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泥净浆配合比试验室测试研究水泥浆液主要性能试验方法 水泥净浆稠度的试验方法高效减水剂,减水率 12%。水泥净浆稠度采用水泥浆稠度试验漏斗(上口 178,下口 13,体积 1725ml)测试。测定时,先将漏斗调整放平,关上底口活门,将搅拌均匀的水泥净浆倾入漏斗内,直至浆液表面触及点测规下端(表明漏斗内已经装满 1725ml 浆液)。打开活门,让水泥浆液自由流出,水泥浆液全部流完时间(s),称为水泥浆的稠度。水泥净浆泌水率的试验方法往高约 120mm 的有机玻璃容体中填灌水泥浆约 100mm 深,测填灌面高度并记录下来,然后用密封盖盖严,置放 3h 和 24h 后量测其离析水水面和水泥浆膨胀面
2、。离析水的高度除以原填灌浆液高度即为泌水率,计算公式如下:泌水率=(静置 3h 后离析水面高度-静置 24h 后水泥浆膨胀面高度)/最初填灌水泥浆面高度*100%水泥净浆膨胀率的试验方法水泥净浆的膨胀率分两部分测试:一为测试水泥浆体凝结前膨胀率;另一为测试水泥浆体中后期膨胀率。测试凝结前膨胀率是结合泌水率的测试进行的,即将测试好泌水率的水泥浆继续静置21h(实际距离制浆时间为 24h)后测量水泥净浆膨胀后的浆面高度。膨胀的高度除以水泥浆原来填灌高度即为膨胀率。计算公式如下:膨胀率=(膨胀后水泥净浆面高度- 最初填灌水泥浆面高度)/最初填灌水泥面高度*100%测中后期膨胀率的方法为:用 40*4
3、0*160 水泥软练三联试模,在两端镶嵌铜测头,水泥浆入模后 24h 拆模并量测试件长度作为试件的初始长度。试件在 201标准条件下进行养护,前 14 天为水中养护,14 后转入湿空气中养护。分别测试试件3d、7d、14d 、28d的长度。膨胀的长度除以试件的基长即为膨胀率,计算公式如下:膨胀率 =(膨胀后的长度- 初始长度)/试件基长*100%水泥净浆极限抗压强度的试验方法用 70.7mm*70.7mm*70.7 立方体试件对每种配合比的水泥浆液都制作两组(12 块)试块,标准养护 28 天,测其抗压强度。不同水胶比水泥浆液的性能根据规范对水泥浆液的技术条件要求:强度一般与被注浆体同强度,没
4、有要求时应不小于 30Mpa;在掺入适量减水剂的情况下,水灰比可减到 0.35;水泥浆的泌水率最大不得超过 3%,拌和后 3h泌水率宜控制在 2%,泌水应在 24h 内重新全部被浆吸回;水泥浆中可加入膨胀剂,但其自由膨胀率应小于 10%;水泥浆液稠度宜控制在1418s 之间。所以暂时以减水剂掺量 1%,膨胀剂掺量 10%为基准配合比进行试验。水泥净浆稠度测试结果,见(表 1)表 1 水泥净浆稠度测试结果水胶比 0.32 0.33 0.34 0.35 0.36 0.3735.74 26.69 16.12 14.53 12.35 10.10搅拌3min 35.52 26.45 16.02 14.2
5、1 12.47 10.25 63.21 55.76 49.14 36.46静置20min 64.25 54.58 48.23 36.20结果分析: 水胶比为 0.340.35 之间的水泥净浆的稠度符合规范要求。 静置 20min 后,水泥浆的稠度损失较大,故要求浆液配置好以后应该尽快注完。2.2.2 水泥净浆泌水率测试结果,见(表 2) 表 2 水泥净浆泌水率测试结果水胶比 泌水率0.33 0.34 0.35 0.36 0.373h 0.020 0.830 1.190 2.120 3.140结果分析: 泌水率随着水胶比的增大而增大。 0.330.37 五种配合比浆液各自配置好后灌入量筒静置,均
6、出现水泥浆体离析现象(上层为黑色水泥泡沫、中层泌水、下层为水泥浆体,只有水胶比为 0.33 的水泥浆体几乎没有水层),且随水胶比的增大泌水率也增大。 水胶比 0.330.35 的泌水率静置 3h 后均小于 2%。水泥净浆膨胀率测试结果,见(表 3)表 3 水泥净浆膨胀率测试结果水胶比 时间0.33 0.34 0.35 0.36 0.3724h 4.8 9.8 12.2 14.5 15.83d 10.6 16.3 18.8 22.3 23.47d 13.8 18.2 21.5 24.9 25.014d 20.6 19.5 23.7 27.4 28.528d 18.3 20.3 23.1 26.2
