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山西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规划(草 案)(20082010)山西省农业厅二 00 八年一月2山西省农业循环经济专项规划(草 案)(20082010)为更好地促进我省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坚持走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 号)、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相关产业政策,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规划。第一部分:规划背景“十五”期间,我省农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粮食稳定增长,畜牧业快速发展,特色农业大见成效。 “十五”期末,全省农林牧渔总产值达到 234 亿元,比 2000 年增加了40 亿元,年递增 3.8%。农业增加值 308.9 亿元,比 2
2、000 年增加了 129 亿元,年递增 11.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91 元,比 2000 年增加了 985 元,年递增 8.7%。无论从哪个角度讲,这一时期,都是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好时期。但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始终未从根本上摆脱传统经济观念,对农业采取掠夺性经营,一直延续着“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 单向流动的线性农业发展模式。在这种经济行为中,农业生产以农副产品在数量上的高速增长为驱动力,无计划、无节制、高强度地将农业资源过度掠夺开发。同时采用粗放型低利用工艺生产,导致产生大量污3染物并排放到自然环境中,这种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产生的危害和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显现出来。一是不可再生
3、资源逐年减少。我省耕地总面积万亩,人均亩左右。 “十五”期间,每年耕地面积还在以 165 万亩左右的速度递减,减少了 823 万亩,其中水田、水浇地面积减少 17 万亩。耕地的质量也呈下降趋势,全省耕地有机质含量在 1以下的耕地面积占到 70%以上。全省水资源贫乏,缺水问题严重。人均占有水资源量 381立方米,为全国平均值的 20%。目前仍呈现下降趋势。农业用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 40,而且水资源分布不均,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二是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我省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全省土地总面积 15.6 万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 10.8 万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 69.2%。流失的
4、土壤超过 3 亿吨,流失肥料约 万吨,环境污染加重,由于 CO 和 SO2 在大气中浓度增加,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农田生态平衡失调,土壤生产能力和农产品质量下降。三是农产品的品质降低,市场竞争力下降。由于农业环境的污染和农业生态系统的退化,影响到农产品质量。农产品质量与人类的健康直接相关,品质低劣的农产品,不仅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安全,而且严重影响了我省农产品4的国际竞争力。不合理使用农药而导致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超标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地区农产品特别是蔬菜类中农药残留量超过国家允许标准 1-3 倍。由于氮肥施用过量,化肥有效利用率只有 30,部分农产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超过国家允许标准,农
