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4.1遗传的物质基础 教案2(生物济南版八年级上册).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474840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4.1遗传的物质基础 教案2(生物济南版八年级上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4.1遗传的物质基础 教案2(生物济南版八年级上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4.1遗传的物质基础 教案2(生物济南版八年级上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4.1遗传的物质基础 教案2(生物济南版八年级上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4.1遗传的物质基础 教案2(生物济南版八年级上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姓名 乔宁 单位 枣庄五中 E-mail 课时课题:第一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2013 年 11 月 26 日,星期二,第 5 节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说明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重点)2、尝试.描述染色体、DNA 和基因的关系;(难点)(二)过程与方法: . 通过对伞藻嫁接实验的讨论分析,能够归纳出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同生命科学观点,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二、重、难点的突破措施重点:对于伞藻的嫁接实验,借助多媒体动画,说明实验的处理方法,引导学生大胆设想可能产生的结果,然后展示实验结果,

2、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伞帽的发育与各部分结构的关系,得出控制生物遗传现象的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内,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的结论,重点于是迎刃而解。难点:突破可以分步进行。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部分,可以通过展示不同生物的染色体图片,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分析各种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异同,从而得出结论:在正常情况下,同种生物体细胞中含有数目相同且形态相似的染色体;不同种生物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形态则不相同。对DNA 的分子结构以及与基因之间的关系,可充分的利用模型,发挥其直观作用。从而进一步推理出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三、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查阅染色体、

3、DNA、基因等大分子物质的相关资料。四、 【教学流程】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5 分钟追求卓越是人类梦想,奥运冠军是把梦想转化成现实的开拓者,而姐妹同为冠军更是凤毛麟角。请看奥运姊妹花1、 【展示】:蒋文文蒋婷婷照片,提问:为什么她们长得非常像?【展示】:母女照片他们与妈妈有哪些相似之处?有这些相同之处的原因是什么?2、 【过渡】:遗传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生物是怎样把自己的特征传给下一代的?我们每个人都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从生殖发育的过程看,联系父母与子女的结构是生殖细胞。所以,父母的特征是通过生殖细胞卵细胞和精子传给后代的。一个小小的生殖细胞为

4、什么可以决定后代具有什么特征?我们必须研究细胞内部的结构和细胞所含有的物质。学生观看照片找相同点看照片找相同点回答遗传联系人的生命起点,认真听过渡,关注“遗传物质”的移动方向。学生通过观察自己熟悉明星,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注意力,从而导入课题。联系学生的自身情况,学生的关注度明显提高。探究新知 25分钟探究新知25分钟1、播放克隆羊多利培育过程动画克隆羊多利像哪只羊?为什么?2、设计实验:证明伞藻的伞帽形状、颜色是由细胞核控制的。教师给学生提供背景知识:(1)伞藻是一类大型的单细胞海生绿藻,细胞核位于基部的假根内,成熟后,伞藻的顶部长出一个伞帽,伞帽的形状因伞藻的种类不同而异。

5、(2)伞藻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切去伞帽后仍能长出新的伞帽。在方案设计中,教师建议学生可以采用课本 93 页中的嫁接方式,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如通过对细胞核移植的方式进行证明等。教师选取小组展示设计方案,共同评价方案是否科学可行。并推测实验结果。(1)请你简述实验过程。(2)这个实验的假设是什么?预测现象是什么?(3)通过这个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在推测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教师多媒体演示伞藻嫁接实验和伞藻的细胞核移植实验,呈现结果,得出结论: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过渡】:展示商品条形码学生对多利培育过程进行分析回答题根据背景知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方案。学生可以采用嫁接方式,也可以进行

6、细胞核移植等的方式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去解答得出结论: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开启学生思维得出结论: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及思维能力探究新知:25分钟【提出问题】:在哪些地方见到这些商品条形码?它们有什么作用?这位同学说的很对,商品条形码是随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而诞生的,它隐含着商品的信息,是集编码、印刷、识别、数据采集和处理于一身的新型技术。提问:在生物体内,有没有类似商品条形码这样隐含着生命信息的条形码呢?它存在哪里?它结构是怎样的 ?教师多媒体展示洋葱根尖细胞分裂图片,不同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图片,染色体的构成图片。人类体细胞的 23 对染色体:在超市买的东

7、西中,都标有商品条形码,出超市结算时,收银员用电脑收银器一照条形码,商品的名称、价格就出来了。所以说,它相当于商品的“户口 ”或“身份证”。染色体引出染色体这一名词,认识染色体探究新知:25分钟果蝇的体细胞染色体:创设问题情境:科学家利用染色技术对正在分裂的细胞进行染色等多种方法处理,获得了这些图片,你能通过图片获得哪些知识?思考以下问题(1) 体细胞中染色体存在规律是什么?(2) 同种生物染色体有什么特点?(3) 不同种生物染色体有什么特点?(4) 体细胞中成对染色体一条来自( )一条来自( ) 。(5) 生殖细胞的 染色体存在规律是什么?(6) 染色体的化学成分什么?师生共同总结:染色体在

8、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生殖细胞成单存在。同种生物染色体数目相同、形态结构相似。不同种生物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结构不同。学生观察思考学生展开小组讨论,交流观点了解染色体异常病变:;猫叫综合症(第五对染色体缺一短臂);多毛症(常染色体畸变) 。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知道染色体的数量或结构发生改变,会导致生物体的病变,从而理解上下【过渡】生物的染色体数量或结构不稳定,后代正常吗?【展示】染色体异常出现的病人图片:多毛症 猫叫综合症【结论】:正常生物的染色体数目是恒定的,这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非常重要学生在认识染色体的化学成分后,会思考二者谁是遗传物质,教师演示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动画,展示科学家的研究实验。DN

