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木兰诗》优秀课件.ppt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452417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4.9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木兰诗》优秀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木兰诗》优秀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木兰诗》优秀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木兰诗》优秀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木兰诗》优秀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今天学习木 兰 诗,花木兰简介,花木兰是古代河南省虞城县人。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屡立战功。凯归,帝封官嘉奖,木兰不受,欲纳宫中,以死拒之。唐初,追封为孝烈将军。人们为纪念她,于唐代修建花木兰祠。,木兰诗又叫木兰辞, 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为主,这是当时北方民族的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有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木兰诗是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乐府双璧”:南朝:孔雀东南飞北朝:木兰诗,作品简介,木兰诗与北魏与柔然之间发生的长期战争有密切的关系。柔然经常骚扰北魏。木兰出征路线,离家渡过黄河后,经过黑山、燕山。这次

2、出击柔然,迫使柔然退到大漠以北。在北魏十多年的经营下,到这时才结束了从304年开始的一百多年的黄河流域的战乱,中国北部重新统一。木兰参加了这次多年的统一北方的战争,打败敌人凯旋还乡。,背景介绍,j zh ti k hn n jin pi jin yn ji rng shu tu jing zhung zhu ti bng,唧唧 机杼 军帖 可汗 鞍鞯 辔头,鸣溅溅 燕山 鸣啾啾 戎机 朔气 金柝,扶将 红妆 著 帖花黄 傍,字音字形,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译文叹息声一声连着一声,木兰对着门在织布。织机停下来机杼不再作响,只听见姑娘在叹息。,唧唧:,复:,当户织:,惟

3、:,闻:,织布机的声音,又,对着门织布,只,听,杼:,织布梭子, 重 点 词 语,文言翻译,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译文问问姑娘你这样叹息是在思念什么呢?(木兰回答道)姑娘我并没有思念什么。昨夜我看见征兵文书,知道君王在大量征募兵士,,军帖:,军中的文告,军书:,市:,征兵的名册,买,忆:,思念,鞍马:,泛指马和马具, 重 点 词 语,军帖:,军中的文告,军书:,市:,征兵的名册,买,忆:,思念,鞍马:,泛指马和马具, 重 点 词 语,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译文那么多卷征兵文书,每一卷上都有父

4、亲的名字。父亲没有长大成人的儿子,我木兰没有兄长,我愿意去买来马鞍和马匹,从现在起替代父亲去应征。,这首诗是五字句,读法是二字三字一停顿,而后三字之中又可根据意思又有二字一字停顿,或一字二字停顿。例如: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朗读指导,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节奏划分,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译文在东市上买来骏马,西市上买来马鞍和

5、鞍下的垫子,南市上买来马嚼子和缰绳,北市上买来长马鞭。,旦:,早晨,溅溅:,黑山:,水流声,当时北方的山名,鞯:,马鞍下的垫子,啾啾:,马叫的声音, 重 点 词 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译文 早上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汹涌奔流的哗哗声。早上辞别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啾啾的鸣叫声。,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爹娘/唤女声,但闻/

6、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节奏划分,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译文 行军万里奔赴战场作战,翻越关隘和山岭就像飞过去那样迅速。北方的寒风中传来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铁甲战袍。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十年之后才得胜而归。,戎机:,战争,朔:,铁衣:,北方,赴:,奔赴,重点词语,铠甲,古代军人穿的护身服装, 重 点 词 语,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译文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上殿堂(论功

7、行赏)。记功授爵木兰是最高一等,得到的赏赐千百金以上。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不愿做尚书郎这样的官,希望骑上一匹好马,借助它的脚力送我回故乡。,转:,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强:,不用:,有余,不愿做,策勋:,记功,千里足:,千里马,跑得极快的马。, 重 点 词 语,节奏划分,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译文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

8、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扶将:,扶持,户:,红妆:,门,指女子的艳丽装束,郭:,外城,向:,对着,著:,帖:,穿,通“贴”, 重 点 词 语,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译文 打开我闺房东面的门,坐在我闺房西面的床上,脱去我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我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当着窗子整理像乌云一样柔美的鬓发,对着镜子在额上贴好花黄。出门去见同去出征的伙伴,伙伴们都很吃惊都说我们同行十二年之久,竟然不知道木兰是女孩子。,

9、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译文 雄兔的脚喜欢乱搔乱扑腾,雌兔的两眼老是眯缝着,当它们挨着一起在地上跑的时候,又怎能分辨得出谁雄谁雌呢?,迷离:,眯着眼,傍:,走:,靠近,贴着,跑,扑朔:,动弹,安:,疑问代词,怎么, 重 点 词 语,节奏划分,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识记通假字, 汉字区分识记,杼

