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烟塔合一技术认识和国外工程数据林勇(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31)摘要:烟塔合一技术是政府环境管理和电力系统工艺进步的结合点。从环境角度冷却塔的巨大热量和热空气量促进了脱硫后烟气的抬升,更好的保证了地方环境质量;从电力行业讲能源效率提高,排放烟气系统大为简单,减少烟囱、GGH 换热器,可以合并锅炉引风机和脱硫增压风机,电厂建设费用降低,有利于发电成本降低。本文对烟塔合一技术从工程使用角度进行了剖析和分析,介绍了主要工艺特点,并整理了德国二个典型电厂的工程数据。主题词:烟塔合一、工程数据AbstractTechnology of NDCT with flue gas rejec
2、tion is combination of Governments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power system process progresses. In a view of environment, enormous heat of NDCT and hot air amount promote exhaust gas after desulfrization lifting, better local environmental quality will be assured. In a view of power industry, energ
3、y efficiency is improved, discharge the exhaust gas system is very simple, chimney and GGH heat exchanger is decreased, Boiler air-introduced fan and FGD pressurized air fan can be united, expenses of power plant construction is decreased, all of these help the cost of electricity-generating to redu
4、ce. This text has analyzed the technology of NDCT with flue gas rejection from project, introducing the main process characteristic, compiling project data of two German typical power plants. Key word NDCT, Power plant data一、烟塔合一技术背景国内新建火电厂开始大规模脱硫后,电力行业面临脱硫后烟气热量低、含湿量大,对电厂内部来讲脱硫后净烟道、旁路烟道和烟囱造价大幅度上升,对环
5、境管理来讲脱硫后2(低热、湿)烟气从烟囱排放环境审查也非常严格,因此脱硫烟气排放成为电力行业和环境管理部门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烟塔合一技术是利用冷却塔巨大热量和热空气量对脱硫后湿烟气进行抬升,混合气体抬升高度会远高于比冷却塔高几十米到 100 米的烟囱,从而促进地方环境质量的提高,同时该技术提高电力系统能源利用效率,简化了电厂烟气系统工艺设计,同时少量降低了电厂投资。德国从 1982 年开始建设烟塔合一的火电厂,现烟塔合一方式运行的电厂有二十多个,难能可贵的是有一批老机组也采用烟塔合一方式进行了改造,近年来新建机组基本都采取烟塔合一方式。华能计划在北京热电厂采用烟塔合一方案,2004 年 6
