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 届人教版 实用类文本阅读 单元测试(全国)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李小文:特立独行的“布鞋院士”贾鹏 罗婷 曹忆蕾貌不惊人,神功盖世。这是很多人认为李小文像天龙八部里扫地僧的理由。在北师大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谢云看来,李小文是国内遥感界泰斗级的专家。但第一次见面让谢云很意外。当时,为了让学院在遥感领域进一步发展,领导邀请了在中科院遥感所的李小文, “那时他才 53岁,已经有那么多成果了,在我们眼里那就是偶像” 。一天,谢云下楼时,发现迎面上楼的男子穿着白衬衫黑裤子,手里拎着上世纪 80年代流行的半圆形黑包,脚上是一双布鞋, “特别土,我还想这人来我们这儿有什么事,别人
2、告诉我才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小文。 ”偶像的这身装扮,让谢云很意外。他后来听同事讲,李小文第一次到学院报到,就因为这身装束,被门卫挡在了外面,以为他是来推销的农民。李小文在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做所长,白天在研究所上班,晚上回北师大做课题。地遥学院晚上 11点关门,李小文经常忙到很晚,每次回来都要叫值班室帮忙开门。李小文去找系主任, “咱不是要办成国际一流大学吗?你在美国时,看哪个国际一流大学晚上 11点钟就把门锁了?”后来院里把钥匙分给了李小文一把,再也不影响他忙到半夜了。李小文说:“我做课题的原则就是能够交差。 ”但身边师生都知道他对科研有多严谨审慎。学生胡容海说老师的“能交差” ,指的
3、可是把项目申请时下的承诺全部完成。他审阅学生的报告,勘误是逐字逐句的。学生的小组汇报做完,他说:“公式是不是再好好推一推” ,抠出每一个符号的疏漏。李小文的研究 论文被广泛引用,波士顿大学地理系主任 Strahler教授曾评价,李小文是遥感基础研究领域最顶尖的两三位科学家之一。李小文的快乐来自学生。有人曾问李小文喜欢带什么样的学生,李小文的观点是“有教无类” , “只要愿意跟我念书的,我都愿意带” 。他经常用古诗词解释复杂的遥感理论。谈到遥感的优势,李小文引用苏东坡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讲到自己的成名作遥感几何光学模型 ,他说其实就是
4、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的“草色遥看近却无” ,春草直生,远看绿色浓郁,但站到近处看,绿色就没有那么浓密了。李小文喜欢和学生打赌,学生们也知道,老师和自己打赌另有用意。有一次,一名学生在实验观测中发现,太阳可以从东北方向升起、西北方向落下。李小文起初认为这有悖于人们的常识,为了给学生一个发现真理的机会,他就和这个学生打赌。师生俩分头查阅资料,仔细论证。最终,学生赢了老师。他曾在博客里提到“老师合格的标准”:让学生做自己的“掘墓人” 。李小文在中国科学院讲座的一张照片走红网络,照片里,蓄着胡须的李小文穿着黑色外套,没有穿袜子的脚上蹬着一双布鞋,不经意地跷着二郎腿,低头念着发言稿。山村老人形
5、象与院士身份的强烈反差,让很多人惊叹, “一派仙风道骨,完全就是古龙笔下的侠士”。 “李小文”作为关键词,迅速排在了搜索引擎的第一位;他在科学网开设的博客,点击量迅速超过了 40万次。媒体蜂拥而至,有时,他会在电话里赔笑, “理解一下,理解一下” ;有时,他会用商量的语气说:“再等等,等这波热点过去吧。 ”他希望赶紧出个新闻,为自己那张被热炒的照片降降温。一名博友说,李小文有文人的风骨,而这种风骨,就是现在学术界缺少的真性情,是学者本分的回归和做学问应有的那种心态。(摘编自 2014年 4月 29日新京报 )【相关链接】李小文(19472015) ,遥感、地理学家。1985 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
6、大学地理学博士学位,2001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摘自中国科学院学部与院士网)汶川地震后第二天,李小文在自己的博客上“道歉” ,说大家都关注汶川的灾情,“但到现在我们还出不了一幅图” 。看见时任总理温家宝去灾区,在飞机上工作的照片里看的还是地图,而不是遥感出的现势图,李小文说, “我们搞遥感的,真是恨不得打个地洞钻下去,就算地震殉国算了。 ”(摘自杨三喜微观中国:再无“扫地僧”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文章写的是李小文院士,却先写谢云教授的印象,目的是以谢云的意外反衬李小文的形象,使其更显与众不同,引起读者注意。B.
