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控制科学与工程.doc

上传人:11xg27ws 文档编号:5507399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控制科学与工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控制科学与工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控制科学与工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控制科学与工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控制科学与工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北京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 学科代码:0811223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一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博士后流动站,在 2002 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综合排名第 9(其中科学研究单项排名第 4)。下设“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81101)”、“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081102)”、“系统工程(081103)”、“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081104)”、“导航、制导与控制(081105)” 五个二级学科,其中“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是国家级重点学科,“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是北京市和部委级重点学科,“导航、制导与控制”和“检测技术

2、与自动化装置”是部委级重点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是研究控制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学科。控制科学以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为基础,研究各应用领域内的共性问题,即为了实现控制目标,应如何建立系统的模型,分析其内部与环境信息,采取何种控制与决策行为;而与各应用领域的密切结合,又形成了控制工程丰富多样的内容。本学科点在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学科交叉和军民结合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特色与优势,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发挥了重大作用。主要研究方向有: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复杂系统的建模、控制、优化、决策与仿真;鲁棒控制与非线性控制;工程系统的综合控制与优化;运动控制系统设计与分析;先进控制理论与方

3、法。2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智能控制与智能系统;专家系统与智能决策;模式识别理论与应用;智能信息处理与计算机视觉;生物信息学。3导航、制导与控制:惯性定位导航技术;组合导航及智能导航技术;飞行器制导、控制与仿真技术;惯性器件及系统测试技术;火力控制技术。 4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先进传感与检测技术;新型执行机构与自动化装置;智能仪表及控制器;测控系统集成与网络化;测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容错技术。5系统工程:系统工程理2论及应用;系统分析、设计与集成;系统预测、决策、仿真与性能评估;网络信息技术、火控与指控系统技术;复杂系统信息处理、控制与应用技术。一、培养目标在“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

4、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够胜任本学科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二、课程设置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课内学时学分开课学期考核方式 备注21-000001-01-09 科学技术哲学 54 2 1、2 考试21-000001-0*-09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6 1 1、2 考试学位课 21-000002-0*-09 外语 54+54 2 1、2 考试北京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 学科代码:0811224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课内学时学分开课学期考核方式 备注21-081100-01-01 系统与控制理论中的线性代数

5、54 3 1 考试21-081100-02-01 线性系统理论 54 3 2 考试21-000003-01-07 数值分析 36 2 1 考试21-000003-05-07 数理统计 36 2 1 考试21-000003-06-07 应用泛函分析 54 3 1 考试21-081100-03-01 随机过程理论及应用 54 3 1 考试21-081100-04-01 运筹学 54 3 2 考试任选一门21-081100-05-01 高等自动控制系统实验 36 2 2 考试21-081100-06-01 最优控制 54 3 2 考试21-081100-07-01 系统辨识 54 3 2 考试21-

6、081100-08-01 自适应控制 36 2 2 考试21-081100-09-01 现代传感与检测技术 54 3 2 考试21-081100-10-01 现代电子技术 36 2 1 考试21-081100-11-01 计算智能 36 2 1 考试21-081100-12-01 系统工程原理 36 2 1 考试21-081100-13-01 模式识别原理 36 2 2 考试21-081100-14-01 知识工程 36 2 1 考试21-081100-15-01 智能控制 54 3 1 考试21-081100-16-01 导航系统 36 2 2 考试学位课21-081100-17-02 运动

7、体控制与制导系统 54 3 2 考试任选一门20-081100-01-01 鲁棒控制导论 36 2 2 考试20-081100-02-01 计算机控制系统 54 3 1 考试20-081100-03-01 非线性系统分析 36 2 2 考试20-081100-04-01 分布式计算机控制 36 2 2 考试20-081100-05-01 现代电力电子学 36 2 1 考试20-081100-06-01 现代运动控制系统 36 2 1 考试20-081100-07-01 混沌系统动力学分析与控制 36 2 2 考试20-081100-08-01 数据融合 36 2 2 考试20-081100-0

