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 选择题的解题策略与技巧选择题专项训练(一)二、选择题:本题共 8小题,每小题 6分,共 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分,有选错的得 0分。14(2018“皖南八校”二次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汤姆孙发现电子从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普朗克通过对光电效应现象的分析提出了光子说C极限频率越小的金属材料逸出功越大D现已建成的核电站发电的能量来自于重核裂变解析 汤姆孙发现电子,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选项 A错误;爱因斯坦通过对光电效应现象的分析提出了光子说
2、,故 B错误;根据 W0 h c可知极限频率越小的金属材料逸出功越小,选项C错误;现已建成的核电站发电的能量来自于重核裂变,选项 D正确。答案 D15(2018山东菏泽市二模)如图,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 AB固定在竖直平面内, B端与水平面相切,轨道上的小球在水平向右的力 F作用下,缓慢地由 A向 B运动,轨道对球的弹力为 FN,在运动过程中( )A F增大, FN减小B F减小, FN减小C F增大, FN增大D F减小, FN增大解析 设小球与轨道圆心连线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由 A向 B运动, 增大, FN , Fmgsin 都在减小。mgtan 答案 B16(2018福建莆田市 3月模
3、拟)如图, O点固定着一电荷量为 Q的点电荷,在其下方光滑绝缘水2平面上的 N点,由静止释放一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的试探电荷,该试探电荷经过 P点时的速度为 v,规定电场中 P点的电势为零,则在 Q 形成的电场中( )A N点电势高于 P点电势B N点场强大于 P点场强C N点电势为mv22qD试探电荷在 N点具有的电势能为 mv212解析 由点电荷的电场特点知, N点的电势低于 P点电势;由 E k , N点场强小于 P点场强;由Qr2 q( N P) mv2和 P0 得 N ;试探电荷在 N点的电势能为 mv2。12 mv22q 12答案 C17(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五) 如图所示,
4、两根相同的轻细线下端分别悬挂两小球 A和 B。上端固定于同一点,若两小球绕共同的竖直轴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两小球在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 A的线速度大于小球 B的线速度B小球 A的线速度小于小球 B的线速度C小球 A的向心力大于小球 B的向心力D小球 A的向心力小于小球 B的向心力解析 设细线和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细线的长度为 L,细线的拉力为 FT,则有 FTcos mg, FT sin Fn m , r Lsin ,联立解得 v , Fn mgtan ,结合题图可知,小球 A的线速v2r gLsin2cos 度大于小球 B的线速度,故选项 A正确,选项 B错误;
5、小球的向心力为 Fn mgtan ,由于不知道小球A和小球 B质量的大小关系,故无法确定小球 A和小球 B的向心力的大小关系,故选项 C、D 错误。答案 A18(2018山东枣庄市二模)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其中副线圈的匝数可调节)匝数比为 14,原线圈通入正弦式交变电流,副线圈连接定值电阻 R。若将副线圈的匝数减小 80匝,电阻 R3的功率减小了 36%,则原线圈的匝数为( )A80 B100 C120 D无法确定解析 由 P ,功率减小了 36%,则 U20.8 U2,U2R由 ,则 n24 n1, ,可得 n1100。U1U2 14 n1n2 U1U2 n2n2 80 n14
6、n1 80答案 B19(2018黑龙江哈尔滨市模拟)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在两极为 g0,在赤道为 g,地球的自转周期为 T,引力常量为 G,则( )A地球的半径 R( g0 g) T24 2B地球的半径 Rg0T24 2C假如地球自转周期 T增大,那么两极处重力加速度 g0值不变D假如地球自转周期 T增大,那么赤道处重力加速度 g值减小解析 在地球两极处: mg0 GMmR2在地球赤道上: mg m RGMmR2 4 2T2联立得: R( g0 g) T24 2故 A正确,B 错误;由式知,假如地球自转周期 T增大,赤道处重力加速度 g值增大,故 D错
7、误;由式知,两极处的重力加速度与地球自转周期无关,故 C正确。答案 AC20(2018辽宁葫芦岛市模拟)如图所示,圆心角为 90的扇形 COD内存在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 E点为半径 OD的中点,现有比荷大小相等的两个带电粒子 a、 b(不计重力)以大小不等的速度分别从 O、 E点均沿 OC方向射入磁场,粒子 a恰从 D点射出磁场,粒子 b恰从 C点射出磁场,已知 sin 370.6,cos 370.8,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粒子 a带负电,粒子 b带正电B粒子 a、 b在磁场中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254C粒子 a、 b的速率之比为 52D粒子 a、 b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
8、 18053解析 两个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据左手定则判断知粒子 a带负电,粒子 b带正电,A 正确;设扇形 COD的半径为 r,粒子 a、 b的轨道半径分别为 Ra、 Rb,则 Ra , R r2( Rb )2,sin ,得 Rb r, 53,由 qvB m ,r2 2b r2 rRb 54 v2R得 v R,所以粒子 a、 b的速率之比为 ,C 错误;由 a ,得粒子 a、 b在磁场中运动的加qBm vavb RaRb 25 qvBm速度大小之比为 ,B 正确;粒子 a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 ta ,粒子 b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aaab vavb 25 Ravatb ,则 ,D 正确。5318
