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 岛 中 央 商 务 区 非 电 区 域 性 空 调 系 统 工 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 本 )中 国 海 洋 大 学中国 青岛2007 年 9 月中国海洋大学 青岛中央商务区非电区域性空调系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目 录1 工程概况 11.1 项目概况 .11.2 工程服务范围 .11.3 工程规模及建设内容 .21.4 区域空调冷热站平面布置 .21.5 冷热站机组工艺流程 .21.6 冷却塔设备 .31.7 管网设计方案 .31.8 冷热计量方案 .51.9 能耗 .52 工程分析 62.1 施工期管网敷设的环境影响 .62.2 营运期污染源和污染物 .63 环境状况 83.1 工程区域社
2、会环境概况 .83.2 工程区域自然环境概况 .84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 94.1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94.2 评价因子筛选 .9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05.1 大气环境质量影响评价 .105.2 声环境质量影响评价 .106 环境风险分析 136.1 风险源项及影响分析 .13中国海洋大学 青岛中央商务区非电区域性空调系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6.2 风险防范措施 .137 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147.1 防治措施 .147.2 措施可行性分析 .148 社会经济损益分析 158.1 社会效益分析 .158.2 经济效益分析 .158.3 环境效益分析 .159 结论与建议 16
3、9.1 结论 .169.2 建议 .16中国海洋大学 青岛中央商务区非电区域性空调系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 -1 工程概况1.1 项目概况项目名称:青岛中央商务区非电区域性空调系统工程项目性质:青岛远大空调能源维护公司的新建项目。项目拟建位置:该项目位于海泊河和连云港路交叉处以南区域,见图 1.1.1。建设时间:项目建设期 4 年,自 2007 年 10 月开始,2011 年 9 月结束。项目投资:本项目总投资估算 40927.9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40236.6 万元,铺底流动资金 691.3 万元。1.2 工程服务范围项目服务范围为中央商务区南京路以西地块,具体范围为:山东路(两侧)
4、以东、南京路以西、延吉路(两侧)以北、辽阳路(两侧)以南区域,总土地面积约 1.1 平方公里,服务总建筑面积 260.88 万平方米。见图 1.2.1。图 1.1.1 拟建项目位置示意图本工程中国海洋大学 青岛中央商务区非电区域性空调系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 -图 1.1.2 拟建项目位置图1.3 工程规模及建设内容项目冷/热站建筑面积 24435.84 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 20621.68 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 3814.16 平方米,拟安装 BYZ1000D 一体化非电空调机组 12 台,3500KW 发电机 2 台,建设供冷/热管线 2791m。1.4 区域空调冷热站平面布置设
5、计建造的建筑物为地下一层,地上八层。其中,在负一层设置 6 个供热供冷机组及机组吊装入口(泄爆口) ,配套的空调供水、回水池,发电机组,配电室,监控室和工具室也安排在负一层中,设计层高为 7 米,面积为 3814.16 平方米;在一层另设 6 个供热供冷机组,设计层高为 7 米,面积为 2577.71 平方米,建筑外地面设置 56 个地面停车位,满足交通工具停放需要;在二、四、六、八层设计安置冷却塔,每层安装型组合冷却塔(18 台组合)两组,型组合冷却塔(9 台组合)各两组,型组合冷却塔一组对应一台空调机组,型组合冷却塔两组对应一台空调机组,用于空调机组的夏季制冷。 ,每层三组(两组,合计 1
6、6 组,每一组冷却塔为一个供热供冷机组服务,冷却塔层外墙采用格栅处理,设计层高为 9 米,每层面积为 2577.71 平方米, ;三、五、七层设计为服务用房,设计层高为 4.5 米,每层面积为 2577.71 平方米;在屋面设置太阳能集热系统,供本建筑供热供冷使用。项目建筑设计高度为 58 米,楼梯间、电梯机房及烟道高度为 59.5 米。1.5 冷热站机组工艺流程东东本工程中国海洋大学 青岛中央商务区非电区域性空调系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3 -工艺流程见图 1.5.1。图 1.5.1 工艺流程图1.6 冷却塔设备该项目采用空研开放式超低噪音型冷却塔,型号为 SKB2407TS。 1.7 管网
