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ppt课件.ppt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452752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6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为例,考纲点击 1.掌握湿地的概念、分布及生态功能。 2.明确湿地资源存在的问题及保护措施。,考情分析 1.森林和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森林与湿地的变化与破坏的原因等内容是高考的常考点。 2.以坐标图、统计表和文字材料等形式为切入点,考查森林与湿地问题是最常见的命题方式。如通过坐标图的形式考查森林的破坏与保护、森林与气候的关系,通过统计表的形式考查森林与湿地的生态效益等。 3.通过提供统计图表资料、文字材料和注释(湿地的转化),侧重考查学生对统计坐标图表的分析解读能力、归纳整理能力以及学以致用能力。,一、“地球之肾” 1湿地是_的土地。湿地既包括_、_、低潮时

2、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也包括_、_、_、_等。这些地方共同的特点是_,属于_与_之间的过渡带。 2湿地在_、_、_、_、_、_、_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湿地常被人们称为“_”、“_”和“_”。,自我校对: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 沼泽 滩涂 河流 湖泊 水库 稻田 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 陆地 水体 提供水资源 调节气候 涵养水源 调蓄洪水 美化环境 净化水中污染物质 保护生物多样性 地球之肾 生命的摇篮 鸟类的乐园,考点1 湿地“地球之肾” 1湿地的类型及特点 湿地有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之分。天然湿地有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河流、湖泊;人工湿地有水库、稻田等。

3、地表常年有水或经常有水,属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 2湿地的作用 湿地是自然资源,是自然界中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湿地的生产力指湿地产出物质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存在使湿地成为自然资源。湿地生产力的大小取决于湿地面积的大小、所处气候区、是否受污染、存在时间的长短以及本身的特点(是咸水湿地还是淡水湿地,淡水湿地生产力高)。生物多样性指所有来源的形形色色生物体,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以及物种内部、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可简单地表述为:生物之间的多样化和变异性及其物种生态复杂性。生物多样性由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部

4、分组成,是生物之间以及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复杂关系的体现,是生物资源多姿多彩的标志。衡量生物多样性的尺度:一是物种的丰富程度;二是物种的优势和均匀性程度。,针对训练1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回题。 材料一 湿地是人类珍贵的自然资源,我国近年来在东北开展了20项湿地保护示范工程,对约530万公顷的湿地进行保护。 材料二 东北地区图,(1)图中湿地类型主要包括_,_。 (2)湿地的主要功能对于该地区来说,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3)今天人们开始有计划地将“北大仓”逐步变成“北大荒”,其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湿地和野生动物构成了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B湿地优化和维护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5、C退耕还湿是对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D沼泽地作为特殊的自然景观是具有开放潜能的旅游资源 (4)下列野生动物分布在我国东北湿地保护区的是( ) A羚羊、丹顶鹤 B丹顶鹤、天鹅 C熊猫、金丝猴 D东北虎,解析:本组题以材料为背景,主要考查东北地区的主要湿地类型、湿地的作用及其保护。(1)根据图示和湿地的有关知识作答;(2)考虑湿地的生态功能与该地区的联系;(3)野生动物并非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4)羚羊西藏、熊猫、金丝猴亚热带地区,东北虎林区。 答案:(1)河流湿地 沼泽湿地 (2)调节气候、调蓄水量、涵养水源、净化空气、释放氧气、美化环境、保护动植物多样性。 (3)A (4)B,考点2 湿地

6、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1湿地资源的利用 (1)湿地资源在利用中出现的问题 随着人类对资源、环境的过度开发利用,天然湿地的数量在不断减少,质量在逐年下降,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明显降低。湿地资源的破坏,会导致气候恶化、生物物种减少,威胁到居民的生存环境和区域发展。 (2)湿地资源不合理的利用方式 开垦湿地为耕地,砍伐灌木,过度捕捞,泥沙淤积,环境污染,水利工程建设不当,引进物种的干扰,城镇建设等。,(3)湿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方式 保护湿地植被,禁止滥捕滥猎,维持湿地生物的多样性,保持湿地的数量和质量,确保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益。 (4)洞庭湖萎缩的原因、危害及治

