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濮阳县第二中学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方案为适应新形势下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更好的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把大课间活动纳入日常教育教学计划之中,将活动与体育课、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场地条件,结合季节气候特点以及传统校园体育健身活动安排,遵循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制定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以班级为单位,全校一盘棋,分阶段每天组织学生参与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学校大课间活动。一、指导思想为更好的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贯彻落实县教育局的工作安排与
2、部署,开发整合出适合我校实际,彰显濮阳县二中文化和体育特色的大课间系列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切实增强学生的体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生体育意识,以大课间活动为辐射点,体现良好的校风、校纪和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带动校园文化的建设。二、领导小组组 长: 张忍华副组长: 丁国栋 张林江成 员: 刘学杰 杨俊科 班主任三、活动目标和实施原则(一)活动目标1、在全校范围内积极开展学生乐于参加的各项体育活动,保证每天一小时的活动时间,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锻炼体育,以及掌握锻炼的方法和技能,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2、加强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设备的管理,提高其使用率,发挥其最大的效
3、益。3、使学生感受到大课间锻炼带来的好处,从理论上认识到健身的重要性,从而使真、善、美成为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终生体育的习惯。通过锻炼,增强体质、健全心理,集中精力进行学习。(二)实施原则1全体性原则。大课间活动的开展面向全体学生,从学生参与面的大小确定活动项目,做到人人参与活动,个个都有喜爱项目。2全面性原则。大课间活动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与学生素质提高有机结合,坚持贯彻教育性、健身性、趣味性于活动之中。3因地制宜原则。大课间活动要根据学校规模、场地、设施、特色和气候特点因地制宜的进行。学校充分挖掘体育资源的潜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师生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4、,使活动内容与形式丰富多彩,能够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活动需要。4积极引导原则。学校在组织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鼓励和引导,同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权和自主活动权。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活动、相互交流和自我评价的环境和氛围。5适度原则。教师要掌控学生的运动量,指导学生适度进行体育活动,并组织做好放松活动。避免由于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弱、活动时间相对较长、超负荷运动等原因,而带来影响下一节文化课教学效果的现象发生。6安全原则。在大课间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设置运动项目,开展相关活动。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制定出安全措施、应急措施,避免和
5、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同时防止以怕出事故为由,排斥利于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等体育运动项目。四、实施措施1、制度保障:学校为使大课间活动常态化,建立学生检查制、班主任现场督促制、体育教师指导制、活动评比制。把大课间洗开展情况作为文明班集体评选的重要依据,既树立学生的集体活动意识、集体荣誉感,又可以促进大课间活动的可持续发展。2、时间保障:学校作息时间明确规定大课间活动为周二至周五上午第三节课后30分钟,任何教师不得挤占大课间活动时间。3、人力保障:学校要求大课间活动体育老师和班主任全员参与,活动中教师既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又是学生活动的保护者,同时自己也是活动者。这既体现了国家所倡导的全民健
6、身,更有利于构建融洽、和谐、平等师生关系。4、安全保障:学校统一划定活动区域,规定区域规定项目,制定活动安排表,对全体班主任进行培训指导,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在课外活动课上安排师生观摩,熟悉流程。所有场地均安排教师进行现场活动指导,并督促学生安全。6、组织保障:建立以一把手校长为组长,书记及分管校长为副组长,教导处、体育组、班主任为执行者的强大团队,确保大课间有效、有序地开展。五、大课间活动流程1、第三节最后五分钟在室内做眼保健操。2、进场(4分钟)眼保健操结束后下课铃声响起并且相应的提示音乐响起,各班学生下楼站队。3、跑步音乐响起,个班学生同时起步开始绕操场跑2圈后,跑步进入各班划定好的做
7、操位置。(6分钟)4、全校学生在音乐伴奏先下做第三套广播体操(5分钟)5、全校学生在音乐伴奏下齐做武术操(4分钟)7、音乐响起,各年级在指定场地分组活动(7分钟)8、以班级为单位集中,退场。(2分钟)六、实施方法(一)明确职责大课间活动管理与组织者是校长、政教处、年级组、体育组和班主任,实行责任制管理。1、学校大课间活动由刘学杰主任,杨俊科老师具体负责,积极参与大课间活动,了解活动情况检查活动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2、班主任要教育和鼓励全班学生积极参与大课间活动,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班主任要每天及时检查、了解、监督、管理本班大课间活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大课间活动质量,同时负责负责
8、活动安全工作。3、体育老师具体负责大课间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负责指挥和示范,协助班主任工作,确保学生活动的安全。(二)检查评比为了保证大课间活动质量,让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持之以恒,学校将对大课间活动进行检查评比,纳入班级量化管理。要求班主任老师要及时到位。七、活动要求1、注意有序开展活动,安全第一。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必须强调大课间活动纪律与安全,并协助体育教师指导学生活动。2、各项活动必须在规定的活动区域进行,各班学生必须在指定活动范围内活动,防止出现学生乱串、乱跑的混乱现象。3、负责日常管理值班的领导、班主任和负责教师要认真做好当天记录。4、所有场地负责老师和全体班主任要及时到位进行现场指导
9、,督促学生安全活动。八、活动保障1、认真学习,转变观念,达成共识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为主旨,了解学生发展之需,使广大教师深刻体会到:拥有健康才能拥有明天,热爱锻炼就是热爱生命,在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质量的工作中,注入快乐体育的全新理念,确立合作、竞争、快乐、主动、健康发展的体育工作观。2、加强领导,保证时间,形成制度以将快乐体育、趣味体育引入体育活动为主旨,强化活动的领导与管理,并建立“日查日评”制度,在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过程与评价上形成有效管理,充分挖掘校内外各种体育课程资源,不断丰富和发展活动的内涵,不断提升活动水平。制定安全应急预案,确保学生安全。3、全员参与,注重评价,强化激励坚持学生全员参与,学校紧密配合,教职工全员协作,突出活动的评价作用,对先进班级和个人予以适时激励,并将各种评价资料存档,作为学期考核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领导、班主任、老师、学生系列考评中,以保证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