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ppt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482051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PPTX 页数:28 大小:136.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字词过关,含糊 尖锐 僻静 恐怖 粗暴 制服 宪兵 魔鬼 肥胖 苦刑 残暴 匪徒 拘留 窝头 姥爷 书籍 抽屉 战地 围歼 茂密 突击 歼灭 注视 漆黑 陷入 憧憬 阻击 点燃 性命 焦急 暴露 璀璨 华灯 剥削 兴旺 利益 彻底 哀思 审阅 陈设 浏览 思索 追悼 蒙眬 简朴 咨询 乱蓬蓬 热腾腾 炊事员 不慌不忙 一拥而入 自言自语 千钧一发 聚精会神 震天动地 五湖四海 怒气冲冲 重于泰山 轻于鸿毛 精兵简政 死得其所,辨字组词,籍(书籍)屉(抽屉)怖(恐怖) 瞅(瞅见)魔(魔法) 藉(狼藉)届(届时)饰(装饰) 秋(秋天)摩(摩擦) 胖(肥胖)刑(刑法)哼(哼歌) 峻(险峻)残(残疾)

2、 拌(搅拌)形(形状)烹(烹调) 竣(竣工)践(实践) 匪(匪徒)窝(窝火)舅(舅舅) 俊(俊俏)鸿(鸿雁) 菲(菲薄)涡(涡流)男(男生) 骏(骏马)鸡(公鸡) 鼎(鼎力) 旺(旺盛) 炊(炊烟) 啃(啃东西) 眉(眉毛) 汪(汪洋) 吹(吹牛) 肯(肯定),多音字,难:nn(灾难) 待:di(待会儿) 着:zhu(着陆) zhe(等着)nn(困难) di(等待) zho(着急) zho(高着) 便:bin(方便) 夹:ji(夹板) 弹:dn(子弹)发:f(发现)pin(便宜) ji(夹袄) tn(弹琴) f(头发) 钻:zun钻石) 华:hu(中华) 量:ling(数量)会:hu会议) z

3、un 钻研) hu(华山) ling(测量) kui(会计) 圈:qun(圆圈)分:fn(分别) 尽:jn(尽管) 好:ho好像jun(羊圈) fn(分量) jn(尽力) ho(好奇) 兴:xng(兴起) xng(高兴),填空 填入合适的动词。,(整理)书籍 (收拾)行李 (关心)战士(咨询)问题 (穿)旧棉袍 (提出)意见 (开)追悼会(增加)分量 (戴)眼镜 (提高)勇气 (审阅)稿件 (参加)活动 (划)火柴 (钻出)地堡 (失去)联系 (消灭)敌人 (剥削)人民(解放)人民(寻找)突破口(冲进)围墙,七填入合适的修饰词。 (慈祥)的父亲 (粗暴)的吼声 (乱蓬蓬)的头发 (尖锐)的枪声

4、 (披散)的长发(深深)的回忆 (僻静)的小屋 (严峻)的态度 (微弱)的亮光 (闪亮)的小手枪(热腾腾)的绿茶(含糊)地回答 (破旧)的书 (平静)的脸 (激烈)的战斗(深情)地说 (璀璨)的华灯 (纷乱)的喊叫 (漆黑)的夜空 (恐怖)的眼光 (静静)地照耀 (默默)地沉思 (坚决)地说 (剧烈)地跳动 (聚精会神)地读书,近义词,奇怪奇异 轻易容易 慈祥慈爱 会意领会 含糊模糊 纷乱混乱 恐怖恐惧 占据占领 宏伟雄伟 赞叹称赞 激烈猛烈 注视凝视 沉思深思 漆黑黝黑 憧憬向往 联系联络 焦急着急 暴露显露 茂密浓密 璀璨灿烂 兴旺兴盛 采用采纳 目标目的 困难艰难 关心关怀 寄托寄寓 利

5、益好处 哀思悼念 帮助协助 简朴朴素 简单简易 陈设摆设 整理收拾 留意留心 思索思考 审阅审读 蒙眬模糊 咨询询问,反义词,紧张放松 沉重轻松 幼稚成熟 粗暴温和 含糊清楚 破坏保护 严重轻微 光明黑暗 赞叹贬斥 挺进撤退 激烈和缓 浓密稀疏 破旧崭新 漆黑雪白 暴露隐蔽 短暂漫长 沉寂喧闹 微弱强烈 焦急从容 采用舍弃 坚持放弃 减少增加 团结分裂 兴旺衰败 提高降低 蒙眬清晰 简朴华丽 简单复杂 浏览精读 热腾腾冷冰冰,量词,一(段)新闻 一(把)小手枪 一(句)话 一(团)云雾 一(幅)插图 一(片)沙柳林 一(份)报 一(盏)电灯 一(个)缺口 一(张)写字台 一(间)房子 一(个)