7、理措施,2.保护湿地 (1)湿地的保护要注意两个原则: 注意湿地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湿地是一个生态系统,具有产出功能。湿地保护并不是不去发挥湿地的生产功能,而是使其在发挥生产功能的同时又不丧失环境保护功能。湿地的保护与开发是相辅相成的。 湿地既是自然资源,又是环境资源。在保护、开发、利用湿地的同时,重视湿地的环保功能,为人类生存创造良好的环境,保护区域可持续发展。,(2)我国湿地面临的威胁:,针对训练2 读洞庭湖变迁图,回答下列问题。,(1)湖泊是湿地的重要类型,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是_,最大的淡水湖是_。 (2)A平原名称是_,B平原名称是_。 (3)除湖泊外,图中还有的湿地类型是_,_。 (4

8、)乙图与甲图相比,洞庭湖发生了什么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5)洞庭湖周围地区设计大片蓄洪区的原因是什么? 解析:洞庭湖由于泥沙淤积、围湖造田,面积减小,答案:(1)青海湖 鄱阳湖 (2)江汉平原 洞庭湖平原 (3)河流湿地 水田地 (4)湖面面积减小,泥沙淤积和围湖造田。 (5)调蓄洪水,【例1】 (2008上海)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自己掌握的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湿地一般是指陆地中永久或暂时的天然或人工水域,以及陆地和水体交汇处,有暂时或永久浅层积水的过渡地带,一般水深不足6米,如沼泽、滩涂、湖滩、湿草地、浅水湖泊等。湿地主要具有调蓄水量、调节气候、灌溉给水、水产养殖、旅游观光、

9、保护物种等功能,其生态价值居各类生态系统之首。 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正在兴起一股“湿地热”,城市发展理念也在更新,从追崇高楼林立向争相恢复湿地、建设湿地公园转变。,(1)苏、浙、沪三省市形成湿地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等。 (2)比较江苏、浙江两省,湿地公园较少是_省。该省湿地公园较少的自然原因是_。 (3)湿地公园建设投资高,全国现已部分建成、新开建及正在规划中的湿地公园共51人,而长江三角洲地区就占16个,其社会经济原因主要有_、_。 (4)图中的湿地公园,属湖泊湿地的有_,属河流湿地的有_,属滩涂湿地的有_。(每空各填一例),(5)按照湿地的含义,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除了图中标出的湿地公园

10、外,还有由农业生产形成的大面积人工湿地,如_;以及由城市建设形成的人工湿地,如_。 (6)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两个研究课题,一是“上海崇明东滩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研究”,二是“上海崇明东滩湿地公园旅游观光功能研究。”请你在上述两个课题中任选一个,研究资料收集的内容和途径。 请在括号内打“”选择课题: 上海崇明东滩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研究( ) 上海崇明东滩湿地公园旅游观光功能研究( ),解析:第(1)题,自然条件可以从气候、地势、水域及海岸线等方面考虑。第(2)题,要解答此题需熟记本区各地的地表特点。第(3)题,经济发达为其投资提供前提,人们的意识强弱会影响到湿地公园建设的积极性。

11、第(4)题,根据各地自然状况进行合理分类,第(5)题,注意题干要求及湿地的定义。第(6)题,根据课题的要求来确定内容。根据本校条件或实际情况,确定途径。,答案:(1)气候湿润 地势低平 河湖众多 海岸线长(任答三点) (2)浙江 山地丘陵多、平原少 (3)经济发达(或城市化水平高) 生态环境意识较强 (4)绍兴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南京秦淮河湿地公园 慈溪杭州湿地公园 (5)水稻田(或鱼塘等) 大型绿地中的人工湖,(6)“生物多样性”课题举例: 内容:植物(或水生生物、鸟类等)的类型、数量 鸟类及其数量的季节变化(或年际变化) 途径:观察(或文献查阅) “旅游观光”课题举例: 内容:游客数量(

12、或游客构成等)的时间变化 游客数量与湿地生态变化的关系 途径:观察(或阅卷调查),【例2】(2009高考宁夏文综卷)读下表,完成(1)(2)题。 某区域20002004年湿地的转化 单位:hm2,注:表中数据正值表示正向转化湿地面积增加,负值表示逆向转化湿地面积减少。,(1)各类湿地面积变化幅度由小到大顺序为( ) A水库坑糖 海涂 水田 河渠 B河渠 水田 海涂 水库坑糖 C水田 河渠 水库坑糖 海涂 D河渠 水库坑糖 海涂 水田 解析:注意运用“表中数据正值表示正向转化湿地面积增加,负值表示逆向转化湿地面积减小”。根据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湿地类型面积的数据变化,可以计算出水库坑塘面积增加最大