7、李小文去找系主任,希望不要在晚上 11点就把地遥学院的大门锁了,既是不想麻烦值班室人员,自己出入方便以更好工作,更是希望形成学术研究之风。C.学生的小组汇报做完,李小文说“公式是不是再好好推一推” ,是因为他发现公式还有较大问题,又不想 直接说出来影响学生的积极性。D.用“扫地僧”来称呼李小文,兼有“貌不惊人” “神功盖世”两方面的考虑,文章围绕这个形象展开却又不止于此,还介绍了李小文身上的真性情。E.山村老人形象与院士身份形成的强烈反差让李小文的照片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原本不问世事的学者被广泛关注,连他自己也始料未及。【解析】 答 D给 3分,答 B给 2分,答 C给 1分,答 A、E 不给分
8、。A.“以谢云的意外反衬李小文的形象”错。C.“是因为他发现公式还有较大问题,又不想直接说出来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不妥。E.“不问世事”错。【答案】 BD2.为什么李小文被认为“神功盖世”?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答:【解析】 本题应先确定范围,所谓“神功盖世”主要是从他的卓越成就以及被同行推崇(侧面表现)两方面来说的,理解了这一点,再来筛选就简单了。他的论著,他的出成果的时间,以及被评价为领域内顶尖的两三位科学家之一,都说明其“神功盖世” 。【答案】 学术成就卓著:建立“遥感几何光学模型” ,研究论文被广泛引用。出成果时间早:年仅 53岁就已经硕果累累,成为国内遥感界泰斗级专家。受到国内外同行的推
9、崇:被谢云等教授视为偶像,波士顿大学地理系主任评价其为遥感基础研究领域最顶尖的两三位科学家之一。3.作为老师,李小文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作概括分析。答:【解析】 题干中的“教学思想和方法” ,限定了答题的区间,文章第 79 段主要写了李小文教学中的情况。每个段落的中心即为答案:有教无类,诗词释义,打赌教学等。【答案】 只要愿意跟他求学的,无论贫富贵贱,他都愿意带,体现“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教学中打通文理,用苏轼、韩愈等人的诗词解释复杂的遥感理论。他以“打赌”的方式鼓励学生查阅资料,仔细论证,发现真理,培养学生的质疑和创新能力。4.文中说“李小文有文人的风骨” ,这种风骨在文
10、中有哪些体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答:【解析】 回答本题,需要明确“文人风骨”的意思,李小文有担当,不拘小节,温文尔雅,专注自己的事情,谦虚的品德等,都是文人风骨的体现。然后结合文中的事件来分析即可。【答案】 不重外在,衣着简朴:白衬衫黑裤子,拎着上世纪 80年代流行的半圆形黑包,脚上是一双布鞋。严谨审慎,谦虚低调:把项目申请时许下的承诺全部完成,却谦称“做课题的原则就是能够交差” 。心系苍生,勇担责任:汶川地震后,为自己没有及时制出遥感图而道歉, “恨不得打个地洞钻下去” 。淡泊名利,回避炒作:照片走红网络后,媒体蜂拥而至,李小文婉言谢绝采访,希望降降温。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11、题。不为人知的氢弹功臣:于敏少年时代的于敏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沦陷区度过的,童年亡国奴的屈辱生活给他留下惨痛的记忆,也激发了他为国解难的愿望。上大学后,于敏在理论物理方面的天赋很快展现出来,并以惊人的记忆力和领悟力赢得教授们的欣赏。毕业不久,他被慧眼识才的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专心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当时,国内没人懂原子核理论,他就拼命学习,很快掌握了国际原子核物理的发展情况和研究焦点,站在了国际前沿。60年代初,有关部门做出部署,要求氢弹的理论探索先行原子弹研究一步。于是,钱三强找于敏谈话,让他参加氢弹原理研究。从基础研究转向氢弹研究工作,意味着自己必须放弃光明的学术前途
12、,隐姓埋名,长年奔波。但是,于敏欣然服从了组织的安排,开始新的研究。从原子弹到氢弹,按照突破原理试验的时间比较,美国人用了七年零三个月,前苏联用了四年零三个月,其中主要一个原因就在于计算的繁复。再加上我们的设备不足,国内当时仅有的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有 95的时间是分配给有关原子弹的计算的,只留下 5的时间给于敏负责的氢弹设计。于是,于敏领导下的工作组就人手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地计算,直至获得所需的数据。从 1960年到 1965年初,在艰难的科研攻关中,于敏带领同事们发现了实现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 术途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5 个多