7、设计方案1.7.1 管网参数本工程管网采用双管制,管网最大管径为 DN1200,冷热站提供的冷水供回水温度为 5/15,热水供回水温度为 65/51 。为了减少重复投资和节约路由,管网按最大负荷进行计算和敷设,主干网先进行敷设,支线管网根据实际发展分阶段敷设。1.7.2 管网走向本次管网设计范围为中央商务区冷热站至区域内各用户换热站的冷热水管网。根据青岛市中央商务区城区总平面图,设置两条主要供热干线,分别沿河边和连云港路向中央商务区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供出:a.西主干线:接自冷热站沿河边行至徐州路,分南北两个分支干线,分别向西北片区和西南片区空调用户供冷热水。b.东主干线:接自冷热站沿连云港路向
8、南分成两个支路,北支路直接接至东北片区空冷热站工艺流程 天然气 直 燃 非 电 空 调 机 组直 燃 非 电 空 调 机 组直 燃 非 电 空 调 机 组直 燃 非 电 空 调 机 组直 燃 非 电 空 调 机 组直 燃 非 电 空 调 机 组直 燃 非 电 空 调 机 组直 燃 非 电 空 调 机 组燃 气 轮 机 发 电燃 气 轮 机 发 电 烟 气 烟 气 直 燃 非 电 空 调 机 组烟 气 直 燃 非 电 空 调 机 组蒸 气 直 燃 非 电 空 调 机 组蒸 气 直 燃 非 电 空 调 机 组 制 冷制 热 用 户外供蒸汽中国海洋大学 青岛中央商务区非电区域性空调系统工程环境影响报
9、告书- 4 -调用户,南支路沿敦化路接至东南片区空调用户。在敦化路采用 DN800 的连通管将东西两个主干线连通,这一方面满足规范的设计要求,另一方面又提高了冷热水管网的运行安全性,也提高了整个冷热水管网事故状态下的供冷热保证率。根据青岛市规划局的规划意见,热力管网在东西走向的道路上一般布置在道路南侧的非机动车道下;在南北走向的道路上一般布置在道路东侧的非机动车道下,管网详细走向见图 1.7.1。图 1.7.1 管网走向图南辽 阳鞍 山 路山 东路 州 路连 云路港 京路敦 化延 吉 路徐 路西 路冷 热 站中国海洋大学 青岛中央商务区非电区域性空调系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5 -1.7.3
10、敷设方式本工程有城市管廊的管线均采用城市管廊架空的方式,对于其他路段的管线,均采用直埋敷设方式。过海泊河采用直埋敷设,在过河段开挖深沟,将管道埋于河床流动沙层以下,距河底 1.5m,并考虑相应的防飘措施。1.7.4 连接方式本工程冷热站和用户之间采用间接连接方式。间接连接方式具有便于管理,易于调节的优越性。1.8 冷热计量方案本项目建成后采用冷热计量方式,即根据用户实际用冷热量的多少来分摊计算的冷热费。实行冷热计量,能够大大减少资源的浪费,有利于区域内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周围环境的改善,更体现了公平公正、自由平等的原则。1.9 能耗项目夏季 68%的冷负荷由天然气和太阳能供给,20%的冷负
11、荷由蒸汽供给,12%的冷负荷由发电机尾气供给。冬季 88%的热负荷由天然气供给,12%的热负荷由发电机尾气供给。中国海洋大学 青岛中央商务区非电区域性空调系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6 -2 工程分析2.1 施工期管网敷设的环境影响施工期管网敷设造成的环境影响主要是噪声和粉尘,其影响是暂时的,且影响范围不大。2.2 营运期污染源和污染物2.2.1 大气环境1.烟气量的确定本项目燃用天然气的低位发热值 Q=35890KJ/m3,烟气量为 12.9 m3/m3,根据远大空调有限公司青岛中央商务区非电区域性空调系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知本项目采用的三种非电空调机组单台机组制冷时天然气耗量均为 916
12、 m3/h,制热时天然气耗量均为1358 m3/h。因此,制冷时,12 台机组满负荷运行时的烟气量为 141797 m3/h;制热时,12台机组满负荷运行时的烟气量为 210218 m3/h。2.污染物产量的确定燃气直燃机烟气产生的污染物为 NO2,SO 2 和烟尘。主要污染物是 NO2,其含量的多少与燃烧温度有很大关系,温度愈高,形成 NO 愈多,从燃烧室排出进入烟道时迅速转化为 NO2。本项目满负荷运行时的 NO2 排放量制冷时为 37.4kg/h, 排放浓度为 173.1mg/ m3 ;制热时排放量为 55.4kg/h,排放浓度为 263.8 mg/ m3。2.2.2 噪声本项目对周围声
