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战国策成语集锦成 语 释 义 出 处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比喻双方争执不相让,必会造成两败俱伤,让第三者获得利益。 燕策二惊弓之鸟曾受过箭伤,一听到弓弦的声音,就会惊惧的鸟。比喻曾受打击或惊吓,心有余悸,稍有动静就害怕的人。楚策四墨守成规(故步自封) 指固守旧规不肯改变,形容行事保守。 齐策六弹丸之地 像弹丸一样大小的地方。比喻狭小的地方。 赵策三裹足不前(畏缩不前) 形容有所顾忌,而停止脚步,不敢向前。 秦策三图穷匕见(现) 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形迹败露,现出真相。 燕策三路不拾遗 社会风气良好,在路上看见别人失物不会据为己有。 秦策一势不两立(不共戴天) 比喻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并存。 楚策一
2、画蛇添足 比喻多此一举,反将事情弄糟。 齐策二犹豫不决(优柔寡断) 迟疑不定,无法拿定主意。 赵策三无可奈何(望洋兴叹) 毫无办法、没有办法可想。 燕策三曾参杀人(曾母投杼)(三人成虎)本指谣传久听而信,后比喻流言可畏或称诬枉的灾祸。 秦策二趾高气扬 走路时脚抬得很高,样子显得十分神气。形容人骄傲自满、得意忘形。 齐策三排难解纷 排除危难,解决纷争。 赵策三得寸进尺(得陇望蜀)得到一些利益后,又贪图更多利益。后用以比喻贪得无厌。 秦策三高枕无忧 垫高枕头,无忧无虑地睡觉。形容身心安适,无忧无虑。 齐策四狡兔三窟 比喻有多处藏身的地方或多种避祸的准备。 齐策四引锥刺股(刺股悬梁) 形容发愤读书,
3、不敢懈怠。 秦策百步穿杨 形容箭术高明,后比喻技艺高超。 西周策米珠薪桂 形容物价上涨,生活极度困难。 楚策长驱直入 喻军队锐不可当,势如破竹。 燕策门庭若市 喻上门的人极多,非常热闹。 齐策冠盖相望(冠盖相属) 形容宾客或使者络绎不绝。盖,车篷。 魏策斗鸡走狗 喻游手好闲,不事生产。 齐策挥汗成雨(接袂成帷)(举袂成幕)(摩肩接踵)形容人多拥挤。(挥汗成雨亦可形容天热) 齐策一举两得(一箭双鵰) 比喻做一件事,同时有两方面的收获。 秦策亡羊补牢 比喻犯错后及时更正,尚能补救。 楚策四千载一时(万载一时)(千载难逢)千年才有一次的好时机,形容机会十分难得,稍纵即逝。 楚策四不遗余力(尽心竭力)
4、 形容竭尽全力,毫无保留。 赵策三比比皆是(比肩皆是)(触目皆是)形容到处都是。比比,音 ,每每、频频。 秦策一四分五裂 形容分散而不完整、不团结;或国家分裂败亡。 魏策一民不聊生(生灵涂炭) 形容百姓生活非常困苦。聊生,赖以维生。 秦策四安步当车 悠闲安稳地走路,当作是乘车。后形容态度悠闲从容。 齐策四安然无恙 指平安没有疾病、祸患、忧虑等事故。 齐策四百发百中 形容射击技术高超,绝无虚发。后亦用来形容料事、用计、施药等相当准确。 西周策羽毛未丰 羽毛尚未长满成熟。比喻势力或能力不够雄厚,还不足以独当一面。 秦策一肝脑涂地 肝脑溅洒在地上。形容死状极惨。后亦用于比喻尽忠竭力,不惜牺牲生命之意。 燕策一抱薪救火(负薪救火)(抱薪救焚)(扬汤止沸)比喻用错方法,而致祸害加深。 魏策三前功尽弃(半途而废) 指以前辛苦获得的成果,全部废弃。 西周策(功败垂成)(功亏一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记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作为今后行事的鉴镜。 赵策一前倨后恭 比喻待人势利,态度转变迅速。 秦策一南辕北辙本要向南,但却驾车往北行。比喻行动和想要达到的目的相反。后亦用以比喻彼此背道而驰,或比喻遥隔两地。魏策四狐假虎威 比喻凭恃有权者的威势恐吓他人、作威作福。 楚策一千金买骨 比喻重金礼聘人才 燕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