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达永远的丰碑,刘胡兰简介:,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中农家庭。母亲早亡,父亲刘景谦续娶胡文秀为妻。胡文秀将刘富兰名中的“富”字改为自己的姓氏“胡”,从此更名刘胡兰。继母积极投身于妇救会工作,并非常支持刘胡兰参加革命。,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被选为村儿童团长,带领伙伴站岗放哨查路条,侦察敌情,运送武器弹药等。1945年1月,参加了西社夺粮战斗,同伙伴们扛粮装车,众口称赞。同年10月,背着家人只身到汾河贯家堡,参加了妇女培训班,被选为小组长,潜心学习。在当地召开的反霸群众大会上,登台发言,揭露和痛斥恶霸地主残害人民的罪行,受到区里表
2、扬。结业回村后,担任村妇救会秘书,组织妇女办冬学,帮助烈军属解决困难,支前和慰问部队等。,1946年春,县里下达200斤纺棉花任务,限期20天完成。她带领妇女昼夜苦战,提前2天完成,获全县第一名。1946年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1946年秋,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人物成就 :,刘胡兰14岁时被破格吸收为中国共
3、产党候补党员,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1946年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组织参与当地妇女革命工作。1946年6月,刘胡兰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1946年10月,国民党军进犯文水县城。为保存革命力量,县委决定大部分同志转移上山,留下部分同志坚持斗争。她和留下来的同志一起向各村党组织传达党的指示,组织群众掩埋粮食,并配合武工队镇压了反动村长。1946年12月,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处死。1947年8月1日,中共中央晋绥分局追认她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后世纪念 :,1947年3月26日,毛泽东带领中共中央机关转战陕北途中,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向他汇报了刘
4、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毛泽东问:“她是党员吗?”任弼时说:“是个优秀共产党员,才15岁。”毛泽东深受感动,挥笔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个大字。,刘胡兰雕像:,1947年2月,山西晋绥日报刊登了刘胡兰英勇牺牲的消息,刘胡兰的名字在华北大地不胫而走。当时一二师“战斗剧社”以刘胡兰烈士的光辉事迹为题材,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即创作了歌剧刘胡兰,每场演出都给观众很大教育。刘胡兰牺牲半年后,1947年8月1日中共晋绥分局决定破格(通常年满18岁方可转正)追认刘胡兰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全国解放后,刘胡兰的事迹被写成书,改编成戏剧、电影、电视剧,生前所在村曾被改为“刘胡兰村”。1956年,在山西省文水县
5、建立了刘胡兰纪念馆,在烈士家乡云周西村修建了烈士陵园,永志纪念,刘胡兰遗骨单独迁至陵园。有总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由广场、纪念碑、刘胡兰生平事迹陈列室、影视室、书画室、七烈士纪念厅和群雕、陵墓、刘胡兰雕像、碑亭、烈士被捕受审就义原址组成,以纪念碑和陵墓为中轴作对称分布,藏有烈士遗物74件。陈列室内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邓小平、江泽民和董必武、乌兰夫、郭沫若、谢觉哉的题词。,1957年刘胡兰烈士牺牲10周年之际,当地兴建了刘胡兰烈士陵园。在烈士墓前,有一尊汉白玉雕成的、昂首挺胸的刘胡兰全身雕像(生活在农村的刘胡兰从没拍过照片,塑造这个形象,是靠继母胡文秀口述介绍刘胡兰的外形特征,由著名雕塑家王朝
6、闻创作出的原件放大、加工而来)。1978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由作家马烽写的刘胡兰传。,1996年,为纪念刘胡兰英勇就义50周年,对刘胡兰纪念馆又实施了较大规模的维修改造工程,增设了刘胡兰事迹影视室、书画室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碑。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刘胡兰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人物评价 :,
7、毛泽东题诗 1947年2月6日,晋绥日报刊登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详细报道,并发表评论,号召全体共产党员和解放区军民向刘胡兰学习。同日,延安解放日报也发表题为只要有一口气活着,就要为人民干到底女共产党 员刘胡兰慷慨就义的文章。中共中央晋绥分局追认刘胡兰为中共正式党员。1994年2月2日 ,江泽民总书记在山西视察工作时为刘胡兰题词:“ 发扬胡兰精神,献身四化大业”。,1947年3月26日,毛泽东带领中共中央机关转战陕北途中,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向他汇报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毛泽东问:“她是党员吗?”任弼时说:“是个优秀共产党员,才15岁。”毛泽东深受感动,挥笔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个大字。