13、月后,中国第一颗氢弹试验圆满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人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创造了研制氢弹的世界纪录!爆炸成功后,于敏接着对氢弹的小型化、提高比威力等作了优化设计,并定型为我国第一代核武器装备部队。20世纪 80年代,在原子弹、氢弹等技术相继突破后,一些曾经和于敏共同奋战在核武器研制一线的骨干相继离开九院 。于敏也曾在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回去做基础研究。但是,他稍加权衡就放弃了离开九院的想法。他对别人说:“虽然下面还有不少人,但掌握物理设计全面的也就是自己了。在这个时候把任务全交给下面,显然是不行的。 ”因为他知道,第一代热核武器虽然解决了有无的问题,但性能 还需
14、提高,必须发展第二代核武器。于是,他留了下来,突破第二代核武器技术和中子弹技术。正是由于于敏等科学家们的先见之明,中国在禁止地上核试验后,及时转入地下核试验,随即又在全面核禁试前取得了应有的试验数据,使中国的核武器事业始终没有受到影响。可以说,在中国核武器发展里程中,于敏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于敏为人谦虚,待人诚恳。他给同事讲东西从来不保留,从来不怕别人超过自己。改革开放后,一些中青年科学工作者在他的启迪下,写出一些颇有见地的论文,写上他的名字请他审阅时,他常常把自己的名字抹掉。由于极为平易近人,于敏私下里被同事和晚辈们亲切地称为“老于” “于老爷子” 。目前,88 岁高龄的于敏仍是单位的重
15、要“顾问” 。每每遇到难题或重大决策时,就会想到要请“于老爷子”出山,以他平生所学,继续为祖国的核物理事业提供宝贵的咨询和建议。【注】九院:第九研究院,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前身。1965 年 1月,于敏奉命调入此。【相关链接】于敏记忆力惊人,平时很少记笔记,但他满脑子装的都是数据。靠大量的数据,他能很快对一个事物做出物理判断。这是一项特殊的本领,被简称为“粗估” 。这种“粗估”方法被何祚庥院士称为理论研究的灵魂。(摘自我所了解的“氢弹之父”于敏 )1955 年,以朝永振一郎(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为团长的日本原子核物理和场论方面的代表团访华,对于敏的才华和研究成果大为惊叹。回日本撰文,称于敏
16、为中国的“国产土专家一号” 。对此,于敏说, “土专家”不足为法,科学需要开放交流和广阔视野,但留学后须“回国再给国家做点事儿” 。(摘自陈海波于敏:愿将一生献宏谋 )“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 ”1988年被正式解封的于敏,这样对记者说。(摘自余晓洁绝密忠诚记中国氢弹功勋、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于敏院士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童年亡国奴的生活让于敏深感屈辱,激发了他为国解难的情怀,正是这种强烈的民族情感,成为日后于敏从事核武器研究的精神动力。B.于敏认为,科
17、学需要开放,应该交流,互相启发。所以,他主张所有的科学研究工作者都应该出国,以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C.于敏重视对年轻科技工作者的培养,他积极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发展的平台,为了使年轻人的论文便于发表,他常常在论文上署上自己的名字。D.于敏不但有科学的直觉,也不乏战略的眼光。他预见到世界核武器发展的趋势,加快了我国核武器研究的进程,从而保证了我国核武器事业的顺利发展。E.作为一名优秀的原子核理论研究人员,于敏的才华和研究成果深得物理学界的赞誉,在学界曾有“国产土专家一号”的美誉。【解析】 答 D给 3分,答 A给 2分,答 E给 1分,答 B、C 不给分。B.原文说“留学后须回国再给国家做点事
