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感染猪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517978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32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感染猪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人感染猪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人感染猪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人感染猪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人感染猪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人感染猪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为做好人感染猪流感 A(H1N1)病毒疫情(以下简称“ 人感染猪流感”)防控工作,提高人感染猪流感的防治水平和应对能力,及时、有效地采取各项防控措施,做到早发现、早 报告、早隔离、早治 疗人感染猪流感病例,控制疫情的 传播、蔓延,特制定本技术指南。鉴于我国尚未发现人感染猪流感病例,故本指南适用于现阶段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的人猪流感防治应急处置工作,今后视疫情形势变化将逐步完善。一、背景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甲、乙、丙三种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流感病毒根据其表面(H 和 N)结构及其基因特性的不同又可分成许多亚型,至今甲型流感病毒已发现的

2、血凝素有 16 个亚型(H1-H16),神经氨酸酶 9 个亚型(N1-N9)。猪流感是一种因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猪呼吸系 统疾病。目前,已从猪身上分离到四种主要的亚型:H1N1、 H1N2、H3N2 和 H3N1。猪流感病毒在猪群中全年可以 传播,但多数暴发于秋季末期和冬季, 发病率较高,病死率较低。美国曾于 1976 年在新泽西州迪克斯堡的士兵中出现猪流感爆发,引起 200 多例病例,其中至少 4 名士兵 进展成肺炎, 1 人死亡。1988 年,美国出现了猪流感人际间传播的迹象,接触过一例猪流感病例的医护人员中出现了轻微的流感样疾病,并在血清中检测出猪流感抗体。 2005 年 12 月至 20

3、09 年 2 月期间,美国共报道了 12例人感染猪流感病例,但均未出现死亡。自 2009 年 4 月 23 日起,截至 4 月 27 日,全球共 4 个国家报道了实验室确诊的人感染猪流感病毒病例,此次感染的亚型是新变异的 H1N1 亚型毒株。其中美国共计 40 例,均 为轻症病例;墨西哥确 诊 26 例,其中 7 例死亡;加拿大和西班牙分别报告了 6 例和 1 例,均无死亡病例。2猪流感病毒可直接从猪传播至人,亦可出现人际间传播。感染病毒的猪或人是主要的感染来源,隐性感染者也具有传染性。人也可能通过接触到被猪流感病毒污染的物品后触摸口鼻而获得感染,因此,被猪流感病毒 污染的环境也是潜在的感染来

4、源。传 播途径与季节性流感 类似。人感染猪流感病毒后,现有资料表明, 传染期为发病前 1 天至发病后 7 天。若病例发病 7 天后仍有发热症状,表示仍具有传染性。儿童,尤其是幼儿,传染期可能长于 7 天。人感染猪流感的潜伏期尚不明确,参照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 1-3 天。临床症状与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躯体疼痛、头痛、畏寒和疲劳等。有些人 还会出现腹泻和呕吐,甚至引起严 重疾病(肺炎和呼吸衰竭)和死亡。近期分离到的猪流感病毒 A(H1N1)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药物敏感, 对 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耐药。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 CDC 均建议使用奥司他韦或扎那米韦治疗和预防人感染猪流感病毒

5、,但尚无有效的预防疫苗。二、病例诊断和报告(一)病例诊断见卫生部下发的人感染猪流感诊疗方案(2009 版)。(二)病例报告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疑似、临床和确诊病例时,于 2 小时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 其它传染病”下的“人感染猪流感 ”。为加强相关疫情处理信息的报告,暂通过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事件调查处理和病例个案信息报告,报告事件类别选择“ 其它类传染病”下的“人感染猪流感 ”。三、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测(一)现场调查3对报告的所有病例立即进行流行病学现场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病例基本情况、居住地及家庭背景、发病和就 诊经

6、过、 临床表现、实验 室检查、诊断和转归情况、暴露史、旅行史、密切接触者情况等,参见附件 1。其它相关调查可通过专项研究进行。在疫情调查处理进程中或结束后,应及时对流行病学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撰写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并及时 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同时,各省 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将人感染猪流感病例流行病学调查表和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上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所有流行病学调查原始资料、分析结果和调查报告应及时整理归档。(二)标本采集和检测1、标本采集按照本指南的应急监测方案(附件 2)要求,采集相关标本进行检测。具体标本采集类型、方法参见全国流感/人禽流感监测实施方案 的“流感监测