13、,其次为海涂,水田(面积减少)、河渠(面积增加)。 答案:B,(2)与2000年相比,2004年该区域 A物种多样性有所减少 B水鸟栖息地减少 C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D湿地面积减少 解析:综合表中数据分析,可知2004年比2000年该区域湿地面积增加。随着湿地面积增加,物种多样性必然增加,水鸟栖息地增加,当地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答案:C,1湿地常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是因为湿地具有( ) A调节气候的作用 B调蓄洪水,涵养水源 C降解、净化水中污染物 D保护生物多样性 解析:“地球之肾”主要是指湿地能够降解、净化水中污染物。 答案:C,2下列对湿地资源地开发利用合理的是( ) A华北平原大力培

14、育耕作水稻田 B塔里木河流域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 C青海湖鸟岛发展旅游业 D东北三江平原沼泽地发展耕作业 解析:华北平原缺水严重,应发展节水农业,故A错;塔里木河流域,水源短缺,水量小,不宜发展水产养殖业,故B错;东北三江平原变沼泽地为耕地,使沼泽地减少,沼泽地的生态效益降低,故D错。青海湖发展旅游业是一种有效地既保护又开发湿地的措施,所以选C。 答案:C,新华网北京2008年7月21日电:白洋淀文化苑大型荷花展目前在素有“华北明珠”之称的河北白洋淀开展,来自世界五大洲100多个国家的668种名贵荷花在这里争奇斗艳、喜迎各方来访。据此回答34题 3白洋淀的生态效益主要得益于( ) A白洋淀是湿地

15、,对周边地区能够起到环境保护作用 B白洋淀是湖泊,主要作用是储水,能够为农业、工业提供水源 C白洋淀是湖泊,主要作用是补充地下水 D白洋淀是湿地,主要作有是为人们提供大量的芦苇、鱼类,4近年来白洋淀有面积萎缩趋势,下列措施能有效防止白洋淀萎缩的是( ) A提取地下水补充 B引岳济淀 C植树造林 D人口外迁 34题解析:白洋淀河道纵横,是华北地区重要的湿地,生态效益显著,具有调节局部气候、改善生态环境、为动植物提供栖息地的作用。快速防止白洋淀萎缩的有效措施为:引从属于南运河水系的岳城水库的水补充。 答案:3.A 4.B,湿地与森林、海洋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在地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

16、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称为“地球之肾”,完成57题。 5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森林面积减少 环境污染 城镇建设 兴修水利 A B C D 6湿地水污染带来的后果主要是( ) 加剧水资源的短缺 危害人体健康 增加酸雨的频率 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 A B C D,7湿地的正确发展方向,应是( ) 通过湿地改造,发展谷物种植业 利用湿地自然条件,建立蔬菜、瓜果基地 利用湿地水域,合理发展水产业 利用湿地风貌和动植物资源,发展旅游业 A B C D 57题解析:结合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主要湿地类型(湖泊)目前受人类影响状况易于得出结论。 答案:5.D

17、6.C 7.D,8湿地有“地球之肾”之称,也是鸟类集中的栖息地,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分析长江中游湿地50年的变迁图,完成下列问题。,(1)简述图中长江中游湿地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扼要说明长江中游湿地变化对环境带来的影响。 (3)我们应该怎样保护长江中游湿地?,解析:本题以长江中游为例,考查了湿地减少的原因,湿地的作用以及保护湿地的措施。此题紧扣课本洞庭湖的分析,较易解答。 答案:(1)变化:湿地面积急剧下降,湖泊数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自然原因:湖泊的沼泽化,其本身就是泥沙淤积的自然消亡过程。人为原因:大规模的围湖造田是导致湿地面积减小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还有上游地区对森林的乱砍滥伐和毁林种粮,使水土流失加剧,水流含沙量增大,也加快了湖泊的沼泽化过程。,(2)农业生态遭到破坏,加大了旱涝灾害的发生频率;削弱了湖泊对长江水量的调蓄功能;破坏了水平衡,改变了这里原有的水循环方式;削弱了湿地对有害物质的吸收与分解功能;使水分的蒸发量减少,影响当地局部地区的小气候;压缩了生物的生存空间,使原有的水生生物大量灭绝。 (3)退耕还湖,还沼泽;禁止乱砍滥伐植被,退耕还林还草;建立一系列法规,保护湿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职业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