8、9-01 微弱信号检测技术 36 2 2 考试20-081100-10-01 自动测试技术与现场总线 36 2 2 考试20-081100-11-01 机器人技术 36 2 2 考试20-081100-12-01 故障诊断与容错技术 36 2 2 考试20-081100-13-01 软测量技术 36 2 2 考试20-081100-14-05 智能仪器仪表设计 36 2 2 考试20-081100-15-05 过程参数新型检测技术 36 2 2 考试20-081100-16-01 现代控制理论 54 3 2 考试20-081100-17-01 大系统理论及其应用 54 3 1 考试20-081

9、100-18-01 遗传算法原理及应用 36 2 2 考试20-081100-19-01 信息系统工程概论 36 2 1 考试20-081100-20-02 飞行系统分析与设计 54 3 2 考试20-081100-21-01 经营过程重构与企业集成 36 2 2 考试20-081100-22-01 CIMS 导论 36 2 1 考试选修课20-081100-23-08 不确定系统规划及应用 54 3 2 考试注 1北京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 学科代码:081122520-081100-24-08 Rough 集理论与知识获取 36 2 1 考试类别 课程编号 课

10、程名称课内学时学分开课学期考核方式 备注20-081100-25-02 飞行系统计算机仿真 54 3 2 考试20-081100-26-01 决策与决策支持系统 36 2 1 考试20-081100-27-02 智能信息处理 36 2 2 考试20-081100-28-01 生物信息学 36 2 2 考试20-081100-29-02 智能协作信息技术 36 2 2 考试20-081100-30-02 系统建模与仿真 36 2 2 考试20-081100-31-01 滤波理论及其应用 36 2 2 考试20-081100-32-01 地理信息系统 GIS 36 2 2 考试20-081100-

11、33-01 卫星定位导航系统 36 2 1 考试20-081100-34-01 火力控制系统 36 2 2 考试20-081100-35-01 惯性器件测试与建模 36 2 2 考试20-081100-36-01 惯性器件及应用 36 2 1 考试选修课20-081100-37-01 模糊信息分析与应用 36 2 1 考试注 1:所有选修课中任选一门。注 2:转专业学生必需补修自动控制理论、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不计学分。三、必修环节1文献综述报告(1 学分):硕士研究生的文献阅读要结合课程研究的相关领域进行,综述报告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 20 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 5 篇。文献综述报告要反映国内

12、外相关领域的研究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不少于 4000 汉字。2学术活动(1 学分):在学期间至少应参加 6 次以上学术活动(含现代数学系列讲座、跨学科或校外的学术活动 3 次) ,其中本人进行正规性的学术报告 1 次以上。每次学术活动要有 500 字左右的总结报告,注明参加学术活动的时间、地点、报告人、学术报告题目,简述内容并阐明自己对相关问题的学术观点或看法。3专业外语(1 学分):使研究生了解、熟悉外语论文的写作及如何在国际会议发表论文和进行学术报告。由指导教师负责指导研究生选读和笔译相关专业外文文献,学院组织考试。4实践环节:硕士研究生完成至少 20 学时的教学实践。可用参与教学、科研

13、(学位论文之外)或管理工作等形式完成。四、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1学位论文选题和开题报告:论文选题应根据当前国内外在本学科方向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趋势进行,选题涉及基础理论的研究内容应紧跟国际发展前沿,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一般应有相应的实验数据支持;选题涉及工程应用的研究内容应具有明显的工程实用价值,技术上具有一定的国内先进性。2发表论文:应满足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的要求。北京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 学科代码:08112263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应对所从事研究课题有较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有工程应用价值,并有一定的工作量。学位论文经导师审阅通过后,按规定要求提交并申请答辩。

14、五、课程简介21-081100-01-01 系统与控制理论中的线性代数3(54)适用专业: 控制科学与工程先修课程: 自动控制理论,数学分析,线性代数内容概要: 线性空间与线性映射;多项式与多项式矩阵,多项式环与 Euclide 除法,多项式理想,多项式矩阵,单模态矩阵与多项式矩阵的 Smith 标准形,初等因子,多项式矩阵的理想与互质;线性变换,特征值问题,相似条件与自然法式,Jordan 标准形,商空间,最小多项式与空间第一分解定理,循环不变子空间与空间第二分解定理,循环指数与循环子空间的条件,空间第三分解定理与生成元的性质;二次型、酉空间与酉空间上的线性变换;范数、凸性与范数的应用;投影