6、月华能国际电力股份公司与北京市环保局、西安热工研究院和华北电厂设计院的有关领导和专家一同赴德国考察烟塔合一技术。考察团实地考察尼德劳森(Niederaussem)和黑泵(Schwarze Pumpe)电厂,与德国 GEA 公司、德国 RWE 电力集团公司和奥地利能源与环境进行了烟塔合一技术、工程实施方案和环境管理问题进行了认真考察和讨论。 二、烟塔合一技术德国火电厂烟气脱硫主要是采用石灰石湿法脱硫技术,脱硫后的净烟气达到烟气饱和温度点,一般为 45 至 65 摄氏度,若保证环境质量必须对脱硫后烟气增加抬升高度。电厂只能在采用烟气加热方式或者借助冷却塔热空气抬升二种方式中选择。1977 年德国研
7、究技术部和 Saarbergwergwerke AG 公司联合设计了 Vlklingen 电厂,该烟塔合一机组与并于1982 年 8 月开始运行,1985 年完成一系列测评后。此后烟塔合一技术在德国开始在新建广泛采用,同时部分老机组也完成改造工作。目前有烟气冷却塔运行的有二十多个电厂,装机容量超过 12,000MW,最大单机容量已超过 978MW。德国主要烟塔合一的电厂见下表:电厂 燃煤 容量Neurath 褐煤 2 X 1100MWNiederaussem 褐煤 总计 3900MWFrimmersdorf 褐煤 总计 2400MWWeisweiler 褐煤 总计 2300MWBoxberg
8、IV 褐煤 1 X 900MWJnschwalde 褐煤 6 X 500MWSchwarze Pumpe 褐煤 2 X 800MW3Lippendorf 褐煤 2 X 920MWVlklingen 烟煤 1 X 300MWRostock D 烟煤 1 X 500MWStaudinger 5 烟煤 1 X 510MW德国环境界认为冷却塔热空气将脱硫后净烟气分散排入大气,其效果比传统的烟囱排放要好,冷却塔热空气抬升力使脱硫后净烟气能顺利渗入到逆温层中。烟塔合一的热力概念为一台 300MW 机组锅炉烟气量约为 100 万 m3/h,烟气排放 120 度时其热量为燃烧总热量的 5,含水量为。脱硫后净烟
9、气的湿度(饱和点为 45 度至 60度)大幅度增加、绝对含热量大幅度降低,仅靠烟气加热方法抬升高度难以提高,对污染物浓度扩散的较为不利。而采用烟塔合一方式可以借助汽轮机循环冷却水放出的巨大热量增加脱硫后净烟气抬升高度,对于 300MW 凝气机组循环冷却水放热为锅炉热量的4045,按照年均湿度计算冷却塔热空气量约为 1800 万 m3/h,脱硫净烟气和冷却塔热空气量之比为 1:18,混合后总热量上升到锅炉热量中的 50,而且此部分混合气温度常年较环境温度高 15 度至 20 度左右。在风速较小的条件下,脱硫后净烟气的抬升高度借助于冷却塔热空气被大幅度提高,远比冷却塔高出几十米的烟囱抬升高度要高,
10、从而将烟气中剩余的污染物充分扩散。德国 SHL 公司提供了有关 Vlklingen 电厂烟塔合一资料:脱硫净烟气流量为 75.6 万m3/h,燃用烟煤时脱硫净烟气温度为 50 度,SO 2小于 400 mg/Nm3,冷却塔高度 100 米,冷却循环水量 1.656 万吨,但环境温度为 6 度时,热空气流量为 1740 万 m3/h。烟塔合一投产后在 1984 年 1112 月进行了冬季塔的技术监测和大气扩散测量,在 1985 年夏季 56月进行了同样工作。从二架飞机上获得结果证实:冷却塔排放的烟气比烟囱排放的烟气更加稠密,上升时间也更长。因而冷却塔排放烟气的扩散抬升高度更高,污染比烟囱排放的烟