7、实验技术操作规范”。2、标本检测标本检测方法和流程参见附件 3人猪流感( H1N1)病例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指南(暂行)。3、生物安全要求猪流感病毒培养应在具有资质的 BSL-3 实验室中进行,标本储存、包装和运送应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 424 号令)和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 45号令)等有关规定执行。四、现场处置(一)病例管理列为医学观察病例者,对其进行 7 天医学观察(根据病情可以居家或医院隔离)。疑似、临 床和确诊病例应送至定点医疗机构进行为期至少 7 天的隔离治疗,若 7 天4结束后仍发热,应继续隔离直

8、至体温正常。隔离治 疗期间,疑似、 临床和确诊病例要分开管理。所有相关医疗机构应做好院内感染控制以及医务人员和病例的个人防护,具体要求详见附件 4。(二)密切接触者管理按照密切接触者的判定原则,对疑似、 临床和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登记,并对其进行 7 天医学观察,尽量减少外出活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随访,每日测量体温和健康询问,做好登 记。 对医学观察期间出现发热或呼吸道症状者,在采取有效防护 条件下, 应立即送定点医 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管理详见附件 5。(三)应急监测若发生省级农业部门确认的动物猪流感 H1N1 疫情,或接壤的国家或地区发生猪流感 H1N1

9、动物或人间疫情,或出现人感染猪流感确诊病例时,应启动相关地区的猪流感应急监测。应急监测 具体的启动条件、 监测 范围、 监测对象、监测时限和监测方法详见附件 2。(四)消毒出现人感染猪流感病例后,应及时对可能污染场所的环境和物品进行严格消毒处理。仅 出现动物猪流感疫情 时,各 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配合当地农业部门开展现场消毒(附件 4)。(五)院内感染控制疑似、临床和确诊病例应送至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医院应严格进行院内感染控制,合格布局,设置污染区、半 污染区和清 洁区,规范处理医疗废物,同时应对病人污染或可能污染的区域进行消毒处理。有条件的医院应启用负压病房,将疑似、临 床和确诊病例分

10、病房管理。医务人员和参与疫情现场处置的人员应采取个人防护(附件 4)。(六)风险沟通5在当地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针对大众和媒体进行风险沟通,避免造成社会恐慌,风险 沟通具体的方法和内容详见附件 6。(七)其它控制措施达菲(奥司他韦)和扎那米伟可用于暴露前和暴露后的预防性服药,应在医生和专家指导下进行。当地发生人感染猪流感疫情流行时,应减少或取消公众集会,必要时可依法采取学校停课、工厂停业等措施。来自疫区的飞行器等其它交通工具的乘客或乘务人员一旦发现有发热(腋下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等呼吸道症状者,应立即在有防 护的情况下,送至指定医疗机构隔离治疗,同时建议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 对乘坐同一交通工

11、具的其他人员转移至邻近的指定场所,进行健康体检, 测量体温并询问 有无咳嗽、咽痛等呼吸道症状。对其中的异常者转至指定医疗机构隔离治疗,对无异常者,做好详细登记后, 进行居家医学观察。由检验检疫部 门把登记信息转给旅客居住地疾控机构,由当地疾控机构进行为期 7 天的健康随访,每日测量体温和健康询问,做好登记。一旦上述异常者明确排除猪流感病毒感染,应尽快通知相关地区疾控机构,解除对居家医学观察人员的健康随访。五、专项调查根据猪流感疫情在我国发生和流行情况,可组织开展感染危险因素、人群感染状况、病例临床特征、病原学和分子生物学、 传播动 力学、病原生态学、人群疾病负担和疾病传播模式的模型等研究,方案

12、另行制定。六、附表和附件:1、人感染猪流感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和填表说明2、人感染猪流感应急监测方案3、人猪流感( H1N1)病例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指南(暂行)4、人感染猪流感现场消毒、院内感染控制和个人防护指南65、人感染猪流感密切接触者判定和管理6、风险沟通指南附件 1.人感染猪流感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和填表说明附表 1 人感染猪流感个案调查表问卷编码 一、病例的发现/报告情况1.病例的首次发现单位(具体到科室):_1.1 联系方式: (1)电话:_ (2)传真: _ (3)E-mail: _1.2 发现时间: 年月 日时2.首次报告单位:2.1 接到报告单位:2.2 报告方式: 电话 传真 E

