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 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习题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多选题(1)1固体可燃物燃烧方式主要有以下( )。A蒸发燃烧 B分解燃烧 C表面燃烧 D阴燃 E预混燃烧【解析】ABCD。根据各类可燃固体的燃烧方式和燃烧特性,固体燃烧的形式大致可分为 5 种,其燃烧各有特点。分别是蒸发燃烧、表面燃烧、分解燃烧、熏烟燃烧(阴燃)、动力燃烧(爆炸)。实务教材 p62同种物质的热导率的会因( )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A材料的结构 B材料的密度 C材料的湿度 D材料的温度 E材料的化学组成【解析】ABCD。不同物质的导热能力各异,通常用热导率,即用单位温度的梯度时的热通量来表示物质的导热能力。同种物质的热导率也
2、会因材料的结构、密度、湿度、温度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实务教材。实务教材 p143影响热辐射的主要因素有( )。A辐射物体温度与辐射面积 B辐射物体间距离 C辐射物体的相对位置 D物体表面情况 E辐射物体的密度【解析】ABC。火场上的火焰、烟雾都能辐射热能,辐射热能的强弱取决于燃烧物质的热值和火焰温度。物质热值越大,火焰温度越高,热辐射也越强。辐射热作用于附近的物体上,能否引起可燃物质着火,要看热源的温度、距离和角度。实务教材 P154影响热对流发展的因素有( )。A环境空气密度 B温度差 C通风孔洞与面积 D通风孔洞所处位置 E环境湿度【解析】BCD。热对流中热量的传递与流体流动有密切的关系。
3、当然,由于流体中存在温度差,所以也必然存在导热现象,但导热在整个传热中处于次要地位。实务教材 p145典型的室内火灾根据温度变化可分为( )阶段。A初起阶段 B发展阶段 C轰燃阶段 D下降阶段 E熄灭阶段【解析】ABD。对于建筑火灾而言,最初发生在室内的某个房间或某个部位,然后由此蔓延到相邻的房间或区域,以及整个楼层,最后蔓延到整个建筑物。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初期增长阶段、充分发展阶段和衰减阶段。实务教材 P176发生有焰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可燃物 B氧化剂 C温度 D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 E助燃物【解析】ABCDE。有焰燃烧是通过链式反应进行的。实务教材 P18研究表明,大部分燃烧的
4、发生和发展除了具备上述 3 个必要条件以外,其燃烧过程中还存在未受抑制的自由基作中间体。多数燃烧反应不是直接进行的,而是通过自由基团和原子这些中间产物瞬间进行的循环链式反应。自由基的链式反应是这些燃烧反应的实质,光和热是燃烧过程中的物理现象。因此,完整地论述,大部分燃烧发生和发展需要 4 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引火源(温度)和链式反应自由基。实务教材 p27发生有焰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可燃物 B氧化剂 C温度 D链式反应自由基 E燃点【精析】ABCD。本题考查的是燃烧的必要条件。燃烧可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有焰燃烧发生和发展需要四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氧化剂、温度
5、和链式反应自由基。故本题答案为 ABCD。8发生无焰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可燃物 B氧化剂 C温度 D链式反应自由基 E燃点【精析】ABC。本题考查的是燃烧的必要条件。任何物质燃烧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氧化剂和温度(引火源)。以上仅能代表无焰燃烧,火焰燃烧还需要有链式反应。故本题答案为 ABC。9液体能否发生燃烧、燃烧速率的高低与液体的( )等性质有关。A蒸气压 B闪点 C沸点 D蒸发速率 E燃烧时间【精析】ABCD。本题考查的是液体燃烧的条件。液体能否发生燃烧、燃烧速率高低,与液体的蒸气压、闪点、沸点和蒸发速率等性质密切相关。故本题答案为 ABCD。10燃烧产