8、邓小平同志题词: “ 刘胡兰的高贵品质,她的精神面貌,永远是中国青年和少年学习的榜样。 ”,艺术形象 :,1950年 电影刘胡兰陆小雅饰1996年 电影刘胡兰池华琼饰1999年 话剧傲雪花红 张娅君饰,王二小简介:,王二小,中国少年抗日英雄。1942年10月,日本鬼子“扫荡”,遇其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埋伏圈。敌人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生平经历:,王二小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中。王二小排行老二,哥哥叫石头,父亲王贵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给本村大地主刘文勤扛活谋生,母亲王张氏给人做针线活,全家四口挤住在本村奶奶庙中
9、。王二小原名王禾,据说父亲起名原意是希望他像禾苗一样茁壮成长。,1939年夏天暴雨成灾,庄稼颗粒未收。第二年春天,正值抗日战争的第三个年头,天灾人祸,形成了“无村不戴孝,处处有哭声”的惨象。结果,王二小的父母和哥哥因病饿先后去世了。1940年春无依无靠的王二小开始了逃荒的生涯。这年5月的一天,经过长途流浪的二小因饥苦昏倒在了路边,被狼牙口村委会主任搭救,后来他被安排给一刘姓大户放牛谋生。,这时二小忽然想起来,为了粉碎鬼子这次进攻,涞源抗日政府已将20多名伤员和粮食转移了,为了保护后方机关和群众,骑兵连就埋伏在石湖旮旯的石岭子上。二小冷静地想了想,他要把鬼子引进埋伏圈,让八路军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10、打定主意之后,二小故意暴露了自己的目标,正在山谷里瞎撞的鬼子兵一见到二小,连忙把他从山坡上抓来问路。二小机智地和鬼子周旋,骗取了他们的信任在前边带路。从狼牙沟门往东走是范庄旺村,王二小带着鬼子从西北沟钻了进去,引向八路军埋伏的石湖旮旯。其实这是一条死路,翻过巨石就到了路的尽头。,参加革命当时晋察冀军区一分区独立师老一团的骑兵连就驻扎在这一带。二小喜欢马,常到骑兵连去玩,和八路军战士混得很熟。他是个聪明的孩子,很内向,不爱说话,一年四季总是穿一件很破的小褂,骑兵连的吴连长非常喜欢这个孤儿,常常给他讲打仗的故事,到了开饭的时间就留他吃。后来,二小就加入了儿童团,一边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诱敌深入
11、1942年10月25日(农历九月十六)早晨,13岁的王二小正在当地老乡称狼牙沟门的外崖山坡上放牛,忽然看见一队鬼子进山来扫荡,鬼子兵有好几十人,正从狼牙口向范庄旺村走来。那边的山沟里隐蔽着八路军的后方机关,还有不少乡亲们,万一鬼子摸进那条山沟,不仅八路军的后方机关受损失,乡亲们也将在劫难逃。可是这时候跑回去报告已经来不及了。,壮烈牺牲鬼子一下傻了眼,直到此时才知道上了当。二小想趁敌人惊魂未定的时候向灌木林跑去,这时,鬼子军官朝他举起了洋刀,第一刀削去了王二小右手的五个手指,第二刀刺向了王二小的胸膛,把他摔在那块巨石上。与此同时,山头上的部队枪炮声四起,前后没有一袋烟的工夫,就全歼了这股敌人。战
12、斗刚结束,战士跑到巨石前抢救王二小。当时王二小还活着,还有两名八路军战士也受了重伤,部队将他们护送到刘家庄,终因伤势过重,三人先后与世长辞,永远长眠在了刘家庄的深山老峪里。,后世影响:,新中国成立后,王二小的故事被编进了小学课本,二小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目中的英雄。2003年,由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投资拍摄的故事片少年英雄,在儿童中又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牺牲以后:,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刘家庄的山坡上。当时任涞源县青救会干部张士奎(后为保定市离休干部)同志得到这个消息,马上报道给了边区青救会,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这条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据这篇报道,立即创作了歌曲歌唱二小
13、放牛郎。这首歌曲一直传唱至今,感染了无数青少年。现在,王二小的坟上长满了青草。他的鲜血染红的那块大石头,现在还静静地卧在山沟里,人们把它叫做“血色石”。,相关影视:,电影名:二小放牛郎 电影名:少年英雄王二小 电影名:少年英雄,黄继光:,黄继光,原名黄际广,农历1931年1月8日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1949年冬,村里组织起农会,黄继光不但成为了农会第一批会员,积极打击地主,还当上了村里的民兵。根据战地目击者的描述,黄继光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进攻部队受到机枪巢火力压制的时候负责爆破任务,他投掷了一枚手雷但是未能完成任务。最终他用身体挡住了敌人的子弹使得后续部队能够攻下高地。,人物简介:,黄