13、-mail 其它2.3 报告时间: 年月 日时2.4 报告疾病名称:二、 病例一般情况1.病例姓名: 家长姓名(若14 周岁,请填写):2.性别: 男 女3.国籍:4.民族:汉族 其它,_5.出生日期: 年月 日(如出生日期不详,则实足年龄:岁或月)6.现住址: 省 市 县(区) 乡(街道) 村(栋) 组( 单元) 号7.学习或工作单位:8.联系电话:(1) 手机: (2)家庭电话: (3)其它联系人电话:9.职业: 幼托儿童 散居儿童 学生 教师 保育保姆餐 饮业 商业服务 工人 民工 农民牧民 渔( 船)民 干部职员 离退人员 家务待 业 医疗机构工作人员 其他三、 病例的发病与就诊经过1

14、.发病日期: 年月 日2.首诊医疗机构名称(具体到科室):_3.前往医疗机构就诊前,是否自行服药: 是 否 不知道3.1 若自行服药,则服药名称:_四、病例的临床表现71.临床表现(可多选):发热 :体温(最高) _ 持续时间:_天 寒战咳嗽 咳痰 咽痛 头痛 鼻塞 流涕 肌肉酸痛 关节酸痛 乏力 胸闷 气促 呼吸困难 腹泻 结膜炎其它 临床表现:_3.是否服用“达菲 ” 是 否 不知道4.1 如果回答“ 是” ,请填写详细服药情况,包括服药起止日期、服用剂量、是否有副作用等 :_五、病例生活习惯、既往健康史1.饭前洗手: 每次均洗手 偶尔洗手 从不洗手 其它2.是否抽烟:是 否3.1 若抽烟

15、,每天几支:14 支 59 支 1020 支 20支以上4.是否有慢性疾病,若有(医生已经诊断,可多选)哮喘 慢性支气管炎 其它慢性肺部疾病 冠心病糖尿病 肾病 免疫缺陷 其它慢性疾病:_5.是否怀孕: 是,孕期_月 否6.一年内是否接种流感疫苗: 是 否六、病例发病前的暴露情况1.发病前 7 天内是否接触有“感冒” 症状的病人: 是 否 不知道81.1 接触方式主要是(可多选): 近距离(间隔2 米)相处,但没有说话; 近距离(间隔2 米)面对面说话; 直接接触(有身体皮肤的接触); 接触患者分泌物; 接触患者碰触过的物体,如门把手,毛巾,桌子等; 吃过患者烹饪的食物1.2 接触患者时是否采

16、取防护措施及其它预防措施:带 手套 穿防护服 带口罩 服用抗病毒药物 无任何防护措施1.3 接触者是否被确诊为猪流感病例: 是 否 不知道2.发病前 7 天内,是否到过猪流感病毒学实验室: 是 否2.1 若曾到过实验室,是否进行防护: 是 否3 发病前 7 天是否到过以下场所:(可多选)幼托机构 学校 医疗机构 电影院 商场或超市 其它公共场所:_4.发病前 7 天是否外出旅行: 是 否 不知道4.1 如果是,请说明_4.2 当地是否有人感染猪流感 A(H1N1)疫情: 是 否 不知道5.发病前七天曾经搭乘过的交通工具:私家车 出租车 公交车 长途客车渡 轮/轮船 飞机 火车 其它_注:(1)

17、如果有猪相关接触史,请填附表 2 人感染猪流感个案调查表(曾有猪接触史)(2)如果有密切接触者,请填附表 3 密切接触者流行病学调查一揽表七、 转归与最终诊断情况1.病例最终诊断: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 排除(病名: )2.诊断单位:3.转归: 痊愈 死亡 其他八、 调查小结调查单位: 调查时间:月日-月日调查者签名:9附表 2 人感染猪流感个案调查表(曾有猪接触史)一、病例发病前的暴露情况您已回答曾经在发病前接触过猪,请问:1.与猪的接触方式: 饲养 打扫、清洗猪舍 接触动物分泌物 购买加工生鲜猪肉职业 运输 收集或运输猪类粪便 买卖活猪 宰杀猪类 处理/掩埋猪类2 累计接触时间:_分钟3.接触

18、猪后是否洗手:每次均洗 偶尔洗一次 从不洗手4.是否在病前 7 天内到过:饲 养场 农贸市场 动物园 其它5.病前 7 天内是否接触病死猪: 是 否 不知道5.1 若接触,则接触方式: 宰杀、加工病死 动物 接触病死猪排泄物接触病死猪分泌物 直接接触病死猪 食用病死猪肉 其它5.2 接触时间:_分钟5.3 若食用病死猪肉,则所食用时是否熟透: 是 否 不知道6.处理病死猪类时是否采取防护措施及其它预防措施:带 手套 穿防护鞋 带口罩 服用抗病毒药物 无任何防护措施7.处理病死猪后是否洗手:每次均洗 偶尔洗一次 从不洗手 其它二、病例居住环境及暴露情况1.病例居住地点(村庄/居民区)猪病死情况:

19、 有 无2.农业部门是否已经证实死亡家猪死于 H1N1 型猪流感:是 否 证实中 不知道3.当地环境是否已经进行彻底消毒: 是 否 不知道3.1 若已经彻底消毒,则时间为: 年月 日4 病例居住地点(村庄/居民楼)附近是否有: 活猪交易市 场 农贸市场 饲养场均无 屠宰场 其它:_三、 调查小结调查单位: 调查时间:月日-月日调查者签名:10填表说明:人感染猪流感个案调查表填写说明一、一般说明1. 填写调查表一律使用蓝色或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不得使用铅笔或红色笔。2. 书写应工整,字迹清晰,不得连笔,不得潦草模糊。3. 问卷由调查员填写,汉字要按规范的简化字书写,数字一律按阿拉伯数字正体书写(

20、0123456789)。4. 每个问题的题目后都附有“”或“_”,“” 除了 题目明确说明填写日期,如 年月日, 请在答案后面的“” 里打勾“ ”。数字及代码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数字不应填出格外。5. 如果选填了“ 其他” 的 选项,除了在相应的内容后面的“” 里打钩,还要填写具体的内容。6. 填写每个问题时应尽量避免填错。一旦错填,应用双横线把错误答案划去,在上方或右方另外填写。7. 问卷中不得有空项。如无特殊说明, 选择题为单选题。遇到 实际情况在所给选项中没有对应答案时,可在对应题目的侧边, 标注题号,然后将 实际情况用文字表述出来。陈述题,如果确实不清楚,请标明“ 不详”。8. 填写调

21、查表时,调查人员应逐项询问,并按被调查人员的回答逐项认真填写。9. 填写完成后,认真检查整个问卷,无 错填、漏填后,调查员应在表的下方签名。二、具体内容说明1. 问卷编码由 13 位数字组成。(1) 自左向右第 1-8 位为地区编码,统一按国家统计局设管司发布的“乡镇行政区划代码”进行编定。(2) 第 9、10 位为疫区内调查地点编码。同一地区内只有一个调查地点时,统一编 1;同一地区内有多个调查地点时,每个地点点一个编码,从 1 开始顺序编码。(3) 第 11-13 位为被调查者个人编码,从 1 开始顺序编码。2. 第一部分“ 病例的发现 和报告情况” 由调查员填写。3. 第六部分“ 病例发

22、病前的暴露情况 ”,第一 题指的“感冒症状” 包括: 发热,咳嗽和咽痛等呼吸道症状。附件 2.人感染猪流感应急监测方案一、 监测目的早发现、早报告人感染猪流感病例,及时、有效地采取防控措施,预防可能出现的人感染猪流感疫情传播和蔓延。二、 监测启动条件11相关地区若发生以下情况之一,应立即启动人感染猪流感应急监测工作。1. 由省级农业部门确认发生动物猪流感疫情。2. 接壤国家或地区发生动物猪流感或人感染猪流感疫情。3. 出现人感染猪流感确诊病例。三、 监测范围的确定(一) 发生动物猪流感疫情1. 在当地农业部门划定的动物疫区范围所涉及的县(市、区)开展应急监测工作。2. 若某县(市、区)的动物疫

23、情发生在边界乡镇, 则在与其边境相接壤的其他县(市、区)也开展应急监测工作。接壤国家在 边境地区发生动物猪流感疫情或人感染猪流感疫情,在与其边境接壤的 县(市、区)开展应急监测工作。(二) 出现人感染猪流感确诊病例1. 发生人感染猪流感确诊病例的县(市、区)启动应急监测。2. 若发现的人感染猪流感确诊病例为输入病例,则病例的原发县(市、区)应同时启动应急监测。四、 监测对象监测范围内的流感样症状至肺炎不同程度疾病表现的病例(体温38)。五、 监测时限1. 发生动物疫情的地区,应急监测开始于农业部门发现疫情之日;止于农业部门解除封锁后 7 天。2. 没有动物疫情,但出现人间确诊病例时, 应急监测