13、环境造成的影响的噪声源来自空调机组和冷却塔的运行噪声,各种风机、发电机以及水泵的运行噪声。建筑物的负一层,一层各布置有 BYZ1000D 一体化非电空调机组 6 台。空调机组的噪声为 70 75 dB(A) 。建筑物的二、四、六、八层每层布置有型组合冷却塔(18 台组合)两组,型组合冷却塔(9 台组合)各两组,用于空调机组的夏季制冷。在考虑了消声器设备后,型组合冷却塔的噪声情况为距离组合塔正中心延长线 13.63 米为 48dB(A ) ;距离组合塔侧向延长线 13.63 米为 44dB(A) ;斜上方出口 2 米处噪声 56 dB(A) ;组合冷却塔的噪声情况为距离组合塔正中心延长线 9.6
14、5 米为 52dB(A ) ;距离组合塔侧向延长线 9.65 米为 47dB(A ) ;斜上方出口 2 米处噪声 56 dB(A) 。此外,还有其它噪声源主要是大小风机、发电机,各类水泵,以及进出风口所引起中国海洋大学 青岛中央商务区非电区域性空调系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7 -的噪声。2.2.3 水环境1.用水量用水量主要是管网补水,冷却塔用水以及生活用水。管网系统补水量为系统水容量的 1%,计算系统水容量为 3594 m3/h,生活热水水容量为 176 m3/h,全年最大负荷小时数为 1883 小时,计算管网系统年补水量为 70990 m3/a。本项目冷却塔正常工作下,蒸发量为 0.96%
15、,冷却塔单组机组冷却水循环量为 2407 m3 /h,夏季最大利用小时数 929 小时,计算冷却水年补水量为 257599m3。冷却塔三个月进行一次清洗保养,冲洗时先用塔内水盘原有水进行冲洗,然后再用约 1.6 m3 的自来水清洗,用水量较小,可忽略。本项目冷站共需管理、机房维护、管网维修工和巡检工等,定员 120 人。生活用水量按 100L/d人来计算,生活日用水量为 12 m3,年用水量为 4380 m3。2.排水量排水主要是生活污水和清洗冷却塔排水。生活污水转换率按 90%计,则生活污水排放量为 3504 m3/a;冷却塔的大部分补水均通过蒸发的方式排放到空气中,其主要废水为每三个月一次
16、的清洗水。本项目制冷时间为 6 月 1 日到 9 月 30 日,共 122 天。因此,每年需清洗两次,其年排水量为 57806.4 m3。中国海洋大学 青岛中央商务区非电区域性空调系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8 -3 环境状况3.1 工程区域社会环境概况该项目位于海泊河和连云港路交叉处以南区域,主要服务范围为位于市北区的青岛中央商务区。是集政治、商务、外经贸、商贸、金融保险、第三产业及文化休闲娱乐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商务区域。项目区域内基本无植被,无重点保护的文物、动植物。市北区城区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覆盖率 65%,烟尘控制区覆盖率 10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都达 100
17、%。3.2 工程区域自然环境概况本区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由于海洋的影响,所以它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冬季受强大的蒙古高压影响,盛行偏北风,气候略显寒冷而干燥,冬季比较漫长,且寒潮和冷空气频繁,多偏北风,但不十分严寒。总体上本区域气候冬暖夏凉,春温秋爽;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风不扬尘,雨不见泥;昼夜之间,气温相差不大。青岛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新华夏隆起带次级构造单元胶南隆起区东北缘和胶莱凹陷区中南部。区内缺失整个古生界地层及部分中生界地层,但白垩系青山组火山岩层发育充分,在本市出露十分广泛。岩浆岩以元古代胶南期月季山式片麻状花岗岩及中生代燕山晚期的艾山式花岗闪长岩和崂山式花岗岩为主。市区全部坐落于该
18、类花岗岩之上,建筑地基条件优良。中国海洋大学 青岛中央商务区非电区域性空调系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9 -4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4.1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根据工程的特征及周围环境状况,确定了环境影响因素。具体见表 4.1.1。表 4.1.1 项目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产生环节 可能产生的影响 影响因素 影响性质建 设 期 铺 设 管 道 噪 声 和 粉 尘 声 环 境 LeqdB(A)环 境 空 气 TSP 局 部 暂 时职 工 生 活 用 水 生 活 污 水 水 环 境 局 部 影 响噪 声 及 废 气营 运 期机 组 运 行生 产 废 水声 环 境 LeqdB(A)环 境 空 气(NO