11、气要低。冷却塔可以渗透到非扰动的大气逆温层,达到更高位。若气象条件出现非扰动性因素时,更能展示烟塔合一排放的优势。下表为 RWE 电力集团环保公司提供 Vlklingen 电厂烟塔合一和烟囱烟羽排放的“照相”对比图。其中烟囱为兰色,标高为 170 米,在距离排放点附近抬升很快,之后烟气中心高度基本停留在 450 米高度,烟气轮廓上下较大;但对比粉红色的冷却塔,虽然标高仅为100 米,由于其总含热量较大,冷却塔的(烟塔合一)烟羽在排放原点中等距离处的抬升高度迅速超过烟囱烟气排放高度,达到 600 米高度仍然缓慢上升,最后在 700 高度时升势4趋缓,其烟羽的轮廓较烟气要小,表明扩散的距离可以更远
12、。表 1:烟塔合一和烟囱抬升对比图,兰色为烟囱,粉红色为烟塔合一,对应虚线为轮廓线。三、尼德劳森和黑泵电厂概况1、尼德劳森电厂RWE 电力集团位于德国西北部,主要电厂从法兰克福到鲁尔工业区一带,总部在杜伊斯堡。RWE 集团为德国第一大电力公司,拥有尼德劳森、诺伊拉特(Neurath)等众多大型发电厂,其中脱硫机组总容量为 19000MW。RWE 电力集团的尼德劳森电厂是一个具有几十年历史老厂,位于德国科隆东 20 公里。老厂已装有 2x150MW、4X300MW、2X600MW 等八台机组,共计 2700MW。5图 1:尼德劳森电厂全景,图中新扩建的 987MW 机组从锅炉、电除尘、脱硫塔、净
13、烟道和冷却塔一线布置。尼德劳森电厂新建烟塔合一机组为 987MW 燃烧褐煤的超超临界机组,于 2002 年 11月启动投运。锅炉为 Alstom-EVT 生产的塔型炉,燃烧器八角布置单切圆燃烧,采用低氮燃烧器,没有建设脱氮设备。烟气分二路分别进入两套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塔,脱硫后净烟气在脱硫塔顶部直接水平进入冷去塔中心(下倾角为 1 度) 。烟塔合一设计脱硫后净烟气流量 2x191 万 Nm3/h,对应冷却塔热空气量为 8208 万 Nm3/h。6图 2:尼德劳森新建机组 2620 吨/时塔式炉剖面,该图表明锅炉为低氮燃烧器减少氮氧化物措施,在尾部烟道没有脱氮设施。电厂其它机组也均进行了烟塔合一
14、改造。改造机组采用烟塔合一后,将旧烟囱进行了部分拆除后将顶部封闭。图 3:尼德劳森电厂原有机组烟塔合一改造后净烟道走向图2、黑泵热电厂概况VEAG 电力集团组建于 1991 年,主要电厂分布在德国东部,其中 90 年代中期利用烟7塔合一技术新建大型机组的黑泵热电厂、利朋多夫(2X933MW,Lippendorf)等电厂为世界著名。黑泵热电厂在柏林东南方向约 130 公里,该电厂原有一些小型供热机组,通过将小机组拆除建成 2 台大型供热机组。二台新机组建成后较原来老厂 SO2 少排放 91%。图 4:黑泵热电厂模型图新建机组为 2800MW 超临界发电机组,凝汽工况电厂发电效率 41%,供热时电
15、厂发电效率可达到 55%。电厂从 1993 年建设第一台机组, 1997 年 3 月发电,第二台机组1998 年投产发电。电厂锅炉仍为 Alstom-EVT 生产的塔型炉,燃烧器采用低氮燃烧器(无论脱氮装置) ,锅炉高 160 米,锅炉蒸发量 2420t/h。在电除尘和脱硫装置间布置给水加热装置将烟气由 170降至 130后进入分别进入二套脱硫装置,脱硫后净烟气量为 2X195万 Nm3/h,从脱硫塔顶部后下弯降低高度后水平进入冷却塔中心,对应冷却塔热空气量为4073 万 Nm3/h。8图 5:黑泵热电厂热力系统图,图中清晰显示出汽轮机出来的蒸汽供工业用户,电除尘后余热换热器处理的热水给锅炉给
16、水、工业用户和居民供热。9图 6:黑泵热电厂锅炉剖面图,该图表明黑泵电厂锅炉在低温烟气段没有安装脱氮装置。三、烟塔合一技术及电厂实际数据1、冷却塔设计技术冷却塔设计技术为烟塔合一技术核心,基本要求是冷却塔在保证正常汽轮机循环冷却水冷却都情况下,对排入的脱硫净烟气要达到环保要求正常排放,技术上为冷却塔线形及尺寸、冷却塔强度(开孔技术) 、冷却塔防腐和汽轮机循环冷却水冷却几个方面。烟塔合一的主要原则:(1) 最低热负荷要求:采用脱硫净烟气在冷却塔中心、淋水层上方高速(16 m/s20 m/s)排放,冷却塔巨大的热湿空气对脱硫后净烟气形成一个环状气幕,对脱硫净烟气形成包裹和抬升。为保证脱硫后净烟气正