5、产品污染严重。尽管“十五”期间,我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进农村沼气的发展,并且逐步形成了以沼气为纽带的“猪沼果” ,猪沼菜,秸秆沼气肥料农作物等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这种农业经济循环模式,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农业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从总体上看,尚处在“星星之火”阶段,对于从根本上扭转农业经济单向流动的增长方式仅仅产生了一种试验示范的效应,距成体系的循环农业经济,还有很大距离。因此,不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资源难以维系,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就会落空。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农业资源 农产品再生资源”的反
6、馈式流程。农业资源的低开采高利用,实现农业清洁生产,将生态农业建设和绿色消费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方式。农业循环经济逐渐成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主潮流和趋势,因而理所当然地成为我省 21 世纪农业发展战5略的必然选择。第二部分:规划依据和基本原则(一)规划依据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 号)2、 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3、 山西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4、 山西省新农村建设规划5、 山西省发展循环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工作领导组关于组织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的通知6、国家现行农业方面的
7、法律、法规7、国家现行产业政策。(二)基本原则我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遵循“4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 (Reuse)、再循环(Recycle)、再思考(Rethink)的行为原则。1、减量化原则。这是农业循环经济的首要原则,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农业上应用减量化原则最科学、最灵活的 方法 就是“ 九节一减”, 即节地、节水、节种、节肥、节药、节电、节油、节柴、节粮与减人。2、再利用原则。坚持并灵活运用再利用原则,就必须做6强农产品加工业。根据再利用原则的要求,对各类农产品及其初加工后的附产品及有机废弃物,利用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进行成分分析,开发新的产品,延伸产业
8、链,反复加工,不断增值。3、再循环原则。运用再循环原则,就是要大力开发利用微生物资源。中外专家将微生物视作“ 宝贝”, 给它取了个新名词:“ 白色农业” 。利用它,可以生产出无公害绿色食品、无污染饲料、肥料、农药以及取之不尽的能源。4、再思考原则。就是不断深入思考在经济运行中如何系统地避免和减少废物,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生产率,实现污染物排放最小化、废弃物循环利用最大化。第三部分:总体思路和战略目标一、总体思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降低废弃物的排放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通过培育和构建符合我省实际的农业产业链,如“粮食种植畜禽养殖
9、畜产品精深加工废弃物处理再利用”生态循环链、 “畜禽养殖粪便沼气( 或粪便生化处理加工)有机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链、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生态循环链等。形成具有我省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达到农业资源再使用和再循环的目的,实现全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7二、战略目标(一)总体目标20082010 年的发展目标是:建立农业循环经济组织领导体系,形成有效运行机制;基本建立农业循环经济政策支持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考核激励体系;实施农业循环经济“4213”工程,即打造 4 个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推进 2 大重点工程建设,创建 119 个乡村清洁示范村,培育 3 大类 14 种农业经济