15、算子与广义逆矩阵;矩阵函数及其应用,一般矩阵按根子空间的展开与矩阵函数,用矩阵多项式定义矩阵函数,Langrange-Sylvester 插值多项式的应用,矩阵幂级数,矩阵指数应用 I-稳定性理论,矩阵指数应用 II-可控性与可观测性及其本质;方阵的谱广义逆与矩阵的奇异值;稳定性分析与 Lyapunov 第二方法,线性矩阵方程,矩阵的 Kronecker 积,Lyapunov 稳定性与矩阵方程,Hurwitz 多项式,Cauchy 指数与 Sturm 组,有理函数 Cauchy 指数的确定,Hurwitz-Routh 定理,Lyapunov 方程的解,系统的可镇定性与极点配置,离散线性系统,离

16、散 Lyapunov 方程的解。参考文献: 1黄琳. 系统与控制理论中的线性代数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2. 史荣昌. 矩阵分析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3. F.R. Gantmacher . The Theory of Matrices M. Providence, R.I.: AMS Chelsea,19984Peter Lancaster and Miron Tismenetsky. The Theory of Matrices with Applications M. 2nd ed . Orlando: Academic Press,198521-081100-

17、02-01 线性系统理论3(54)适用专业: 控制科学与工程先修课程: 自动控制理论,矩阵分析内容概要: 线性系统理论基础;多变量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和矩阵分式描述;稳定性理论;广义Nyquist 判据;能控性与能观性;规范型;等价系统;线性状态反馈;渐进观测器和函数观测器设计;代数系统与 Nerode 等价;镇定器的 Youla 参数化;两个对象的同时镇定问题;北京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 学科代码:0811227调节器设计。参考文献: 1. 陈启宗,王纪文. 线性系统理论与设计.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2Thomas Kailath. Linear Syste

18、ms. Prentice-Hall, 19803W. Murray Wonham. Linear Multivariable Control: A Geometric Approach, Springer-Verlag, 19794郑大钟. 线性系统理论.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21-081100-03-01 随机过程理论及应用3(54)适用专业: 控制科学与工程先修课程: 概率论,自动控制理论 内容概要: 随机过程的基本理论;随机系统模型、最优状态估计、最小方差控制、最优随机控制,以及在工程、经济等领域中的应用。参考文献: 1. 随机控制M. 郭尚来.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19、2. Frank E.Beichelt, L.Paul Fatti. Stochastic process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M. London:Taylor & Francis,200121-081100-04-01 运筹学3(54)适用专业: 控制科学与工程先修课程: 线性代数, 矩阵分析 内容概要: 线性规划;整数规划;目标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随机规划;图与网络分析;存储论;排队论;决策分析;对策论。参考文献: 1. 董肇君系统工程与运筹学M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2. 袁亚湘,孙文瑜最优化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3. 胡运

20、权运筹学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1-081100-05-01 高等自动控制系统实验2(36)适用专业: 控制科学与工程先修课程: 微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系统,智能控制基础内容概要: 本课程是一门创新型、研究型实验课。通过独立设计和开发一个自动控制系统并对系统进北京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 学科代码:0811228行实验分析、实验研究,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验研究能力。 内容包括:DSP 控制器及其构成的运动控制系统:包括 DSP 作为控制核心的全数字化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基于 DSP 的控制策略的编程实现,控制性能的