24、始于卫生部门确诊疫情之日,止于该病例的最后一例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期的结束之日。3. 同时出现动物疫情和人间病例,以较后的结束日期为终止监测日期。六、 监测方法应急监测期间,监测县(市、区)内的各级医疗机构对前来就诊的监测对象进行登记(表 1)和并上报至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逐级上报至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上报的病例进行追踪和排查按照相关要求和标准采集所有病例的呼吸道标本进行猪流感病毒的相关检测。原则上,先由省级及以下疾控机构进行初步检测,阳性标本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核。省级疾控机构不具备检测条件的,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邻近具备相应条件和资格认证的省级疾控机构进

25、行检测。12表 1. 人感染猪流感应急监测报告表填报单位: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姓 名 性别 年龄 住址 临床诊断 是否采样 检测结果 是否人感染猪流感病例 备注13附件 3.人猪流感(H1N1)病例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指南(暂行)猪流行性感冒( H1N1 病毒)病毒的检测所有猪流行性感冒( H1N1 病毒)疑似病例应该采集上呼吸道标本来检测猪流行性感冒( H1N1 病毒)的病毒。 推荐采集的呼吸道标本: 疾病发病后应尽快采集如下标本:鼻咽拭子/吸取物或者鼻腔冲洗液 /吸取物。如果不能收集这些标本,可合并鼻拭子与口咽拭子。气管插管的病人也应收集气管吸取物。标本应置于无菌病毒运输液( VTM

26、) ,并立即用冰块或冰排保存或置于 4 (冰箱),并马上运送至实验室。临床样品收集人员及实验室人员的感染控制指导请见相关文件。拭子理想的情况下,标本应使用头部为合成纤维的拭子(例如,聚酯纤维 ),用 铝或塑料做杆。不推荐棉拭子和木杆。不能用海藻酸钙做的拭子收集标本。 标本采集管应包含 3 毫升病毒运输液(例如,含有蛋白质稳定剂,阻止细菌和真菌生长的抗生素, 缓冲液) 。 临床标本储存所有呼吸道标本应保存在 4 ,并尽快放置在 -70。如果没有-70度冰箱,标本应保存在 4 ,但不应超过 4 天。 临床标本运输临床标本应按照 A 类包装要求运送,并用干冰运输。 所有标本应标示清楚。疑似病例标本运

27、送应包含的信息请参照禽流感标本运输。检测程序呼吸道标本应首先应用 real time RT-PCR 方法检测 A 型流感病毒的 M 基因、Swine( H1N1)的 HA 基因和 NP 基因,以及 质控对 照 RNP 基因。同 时,接种 MDCK细胞或 SPF 鸡 胚进行病毒分离,并测定病毒的全基因 组序列。推荐的检测方法用 Real-time RT-PCR 方法 检测猪流行性感冒( H1N1 病毒)病毒。其他检测方法 快速流感抗原检测 一些商用快速检测可以区分 A 和 B 型流感病毒 。快速检测实验 A 型流感阳性的病例符合可能病例的标准(见上文) 。这些实验对检测人感染猪流行性感冒( H1

28、N1 病14毒)病毒临床标本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未知,而且检测季节性流感病毒的灵敏度不佳。因此,快速检测阴性结果可能是假阴性,不能作为猪流感感染的最后诊断。 免疫荧光法(或装配的 IFA ) 免疫荧光试验可以区分 A 和 B 型流感病毒 。检测 A 型流感阳性的病例符合可能病例的标准(见上文)。免疫荧光试验的结果取决于临床标本的质量,操作技能, 对检测人感染猪流行性感冒( H1N1 病毒)病毒临床标本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未知。因此,免疫荧光试验阴性结果可能是假阴性,不能作为猪流感感染的最后诊断。 病毒培养可用 MDCK 细胞和 SPF 鸡胚分离猪流感( H1N1 病毒)病毒可以诊断感染,但无法为临床诊

29、断及时提供结果。病毒分离阴性并不能排除感染猪流感( H1N1 病毒)病毒。附件 4.人感染猪流感密切接触者判定和管理为及时、科学地判定动物猪流感及人感染猪流感的密切接触者,采取预防措施,控制猪流感在人间的发生和传播,制定如下判定标准和处理原则。1. 判定标准按照以下判定标准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判定。1.1 人感染猪流感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在人感染猪流感病毒确诊或疑似病例发病前 1天至隔离或死亡期间,与确 诊或疑似病例存在流行病学关联,包括与其共同生活、居住或诊治过病例等;暴露于疑似或确诊病例的分泌物或排泄物;或暴露于其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的环境。1.2 现场流行病调查人员根据