19、2、 CO2、 SO2)水 环 境局 部 影 响4.2 评价因子筛选1.空气质量评价因子NO2、SO 2、PM 10。2.声环境评价因子等效声级 LeqdB(A)。中国海洋大学 青岛中央商务区非电区域性空调系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0 -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1 大气环境质量影响评价5.1.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根据项目大气环境污染特征,确定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项目为 SO2、NO 2 和 PM10。环境空气监测点位为青岛市市北区大气环境监测子站,监测时间为 2007 年 6 月 2428 日。市北区大气环境监测子站的监测数据表明,监测时段,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符合环境空气
20、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5.1.2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工程分析,燃气直燃机组烟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 NO2,因此本评价主要预测和评价 NO2 的环境影响。预测了 NO2 对下风向轴线不同距离的地面一次浓度影响,NO 2 下风向轴线的一次最大地面浓度及出现距离以及冬季和夏季的长期平均浓度影响。通过预测结果可知不同气象条件下,NO 2 小时浓度贡献值较小,最大落地浓度点的落地浓度与现状叠加后符合应执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要求,且从其冬季和夏季的季平均浓度分布图中可看出其影响范围均较小。因此拟建项目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不会造成超标现象。此外,将燃机废气污染源排放浓度与锅炉大气污染物
21、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二类区时段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可知,SO 2、NO 2 和 PM10 的排放速率和排放浓度,均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二类区时段标准。5.2 声环境质量影响评价5.2.1 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在拟建项目用地边界周围布设 4 个测点,监测项目周围环境状况。在项目北侧居民楼前布设一个环境监测点,了解环境监测点的环境噪声现状。按监测规范要求,于 2007年 6 月 28 日对所有测点均进行昼、夜监测,各监测 1 个频次。该监测数据表明除拟建项目南侧厂界处测点夜间稍微超标外,其他测点均达标。3#测点位于项目用地东界,受到连云港路
22、交通车辆影响,该点噪声相对较高,夜间监测值略超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 类区标准(连云港路不属于交通干线)。项目北界外最近居民楼处的环境噪声现况监测值较低,环境质量现状较好,监测值低于 GB 3096-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 2 类区标准要求。 中国海洋大学 青岛中央商务区非电区域性空调系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1 -5.2.1 声环境质量影响评价本项目冷却塔组合呈现线源状态,按线声源进行预测,除冷却塔外其他噪声源均按点源进行预测。结合厂区平面布局图及冷却塔等主要设备位置、声源强度情况,按噪声影响评价模式,对项目完成后单纯由冷却塔噪声带来的对厂界噪声和周围现有敏感
23、区域的噪声影响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单独冷却塔带来的的厂界噪声最大值为 55 dB(A);对居民区的噪声影响最大值为 43.9 dB(A)。由于建设单位没有进行具体设计,地下一层、一层所配备的进风口、排风口位置没有确定,本报告没有办法进行具体噪声预测,按常规情况考虑后,除冷却塔外,其他室内声源对厂界噪声的综合贡献值为 46.2 dB(A)。冷却塔噪声与其他噪声叠加后,造成厂界噪声超过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的类标准要求(夜间 50 dB( A) ) ,最大超标 5.1 dB(A) 。北侧楼群距离建设项目相对较远,受到的噪声影响相对较低,在正常情况下,其受到的噪声影响值能够满足
