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的课程纲要学校名称:白寨镇黑峪沟小学 设计教师:李如彬课程类型:技能学科适用年级:小学二年级课 时 数:40 课时一 、 课 程 目 标(一)感受与鉴赏1.音乐表现要素(1)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器进行模仿。(2)感受乐器的声音。能听辨打击乐器的音色,能用打击乐器奏出强弱、长短不同的音。(3)能够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2.音乐情绪与情感(1)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作出体态反应。(2)乐曲情绪的相同与不同3.音乐体裁与形式聆听儿歌、童谣、进行曲和舞曲,能够通过模唱、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能够随着进行曲、舞曲
2、音乐走步、跳舞。4.音乐风格与流派聆听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儿歌、童谣及小型器乐曲或乐曲片段,初步感受其不同的风格。(二)表现1.演唱(1)参与各种演唱活动。(2)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反应。(3)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节奏和曲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4)能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5)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五首。2.综合性艺术表演(1)能够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2)能够配合歌曲、乐曲用身体做动作。(3)能够在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3.识读乐谱(1)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2)能够用声音、语言、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奏。(3)能够用唱名
3、模唱简单乐谱。(三)创造1.探索音响与音乐(1)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2)能够用打击乐器或自寻音源探索声音的强弱、音色、长短和高低。2.即兴创造(1)能够将词语、短句、诗歌或歌词用不同的节奏、速度、力度等加以表现。(2)能够在唱歌或聆听音乐时即兴地做动作。(3)能够用课堂乐器或其他音源即兴配合音乐故事和音乐游戏。3.创作实践(1)能够用线条、色块、图形,记录声音与音乐。(2)能够用人声、乐器或其他音源,创作 12 小节节奏或旋律。(四)音乐与相关文化1.音乐与社会生活(1)感受生活中的音乐,乐于与他人共同参与音乐活动。(2)能够通过广播、电视、磁带、CD 等传媒听赏音
4、乐。(3)能够参加社区或乡村的音乐活动。2.音乐与姊妹艺术(1)能够用简单的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2)能够用简明表演动作表现音乐情绪。(3)能够用色彩或线条表现音乐的相同与不同。3.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1)能够了解声音与日常生活现象及自然现象的联系。(2)能够用简单的韵律操动作配合不同节奏、接派情绪的音乐。二 、 课 程 内 容二 年 级 上 册 共 编 成 10 个 主 题 单 元 , 问 声 好 、 时 间 的歌 、 童 话 故 事 、 跳 起 舞 、 愉 快 的 劳 动 、 小 动 物 的 歌 、 音 乐 会 、 生 活 多 快 乐 、 美 丽 的 动 物 、 新 年 好 及期
5、末 测 验 游 戏 宫 快 乐 的 冬 令 营 。 基 本 内 容 包 括 : 聆 听 、表 演 、 编 创 与 活 动 , 新 教 材 的 曲 目 选 择 , 考 虑 作 品 的 思 想 性 、艺 术 性 、 民 族 性 , 注 重 歌 曲 的 可 唱 性 与 欣 赏 曲 的 可 听 性 , 降 低过 难 的 识 语 要 求 和 过 高 的 技 能 技 巧 , 一 年 级 采 用 图 谱 为 主 , 在创 造 与 活 动 中 , 开 展 多 种 形 式 培 养 学 生 的 创 新 精 神 和 实 践 能 力 ,评 估 多 方 位 , 多 角 度 , 形 式 丰 富 多 彩 。 低 年 级 教
6、 材 以 图 为 主 ,欣 赏 曲 主 题 旋 律 以 图 形 谱 为 主 , 生 动 活 泼 。三、课程实施:1.在日常生活中多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教学水平。2.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用轻松的课堂形式让学生喜爱音乐课。3.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4.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5.丰富课外音乐活动,以学生的爱好为主开展课外音乐活动,使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学习音乐。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
7、结经验。四、课程评价:1、评价原则 (1)对学生激励作用的原则 (2)有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则 (3)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应体现自主性原则。 2、 评价要素 分态度习惯、知识能力、兴趣爱好三个领域。要特别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关注,如兴趣、情感、态度等。 3 评价等级及标准 (1) 采用等级制、设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若有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特别给予关注,鼓励学生努力方向,争取合格。 (2) 坚持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对学生的活动过程分析与评价都采用“自我参照”的原则,既以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能力这参照系,关注他们的发展水平,评价要求不是整齐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