17、常排放和抬升,烟塔合一的设计要求是汽轮机冷却循环水水量不能小于设计值的 50或者不能低于冷却塔热负荷的 30。10图 7:黑泵热电厂冷却塔中心净烟道出口(2) 冷却塔防腐和脱硫后净烟气排烟温度限制:冷却塔内部需施以一层基层和二层表层防腐,总厚度不小于 150 微米;冷却塔外部需施以一层基层和一层表层防腐,总厚度不小于 80 微米。理论上将冷却塔的寿命取决于防腐层厚度,因此需限制高温烟气排入。由于烟塔合一技术已经比较成熟,现在德国烟塔设计公司通过一批项目的实施和长时间的风洞试验的数据积累,已经可以根据中国电厂锅炉烟气量、脱硫后净烟气品质和环保要求,迅速给出冷却塔的概念设计。2、净烟道设计技术初期
18、的烟塔合一是冷却塔低位开洞和塔内烟气均布方式。近十年来设计技术不断进步,1993 年黑泵电厂建设时已经采用冷却塔中心排烟技术,设计脱硫后净烟气从中心孔排出时烟气速度为 18m/s,不但减少塔壁腐蚀的可能性,而且有利于脱硫净烟气的扩散。1998 年建设尼德劳森电厂新机组时净烟道采用从脱硫塔顶高度直接水平(下倾 1 度角度) 进入冷却塔中心技术,减少了净烟道长度和烟气系统阻力。11图 8:尼德劳森新建机组净烟道净烟道水平段设计有 1的倾斜度是为了疏水,同时排烟装置一般采用竖直管口向上排放,为保证脱硫净烟气垂直向上,原则上设计竖直向上出口高度为烟道直径的 1.5 倍。3、尼德劳森和黑泵热电厂烟塔合一
19、实际数据名称 单位 黑泵热电厂 尼德劳森电厂机组发电能力 MW 800 978锅炉蒸发量 t/h 2320 2620凝汽器额定背压及对应循环冷却水温度0.0475/0.0355kPa/23.60C/270C0.0291/0.0358kPa/ 23.60C/270C烟塔循环水热负荷 MW 641 1060冷却塔循环水流量 t/h 65664 91073循环水热水温度 26.4 24.5循环水冷水温度 18.0 14.70大气干球温度 9.2 9.5大气湿球温度 7.2 7.6大气相对湿度 % 76 77大气压力 hPa 1013 1013脱硫后净烟气温度 65 64脱硫后净烟气流量 万 Nm3/
20、h 390 2191(382)当地政府规定 SO2 排放值 mg/m3 400 400脱硫后净烟气 SO2 保证值 mg/m3 400 200脱硫后净烟气 SO2 实测值 mg/m3 120冷却塔热空气流量 万立米/小时 4073 8208远距离测量噪声最大允许值 dBA 38(A=648m,B=478m) 37(距冷却塔 520m)冷却塔底部直径 m 104 143.4512冷却塔出口直径 m 61.12 86冷却塔水池直径 m 109 141冷却塔喉部直径 m 61.10 85.9冷却塔进风口高度 m 7.30 13冷却塔高度 m 141 200脱硫后净烟道直径 m 6.5 7脱硫后净烟气
21、排烟方式及烟道距地面高度脱硫塔顶向下弯后水平排入冷却塔中心/距布水层高度 6 米脱硫塔顶直接水平排入冷却塔中心/高度 50 米四、考察实际烟塔合一实施工艺情况1、烟塔合一冷却塔技术塔壳开孔:在冷却塔上的开孔一般在淋水层除水器的上方,此处壳体较薄,这样对稳定性很重要的壳体下部就不会产生大的影响。由于开孔而引起的壳体稳定性降低,壳体开孔处必须通过边缘的加强来补偿。补偿的措施一般为架设封闭肋梁,肋梁尺寸和洞口加固钢筋需通过应力计算确定。为防止周围冷空气进入塔内,烟道穿过壳体部分用 PVC 材料或帆布包裹密封。13图 9:净烟道穿过冷却塔塔壁及边缘封堵冷却塔的防腐主要有两种方法:第一是采用防酸水泥,这