21、实验分析及实验研究等;倒立摆:包括一级倒立摆、二级倒立摆、组合式倒立摆,通过系统设计、实现及实验,研究运动系统的稳定性与控制策略等;电梯控制系统:包括电梯的运动控制、电梯的顺序控制、电梯群的控制的设计及实验分析和实验研究;多变量炉温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包括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验分析,多种控制策略的实现等;过程控制系统:包括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验分析,控制策略研究,以过程控制系统为对象的集散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等。参考文献: 1. 李士勇. 模糊控制、神经控制和智能控制论M.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2. 孙增圻.智能控制理论与技术M. 北京、南宁:清华大学出版社、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2、,19973. 冯纯伯,费树岷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第二版).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4. 李永东. 交流电机数字控制系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5. 李清泉. 自适应控制系统理论、设计与应用. 北京:科学出版社6. 郑大钟线性系统理论.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21-081100-06-01 最优控制3(54)适用专业: 控制科学与工程先修课程: 自动控制理论,应用泛函分析,概率论 内容概要: 数学规划与算法;最大值原理;动态规划;离散时间系统最优控制的数值方法;连续时间系统最优控制的数值方法;随机最优控制初步;最优控制技术的新发展。参考文献: 1. 吴沧浦. 最

23、优控制理论与方法.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2. 解学书.最优控制理论与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3. David G. Hull. Optimal control theory for applicationsM.New York : Springer,200 321-081100-07-01 系统辨识3(54)适用专业: 控制科学与工程先修课程: 线性系统理论,矩阵分析,随机过程,数理统计内容概要: 引论;线性稳态模型的参数估计;线性动态模型的最小二乘参数估计,递推最小二乘算法,北京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 学科代码:0811229固定窗法,辅助

24、变量法,增广和广义最小二乘算法,相关最小二乘算法;参数估计的统计特性分析;线性动态模型的机大似然参数估计,随机逼近算法,预报误差算法;最优输入信号的设计,M 序列的设计;辨识算法的仿真;线性动态模型的结构参数辨识;线性多变量系统的辨识;闭环系统辨识。参考文献: 1. 方崇智,萧德云. 过程辨识.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2. L. Ljung and T. Soederstroem 著,田立生译. 递推辨识的理论与实践.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3. 蔡季冰. 系统辨识.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21-081100-08-01 自适应控制2(36)适用专业: 控制科学与工程先

25、修课程: 线性系统理论,概率统计与随机过程内容概要: 自适应控制系统基本原理;设计基础;实时参数估计;自校正控制系统;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稳定性、收敛性及鲁棒性问题简介;应用实例。参考文献: 1. 李清泉. 自适应控制系统理论、设计与应用.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2. 冯纯伯. 自适应控制.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893. 罗大庸. 自适应控制.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321-081100-09-01 现代传感与检测技术3(54)适用专业: 控制科学与工程先修课程: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子技术基础内容概要: 传感器的最新发展动向;传感器的理论和特性,新型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新型

26、传感器的设计方法;现代检测系统的构成;检测系统的静态和动态特性分析;测量误差及其分析;信号分析与处理;虚拟仪器技术。参考文献: 1李科杰. 现代传感器技术.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82刘君华. 现代检测技术与测试系统设计.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3李海青,黄志尧. 特种检测技术及应用.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21-081100-10-01 现代电子技术2(36)适用专业: 控制科学与工程北京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 学科代码:0811230先修课程: 电路,电子技术基础,微机与单片机应用基础内容概要: 本课程以高速高分辨率模拟电路、高

27、速数字电路、新型有源滤波电路为基点,着重介绍近年来电子技术的成就与应用。从功能模块角度探讨集成芯片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技术。参考文献: 1席德勋. 现代电子技术.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童诗白,徐振英. 现代电子学及应用.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21-081100-11-01 计算智能2(36)适用专业: 控制科学与工程先修课程: 系统与控制理论中的线性代数,线性代数内容概要: 概述;多层前馈神经网络;径向基函数网络;Hopfield 网络;CMAC 网络;Boltamann 机模型;模糊神经网络;遗传算法;进化策略;进化规划;遗传算法与神经网络、模糊逻辑的结合。参考文献: 1. 周春光,梁