10、循环模式。力争到 2010年,基本形成具有我省特色的农业循环经济体系,全省主要农业污染物排放显著降低,农业资源生产率明显提高,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在农业循环经济方面达到全国试点省水平。2、具体目标2008 年,搞试点。启动介休市、交城县、定襄县、孝义市四个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全省 11 个市 119 个县建成 119 个“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2009 年,打基础。首批四个农业经济循环示范区建设全部竣工,并开始发挥示范效应。全省 11 个市各选择一个县,启动市级循环农业示范区建设。全省 5%的行政村,按照“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标准,建成“乡村清洁”村。2010 年,上
11、台阶。在省市两级示范区的带动下,全省基本形成农业经济循环体系雏型,农业经济的增长方式步8入循环经济轨道,通过实施“可再生能源利用”与“乡村清洁”两大工程,全省发展的农业循环经济示范村中,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90%以上,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率达到 90%以上,农业投入品包装袋(瓶)等废弃物回收处理率达到 80%以上, “三沼”利用普及率达到 99%以上,基本解决干旱地农业生产用水 90%以上。第四部分:农业循环经济重点建设内容和项目一、农业循环经济试范区建设:1、介休示范区:主要建设内容:优质小麦基地 15 万亩,优质玉米基地15 万亩,设施蔬菜基地 4 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 1
12、0 万亩;三元杂交猪 50 万头,肉鸡 500 万只,驴 3 万头;玉米淀粉深加工结晶糖 2 万吨,猪肉加工 2 万吨,驴肉加工 1.6 万吨;户用沼气 6 万户,大中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 12 个,供气农户 6000 户,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 14 个,供气农户 4000户。项目建成后,可使全市 40 万亩耕地得到充足的有机肥来源,土壤有机质含量稳步提高,每年可增产粮食 1200 万公斤,增产蔬菜 6000 万公斤,种植养殖两项合计,每年为项目区农民增加收入 3.36 亿元,人均增收 1200 元。年节约标准煤 21 万吨,减少 CO2 排放 18.9 万吨,减少 SO2 排放105 万公斤。
13、其循环模式包括两大链条:9A、农产品加工循环模式:小麦、玉米加工(淀粉、葡萄糖)养殖(驴、猪、鸡)沼气(户用、大中型)沼渣沼液小麦玉米农田。 (如图 1)B、秸秆利用模式:秸秆秸秆气化、沼气农田(如图 2)图 1:加工废弃物玉米小麦农田小麦玉米养殖猪鸡驴大中型户用沼气沼渣沼液淀粉葡萄糖图 2:10秸秆气化大中型、户用沼气工程沼渣沼液玉米、小麦农田玉米、小麦秸秆综合循环图:(见附图 1)2、定襄示范区:以山西纪元玉米产业有限公司为载体企业,以忻州市的定襄县、忻府区为循环辐射区域,建成如下产业链条:玉米酒精 酒糟饲料养殖沼气农田污水沼气发电污水处理酒精如图所示:玉米 玉米秸秆煤矸石玉米油CO2 废
14、液11酒糟污水污水处理 养殖饲料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与酒精生产配套的副产品综合利用项目三个,一是年回收 8500 吨玉米油项目;二是年回收 20000 吨 CO2 项目;三是年生产 4000 万块制砖项目。新建装机容量 5500KW 的沼气发电站一座,年发电量 4375万 KWh。通过上述产业链条的建设,形成以定襄县为中心,涉及定襄县、忻府区等三大区域的循环农业经济圈。直接经济效益可达到 2416.06 万元;每年可减少污水排放量 140 万吨,减少 CO2 排放量 2 万吨。示范区种植业、畜牧养殖业的废弃物循环再生利用率达到 90%以上。3、交城示范区以交城万通肉养殖有限公司为载体企业,以
15、其种植基酒精发电沼气孩子沼渣沼液12地、养殖基地为依托,建设封闭的两大农业循环链条。A、种植基地养牛屠宰废物废水沼气沼渣沼液种植基地。B、种植基地养牛粪便养殖污水沼气发电沼渣沼液种植基地 其主要建设内容是:扩建肉牛育肥基地,规模由现在的年存栏 3000 头扩大到年存栏 8000 头,新增肉牛出栏12000 头,年出栏育肥牛 20000 头;建设高标准优质苜蓿基地 2000 亩;建设牛用配合饲料加工厂一座,建筑面积174m2,年加工原料 21000 吨,生产配合饲料 20000 吨;建设双孢蘑菇生产基地一个,占地 300 亩,新建层架式大棚100 个(60 米8 米) 、拱棚 100 个(20
16、米2.7 米) ,菌种房 10 间。新建设肉牛屠宰厂一个,年屠宰肉牛 30000 头。通过万通封闭的农业循环链条建设,形成以万通肉牛厂为中心,辐射交城全县的循环农业模式。直接经济效益种植基地养牛屠宰 粪便污水废物废水沼气沼渣沼液沼气沼渣沼液13每年可达到 3644 万元;全县每年化肥使用量可降低 2 万吨、农药使用量降低 50 吨,种植业、畜牧养殖业的废弃物循环再生利用率达到 95%以上。4、孝义示范区以山西省高阳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依托,以山西惠农淀粉有限公司、孝义市荣泉肉牛合作社、孝义市兴义实业有限公司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和荣泉肉牛合作社、铭信禽业有限公司、城兴养猪场等养殖企业为载体,建成如下生