30、调查情况确定的其他密切接触者。2. 密切接触者的管理2.1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调查并填写登记表(表 1)2.2 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2.3 可居家医学观察或集中医学观察的措施。2.4 观察期限为 7 天(自最后接触感染动物及人感染猪流感患者计算起)。医学观察开始前,根据确定的观察期限判断实际观察时间。2.5 医学观察开始前,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负责医学观察的医疗机构专业卫生人员必须通过口头或以告知书的方式,告知被观察对象以下内容:人感染猪流感的临床特点、传播途径等相关防治知识。负责医学观 察的医疗机构 联系人、联系方式,以便出现相关症状后进行报告。2.6 在医学观察期间

31、建议医学观察对象尽量减少外出活动。152.7 医学观察期间,由当地疾控机构对密切接触者每日测量 1 次体温和健康询问,填写人感染猪流感病例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记录表(表 2),由其每日按人感染猪流感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每日统计汇总表(表 3)进行汇总。2.8 医学观察期间,被观察对象出现发热等异常临床表现的,在有防护的条件下, 转至指定医疗机构隔离观察治疗,并采集标本进行相关检测。2.9 对于输入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由疫情发现地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将其有关流行病学资料直接通知病例来源地的相应机构,由来源地负责追踪和调查其密切接触者,处理措施同上。2.10 若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已离开原地,由疫情发现地的省

32、级卫生行政部门直接通知其目的地的相应机构,由到达地负责追踪调查,处理措施同上。16表 1. 省 市 县确诊或疑似人感染猪流感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流行病学调查一览表 第 页调查单位 调查人员 、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姓名 性别 年龄 职业 详细住址 接触病例类型最早接触时间最后接触时间接触频度接触地点接触方式 备注注:1. 接触病例类型:疑似病例 确诊病例 2. 接触地点:包括 家中 医疗机构 工作单位 其他_3. 接触频率:分为 每天 数次(写明日期或日期范围) 仅一次4. 接触方式(多选): 共餐 同室 同病区 共用生活用品 分泌物、排泄物等 诊治、护理 探视 陪护 其他_17表 2.人感染猪流

33、感病例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记录表医学观察记录医学观察解除日期月 日月 日月 日月 日月 日月 日月 日姓名性别年龄住址最后暴露时间医学观察地点医学观察开始日期体温症状体温症状体温症状体温症状体温症状体温症状体温症状注:暴露类型:(1) 接触患者 (2) 接触感染动物 (3) 接触患者接触感染动物症状:指咳嗽或咽痛医学观察地点:包括 家中 医疗机构 其他 医学观察实施责任人 、 、 18表 3. 猪流感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每日统计汇总表密切接触者当日观察 解除观察出现体温38 伴咳嗽或咽痛等症状疫情事件名称疫情发现日期医学观察开始日期累计观察总人数 新增人数 正在观察 总人数 新增人数 累计人数 新

34、增人数 累计人数最后一名接触者解除医学观察日期合计填表单位: 省 市 县(区、市) 填表人:19附件 5. 猪流感消毒、院内感染控制和个人防护技术方案 消毒技术一、疫点消毒方案 (一)消毒原则 1.目的 对于病原体抵抗力低,主要近距离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消毒对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意义有限。但由于本病传播途径尚未完全清楚,对空气及有关物品及时进行消毒处理是必要的,特别是必须做好疫点的消毒处理,尤其是终末消毒。疫点消毒的目的是杀灭疫点内的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以防止其感染人群。 2.对消毒人员的要求 终末消毒必须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指导下,由掌握有关消毒知识的人员及时进行消毒处理,原则上直接由当地疾

35、病预防控制部门的消毒人员进行终末消毒。在医院,对传染病病人的终末消毒由医院或病区安排专人进行。消毒人员 开展消毒前应接受培训,合格后上岗。 终末消毒进行得越及时、越彻底,防疫效果就越好。 3.消毒范围与对象 疫点终末消毒的范围和对象应由流行病学医师根据有关指征确定。应包括被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污染的物品和环境,患者尸体等。 4.消毒时机 终末消毒有较强的时效性,为保证消毒效果,接到猪流感疫情报告后,城市应在 6 小时 内, 农村应在 12 小时内采取消毒措施。对于通风良好的场所,如果间隔时间较长 ,可以不 进行空气消毒。 5.消毒方法的选择 进行疫点消毒时应首选物理消毒的方法,采用化学消毒的方法