24、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93 )2 类区域标准要求(昼间 60 dB(A) ,夜间 50 dB( A) ) 。5.3 水环境质量影响评价5.3.1 生活污水对水环境的影响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职工日常清洗产生的污水及粪便水,主要成份为 COD、N、P 等,排放量为 3504 m3/a。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96)中 4.1.3 条款的规定,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应执行三级排放标准。类比国内同类生活污水的监测值可知,该生活污水能够满足三级排放标准。5.3.2 生产废水对水环境的影响生产废水主要来自冷却塔的清洗。根据青岛市北区的气象及水质条件,计划三个
25、月对冷却塔进行一次清洗。具体清洗程序为:首先用塔体水盘原有循环水进行初次清洗,然后需用 1.5m3 的自来水填满水盘,最后用约 0.1m3 的优质自来水冲洗。冷热站需制冷时间为 122 天,则需进行两次冲洗,共需清洗水量为 57806.4 m3。清洗水中主要含有空气中落入的灰尘、树叶及少量水垢、油泥等成分,基本属于清洁水,远远小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96 )中的三级标准要求的限值。生活和生产废水经海泊河截污干管,进入海泊河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汇入城市管网。中国海洋大学 青岛中央商务区非电区域性空调系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2 -中国海洋大学 青岛中央商务区非电区域性空调系统工程环境
26、影响报告书- 13 -6 环境风险分析6.1 风险源项及影响分析本项目建设存在的主要环境风险有:天然气输送管道可能发生破裂或腐蚀,导致天然气泄漏,从而引起天然气着火、爆炸。负一层的空调机组处于密闭环境,当机组出现故障导致天然气泄漏时,若通风设备出现故障,天然气可能遇明火点燃;当天然气浓度达到爆炸极限,则可能发生爆炸。生活污水提升泵不能正常工作及污水管网泄漏导致的污水外溢对环境的影响。在污水外排过程中,由于设备故障、停电以及违反操作规程等因素及污水管网破裂泄漏,可能会发生事故性污水无组织排放。6.2 风险防范措施1.应设计对紧急切断阀的性能检测系统,以确保事故状态下紧急切断阀性能完好。2.在管道
27、两端设置的紧急放空系统的放空管的位置及高度应符合规范要求。3.要对已建成的距离管道进行检测与评估。4.负一层、一层直燃空调机房及发电机房设置事故排烟系统,事故排烟风机风量按每平方米面积不小于60m 3/h计算。事故排风机采用防爆电机,与燃气泄漏报警器、燃气气源阀门、燃气放散阀联动,并在机房内外分别设置手动开关。5. 在负一层西侧顶设置泄压口,泄压口大小为18m 11.5m,大于机组占地面积的10%。6.污水外排泵、污水处理站水泵等要有备件(台)。发生事故时立即启动备份工作,避免污染事故的发生。7.为污水外排泵站配备备用发电机,使项目在暂时性停电时能正常工作,避免环境污染的风险。中国海洋大学 青
28、岛中央商务区非电区域性空调系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4 -7 污染防治措施分析7.1 防治措施本项目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的是机组和冷却塔噪声,为此选用以下防治措施:1.选用了超低噪声冷却塔。冷却塔进出水管及补水管采用软接头,在冷却塔立柱与基础预埋钢板之间设计安装橡胶隔震垫。2.供热站内转动设备为循环水泵,泵进出口采用软连接,降低噪音,泵基础设减振垫,对外界无噪音影响。3.管道与支架、吊卡间垫软材料,采用隔振吊架。4.机房墙体加隔声材料,门采用内加吸声材料的复合门,窗户采用双层窗户并加密封条。7.2 措施可行性分析本项目在设备选购时尽量选购低噪声设备;针对项目噪声强度较大的特点,治理上对冷却塔、
29、泵房及空压机、水泵、风机等采取吸声、隔声、消声、减振等措施。其指导思想和技术路线是正确的;采取的吸声、隔声、消声、减振措施对固定噪声源治理,技术上是成熟的。措施有效、可行。但鉴于本项目噪声影响较为严重,须进一步采取防噪措施。中国海洋大学 青岛中央商务区非电区域性空调系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5 -8 社会经济损益分析8.1 社会效益分析项目大规模应用非电空调,建设区域性供冷、供热中心,将对非电空调的推广和应用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该项目可以大大地减少电能的消耗;有助于电力和燃气相互削峰填谷,化解“电荒” ;可以减少国家对电力基础设施投资的费用;有利于开发利用新型和可再生能源,有利于环境保护。8