17、产链条:种植基地(玉米、小麦、高粱、蔬菜)农产品加工(酿酒、畜产品)废渣废水大中型沼气沼渣沼液种植基地(如图 1)种植基地养殖(牛、猪、鸡鸭)大中型沼气沼渣沼液种植基地。 (如图 2)14农产品加工废渣废水大中型沼气沼渣沼液种植基地 养殖基地沼渣沼液种植基地畜产品加工大中型沼气图 1 图 2孝义示范区的主要建设内容是:优质玉米基地 25 万亩;优质小麦基地 15 万亩;优质酿酒高粱基地 3 万亩;新型日光节能温室 500 栋;2 万头肉牛养殖基地一个;1000 万只肉鸭养殖加工基地一个,20 个万头、20 个 5000 头生猪养殖基地;200 万只蛋鸡养殖基地一个;年加工能力达到 2 万头牛的
18、屠宰加工厂一座;年加工玉米 25 万吨的玉米淀粉厂一个;年加工高粱 800 万公斤的酿酒厂一座;发展户用沼气 1 万户,大中型沼气 30 个。示范区建成之后,孝义全市 16 个乡镇、街道办事处,379 个行政村的农业生产活动全部纳入循环农业经济圈内,使全市农业走上高效优质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之路。全市 50 万亩耕地得到充足的有机肥源,土壤有机质明显提高,15粮食产量增加 15%以上,农民增收 4.08 亿元,人均收入水平可提高 1500 元。年可节约标准煤 30 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20 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 120 万吨。二、 “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内容:全省 119 个县,
19、建设示范村 119 个,每县建设 1 个。乡村清洁工程是针对农村生活环境脏、乱、差的状况,农业环境污染问题突出以及资源浪费严重等状况,以村为建设单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清洁生产理念为指导,通过建立清洁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资源化利用粪便、污水、垃圾、秸秆等生产、生活废弃物,把“三废”(畜禽粪便、作物秸秆、生活垃圾和污水)变“三料” (肥料、燃料、饲料) ,产生“三益” (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以“三节” (节水、节能、节肥)促“三净”(净化田园、净化家园、净化水源) ,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1、 “家园”清洁工程。即以村为单位,利用闲置的空间和设施
20、,统一建设乡村物业综合管理站,配备垃圾清运设施和运输工具,分类清运和处理农村生活垃圾;以户为基础,配套建设单户或联户生活污水净化池或沼气池,有效地解决人畜粪便、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综合处理和再利用问题,消除农村污染源,实现村容村貌清洁。2008 年,每个示范村建设内容:16(1)建设中型污水处理工程 1 处(按规模 300 户村设计) 。(2)集中处理农户生活污水工程 1 处。(3)每 10 户建一个垃圾桶,每 30 户建一个垃圾池,每村建一个垃圾回收站(按规模 300 户的村设计) 。收集堆放农户生活垃圾;(4)建设户用沼气工程 150 户(按规模 300 户村设计),综合利用畜禽养殖排放粪
21、水,转化成沼气用于做饭、点灯,沼渣沼液用于农作物肥料和无公害杀虫杀菌剂。到 2010 年,全省普及率达到 1020%。2、 “水源”节约工程。主要推行旱作农业节水技术。通过因地制宜地推广建设“农田抗旱节水工程” 、 “农田覆盖节水工程” 、 “集雨农业工程” 、 “保护性耕作工程” 、 “化学调节节水工程” 、 “生物节水工程”等六种技术模式,使全省农业节水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2010 年,全省按照抗旱节水基础工程的要求,建成保土、保肥、保水面积 1000万亩,农业覆盖节水面积 1500 万亩,节雨补灌面积 500 万亩;保护性耕作面积 600 万亩,化学调节节水面积 1000 万亩,生物节水
22、面积 1500 万亩。2008 年,晋西北半干旱严重缺水地区(包括朔州市、大同市的全部和忻州、吕梁、太原、临汾市的部分县。每个示范村每户在自己的庭院或田地里建设标准旱井 1 口,17用于收集地面以及可利用的雨水,解决部分生产用水。5 个市同时选择 5 个县示范“集雨农业节水工程”10000 亩。中南部半干旱缺水区(包括忻州市、太原市、阳泉市、晋中市、吕梁市、临汾市和运城市的部分县市) ,6 个市选择6 个示范县,每个示范县示范农田覆盖节水工程示范面积10000 亩,同时每县配套喷滴灌面积 500 亩。晋东南半湿润缺水区(包括长治市、晋城市和运城市的垣曲县、夏县、平陆县和芮城县) ,选择 7 个
23、县作为示范县,每县实施保护性耕作节水工程 10000 亩。3、 “田园”清洁工程。即农业清洁生产工程。以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以“两减一控一提高”为目标,即减少农药和化肥用量、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提高秸秆资源化利用水平,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实现农业清洁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促进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2008 年,每个示范村示范沼渣沼液使用技术1000 亩,沼液病虫害防治技术示范面积 1000 亩,设置干鲜果、大田农作物、保护地蔬菜、水果示范点 16 个。示范田内,一律不得使用化肥、农药,严格按照“农业生产清洁生产技术规程”进行栽培。建设秸秆成型站 1 座,用于粉碎、压块农