18、”而不是“主张所有的应该出国” 。C.原文是“常常把自己的名字抹掉” 。E.“美誉”用词不当。【答案】 AD2. 组织上为什么要将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交给于敏?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答:【解析】 解答此题,要抓住“为什么交给于敏” ,找到答题区间,重点在一、二段和链接材料,可分类提炼。【答案】 有原子核物理的前沿理论和理论物理方面的才华;有“粗估”这种预先估计数据的能力,这是理论研究的灵魂;有对祖国满腔忠诚和甘于奉献、拼搏、钻研的精神。3. 文中说“在中国核武器发展里程中,于敏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于敏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答:【解析】 分析题干, “在中国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19、。 ”一句收束了上文。对二、三段进行筛选、整合,从“形成氢弹物 理设计方案”到“创造了研制氢弹的世界纪录”到“使中国的核武器事业始终没有受到影响” ,于敏起到了重要作用。【答案】 他在中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形完整的设想,起到了关键作用;带领他的团队,用两年八个月的时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颗氢弹,创造了研制氢弹的世界纪录;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使中国的核武器事业始终没有受到影响。4. 作为一名“不为人知的氢弹功臣” ,于敏有哪些精神?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答:【解析】 本题可从分析人物的行为着手。从研究氢弹历程可以看出他富有创新的精神;从放弃光明的
20、学术前途,隐性埋名,坚持研究可以看出他淡薄名利,甘于奉献,对国家、人民负责;从他从来不怕别人超过自己,可以看出他胸襟宽广。【答案】 有探索自主创新之路的精神,在原子核理论研究、氢弹研制中进行开创性研究;有淡薄名利,甘心奉献的精神,为了核事业,不计个人得失,隐姓埋名近三十年;有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开放的胸襟,不遗余力,为核事业出谋划策和培养中青年科学工作者;有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和担当,服从安排调整研究方向,长期留在九院,从事核武器事业研究。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九十高龄汉学家叶嘉莹:我的一生, “根”在中国2014年 5月 10日,海内外各界人士齐聚天津南开大学,共贺叶嘉莹先生九十华诞
21、。在致答谢词时,叶嘉莹如此坦露心声:“如果人有来生,我还愿做一个教师,我仍然要教古典诗词。 ”而实际上,自 1979年起,叶嘉莹先生就每年回祖国大陆讲学,为当时百废待兴的古老的“诗的国度”注入诗意。在南开大学,她创办了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捐出自己退休金的一半10 万美金,用于奖励师生。1924年,叶嘉莹出生在北京一个古老的家族,祖父曾在清朝为官,他们原本祖居于叶赫地,本姓叶赫那拉,又称叶赫纳兰,与著名的饮水词人纳兰性德源出一家,因民国以后废除满族姓氏,方简化为“叶”字。在这个早已被汉文化同化的大家庭中,一直信奉的是儒家思想,这对叶嘉莹的影响十分之大。闲暇时光,叶嘉莹的父亲与伯父会在院中散步,声
22、情并茂地吟诵古诗,母亲与伯母则会各执一册诗词选集默默研读。按时间计算,叶嘉莹的一生几乎与整个中国的近现代史同步,同样,她也经历了这个大时代所有的幸与不幸,甚至曾经入狱。在屡次磨难中,叶嘉莹丢掉了衣服、行李,而始终贴身携带的便是恩师顾随的授课笔记。在诗词大师顾随的影响下,对古诗、古典文化的热爱与研究一直伴随在叶嘉莹的生活中,包括“白色恐怖”时期。 “放出去后我没有工作,甚至没有桌子床铺,先生仍在监狱,身边带着吃奶的孩子。我放弃过研究还是没有放弃过?”叶嘉莹似自问又似自答,伴以怅然叹息, “或许当时我内心仍然热爱着我的古诗,但是我在生活中不得不暂时放弃了。生活非常困苦,但是我还会背诗啊。 ”叶嘉莹认为最美好的时光也与做研究有关。上个世纪 60年代,她来到哈佛与一位教授合作做研究,在那段时间中,最让叶嘉莹印象深刻的是哈佛大学的总图书馆的藏书,数量丰富,少有比肩。 “我的办公室就在图书馆楼上。与我合作的美国教授为我提供了很多方便,他告诉图书馆的人,五点钟闭馆,但是叶先生可以一个人留在里面看书。 ”于是,叶嘉莹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