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4 人耳听不见的声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上).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468718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4 人耳听不见的声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1.4 人耳听不见的声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教学设想:学生平时都是通过感觉器官来感知周围的世界,因而他们对于感觉不到的、未知的事物往往充满了好奇。因此,本节课的关键就是如何引导他们感知这些听不见的声音,提高他们的探究兴趣。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声音可按频率进行分类,即可听见声音和人耳听不见的声音,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拓视野,使学习声学更加系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目标:1知道人耳的听觉范围是 2020000Hz。2了解超声波的特点。3知道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4了解次声波的特点及其应用和危害。5通过对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的了解,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超声波的特点及其应用、次声波的来源及其危害。难点:次声波

2、的来源及其危害。教学突破:通过实验的演示、学生交流与合作,引导学生探究物理规律,以及通过大量的资料收集,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来分化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预习。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引入新课:猜一猜:在火山、地震爆发前夕,自然界的动物有什么异常反应?它们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得这种信息的?人类为什么不能?学生讨论回答。通过讨论交流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人耳的听觉范围:过渡:可见,我们的耳朵是不能听见所有的声音的。讲解:人耳的听觉范围在学生阅读第 21 页的“生活、物理、社会” ,了解人和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对不同的动物的听觉范围进行了解,从而了解为2020000Hz 之

3、间,高于 20000Hz 的声音叫超声,低于 20Hz 的声音叫次声。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并说出与此相关的生活习性。什么它们具有一些特殊的生活习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超声波:想一想:教材中五幅图中超声波的应用分别利用了超声波的什么特点?教师总结: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的特点。可用于测距、清洗、焊接,医院里还用于击碎患者肾结石,免于病人开刀的痛苦。学生讨论、分析归纳,说出自己的看法。通过大量事实证明,人耳的听觉范围是有限的,人能听到的声音是有用的。次声波:人耳虽然听不见次声波,但它却时刻潜伏在我们身边。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 23 页,次声波有哪些特点,有哪些危害?总结:对于次声波的特点和害处进行了解,并知道如何利用它为人类服务,而不是一味地恐惧。对自然现象产生的次声波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更深入地认识这些现象的特征和规律。利用这些规律,用于对地震、台风、火山爆发等的检测和预报。学生自学、讨论、回答。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辩证地看问题。巩固小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请小结。作业布置: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