24、作物秸秆,作为生物质炉燃料和沼气原料;建设秸秆生物质炉 50 户。2010 年,全省“农业清洁生产”农田面积达到耕地、园地总面积的 5%。18三、农村可再生能源工程1、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模式。完成以沼气为主要内容的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应用模式。到 2010 年,我省新发展以农村沼气为主的农村可再生能源用户 60 万户,其中户用沼气 43.5 万户;大中小型沼气工程 150240 座,供气 10.2万农户。高效低排放户用生物质炉 1.5 万户,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 90 座,供气 1.8 万户。使全省沼气用户累计达到130 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 20.9%;适宜地区沼气用户普及率达到 40%,接
25、近全国平均水平。2、农村生活节能工程模式。通过节能技术和节能设备的应用,2008 年我省完成省柴节煤炕灶试点建设 1 万户,到 2010 年,省柴节煤炕灶户达到 3 万户。3、太阳能利用工程模式。根据我省大部分地区光照资源丰富的特点,利用太阳能解决农村生产和生活用能。2008 年我省将开展“多能互补”节能工程,全省太阳能试点用户 1 万户,每户试点户安装户用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灶。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每市选择一个县,每县选择 12 个村积极开展太阳房、太阳能浴室和太阳能路灯试点示范建设。到 2010 年,我省将完成“多能互补”节能工程 3 万户。第五部分:农业循环经济建设项目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1
26、91、投资估算本规划总投资中,农艺措施投资按照我省目前实际需要估算。土建工程参照山西省建筑工程概算编制办法及当地同类建筑物造价计算,设备、材料按目前市场价估算,二类费用参照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工程实际估算,基本与北非安投资成本的 5%估算。农民投工未作价记入投资。据此计算,20082010 年总投资 6310542.21 万元,其中 2008年总投资 375097.51 万元。2、分工程估算示范区建设总投资 189935.89 万元。其中介休示范区总投资 75000 万元;定襄示范区总投资 11491.99 万元;交城示范区总投资 15443.4 万元,孝义示范区总投资 88000 万元。农业废弃
27、物能源化利用工程需投资 242137.5 万元,农村生活节能工程需投资 1950 万元;太阳能利用工程需投资250100 万元;乡村清洁工程需投资 20931.2 万元;服务体系建设需投资 5199.62 万元。3、资金筹措省级农业循环示范区建设工程,投资由国家、省、市分别解决,总投资中,中央财政解决 47659 万元,省级财政解决 33888 万元,示范区所在市财政解决 20388.39 万元。农村可再生能源工程和乡村清洁工程试点村建设,采用国家、地方出资,农民投工的办法进行。总投资中,国家、20地方投资各占 50%。据此,本项目共需国家投资3111271.11 万元,地方配套 311127
28、1.11 万元。其中 2008 年需国家投资 143548.76 万元,地方配套 143548.76 万元。第六部分:项目预期效益评估我省的农业循环经济建设项目完成后,将对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保证粮食区域供求平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扩大就业,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具有重要意义。1.经济效益。据测算,项目建成后全省受益农民 130万户以上,年可生产清洁能源沼气 14964 万立方米,可节省标煤 260 万吨以上,通过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生猪销售、使用优质沼肥提高产品品质,增收节支将达到 46800万元以上;同时为数百家大型养殖、农产品加工、生猪屠宰等企业创
