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课题 : 第四节 望远镜和显微镜物理上册(苏科版)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主要组成和基本原理。2初步了解望远镜发展的历程及其在人类探索宇宙奥秘中所起的重大作用,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3初步了解显微镜发展情况及其应用前景,从而引导学生认识科技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过程】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说明复学与引入(4min)复习提问:通过前几节的学习,我们知道1怎样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有几种方法?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
2、应用?3怎样矫正远视眼和近视眼?4透镜还有那些应用?学生:三种以上,有摸的方法、照的方法、看的方法、戴的方法等学生: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 学生:远视眼戴凸透镜,近视眼戴凹透镜学生:议论透镜有广泛的应用新课望远镜和显微镜(8min)设问:怎样才能看的更远一些,怎样才能看清微小的物体?(联系透镜)1、置情景:军事上、旅学生:思考阅读课本第一、第二段及“信息快递”通过望远镜的发明偶然性,教育学生平时要留心生活,注意观察周围与物游时都需要。 2、想与讨论:通过观察望远镜、显微镜实物,你能猜想它们的构造吗?3、纳小结:通常的望远镜(或显微镜)可看作是由两个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透镜叫作目镜,靠近物体的
3、透镜叫作物镜。小组讨论回答:由两个透镜构成。理有关的现象。比较望远镜和显微镜的作用、构造有何和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活动(4.5)通过两个透镜观察物体(组装望远镜)(min)4、设问:1分别用凹透镜和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做目镜观察到的物体有什么不同?掉换两个凸透镜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又有什么不同? 交流反馈观察结果学生:观察分组讨论组装方案:两人一组相互合作利用物镜使远处的物体成一缩小的实像,这个实像再经过目镜放大,就能看清楚较远处的物体,这就是望远镜。记录集中观察并记录自学导航(10min)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生活、物理、社会”并回答下列问题:1是谁把望远镜第一个用于科学研究的?他的研究成果有何意义?2
4、望远镜还有那些领域的应用?3望远镜与显微镜的作用不同是因为什么原因?1学生阅读课文2分组讨论回答:(1) 伽里略、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2) 探索太空的奥秘。课本中主要介绍了开普勒望远镜,同时可以向学生介绍其他类型的望远镜,扩大学生视野。活动(4.6)自制水滴显微镜(10min)提问 1有没有观察到小红箭头被放大的像?3把小红箭头顺时针旋转它的像这样变化?4比较望远镜与显微镜构造?5阅读课文“生活、物学生活动(分组):通过观察、比较、讨论加深望远镜与显微镜的作用与构造 。器材:可用磁带盒做实验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对物理学习的兴趣。特别要强调两个透镜的组合作用,引导理、社会” 学生发散
5、思维,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五、本节课小结 作业布置(5min 分)由学生自己归纳说明与建议照课本图 4-19 介绍望远镜的结构。利用望远镜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主要是由于望远镜物镜的直径比眼睛的瞳孔要大得多,它可以收集更多的光线,使远处的物体看起来更明亮。对于视角的问题,只要作简要的介绍,让学生知道有这么一个概念,不要求学生完全理解。主要还是要强调两个透镜的组合作用。 讲显微镜之前,可以先复习一下放大镜。用放大镜可以看清书本上的小字等较小的物体,要想看细胞等非常小的物体,用一个放大镜就无能为力了,这就引入了显微镜。从凸透镜成像规律知道,凸透镜能使物体成放大的实像,凸透镜又能成放大的虚像,引导学生去思考:先用一个凸透镜使物体成一放大的实像,然后再用另一个凸透镜把这个实像再一次放大,就能看清很微小的物体了,这就是显微镜的原理。教学时可以在投影片画一小物体,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投影片画面上的这个物体,再把投影片放到投影仪上,让学生观察屏幕画面上的这个物体,然后让学生拿着放大镜再去观察这个物体。说明这就是显微镜的原理,显微镜是利用两个透镜放大作用的组合制成的。这里可以让学生讲一讲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