22、种方法效果较好,如尼德劳森电厂新建 978MW 机组冷却塔就是采用的防酸水泥,运行情况良好。但这种方法价格较高,为保证防酸水泥的足够固化时间,冷却塔的建造周期较长。第二是采用防腐涂层,如黑泵电厂冷却塔就是采用防腐涂层。内外壁都必须进行防腐,一般用环氧树脂涂层进行防腐处理,内壁施 3 层防腐涂层,厚度 150m ,外壁施 2 层防腐涂层,厚度 80m 。图 10:黑泵热电厂冷却塔内壁。从 1997 年运行的冷却塔内表面完好,表明腐蚀轻微且可以采用防腐措施克服。冷却组件:冷却水塔填料一般为 PVC,现在大机组冷却塔也采用压型薄钢叠片制成的填料,防止腐蚀和堵灰。2、净烟道技术:净烟道材料及安装:一般
23、选择玻璃纤维聚脂作为冷却塔净化气管道的材料。由于这种材料的比重低,用这种材料所制造的管道产生的荷载只有类似钢管的三分之一,因此多数14情况下,用塔支撑构件作为净化烟气管道的支架;尼德劳森和黑泵电厂净烟道是采用特殊缠绕法在现场制作的,对于直径 6.5 米,壁厚 30 毫米的管子,一次生产出 15 米长,每米重约 1.5 吨,价格约为每米 2 万欧元左右。单节烟道从现场用特殊工具运到冷却塔,提升到固定结构的导轨上一节一节推进塔内进行安装,支撑或支吊在塔内及塔外支撑架上,最后装配导轨可拆除。净烟道支撑结构:净烟道烟道重量绝对不能作用在冷却塔壁上,必须由塔外钢架及塔内立柱支撑。对于改造机组,一方面更换
24、轻型结构的填料,另一方面冷却塔钢筋混凝土支架基础用混凝土基座加固,支架顶连在一起,用拉杆和压杆将其与支撑构件的固定点相连,并且塔外设计有支撑钢架。图 11:尼德劳森冷却塔内净烟道支架净烟道与冷却塔之间设置有帆布样密封,烟道重量不作用在冷却塔壁上,而是由塔外钢架及塔内立柱支撑。烟道设计有膨胀节如图:15图 12:净烟道膨胀节及维修平台五、RWE 电力集团扩建诺伊拉特电厂(Neurath)方案RWE 电厂集团在位于科隆市西南 35 公里的 Neurath 要再建设二台 1100MW 燃用褐煤机组,已于 2003 年底于各个设备厂商签订了合同。德国政府已经批准该电厂采用烟塔合一方式,电厂总规划平面图
25、为:图 13:诺伊拉特电厂平面图诺伊拉特电厂每台锅炉烟气流量为 474 万标立米/小时,脱硫塔二氧化硫入口浓度为3948 毫克/标立米,脱硫后净烟气标准为二氧化硫 196 毫克 /标立米。锅炉仍采用低氮燃烧器控制氮氧化物浓度排放。脱硫塔正在进行初步设计为,其三维示意图如下:16图 14:诺伊拉特电厂脱硫塔设备和净烟道三维设计图设计烟塔合一的冷却塔为高度 172 米,出口直径 118 米,净烟道直径为 10 米。结束语:德国开始实施烟塔合一时,电力和环境行业对冷却塔的热力分析、建设方案和环境影响有多种不同认识,随着工程的逐渐实施,德国已经结合自己的工程出台了相关技术标准和评价准则。现在德国环境管
26、理为公示和备案制度,新大型机组建设利用烟塔合一技术建造,说明技术的成熟性和可靠性。1993 年黑泵(Schwarze Pumpe)电厂 2X800MW 机组开始建设,1995 年利朋多夫(Lippendorf)电厂 2X933MW 机组开始建设,1998 年尼德劳森(Niederaussem)电厂 978MW 机组开始建设,以上电厂投产后全部运行良好,都成为烟塔合一的经典电厂,充分显示了烟塔合一点优越性。2004 年正在开工建设的诺伊拉特电厂(Neurath)电厂 2X1100MW 机组更是映证了这一观点。在中国新一轮的电厂建设中,应当认真分析该技术如何在国内实施,在保证环境质量的同时降低电厂建设成本。资料和数据来源德国 GEA 公司德国 SHL 公司奥地利能源与环保公司德国 RWE 电力集团公司德国 VEAG 电力集团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北京、半山、重庆三个电厂后评估报告(国家电网公司,舒慧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