6、物通常是指燃烧生成的( )等。A气体 B热量 C可见烟 D氧气 E液体答案:ABC11闪点是( )类危险液体分类的依据。A甲 B乙 C丙 D丁 E戊答案:ABC12在空气不流通、加热温度较低或含水分较高时能发生阴燃的物质有( )。A成捆堆放的麻 B大堆垛的煤 C大堆垛的汽油 D成捆堆放的纸 E成捆蜡烛【精析】ABD。本题考查的是阴燃。可燃固体在空气不流通、加热温度较低、分解出的可燃挥发成分较少或逸散较快、含水分较多等条件下,往往发生只冒烟而无火焰燃烧的现象,这就是阴燃。常见易发生阴燃物质,如成捆堆放的棉、麻、纸张及大量堆放的煤、杂草、湿木材、布匹等。故本题答案为 ABD。13.以下材料中若发生
7、火灾,属于 A 类火灾的是( )。A煤气 B木材 C棉花 D纸张 E变压器【精析】BCD。本题考查的是火灾的分类。A 类火灾是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选项中的 BCD 就属于此类物质。选项 A 煤气属于 C 类火灾。选项 E 变压器属于 E 类火灾。故本题答案为 BCD。14.下列符合重大火灾标准的是( )。 A15 人死亡 B60 人重伤 C1000 万元财产损失 D直接经济损失 7000 万元 E直接经济损失 1 亿元【精析】ABD。本题考查的是按生产安全事故等级划分的火灾等级。重大火灾:是指造成 10 人以上30 人以下死亡,或者 50 人
8、以上 100 人以下重伤,或者 5000 万元以上 l 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故本题答案为 ABD。15.发生无焰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A可燃物 B氧化剂 C温度 D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 E助燃物【解析】ABCE。燃烧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 3 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和引火源(温度)。当燃烧发生时,上述 3 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如果有一个条件不具备,那么燃烧就不会发生。实务教材 p216.灭火的基本原理可分为( )。A冷却 B窒息 C隔离 D化学抑制 E浸湿作用【解析】ABCD。为防止火势失去控制,继续扩大燃烧而造成灾害,需要采取以下方法将火扑灭,这些方法的根本原
9、理是破坏燃烧条件。这些方法包括冷却灭火、隔离灭火、窒息灭火、化学抑制灭火。实务教材 p1817.液体能否发生燃烧、燃烧速率的高低与液体的( )等性质有关。 A蒸气压 B闪点 C沸点 D蒸发速率 E流动性【解析】ABCD。液体能否发生燃烧、燃烧速率高低,与液体的蒸气压、闪点、沸点和蒸发速率等性质密切相关。实务教材 p618.热传播的主要途径有( )。 A热传播 B热对流 C热传导 D热辐射 E火风压【解析】BCD。热量传递有 3 种基本方式,即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实务教材 p1419.粉尘爆炸的特点有( )。A多次爆炸 B所需最小点火能量较低 C重复爆炸机率小 D所需最小点火能量较高 E热表
10、面点燃较为容易【解析】AD。粉尘爆炸的特点。1)连续性爆炸是粉尘爆炸的最大特点,因初始爆炸将沉积粉尘扬起,在新的空间中形成更多的爆炸性泪合物而再次爆炸。2)粉尘爆炸所需的最小点火能量较高,一般在几十毫焦耳以上,而且热表面点燃较为困难。3)与可燃气体爆炸相比,粉尘爆炸压力上升较缓慢,较高压力持续时间长,释放的能量大,破坏力强。实务教材 p2120.燃烧产物通常指燃烧生成的( )等。 A气体 B热量 C可见烟 D氧气 E水【解析】ABCE。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燃烧过程中,燃烧区的温度较高,使其中白炽的固体粒子和某些不稳定(或受激发)的中间物质分子内电子发生能级跃迁,从而发出各种波长的光;发光的气相燃烧区就是火焰,它是燃烧过程中最明显的标志;由于燃烧不完全等原因,会使产物中混有一些小颗粒,这样就形成了烟。实务教材 p12,燃烧产物的概念。实务教材 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