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揠苗助长,1、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寓言故事。 3、认真体会寓言故事的寓意,懂得做事一定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的道理。,寓言,“寓”是寄托的意思。“言”是话,比喻故事,寓言就是以比喻的手法讲一个有趣的故事,用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启发。,“则”是量词,二则就是两篇的意思。,则,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著作有孟子。被认为孔子的学说的继承者,有“圣亚”之称。,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予/助苗/长矣!,注意停顿,阅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从这则寓言中,你
2、懂得了什么道理?,事情的变化发展都是有其自身规律的,要按照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处理问题。,试将下面的现代文译成文言文,有一天,宋人对他的儿子说:我担心秧苗长得不快,想拔高它,怎么样?他的儿子说:不可以的,如果这样,秧苗将会枯萎的.第二天,宋人拔完苗回来,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儿子.他的儿子脸上露出了生气的表情.大人做事,反而不如他的孩子吗?,古代寓言两则基础练习 一、填空题。 1、解释画线的字词。 揠苗助长_ 悯其苗_ 芒芒然_ 苗则槁矣_ 2、写出下列句子中画线字的古今意思。 (1)今日病矣:本文指_;现指_ 3、翻译句子。 (1)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2)其子趋而往视之. 4、按照原文填空。 (1)宋人有_,_,谓其人曰:“_!_!”其子_,_。 5、理解课文,回答问题。 (1)揠苗助长选自_,“揠苗助长”的意思是_;后用来比喻:_。,1、用自己的话把这个寓言故事复述给家人听。 2、课外阅读伊索寓言中的寓言故事,把自己认为好的故事讲给同学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