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100所名校高考模拟金典卷七 历史试题,24. B 25. A 26. B 27. D 28. C 29. B 30. C 31. B 32. C 33. D 34. D 35. B,41.(1)概况:辛亥革命后迅速发展,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急剧衰落(4分),42.示例:论题:统治者的对外政策对中外交流具有重要影响。(3分) 阐述:在汉唐及元朝时期,统治者政策较为开明,中外经济交流频繁,中国的科技向世界传播,中国也广泛吸收世界各地优秀的科技、文化成果,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明清时期,自然经济的封闭性日益显现,统治者也日益保守并且自骄自大,中外之间的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被限制,工业革命止步于中国。所
2、以,统治者的对外政策对中外交流具有重要影响。( ( 9分),45.(1)背景:清政府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失败;武昌起义爆发,清政府统治垂危;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影响(6分) (2)评价:客观上促进了传统的封建法律体系,开创了中国法制近代化的先河,影响了中华民国时期的立法;但不符合资产阶级革命和民主共和的历史潮流,未能挽救清朝统治 (9分),46(1)必然性: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列强之间出于对世界市场和霸权的争夺;列强之间没有建立良好的紧密经济联系。(6分) (2)主要因素: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成为抑制新的世界大战爆发的物质因素;以科学家为首的反核、反战运动的展开;联合国成为有效协调各方国际矛盾和冲突的重要组织;多种政治势力并存,互相抗衡,互相牵制。(9分),47(1)政策:重农抑商。 认识:垦殖、种粮和农业发展的关系,农业是“建国之本”;只有农业发展了才能实现家给人足,最后国家自然安定。(6分) (2)目的:解决“土狭人稠”和“营种辛苦”的问题。(3分) 意义:移民垦殖,发挥土地和劳动力的潜力,有利于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缓和人多地少的矛盾。(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