10、柝 抒 析,戎 戍,形近字,生僻字,鞯 辔,1.对镜帖花黄 帖:通“贴”,粘贴,贴上。2.出门看火伴火:通“伙”,伙伴。,但 古义: 今义 : 户 古义:今义: 爷 古义: 今义: 走 古义: 今义: 郭 古义: 今义:,只 表转折,父亲 祖父,门 人家;门第,跑 行走,指外城 用于姓氏,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词, 一词多义,1.东市买骏马 市:名词,集市。愿为市鞍马 市:动词,买。 2.昨夜见军帖 帖:文书。对镜帖花黄 帖:通“贴”,贴上。,1.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古义:只。今义:但是。2.策勋十二转 古义:量词,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今义:转过。3.赏赐百千强古义:多,有余。今义:与“差”相对

11、。,你能复述故事情节吗?(提示:可简要复述,也可详细复述。可以引用课文重点句子。尽量运用自己的语言。如有想像会更好。),一、这首诗讲述了花木兰哪些故事或场景?用几个词语概括一下。,整体感悟,代父从军,踏上征途,奔赴前线,十年征战,还朝辞官,亲人团聚,比喻赞美,讴歌英雄,1-3,4,5-6,7,二、全诗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整体感悟,答、按照时间顺序或者空间顺序。,时间顺序:,1. 战 前 代 父 从 军2. 战 时 十 年 征 战3. 战 后 回 朝 还 家,空间顺序:,1. 家 中 (愿代父征) 2. 途 中 (辞家而去) 3. 战 场 (十年征战) 4. 朝 堂 (建功受封) 5. 家 中

12、 (亲人团聚),从课文的“色 份的”一句,可以看出花木兰是一个 的人。,问题探究,木兰形象,1. 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2. 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3. 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4. 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5. 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6. 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一千多年来,花木兰形象一直深受人民喜爱的原因是什么?,讨论交流,其一,中华民族自古崇尚忠孝的美德,木兰代父从军,既是对父亲的孝,也是对国家的忠,因此赢得了人民的尊敬。 其二,中华民族历来崇敬不恋功名、洁身自好的节操,木兰英勇善战,不恋高官厚禄,功成身退,归隐故乡,不改劳动人民本色,是人民心中美好品德的化身。 其三,中华民族

13、自古从军征战的都是男人,木兰敢于打破传统,以女儿之身从军数年,巾帼不让须眉,让人刮目相看,真心敬佩。 其四,中华民族一直有阳刚阴柔的审美主张,木兰上马有男儿的勇武,下马有女儿的娇柔,具有巨大的持久的魅力。,品味语言,整理课文中的修辞句,进一步明确其特点和作用,加深对乐府民歌大量运用修辞手法这一特点的认识。, 关于“互文”,互 文 是指一联中的两句词语意思互相补充, 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修辞手法。 (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 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说的是十年的征战,经历了数百次战斗,有的将军和壮士战死沙场,

14、有的将军和战士胜利归来。,此类“互文”甚多,你能在文中找出几句呢?,1.“东市买骏马”四句,意思是意思是跑遍了许多市集,购齐了出 征所需之物,而不是在某一个集市上只买某一 样东西。紧张地备办鞍马。,意思是当着窗子,对着镜子,先理云鬓,后贴花黄。,.“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两句,表现木兰对故居的亲切感,意思是,每间房子都要开了门进去坐坐,不是开了东阁门而不进去,却转身跑到西阁的床上坐着。,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两句, 复 沓 句,复 沓,又叫重章、重言、复辞、重复,是重复使用同一词语、句子或句群。运用复沓,可以加强语势,抒发强烈的感情,表达深刻的思想,分清文章的脉络、层次,增强语言节奏

15、感。,朱自清匆匆复沓的运用,。“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徘徊”“匆匆”等字眼反复出现,一种幽怨之情反复回荡。“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象游丝样的痕迹呢?”相同的意思句子数字的变化,使感情层层推进,在参差中又显出整齐的美。,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以及“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节八句,也是重复用法。,类似的语句有“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顶 针 又称顶真、联珠或蝉联,指用前一句结尾之字(或结尾之词)作为后一句开头之字(词),使相邻分句蝉联。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对联手法,也很能体现汉字的特色。, 顶 真 句,“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

16、忙”,也是顶真。,类似的语句有“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对 偶 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意思相同的修辞方式。,对偶句,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另有“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等不甚工整的对偶句。, 此外,“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也是很工整的对偶句。,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修 辞?,对偶,凛冽的北风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射着明晃晃的铠甲。,生动形象写出战地生活的艰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表达作用?,翻 译,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修 辞?,互文,将士们出征十年,经历过上百次激烈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归来。,翻 译,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烘托了木兰英勇善战,生还的不易。,表达作用?,对偶,主旨归纳,本诗通过对木兰代父从军、沙场征战和荣归故里的叙述,塑造了木兰这一家爱国、深明大义、不慕名利的巾帼英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职业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