28、艳春. 计算智能 : 人工神经网络模糊系统进化计算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2. 孙增圻等智能控制理论与技术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3. 张汝波. 计算智能基础M.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0121-081100-12-01 系统工程原理2(36)适用专业: 控制科学与工程先修课程: 自动控制原理,线性代数内容概要: 系统、系统论与系统工程;系统工程方法论;系统建模与系统分析;系统结构模型;层次分析法;系统预测;系统评价;系统决策;系统仿真;系统学理论基础。参考文献: 1谭跃进,陈英武. 系统工程原理M. 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92夏绍玮. 系统工程

29、概论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53谭跃进,高世楫. 系统学原理M. 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621-081100-13-01 模式识别原理2(36)适用专业: 控制科学与工程先修课程: 数理统计与随机过程北京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 学科代码:0811231内容概要: 模式识别的概念;贝叶斯决策理论;概率密度函数估计;线性与非线性判别函数;近邻法;特征的选择与提取;句法模式识别的方法与原理;模式识别的应用。参考文献: 1边肇祺模式识别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2傅京生模式识别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3吴逸飞模式识别原理、方法

30、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21-081100-14-01 知识工程2(36)适用专业: 控制科学与工程先修课程: 离散数学,模糊数学内容概要: 人工智能的概念;知识表示方法;状态空间搜索与启发式搜索;不确定性推理技术;机器学习;自然语言理解;专家系统。参考文献: 1蔡自兴,徐光祐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第三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2陈世福,陈兆乾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21-081100-15-01 智能控制3(54)适用专业: 控制科学与工程先修课程: 现代控制理论,计算智能,知识工程内容概要: 概述;专家系统与专家控制系统; 模糊逻辑理论与模糊控

31、制系统; 神经网络控制系统;分级递阶智能控制系统;仿人智能控制;多种控制策略(含古典、现代与智能)相结合的综合智能控制;以及智能控制的应用。参考文献: 1. 王俊普.智能控制.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M,19962李士勇. 模糊控制、神经控制和智能控制论M.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 21-081100-16-01 导航系统2(36)适用专业: 控制科学与工程先修课程: 惯性器件及应用,自动控制原理,矩阵分析内容概要: 惯性导航系统基本概念;平台惯导系统;捷联惯导系统;车辆导航。北京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 学科代码:0811232参考文献: 1. 崔

32、中兴. 惯性导航系统M.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822. 陈哲捷联惯导系统原理M. 北京:宇航出版社,19863. 任思聪实用惯导系统原理M. 北京:宇航出版社,198521-081100-17-02 运动体控制与制导系统3(54)适用专业: 控制科学与工程先修课程: 导弹飞行力学,导弹制导与控制技术内容概要: 运动体动态特性分析;运动体控制与制导系统:包括遥控制导与控制系统;自寻的制导与控制系统;自主制导与控制系统;复合制导与控制系统;滚转运动体制导与控制系统;现代导引与控制规律;最优控制、自适应控制、变结构控制等现代控制理论在制导与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参考文献: 1. 孟秀云.导

33、弹制导与控制系统原理M.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2. 程国采. 战术导弹导引方法M.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19963. 程云龙等. 防空导弹自动驾驶仪设计M. 北京: 宇航出版社,19934. 张友安等. 导弹控制和制导的非线性设计方法M.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20-081100-01-01 鲁棒控制导论2(36)适用专业: 控制科学与工程先修课程: 线性系统理论,系统与控制理论中的线性代数,应用泛函分析内容概要: 引论;基于 H 无穷优化的鲁棒控制器设计;基于多项式代数的鲁棒稳定性分析。参考文献: 1 .M. Green and D. J. N. Limebeer.