9、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有哪些结构与遗传功能相适应?自然过渡到对 DNA 分子认识。基因的结构特点:基因是 DNA 上与_相关的片段。基因同染色体一样也是_存在的。一个 DNA 分子上有_个基因。基学生观看动画认同 DNA 的遗传物质学生观察 DNA 分子模型、模式图学生看书讨论交流代染色体保持恒定的意义。推测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既降低难度,又利于学生理解培养学生观察理解能力及思维能力因作用:【总结强调】 (1)不同的基因贮存着不同的遗传信息,一对基因控制着一个性状。(2)同种生物细胞内所含有的基因是相对稳定的,保证了子代与亲代之间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信息。学生认识了细胞核、染色体、DNA

10、 和基因,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角色表演的形式,表达四者的关系,进行归纳知识。角色表演的方式:1、教师准备写有细胞核、染色体、DNA 和基因的四块纸板。2、选择四名学生上台抽取纸板,根据纸板上的内容,让他们排序,并说明排列的依据。3、教师和其他学生对他们进行提问,加深对四者的认识,问题:(1)谁是遗传信息库?(2)在细胞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什么?(3)谁是主要的遗传物质?(4)谁具体控制生物特征?4、请说明在人的一个体细胞中,你们四者间的数量关系:一个体细胞中有一个细胞核,23 对染色体,46 个 DNA 分子,许多个基因。在同种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和基因的数量是相对稳定的,保证了后代与亲代

11、之间具有稳定的遗传信息。小组合作表演自己尝试按一定次序排成一行,并说明排列的依据。例如:学生相互提问、解答培养自学能力前后知识进行整体联系,利于整体知识框架的构建,生物科学思维的形成畅谈收获:谈自己的收获也可说存在的困惑。学生积极发言,说出自己的收获。课堂气氛活跃构建知识网络,加深学生对本归纳梳理(3分钟)节课知识的理解。当堂训练7 分钟A 类:1、细胞核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是( )A、蛋白质 B、DNA C、RNA D、染色体2、染色体的化学组成是( )A、DNA 和蛋白质 B、DNA 和基因 C、蛋白质和基因 D、DNA 和脂肪3、下列有关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染色体是易被碱性染

12、料染成深色的物质B、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C、一般情况下,一个染色体上只有一个基因D、染色体是由 DNA 和人蛋白质组成的4、能决定眼睛是双眼皮还是单眼皮的遗传物质是( )A、DNA B、细胞核 C、基因 D、染色体5、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三者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A、DNA 主要在染色体上 B、基因在 DNA 分子上C、一条染色体上有很多 DNA 分子 D、一个 DNA 分子上有很多基因6、每条染色体上含有的基因数是( )A、 一个 B、 一对 C、 二对 D、许多个7、将白月季的接穗嫁接在红月季的砧木上,开出白月季花,该花细胞中的基因来自( ) A.接穗和砧木 B.接穗或砧

13、木 C.接穗 D.砧木B 类:实验探究变形虫是一种单细胞动物,靠细胞膜的流动来移动。现在将变形虫一分为二,一半有细胞核,另一半没有细胞核,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培养。过一段时间结果:有细胞核的一半有长出了另一半,变成一个完好的个体;而没有细胞核的一半死亡了。结论:这个实验说明了_C 类:下图是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图,请据图分析下列问题:板书设计: 第一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教学反思:1、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直观体验、设计实验、观察思考 、角演活动组织教学。运用学生已有知识切入课堂,层层深入,降低教学难度。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易懂。教学过程设计简明,层次清

14、晰,环环相扣,过渡自然。(1) 图中 A 表示的结构是 _,B 表示的结构是 _,C 表示的结构是_。(2) 主要的遗传物质是_,而遗传物质的载体是_,控制人类各种性状如有无耳垂,单眼皮和双眼皮的是_。(3)染色体载体细胞内是_存在, DNA 分子也是_存在,DNA分子上的基因也是_存在。2、只要教师充分创设问题情景,不管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我觉得这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比如开始我就创设情景:蒋文文、蒋婷婷以及她们小时候与母亲合影照片提出问题:她们为什么长得非常想?这个情景创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大家积极踊跃举手发言,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完染色体、DNA、基因让学生角

15、色扮演,有利于前后知识进行整体联系,利于整体知识框架的构建,生物科学思维的形成。3、在学科教育中进行德育渗透,情感教育,只要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潜移默化,学生普遍都能接受,并能起到较好的效果。赫尔希和蔡斯实验动画,请同学总结一个伟大的科学发现或者要进行科学研究需要具有什么样的精神时,大家各抒己见,气氛热烈,从聪明的头脑说到锲而不舍的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同学们深受教育。4、要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方法,必须在每节课的教学实践中进行贯彻和培养。让学生设计伞藻嫁接实验,学生充分开动脑筋, ,提高了其实验设计能力。当然,上完这节课后,我也感到在教学过程中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首先在上课过程中语言不够精练,有些地方显得重复和罗嗦;其次是提出问题后给学生的思考时间较短,在学生还没有考虑成熟,就急于抛出问题的答案或是解决办法;第三是多媒体课件的颜色不够鲜明,动画不够灵活,课件运用不够充分。这些问题是我今后教学过程中应该着力改进的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