6、制度 一(叠)文件 一(个)小圆圈 一(个)整编师,特殊词语,ABB式:乱蓬蓬 黑魆魆 热腾腾 ABCC式:怒气冲冲 ABAC式:不慌不忙 自言自语 含反义词的:震天动地 描写人物神态、表情的词语 提心吊胆 面如土色 目光如炬 冷若冰霜 从容自若 惊慌失措 兴高采烈 得意洋洋 描写战争的词语 一触即发 千钧一发 冲锋陷阵 金戈铁马 炮火连天 前赴后继枪林弹雨 千军万马 跋山涉水 翻山越岭 震天动地 雷霆万钧,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要点,一、 填空。 1、十六年前的回忆是 写的一篇 ,文章采用 的 写法,回忆了父亲同志 、 、 、 四部分内容,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 和深深 之情。

7、2、“伟大的力量”指 。3、为人民服务是 年 月 日 在中共中央警备团追悼 同志会议上的演讲。文章围绕“为人民服务”讲述了 、 、 三部分内容。4、司马迁是我国 时期著名的 家、 家、 家,其著作 ,被鲁迅先生誉为“ , ”。5、“共同的革命目标”指 。 6、衡量是与非的标准是 ;接受任何人 正确的批评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 。,7、一夜的工作的作者是 ,文章讲述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总理 的事。文章通过周总理 和 两方面内容的描写,突出了周总理的优秀品质。二、理解句子含义。 1、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 他又出去了。 2、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

8、糊地回答我。 3、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这句话是对父亲的 描写。“轻易”是 的意思,父 亲不能轻易离开的原因是 ,体现了父亲 4、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 5、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 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这句话是对父亲的 和 描写。“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 发”说明了 ;“平静”说明了 ; “慈祥”充分体现了 。 6、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7、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 我们这个队伍完

9、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完全”的意思是 ,“彻底”的意思是 。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8、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看到希望, 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9、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 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1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固: 或: 于: 重于: 鸿毛: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三、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列习题。 1、 为什么说张思德同志的死是重于泰山的?你还知道哪些人的死是 重于泰山的,是举例说明。 2、 为什么要采用“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3、 “首尾呼应”的好处是什么? 四、 解释下

10、列词语的意思。 千(钧)一发: 无(缘)无故: 死得其(所 ): 语(重)心长: 精兵(简)政: 莫(名)其妙: 目不转(睛 ): 蜂(拥)而至: (聚)精会神: 师传身(授 ): 万象(更)新: 迎风引(吭 ): (张)灯结彩: 安然无(恙 ): 能歌(善)舞: (崇)山峻岭: 美不(胜)收: 随心所(欲 ): 赞叹不(已 ): 座无(虚)席:,第10课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文概述 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是李大钊同志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李大钊遇难十六周年的时候写的一篇回忆录。本文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法庭上到被捕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

11、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本文是回忆录。作者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回忆了父亲被害的全过程,内容真实可信,语言朴素自然。 二、重点句子理解 1、“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父亲虽受敌人的折磨,但依旧沉着、慈祥。“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敌人对李大钊施了重刑,“平静”说明李大钊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慈祥”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2、“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

12、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面对亲人的哭喊,李大钊只是“瞅了瞅”,没有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是“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就是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正因为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李大钊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能够坦然自若;正因为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不但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毫不动摇,而且也不因亲人的喊声、哭声而忧伤。相反地,他用“安定”“沉着”影响亲人,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 3、“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 从这个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我体会到李大钊同志每天起早贪黑、废寝

13、忘食在外面为革命事业奔忙。,4、“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对“我”的问题,父亲平时“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次却“含糊地回答我”,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当时的局势十分严峻,不是同孩子谈心的时候,而且像防止革命书籍和文件落到敌人手里这样的事情,也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从中你体会到什么?我从中你体会到李大钊同志对待亲人慈爱和善,对待工作认真严肃。,5、“没有什么,不要怕。星儿,跟我到外面看看去。”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