34、 Linear Robust Control. Prentice Hall,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19952 .B. R. Barmish. New Tools for Robustness of Linear Systems.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19943 .伍清河. 鲁棒控制.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科课程讲义20-081100-02-01 计算机控制系统3(54)适用专业: 控制科学与工程北京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 学科代码:0811233先修课程: 微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理论,伺服

35、系统设计内容概要: 数字伺服系统的概念;通道接口技术;系统总线;数字 PID 控制器设计、连续化设计、离散化设计、状态空间设计;电磁兼容性设计。参考文献: 张宇河,董宁. 计算机控制系统(修订版)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20-081100-03-01 非线性系统分析2(36)适用专业: 控制科学与工程先修课程: 线性系统,现代控制理论,矩阵分析内容概要: 非线性系统分析与控制数学基础:微分方程、度理论和微分几何;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及分岔与混沌现象分析;相平面法和描述函数法;输入-输出稳定性、Lyapunov 稳定性、小增益定理和耗散理论;非线性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以及标准分解

36、、反馈线性化和backstepping 设计方法;右端不连续微分方程和变结构控制;混沌系统的控制。参考文献: 1高为炳. 非线性控制系统导论第二版. 科学出版社,19912冯纯伯,费树岷. 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第二版. 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3M. Vidyasagar. Nonlinear Systems Analysis, 2 nd Edition. Prentice Hall,19934H. K. Khalil. Nonlinear Systems.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19925A. Isidori. Nonlinear Control Sy

37、stems, 3 rd Edition. Springer-Verlag,19956S. Sastry. Nonlinear Systems-Analysis, Stability, and Control. Springer,1999 7M. Krsti, et al. Nonlinear and Adaptive Control Design. John Wiley&Sons,19958邹恩, 李祥飞, 陈建国. 混沌控制及其优化应用. 北京: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20-081100-04-01 分布式计算机控制2(36)适用专业: 控制科学与工程先修课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电子技术

38、基础,微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控制系统内容概要: 概述;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结构;局部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集散控制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分布式数据库;分布式语言;分布式控制系统设计;分布式控制系统实例。参考文献: 1. 侯朝桢. 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2. 王常力,廖道文. 集散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北京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 学科代码:08112343. 阳宪惠. 现场总线技术及其应用.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20-081100-05-01 现代电力电子学2(36)适用专业: 控制科学

39、与工程先修课程: 电子技术,电路分析,电力电子技术内容概要: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涉及电气设备的自动化控制,电能的控制、转换和高效利用,电能质量的控制及新能源的开发。重点包括:现代电力电子器件开关特性及对偶性原理;电力电子电路拓扑研究及综合;电力电子电路换流原理及分析方法,强迫换流电路相平面分析方法;谐振式变换器及软开关技术;无功补偿、有源滤波及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参考文献: 1. 王兆安,杨君,刘进军谐波抑制和无功功率补偿T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2. 陈坚电力电子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0-081100-06-01 现代运动控制系统2(36)适用专业: 控制科学与工程先修课程:

40、 自动控制元件(或电机学) ,线性代数,自动控制系统内容概要: 电机的多回路分析方法、方程及参数;广义派克方程、dq0 坐标系统、MT 坐标系统,标幺值,多变量运算等值电路;暂态过程的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交流电机的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运动控制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运动控制系统的数字实现等。参考文献: 1. 陈坚. 交流电机数学模型及调速系统.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12. 高景德,张麟征. 电机过渡过程的基本理论及分析方法.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3. 李永东. 交流电机数字控制系统.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20-081100-07-01 混沌系统动力学分析与控制2(36)

41、适用专业: 控制科学与工程先修课程: 现代控制理论,矩阵分析内容概要: 混沌系统动力学;混沌时间序列分析;混沌系统特征量的数值计算;混沌系统的控制;混沌系统的同步;混沌神经网络;混沌理论的工程应用。参考文献: 1. 王光瑞, 于熙龄, 陈式刚. 混沌的控制、同步与利用.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2. 吕金虎, 陆君安, 陈士华. 混沌时间序列分析及其应用.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北京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 学科代码:08112353. 邹恩, 李祥飞, 陈建国. 混沌控制及其优化应用. 北京: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20-081100-08-01

42、 数据融合2(36)适用专业: 控制科学与工程先修课程: 神经元网络,数理统计,离散数学,模糊数学内容概要: 研究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目的、意义、应用领域、历史和现状;状态估计与不确定性推理方法;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功能和结构模型;分布式检测融合理论;集中式多传感器跟踪融合算法;分布式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中的统计和航迹关联算法;多传感器目标识别融合模型。参考文献: 1. 何友,王国宏等.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及应用.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2. 刘同明,夏祖勋等.数据融合技术及应用.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3. Lawrence A Klein. Sensor and Date Fusion

