可以感受到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才会变得生动有味。贴近学生、源于生活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倍感亲切、体验深刻,自然而然在无形中体会到了估算的作用,由此诱发了学生去进一步进行主动探究的心理倾向,使学生认识

8、到估算的必要性和优越性。这一情境中,学生自己质疑、释疑,明白了用进一法估算的方法。学生的表现达到了本节课的高潮。二、灵活地解决问题。学生数学素质的核心是应用数学的能力,其主要体现在用数学的观点和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利用估算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估算策略要为生活服务,生活中的实际需要不是像单纯的数学题那样简单,如上街买东西,并不是买东西需要 100 元钱,我们只带 100 元钱去就是最合理的,也不是用“四舍五入”法就能够合理解决的,课堂上老师可以借助实际问题,说明面对生活中复杂的实际问题,我们要动脑筋想一想,究竟应该怎样做才是最合理的。具体问题应该具体分析,这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不仅可以进行乘法估算,而且要对估算的结果有所预测,进行适当的调整。三、注重学生情感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德育,学科教学应该加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但是这种情感的教育不应该是为了教育而教育,应该寓于无形当中,让它随时随地在该发生处发生,恰到好处又极其自然。课堂上我们估算了一个 198 人的大概会拣多少件垃圾?全班学生呢?全校学生呢?全市人民呢?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形成需要长期潜移默化的渗透,需要教师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