14、就向外走。 从“没有什么”、“不慌不忙”这两个词语中可以看出父亲对敌人的到来早有准备,从容不迫。 6、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从“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可以看出敌人对父亲施了重刑。“平静”说明父亲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慈祥”表达了李大钊对亲人深沉的爱。 7、“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父亲对母亲说的话有两层意思:一是他明白

15、局势的严重,自己处境的危险。二是工作重要,绝对不会离开北京。这表现了父亲对革命高度负责的精神。,灯光,一、课文概述 灯光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 与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样,本文采用倒叙的手法,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叙述过去的事情,结尾又回到写灯光。首尾照应,结构紧凑,文脉相通,含义深刻。课文的主体部分是对往事的回忆,对往事的回忆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调详写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而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作者却用白描的手法“略写”,两相对比中,突出了革命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突出了革命英雄执着的理想。 二、重点句子理解 课文一共出现了三次“多

16、好啊”,读一读上下文,分别找出这三个“多好啊”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说这些话时看到了什么,会想到些什么。 第一次说这话的人是在欣赏这美丽的景色时发出的由衷的赞叹。正是这一声赞叹,引起了作者对往事的回忆。 第二次说这话的是郝副营长,战争时期,条件极其艰苦,很多人从没有见过电灯,郝副营长也没有见到过,他对图上的孩子能在灯光下看书深感羡慕。 第三次说这话的仍然是郝副营长,他相信战争胜利后,孩子们能在灯光底下学习,他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第12课为人民服务,一、课文概述 为人民服务是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张思德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文章开头就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

17、四军的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然后结合当前的实际,从三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 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三是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二、重点句子理解 1、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1)这段话围绕“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这句话说

18、的,一句一句联系得非常紧密。 (2)第一句话总说人死的意义不同。第二句引用司马迁的话,进一步说明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 ;有的比鸿毛还轻。第三句指出人死的意义不同的原因在于是否为人民利益而死。最后指出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3)联系课文,举例说说你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理解。联系本册课文,还有哪些人死得比泰山还重? 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鸿毛还轻。如李大钊忠于革命,视死如归,他的死比泰山还重;如秦桧陷害忠良岳飞,他的死比鸿毛还轻。,2、(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

19、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这段话共有6句话,主要论 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第一句是讲我们不怕别人批评指出的原因;第二句是讲我们欢迎任何人的批评;第三、四句是讲我们采纳批评的前提,就是“说得对,对人民有好处”。第五句话举李鼎铭“精兵简政”的例子进一步说明我们愿意采纳任

20、何人的意见。句与句之间联系紧密,意思层层递进,我们可以知道:衡量批评正确与否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接受任何人的只要是正确的批评的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为人民服务。,3、结合你知道的事例,说说对下面句子的理解和体会。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4、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们的同志在困难

21、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 大多数人民的痛苦 ),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第13课一夜的工作,一、课文概述 这篇课文主要从工作劳苦和生活简朴两个方面来表现周总理的崇高品质。 二、重点句子理解 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

22、,而且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夜很静,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总理才审阅完,把稿子交给我。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周总理不是普通的浏览?请概括成几点写下来。 一句一句地审阅 看完一句就画一个小圆圈 一边看一边思索 填空。 从文中找出与“浏览”意思相近的词语。 浏览(审阅) 读了这段文字,让我们想到了“一丝不苟”“鞠躬尽瘁”这个成语。,背诵日积月累,囚歌 叶挺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23、,一、积累运用。,1选择。 (1)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书藉 含糊 恐怖 残暴 B拘留 哀思 憧憬 焦急C审阅 陈设 思索 幼稚 D剧烈 严峻 鸿毛 隔壁 (2)下面各组词中,完全能搭配的一组是( )。 A磨练意志 珍爱粮食 坚持真理 提高效率 B改进方法 改善生活 改正缺点 改变面貌 C发扬传统 精致表演 发生冲突 发展生产 D感情深厚 爱护老人 声音低沉 爱戴儿童 (3)依次填入括号里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他这个人经常( ),想到什么就谈什么。 这样的计划给人以( )的感觉,好像海市蜃楼,可望而不可及。 老张定计划、做决定,很少调查研究,常常( ),还自夸“秀才不出门