36、时,要注意选择合格的消毒剂。我国采取的是消毒剂审批管理制度(卫生部)。在选购时,首先应检查其使用说明书和标签上是否有卫生部的批准文号,然后看其是否在有效期内。并按说明书的内容,根据不同的消毒对象选择适宜的消毒剂。消毒剂的使用剂 量应以使用说明书为准。 (二)猪流感的 终末消毒程序 1.在出发前,应检查所需消毒用具、消毒剂和防护用品,做好准备工作。 202.消毒人员到达疫点,首先查对门牌号和病人姓名,并向有关人员说明来意,做好防疫知识宣传,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消毒区域内。 3.对脱掉的外衣应放在自带的布袋中(不要放在污染或可能受到污染的地方)。穿工作衣、隔离服、胶鞋( 或鞋套),戴上 N95 口罩、

37、帽子、防护眼镜、一次性乳胶手套等。 4.仔细了解病人患病前和患病期间居住的房间、活动场所,用过的物品、家具,吐泻物、污 染物倾倒或存放地点,以及 污水排放 处等,据此确定消毒范围和消毒对象。根据消毒对象及其污染情况, 选择适宜的消毒方法。 5.进入疫点时,应先用喷雾消毒的方法在地面消毒出一条 1.5 米左右宽的通道,供消毒前的测量、采样和其他处理用。 6.测算房屋、家具及地面需消毒的面积和体积。 7.必要时,由检验人员对不同消毒对象进行消毒前采样。 8.消毒前应关闭门窗,将未被污染的贵重衣物、 饮食类物品、名 贵字画及陈列物品收藏好。 9.对室内空气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 10.只进行物体表面消

38、毒时,应按照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方法,依次 进行喷雾消毒。 喷雾消毒可用 0.2%0.5% 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为1000mg/L20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泥土墙吸液量为 150 ml/M2300 ml/M2,水泥墙、木板墙、石灰墙为 100 ml/M2。对上述各种墙壁的喷洒消毒剂溶液不宜超过其吸液量。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雾一次,喷药量为 200 ml/M2300ml/M2,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一次。以上消毒处理,作用时间应不少于 60 分钟。 11.病人用过的餐(饮)具、污染的衣物若不能集中在消毒站消毒时,可在疫点进行煮沸消毒或浸泡消毒。作浸泡消毒时,必 须使消毒液

39、浸透被消毒物品,可用有效氯为 250mg/L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 30 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对污 染重、经济价值不大的物品和废弃物,在征得病家同意后焚 烧。 2112.室内消毒后,若可能存在污染, 对厕所、垃圾、下水道口、自来水龙头、缸水和井水等进行消毒。 13.疫点消毒工作完毕,对消毒人员穿着的工作服、胶靴等进行喷洒消毒后脱下。将衣物污染面向内卷在一起,放在布袋中 带回消毒。所用消毒工具表面用消毒剂进行擦洗消毒。 14.必要时,到达规定的消毒作用时间后,由 检验人员对不同消毒对象进行消毒后采样。 15.填写疫点终末消毒工作记录。 16.离开病家前,嘱让病家在达到消毒作用时间

40、后开窗通风,擦拭打扫。 消毒人员应遵守下列注意事项。 (1)出发前,要检查应携带的消毒工具是否齐全无故障,消毒剂是否足够。 (2)应主动取得病家合作和相关人员的配合。应尽量采用物理法消毒。在用化学法消毒时应尽量选择对相应致病微生物杀灭作用良好,对人、畜安全, 对物品损害轻微,对环境影响小的消毒剂。 (3)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要注意个人防护,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消毒制度,以防受到感染。 (4)消毒过程中,不得随便走出消毒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消毒区内。 (5)消毒应有条不紊,突出重点。凡 应消毒的物品,不得遗漏。 严格区分已消毒和未消毒的物品,勿使已消毒的物品被再次污染。 (6)携回的污染衣物 应立即

41、分类作最终消毒。 (7)清点所消耗的药品器材,加以整修、补充。 (8)填好的消毒记录应及时上报。 (三)对各种污 染对象,可以按下列方法进行消毒: 1.地面、墙壁、门窗:同一(二)10。 2.空气:房屋经密闭后,每立方米用 15% 过氧乙酸溶液 7 毫升(即每立方米用纯过氧乙酸 1 克),使用 过氧乙酸熏蒸器进行消毒,也可放置瓷或玻璃器皿中,22底部用装有适量酒精的酒精灯加热蒸发,薰蒸 2 小时,即可开门窗通风。熏蒸消毒时要注意防火,还要注意过氧乙酸有较强的腐蚀性。对于体积较大的房屋,密闭后应用 2%过氧乙酸溶液按每立方米 8 毫升的量进行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 1 小时后即可开门窗通风。应确保