14、继光纪念馆所在部队党委追任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祖宗三代受尽地主阶级的压迫,父亲很早去世,他10岁就给地主打工。在苦难中挣扎的母亲告诉黄继光,长大后要为穷苦人闹翻身出力。1949年11月,黄继光的家乡解放了。他积极参加清匪反霸斗争,被选为村儿童团团长,曾带领民兵活捉逃亡地主,搜出伪保长私藏的枪支弹药,被评为民兵模范。1951年3月,他积极响应祖国的召唤,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党组织的培养下,他努力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进步很快,1952年7月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他在某部第6连当通信员,忠于职守,完成任务出色,多次受到部队领导的表扬,立三等功一次。并立了许多小功。,纪念馆址 :,黄
15、继光纪念馆是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黄继光烈士建立的纪念馆,坐落于中江县城东魁山脚下,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由纪念性景区、陈列展览区和办公服务区组成。该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87年10月20日,在纪念黄继光烈士英勇牺牲35周年之际,一座占地16000多平方米的民居式仿古园林建筑风格的黄继光纪念馆新馆落成了。,黄继光纪念馆建在四川省中江县城东魁山脚下的御马河畔,是一座仿古园林建筑。占地13,589平方米,由纪念景区、陈列展览区和办公区3部分组成。,纪念馆:,纪念景区为门厅、中心广场,董必武题写馆名的大门楣在前。黄继光扑向敌人枪眼瞬间的雕像跃立在15m
16、的高层平台上,邓小平题字“特级英雄黄继光”刻在像下,题字下镶有5幅汉白玉浮雕反映黄继光生平事迹:送字参军、请战、上甘岭激战、欢庆胜利、怀念英雄。浮雕左右双建中朝友谊亭,内悬董必武和郭沫若题写的对联。两个纪念柱、郭沫若题字“凯歌百代”照壁立在像后。观众休息廊等。,陈列展览区由5个陈列室组成,通过500余件实物、图片、组画和模型展出黄继光烈士的生平、英雄事迹、遗物、朝鲜赠送的礼品、金日成主席的题词和中国党政机关及领导同志的题词。介绍黄继光从一个贫苦宵民的儿子成长为特级英雄的光辉历程,歌颂他胸怀全局、奋不顾身的大无畏气概,展示他高度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办公服务区建有办公室、接待室
17、、会议室、资料藏品室等。,黄继光纪念馆由纪念性景区、陈列展览区和办公服务区组成。纪念性景区位于全馆中间,有门厅、中朝友谊亭和浮雕、题词等纪念性建筑。门厅是中国古牌楼式建筑,上方金字大匾镌刻着董必武同志题写的黄继光纪念馆馆名“黄继光纪念馆”。,基本陈列:,黄继光英雄事迹展 黄继光英雄事迹展分五个部分展出,通过500余件实物、图片、组画、模型等,详细展示了黄继光同志从一个贫苦农民的儿子成长为一名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的光辉历程。突出地歌颂了他胸怀全局,奋不顾身,为了胜利用胸膛堵住敌人暗堡机枪口的英雄壮举和高度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英雄雕塑:,跨进纪念馆大门,迎面是层层递升的3层
18、平台。拔地15米的高层平台上挺立着黄继光扑向敌人机枪口一刹那间的英姿的雕塑,它把伟大战士的瞬间的英姿雕凿成了永恒的纪念。塑像映衬于苍崖翠嶂之中,象征着烈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如苍松翠柏万古长青。塑像两侧分别镶嵌着朝鲜一级国旗勋章和抗美援朝纪念章的模型。塑像后宽大的石岩照壁上镌刻着中朝友好协会会长郭沫若同志的题词“凯歌百代”。像座下宽35米、高9米的山岩石墙上凿刻着邓小平同志题写的“特级英雄黄继光”7个雄浑苍健的大字,与英雄塑像交相辉映。,珍贵藏品:,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题词 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董必武、刘伯承、邓小平、郭沫若、谢觉哉、何香凝、张爱萍、秦基伟等的题词。朝鲜友人赠送的礼品 金日成主席
19、的题词、金日成主席赠送的金龙宝刀、镂空花瓶、人参酒、人参茶、人参精、双面锈等珍贵礼品。黄继光的遗物 黄继光小时候用过的生活用具、站岗时用过的梭镖、曾经用过的转盘机枪、牺牲时穿过的血衣、牺牲地的坑木和泥土等。,主题浮雕:,题词下是5幅大型汉白玉浮雕,通过表现送子参军、上甘岭请战、上甘岭激战、欢庆胜利、怀念英烈等5个主题,再现了英雄黄继光从参军到壮烈牺牲的过程,呼唤着广大青少年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宁静的幸福生活。宽阔平整的纪念广场和第二层平台是人民群众瞻仰英雄、举行纪念活动的地方。平台两侧为中朝友谊亭,亭中分别悬挂着董必武和郭沫若题写的对联。,黄继光纪念馆楹联:,是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奋不顾身成伟业纪极非常之事报功崇德显而触目树丰碑董必武血肉作干城烈概在火中长啸光荣归党国英风使天下同钦郭沫若,黄继光纪念馆舍:,坚如玄武铁骨铮铮果是烈火出金刚魂归凯江英名荡荡理当全民奉祠记马识途继承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卫国保家纸老虎闻风丧胆英雄业绩千秋辉耀光大国际主义崇高精神援朝抗美真豪杰慷慨损躯战半红旗永世飘扬团中央军民楷模功垂千秋英雄烈绩凯歌百代德阳市政府,心沟通,新起点,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请学生们畅所欲言,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感受以及今后该如何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