24、,能知天下事”。 学习或者做事,如果( ),随心所欲,那么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A信口开河 虚无缥缈 无的放矢 闭门造车 B闭门造车 无的放矢 信口开河 虚无缥缈 C无的放矢 闭门造车 虚无缥缈 信口开河 D信口开河 虚无缥缈 闭门造车 无的放矢,(4)按要求填词写句。 填上含有“严”字的两字词。 望着父亲( )脸庞,我知道遭受( )的批评是免不了了。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 用一个词语概括句子意思( ) 如果你是记者,你想怎样发表“李大钊等昨已执行绞刑”的消息:_。 (5)朗读、说话都要注意语句的语气,请选出语气最重的一句( )。 A这件事,我经

25、常对你说。 B这件事,我不是经常对你说吗?C这件事,我不是没有对你说过。 D这件事,我经常对你说过啊! (6)给下面句子选择正确的解释。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 A人总是要死的,但有的人死得不值得。 B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不同。 C人总是要死的,但有的人死得有价值。 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 A这句话是说我们的干部应该关心战士。 B这句话是说只有干部关心战士,关心百姓,队伍才会兴旺。 C这句话是说我们应该发扬团结友爱的精神。,2填字组成成语,并解释所填的字。精兵( )政:_ 同心( )力:_ 千( )一发:_ 理

26、( )气壮:_3按一定顺序重新排列词语。 (1)晌午 黎明 午夜 黄昏 (2)国庆节 劳动节 教师节 妇女节 儿童节 4按要求改写句子。 (1)缩句: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 (2)扩句:父亲整理书籍和文件。5按课文内容填空,再按要求作答。 (1)(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 请引用名言、警句或谚语来说明要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_ (2)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 ),或( ),或( )。为人民利益而死,( );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

27、民的人去死,( )。( )是为( )而死的,他的死是( )。用自己的话写出司马迁说的话的意思:_。根据毛泽东的论述,请你用了解或熟悉的人物的事例来说明,各举一个例子。,A死得其所的人:_ B死得毫无价值的人: 二、阅读理解。(23分) (一)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 就比泰山还重 替法西斯卖力 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给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4分) 2这段话的中心句是_。(1分)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的

28、“重于”“轻于”的意思分别是_、_。(2分) 4把画“ ”的句子改成因果关系的句子。(1分) 5读了这段话,我懂得了:_。(2分) 6毛泽东引用的_这句话,是出白_朝著名的_、_,他所著的_是优秀的史学和文学作品。他受到当时严厉的刑法之后,忍辱负重,写出了这一史学巨著。(4分),他们夺下了父亲的枪,把父亲全身搜了一遍。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因为他明白,对他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残暴的匪徒把父亲绑起来,拖走了。我也被他们带走了。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居然(果然) 温柔(粗暴) 平静( 剧烈) 2、从文中找出下列句子的照应句。(1分) 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

29、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 3、在李大钊被捕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敌人是:(1) 心虚 (2) 残暴 。4、用“”在片断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5、纷乱、 剧烈这两个词写出了李大钊被捕时的紧张气氛。 6、找出两个描写父亲神态的词:不慌不忙和_严峻_ 。从 不慌不忙这个词可以看出父亲非常沉着,镇定。,7、给这个片断加上一个小标题是:_被捕时_ _ 8、找出“我”十分惊慌害怕的句子: 我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用恐怖的的目光瞅了瞅父亲。 9、片断中带有“看”的意思的字是瞅、瞪 。 10、“剧烈”写出了“我” 紧张 _的心情;“恐怖”写出了我 害怕 的神态。 1

30、1、“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他们”是指_ 穿灰制服和长筒皮靴的宪兵,穿便衣的侦探,穿黑制服的 警察。这句话用了_ 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写出了敌人的凶恶残忍。 12、哪句话能看出李大钊处变不惊、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答:他们夺下父亲的手枪 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 13、这一片断写出了李大钊具有 忠于革命的精神和对敌人 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主要是通过人物的 动作 、 神态 、语言 描写来体现的。,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31、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 ,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 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的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精兵简政”这一 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回兴旺起来的。,1、在文中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2、查字典,填空。“鸿”用音序查字法先查 H ,部首查字法应查: 氵 。“精”应查 米 部,再查 8画。“精”在字典里的解释有:A、经提炼或挑选的;B、精通;C、细。“精兵简政”应选以上( C )解释。 3、为人民服务是 毛泽东 同志在1944年9月8日为纪念 张思德 同志而作的演讲。 4、请用“ ”划出第二段的中心句。 5、读句子,先理解加点的词,再说说句子的意思。 (1)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