43、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USA:SPIE Optical Engineering Press,200020-081100-09-01 微弱信号检测技术2(36)适用专业: 控制科学与工程先修课程: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子技术基础,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内容概要: 微弱信号的放大、调理、转换与传输、噪声淹没信号的提取以及接地技术等。通过对常用基本电路的原理、特性的分析,使得学生能够掌握常用传感器的接口电路/变送器设计的基本技能和实际环境下进行高精度测量的方法;正确分析、解决自动化过程中常见参量检测的稳定性和精度问题。应消噪等。参考文献: 1吕俊芳.传感器接口与检测仪器

44、电路.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52高光天.传感器与信号调理器件应用技术科学出版社,200220-081100-10-01 自动测试技术与现场总线 2(36)适用专业: 控制科学与工程先修课程: 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控制系统,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内容概要: 概述;自动测试系统原理;IEEE488.2 总线;自动测试系统组建;虚拟仪器与系统;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工业控制网络基础;网络底层协议;网络高层协议;典型现场总线;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北京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 学科代码:0811236参考文献: 1谢希仁. 计算机网络.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

45、9982郑文波. 控制网络技术.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3杨宪惠. 工业数据通讯与控制网络.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0-081100-11-01 机器人技术 2(36)适用专业: 控制科学与工程先修课程: 矩阵分析, 自动控制理论,流体传动与控制基础内容概要: 概述;新型执行机构及其特性分析;并联机构与串连机构;机器人运动学分析;机器人动力学分析;机器人自适应控制;机器人鲁棒控制;机器人的位置/力控制;机器人最新控制技术等。参考文献: 1蔡自兴. 机器人学.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2林明良. 仿生机构学.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93黄真等并联机器人机构学理论

46、及控制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4诸静. 机器人与控制技术M. 浙江大学出版社,199120-081100-12-01 故障诊断与容错技术2(36)适用专业: 控制科学与工程先修课程: 自动控制理论,系统辨识,人工智能内容概要: 故障诊断和容错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概况;故障诊断的理论与方法,包括主元分析、小波变化、强跟踪滤波理论、遗传算法、神经网络、模糊理论、定性与定量过程知识的集成方法、模式识别方法等;线性系统的容错技术;非线性系统的容错技术;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的仿真与应用成果。参考文献: 1周东华,叶银忠现代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2闻新,张洪钺,周露控制系统的

47、故障诊断和容错控制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20-081100-13-01 软测量技术 2(36)适用专业: 控制科学与工程先修课程: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子技术基础内容概要: 软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方法及应用实例,包括软测量概述;基于工艺机理分析;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状态估计和辨识的软测量方法;基于模式识别;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模糊数学;过程层析成像技术以及现代非线性信息处理技术(小波分析技术和分形技术)的软北京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 学科代码:0811237测量方法。参考文献: 1李海青,黄志尧. 软测量技术原理及应用.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2李海

48、青,黄志尧. 特种检测技术及应用.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20-081100-14-05 智能仪器仪表设计 2(36)适用专业: 控制科学与工程先修课程: 电路与电子技术,微机与单片机应用基础内容概要: 本课程重点论述工业过程中智能仪器仪表应具有的一般功能、总体设计的理论与方法;智能仪器仪表中的信号检测与控制功能设计、数模转换及数据处理算法、通信与网络技术;典型智能仪器仪表中的外围接口及其软件功能实现。参考文献: 1. 江岳智能仪表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02. 浦昭邦,王宝光测控仪器设计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3. 胡汉才.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20-081100-15-05 过程参数新型检测技术 2(36)适用专业: 控制科学与工程先修课程: 物理学,电路基础,电子技术内容概要: 新型检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温度、压力、流量、物位、成份、气体、磁场、光等工业过程参数的新型检测机理和方法、结构、特性及应用;过程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