7、 27.1结果分析: 每一种水胶比的配合比水泥浆液膨胀率随时间的推移而增长,但28 天的膨胀率相对 14 天有所回落。 水胶比 0.330.37,在相同时间膨胀率随着水胶比的增大而增大。这可能是由于膨胀剂水反应也需要大量水的缘故。水泥净浆极限抗压强度测试结果,见(表 4) 表 4 水泥净浆极限抗压强度测试结果水胶比强度 时间0.33 0.34 0.35 0.36 0.377d 48.2 43.6 41.9 39.6 36.228d 56.4 52.3 50.1 47.5 44.4结果分析:28 天抗压强度最高可达到 56.4Mpa,每种水胶比的水泥浆液均满足施工要求。(3) 固定水胶比( W/
8、A=0.34)自由膨胀率的研究通过不同的掺量(膨胀剂 6%、8%、10%、12%)24h 自由膨胀率。表 5 水泥净浆膨胀率测试结果0.34 水胶比掺量 时间 (%)6 8 10 1224h 4.9 7.2 9.9 12.2结果分析:固定水胶比随着膨胀剂掺量的增加其膨胀率也随之增加,6%10%掺量均符合要求,但 10%掺量的膨胀剂其膨胀率最大。注浆配合比确定及性能指标通过对五种水胶比的研究对比,现确定水泥净浆的水胶比为 0.34,减水剂掺量 1%,膨胀剂掺量 10%。假定水泥净浆的表观密度为 1900kg/m3;经计算并调整每方水泥净浆各用料及性能指标如下:表 6 混凝土配合比和性能指标材料用
9、量(Kg/m 3) 抗压强度(MPa)水泥 水 UNF BM 7d 28d稠度 3h 泌水率 24h 膨胀率 (s) (%) (%)1276 482 12.76 142 43.6 52.3 17.12 0.820 9.8现场注浆系统的设置及工艺流程 采用塑料全包防水层的结构在防水层表面(初期支护衬砌与二次衬砌间)设置注浆系统。该系统包括注浆底座和注浆导管,注浆底座采用热熔焊接法固定在防水板的内表面,固定点一般 34 处,然后用塑料粘结带将注浆底座四周封闭,要求能够牢固固定在防水板的表面即可,避免灌注混凝土时浆液进入注浆底座内堵塞注浆导管。注浆系统每一环向注浆断面各注浆点间距不大于 4m,注浆系
10、统沿纵向设置间距 45m;环向施工缝、变形缝两侧各 1.5m 范围内需增设一个注浆断面;暗挖段顶部注浆系统间距加密到 1.52.0m 对于注浆系统中的所有引出注浆导管均要求在施工现场做好标记,并做好设置位置的记录,便于后期进行注浆。注浆压力 0.20.5Mpa注浆工艺流程: 搅拌机注浆机水水泥外加剂注浆完毕封闭6 点渗漏特殊处理隧道中混凝土出现的点渗漏,应采用埋设止水针头的方式予以注浆堵漏;对混凝土出现的断裂缝、施工缝、后浇带形成的渗漏可分别采用埋设注浆管或埋设注浆止水针头两种形式进行注浆堵漏,但一般埋设注浆管的堵漏效果要优于埋设注浆止水针头的效果,对于沉降缝所出现的渗漏,只能采用埋设注浆管的
11、形式。注浆材料均采用聚氨脂注浆材料。6.1 注浆的准备工作6.1.1 寻找裂缝:对于潮湿基层应先清扫积水,待表面干时再仔细寻找裂缝。对于干燥基层,清理后可用气泵吹除表面灰尘,做好记号。6.1.2 钻孔:按照混凝土结构厚度,距离裂缝 150-350mm 沿裂缝方向两侧交叉钻孔,孔距应按现场实际情况而定。6.1.3 埋设止水针头:止水针头是浆液注入裂缝内的连接件,埋设时应用工具紧固,尽可能保证针头的橡胶部分及孔壁在未使用前干燥。6.1.4 埋设注浆管:先将裂缝处开成 V 型槽,槽内用水清洗,埋置注浆管。注浆管上方用堵漏胶封槽。6.2 注浆步骤及注意事项6.2.1 开始注浆时单液注浆泵压力要低,慢慢提高压力(一般 00.8Mpa)直至到浆液流出。6.2.2 当浆液到达相邻注浆孔中应停止注浆,移至相邻注浆嘴继续注浆。6.2.3 注浆结束后,出去注浆嘴,混凝土上留下的孔用堵漏胶封堵。注浆所用工具均应在注浆结束后 30min 内用清洗剂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