30、.2 经济效益分析本项目总投资估算 40927.9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40236.6 万元,流动资金 691.3 万元。经测算,项目税前投资利润率为 7.84,税后投资利润率为 5.88。从资金来源与运用表看,项目投产后,各年均有资金盈余,所以项目资金平衡情况较好,计算期累计盈余资金为 29900 万元。综上,该项目从经济效益方面来看,是合理、可行的。8.3 环境效益分析青岛中央商务区区域性中央空调系统工程的建成对于节约能源,改善青岛市北区的空气环境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项目非电燃气区域空调以天然气为能源,替代冬季燃煤锅炉,能减少煤炭消耗,夏季替代用电空调制冷,减少电力消耗,间接减少煤炭消耗。
31、同火电站使用煤作原料相比较,本项目排放二氧化碳减少 58,二氧化硫减少 99.99,氮氧化合物减少 81,颗粒物减少 95,炉渣及废水减少 100。因此,燃气空调的推广应用有利于大气环境的保护,减少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物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发展燃气空调,将燃气由传统的取暖用于空调制冷,既节省了夏季大量的电力消耗,有利于电力负荷率的改善,又可利用夏季过剩的燃气,有利于燃气的峰谷平衡,达到调整能源利用结构,缓解夏季用电高峰,提高天然气管网利用率的效果。燃气区域空调没有热损失,能效综合利用率高。中国海洋大学 青岛中央商务区非电区域性空调系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6 -9 结论与建议9.1 结论项目大规
32、模应用非电空调,建设区域性供冷、供热中心,将对非电空调的推广和应用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项目可以为青岛中央商务区提供供冷、供热配套服务,减少商务区业主的投资,而且,本项目可以大大地减少电能的消耗;有助于电力和燃气相互削峰填谷,化解“电荒” ;可以减少国家对电力基础设施投资的费用;有利于开发利用新型和可再生能源。因此,项目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远大空调有限公司在非电空调的研发和制造方面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项目所选机组技术成熟、可靠。目前远大空调有限公司已与泰能天然气有限公司、青岛热电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意向书,能够保障项目近期能源需求。项目在确保各项环保措施落实及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废气、废水可做到
33、达标排放,噪声对其厂界环境有一定影响,但对周围保护目标居民住宅区的影响较小。9.2 建议9.2. 施工期1.管道铺设时,选用低噪声施工机械和工艺,并配套使用防止噪声设备,如安装隔声罩,该装置可降施工设备噪声分贝值 1020%。同时,高噪声设备施工时间尽量安排在日间,禁止夜间施工。2.施工现场场地和道路应平坦通畅,减少施工现场运输车辆颠簸洒漏物料;3.开挖土方应集中堆放,缩小粉尘影响范围,及时回填,减少粉尘影响时间;4.施工垃圾应及时清运、适量洒水,以减少扬尘;9.2.2 营运期1.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根据制热制冷的实际需求来调控空调机组运行数量,减少烟气量排放,以便减轻对大气环境的
34、影响。2.项目应按规范化要求设1个总排放口,与市政管网对接。3.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对现有敏感区域北侧居民楼的环境保护工作。4.加强对北侧、南侧区域的噪声防护,应该在现有设备、布局、噪声防治基础上采取建立隔声屏障5.发电机组噪声相对较高,建设单位应加强对该噪声源的噪声防护,发电机房采取厚重隔声墙进行隔音,内饰吸声材料,进行隔声、减振、消声设计,特别是要对其进风口、中国海洋大学 青岛中央商务区非电区域性空调系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7 -出风口采取严格的噪声防护措施,采取合理布局(尽可能远离厂界)、消声、隔声等综合防治措施。6.所有高噪声的风机的进出风口均应进行消声、隔声设计,且与厂界之间预留一定的防护距离。7.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对现有敏感区域北侧居民楼的环境保护工作。8.项目施工与周围地块改造一起进行,施工期间应遵守青岛市的相应管理规定,进行文明施工,禁止在居民休息时间从事高噪声作业。必要的施工应与周围居民沟通,取得居民谅解。9.在厂房周围设置绿化带,隔音降噪,保护环境。10.项目周边开发也应考虑本项目的特点,预留一定的防护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