29、收 6000 万元以上。2.社会效益:通过项目实施,使农村秸秆、畜禽粪便等废弃物得到资源化利用,使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得到综合处理,沼肥等有机肥有效利用,并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品质,有效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农业和农村环境得到根本改善,农业生产形成良性循环。建成村容村貌干净整洁,农业清洁生产、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物业综合服务管理体系完善的社会主义新农村。3.环境效益:项目建成后,年可节约 260 吨薪材,相21当于保护 390 万亩林地免遭砍伐。每年可减少粉尘、SO 2等有害物质排放 6.5 万吨左右,减少 CO2排放 325 万吨,年处理畜禽粪便 2600 万吨左右,通过项目实施还可以从两个方面
30、对温室气体减排做出贡献:一方面利用清洁能源沼气替代矿物燃料,起到减排 CO2(生物质能被认为是 CO2零排放)的效果;另一方面利用沼气技术处理大量的畜禽粪便,可减少因粪便的曝弃、堆沤或直接田间施用而产生的甲烷(甲烷的温室效应是 CO2的 21 倍)排放;通过项目的实施还可以有效的降低养殖场污水中的 COD、BOD、氨氮等有机质、减轻了粪便污水对环境的污染。4.节能效益:通过项目实施部分沼气用于发电,每立方米沼气可发电 1.6KW/h,如果项目生产沼气总量的45%(4614 万立方米)用于发电,可生产电力 7074.8 万度,每年可向社会增加电力供应 7074.8 万度,如按节约石油液化气计算,
31、按热值大卡计算,每立方米沼气相当于 0.5 公斤液化气,14964 万立方米沼气年可替代 74321.2 万吨石油液化气。通过项目建设将为我省改善水土流失问题,保护森林植被,水体水源保护,减轻空气污染,改善农村卫生条件,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并且为我省农村农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保持我省有机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动我省农业朝有22机生态农业方向发展迈出了一大步,以及满足畜禽养殖企业自身发展壮大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其经济效益良好,节能、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第七部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保障措施一、加强宣传教育,强化舆论引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利用各种媒体,
32、加强对农业循环经知识的宣传和技术的普及,让广大农民真正意识到循环农业是传统农业的必然替代,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二是组织专门培训班,对先行试点示范的市、县、乡镇的领导干部以及载体企业的负责人进行专题培训,让他们了解和掌握循环经济理论的内涵、运作规律、主要技术模式和管理理论等知识。使管理层面的各级领导能够积极支持、科学管理。促进循环农业健康发展。二、加大资金的支持力度。国家发改委在国债投资重点中专列循环经济专项,利用国债资金支持循环经济的试点,以及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的产业化示范。各级地方财政要把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当作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力争从财政预算中列出支持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专项
33、工作经费,加大对循环农业经济工作的推动力度。三、完善运行机制,加强三大体系建设。一是相关法规政策体系建设。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是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需要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约束人们的行为。23同时我们也要借鉴国外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经验,充分运用价格、投资、税收等宏观调控手段,创造有利于农业经营者自觉开展节约资源、循环利用资源、增加环保投入、减少污染排放的良好政策环境,形成循环经济的激励机制;二是技术服务体系建设。配合全省农业循环经济的示范推广,保障农业循环经各类模式实施所需人才、技术所需,2008 年到 2010 年,全省将建立一个省级农业循环经济培训基地,全面实施“金蓝领”计划,培训各类农
34、民技工 3 万人,每年开展技能人才的选拔评比工作。与此同时,积极开展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省级综合服务基地 1 个。区域沼气服务站 3 个。建立县级服务站 150 个,乡村服务网点1500 处。使农村可再生能源服务网络基本覆盖全省。三是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建设。根据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目标要求,把解决资源要素的重要指标和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纳入国民经济总量和经济工作效果的统计范围;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以万元农业增加值水耗、能耗和排污量及物质循环利用为内容的绿色农业产值统计指标体系;完善目标责任制和绩效考核制度,把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责任纳入对各市经济工作的考核范围。四、加强示范引导。