42、公共场所的空调系统安全,防止爆发流行。 3.衣服、被褥、书报、 纸张:耐热、耐湿的纺织品可煮沸消毒 30 分钟,或用流通蒸汽消毒 30 分钟,或用有效氯为 250mg/L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浸泡 30分钟;不耐热的毛衣、毛毯、被褥、化纤尼龙制品和书报、纸张等,可采取过氧乙酸薰蒸消毒。薰蒸消毒时,将欲消毒衣物悬挂室内(勿堆集一处),密 闭门窗,糊好缝隙,每立方米用 15% 过氧乙酸 7ml(1g/M3),放置瓷或玻璃容器中,加热薰蒸 1 小时2 小时。或将被消毒物品置环氧乙烷消毒柜中,在温度为 54,相对湿度为 80%条件下,用环氧乙烷气体(800mg/L)消毒 4 小时6 小时;或用高

43、压灭菌蒸汽进行消毒。 4.病人排泄物和呕吐物:对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要及时消毒处理。每病床须设置加盖容器,装足量 1500mg/L2500mg/L 有效氯溶液,用作排泄物、分泌物的随时消毒。将排泄物、分泌物直接放入消毒液中,作用时间为 3060 分钟。消毒后可直接倒入病房卫生间。 5.餐(饮)具:首选煮沸消毒 15 分钟30 分钟,或流通蒸汽消毒 30 分钟。也可用 0.5%过 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为 250mg/L500mg/L 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 30 分钟后,再用清水洗 净。 6.食物:瓜果、蔬菜类可用 0.2%0.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 10 分钟,或用 12毫克/ 升臭氧水冲洗 60 分

44、钟90 分钟。病人的剩余饭菜不可再食用,煮沸 30 分钟,或用 20% 漂白粉乳剂、有效 氯为 500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 2 小时后处理。也可焚烧处理。 7.家用物品、家俱:可用 0.3%0.5% 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为1000mg/L2000mg/L 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浸泡、喷洒或擦洗消毒。 8.手与皮肤:用 0.5%碘伏溶液(含有效碘 5 000 mg/L)或 0.5%氯己定醇溶液涂擦,作用 1 分钟3 分 钟。也可用 75%乙醇或 0.1%苯扎溴铵溶液浸泡 1 分23钟3 分钟。必要时,用 0.2% 过氧乙酸溶液浸泡,或用 0.2% 过氧乙酸棉球、纱布块擦拭。 9.病人

45、尸体:对病人的尸体用 0.5% 过氧乙酸溶液浸湿的布单严密包裹后尽快火化。 10.运输工具:车、船内空间,可用 0.5% 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 氯为 10000 mg/L 的含 氯消毒剂溶液喷洒至表面湿润,作用 60 分钟。密封空间,可用过氧乙酸溶液薰蒸消毒,每立方米用 15% 过氧乙酸 7 毫升(1 克/米 3),还可用 2%过氧乙酸进行气溶胶喷雾,用量为 8 毫升/米 3 ,作用 60 分钟。 11.垃圾:可燃物质尽量焚烧,也可喷洒 10000mg/L 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作用 60 分钟以上。消毒后深埋。 12.疫点内的生活污水,应尽量集中在缸、桶中 进行消毒。每 10 升污水加入有效氯

46、为 10000 毫升/升的含氯消毒溶液 10 毫升,或加漂白粉 4 克。混匀后作用 1.5 小时2 小时,余氯为 4 mg/L6 mg/L 时即可排放。 为方便工作,将各种污染对象常用消毒方法、消毒 剂量等列于下表, 现场消毒时可参照进行。 二、公共场所的消毒方案 (一)消毒原则 公共场所的预防性措施应以清洁为主,消毒的意义有限。 非猪流感流行区的公共场所是安全的,平时注意加强通风,保持好环境卫生,不需专门针对猪流感开展消毒工作,按已有法规即可。 猪流感流行区的公共场所除加强通风,保持好环境卫生外需对重点部位以及人员活动频繁的室内地面消毒。 对特定场所,在特定时间可以进行全方位消毒。也可根据疫情警报的等级采取对应的的消毒处理。 需要消毒的场所和物品应首选物理消毒的方法,无法使用物理方法的,可采用化学的方法。如进行空气消毒,应选择连续的物理消毒方法。 24(二)消毒对象 公共场所是指除公共交通工具以外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第二条规定的所有场所,包括餐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简明教程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