35、按照试点先行,总结经验,逐步推开的原则,建立起一批示范典型,在总结典型模式、技术及经验的基础上,以点带面,扩大建设规模和范围。通24过政策引导、典型带动、经济激励等措施,激发农民群众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热情和积极性,不搞强迫命令,不搞一刀切,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五、依靠科技。重点组织开发和示范有普遍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零排放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的替代技术,再生资源的回收处理技术,以及绿色再制造等技术,努力突破制约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积极支持农业建立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和咨询服务体系,及时向社会发布有
36、关循环经济的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25循环农业示范区建设投资表投资(万元)项目小计 中央 省 市县1、介休示范区 75000 35000 25000 150001.1 小麦基地建设 45001.2 玉米基地建设 45001.3 设施蔬菜基地建设 200001.4 养殖基地建设 80001.4-1 生猪养殖基地 50001.4-2 肉用驴养殖基地 30001.5 农产品加工企业 145001.5-1 畜产品加工 100001.5-2 玉米淀粉深加工 45001.6 沼气秸秆气 231001.7 大中型沼气工程 36001.8 秸秆气化工程 15002、
37、交城示范区 15443.4 7258 5096 3089.42.1 配合饲料加工厂 3082.2 万亩饲草推广基地 271.52.3 双孢菇生产基地 5102.4 扩建肉牛育肥基地 44202.5 牛屠宰厂 9933.93、定襄示范区 11491.99 5401 3792 2298.993.1 玉米油回收项目 2045.13.2CO2 回收项目 950.883.3 制砖项目 594.813.4 沼气发电 7901.24、孝义示范区 88000 32000 30000 220004.1 种植基地建设 172004.2 日光节能温室 25004.3 养殖基地建设 21000264.4 加工企业 3
38、23004.5 户用沼气 45004.6 大中型沼气 10500合计 189935.89 79659 63888 42388.89家园清洁工程投资模式表(示范村)序号 建设项目 单位 数量 单价 金额(元)27123456789101112131415合计垃圾桶垃圾池垃圾回收站堆沤池垃圾清运车频振式杀虫灯沼气工程秸秆成型站秸秆生物质炉专职环卫工生活污水净化池水泥主管道PVC 支管道排水水泵净化材料等个个处个辆台户座户人个米米套套301012110150150612000600011500 元/个5000 元/个10 万元1 万元/个2 万元300 元/台3000 元/户34.5 万元/座900
39、 元/户1000/月/人15 万元/个250 元/米70 元/米1500 元/套5000 元/套21965001500050000100000200002000030004500003450004500072000/年15000050000042000015005000节水工程投资模式表(示范县)序号建设项目 单位数量 单价 金额(元)281234合计生物节水工程农田覆盖节水工程集雨农业工程保护性耕作节水工程亩亩亩亩1 万亩1 万亩1 万亩1 万亩80 元/亩40 元/亩700/亩60 元/亩88000008000004000007000000600000节水工程分区示范投资表(万元)分区 示
40、范工程 示范县数 每县投资 总投资晋西北半干旱严重缺水区集雨农业节水工程 5 700 3500中南部半干旱缺水区农田覆盖节水工程 6 40 240晋东南半湿润缺水区保护性耕作节水工程7 60 420合计 4180田园清洁投资模式表(示范村)序 建设项目 单 数 单价 金额(元)29号 位 量12345677.17.27.3合计苹果试验示范点梨试验示范点葡萄试验示范点红枣试验示范点桃试验示范点大田作物试验示范点保护地试验示范点根茎叶类蔬菜点茄果类蔬菜点水果类点亩亩亩亩亩个个个个1001001001005052221000 元/亩1000 元/亩1000 元/亩1000 元/亩1000 元/亩500 元/个5000 元/个5000 元/个10000 元/个51500010000010000010000010000050000250001000010000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