9、0 Rbvb tatb 18053答案 ABD21一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竖直向上的拉力 F的作用下开始向上运动,如图甲所示。在物体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不计,其机械能 E与位移 x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曲线平滑,曲线上点 A处的切线的斜率最大。则( )A在 x1处物体所受拉力最大B在 x1 x2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C在 x2处物体的速度最大D在 0 x2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解析 由图可以知道, x1处 Ex图像的斜率最大,则说明此时机械能变化最快,由 E Fx可以知道此时物体所受的拉力最大,选项 A正确; x1 x2过程中,图像的斜率越来越小,则说明拉力越来越小;在x2
10、处物体的机械能最大,图像的斜率为零,则说明此时拉力为零;在这一过程中物体应先加速后减速,故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选项 B正确,C 错误;由图像可知,拉力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变为零;则物体受到5的合力应先增大,后减小,减小到零后,再反向增大,选项 D错误。答案 AB选择题专项训练(二)二、选择题:本题共 8小题,每小题 6分,共 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分,有选错的得 0分。14(2018湖北黄冈市 3月质检)电子的发现是人类对物质结构认识的一次飞跃,开创了探索物质微观结构的新时代
11、。下列关于电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射线是高速电子流,它的穿透能力比 射线和 射线都弱B 衰变时原子核会释放电子,说明电子也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C电子穿过晶体时会产生衍射图样,这证明了电子具有粒子性DJ.J.汤姆孙发现不同物质发出的阴极射线的粒子比荷相同,这种粒子即电子解析 射线是高速电子流,它的穿透能力比 射线弱,比 射线强,故 A错误; 衰变是原子核内部的中子转化为质子和一个电子,故 B错误;电子穿过晶体时会产生衍射图样,这证明了电子具有波动性,故 C错误;J.J.汤姆孙发现不同物质发出的阴极射线的粒子比荷相同,这种粒子即电子,故D正确。答案 D15如图所示,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板 A,
12、右端有一根轻质弹簧沿水平方向与木板相连,木板质量 M3 kg。质量 m1 kg的铁块 B以水平速度 v04 m/s从木板的左端沿板面向右滑行,压缩弹簧后又被弹回,最后恰好停在木板的左端。在上述过程中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 )A3 J B4 JC6 J D20 J解析 设铁块与木板共速时速度大小为 v,铁块相对木板向右运动的最大距离为 L,铁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f。铁块压缩弹簧使弹簧最短时,由能量守恒可得 mv fL (M m)v2 Ep。由动量12 20 12守恒,得 mv0( M m)v。从铁块开始运动到最后停在木板左端过程,由能量关系得 mv 2 fL (M m)12 20 1
13、2v2。联立解得 Ep3 J,故选项 A正确。6答案 A16如图所示,一辆小车静置在水平地面上,用一条遵守胡克定律的橡皮筋将小球 P悬挂于车顶 O点,在 O点正下方有一光滑小钉 A,它到 O点的距离恰好等于橡皮筋原长 l0。现使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右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直线运动,在此运动过程中(橡皮筋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小球的高度( )A保持不变B逐渐降低C逐渐升高D升高或降低由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决定解析 小车静止时,对小球有 FT1 mg,弹簧的伸长量 x1 ,即小球与悬挂点的距离为 l1 l0mgk;当小车的加速度稳定在一定值时 FT2cos mg, FT2sin ma,解得 FT2 ,弹簧的伸长
14、量mgk mgcos x2 ,则小球与悬挂点的竖直方向的距离为 l2 l0 cos l0 l1,可见小球在竖直FT2k mgkcos mgk方向上到悬挂点的距离与加速度无关,是不变的,选项 A正确。答案 A17回旋加速器的核心部分是真空室中的两个相距很近的 D形金属盒。把它们放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盒面向下。连接好高频交流电源后,两盒间的窄缝中能形成匀强电场,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每次通过两盒间的窄缝时都能被加速,直到达到最大圆周半径时通过特殊装置引出,如果用同一回旋加速器分别加速氚核( H)和 粒子( He)。比较它们所需的高频交流电源的周期和引出时的31 42最大动能,下列说法
15、正确的是( )A加速氚核的交流电源的周期较大;氚核获得的最大动能较大B加速氚核的交流电源的周期较小;氚核获得的最大动能较大7C加速氚核的交流电源的周期较大,氚核获得的最大动能较小D加速氚核的交流电源的周期较小;氚核获得的最大动能较小解析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与交流电源的周期相同,根据 T 知氚核( H)的质量与电2 mqB 31荷量的比值大于 粒子( He),所以氚核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大,则加速氚核的交流电源的周期较大;42根据 qvB m 得,最大速度 v ,则最大动能 Ekm mv2 ,氚核的质量是 粒子的 ,氚核v2r qBrm 12 q2B2r22m 34的电荷量是 粒子的 ,则
16、氚核的最大动能是 粒子的 ,即氚核的最大动能较小,故 C正确,A、B、D12 13错误。答案 C18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研究平行板间悬浮不动的带电油滴,准确地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如图,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 M、 N与电压为 U的恒定电源两极相连,板的间距为 d。现有一质量为 m的带电油滴在极板间匀速下落,则( )A此时极板间的电场强度 EUdB油滴带电荷量为mgUdC减小极板间电压,油滴将加速上升D将极板 N向下缓慢移动一小段距离,油滴将向上运动解析 两极板间的电压为 U,板间距离为 d,则板间的电场强度 E ,故 A正确;油滴静止不动,Ud由平衡条件得 mg qE q ,得油滴带电荷量为 q
17、 ,故 B错误;减小极板间的电压时,由 E ,知板Ud mgdU Ud间场强 E减小,油滴所受的电场力减小,则油滴将加速下落,故 C错误;将极板 N向下缓慢移动一小段距离,由 E ,知板间场强 E减小,油滴所受的电场力减小,则油滴将向下运动,故 D错误;故选 A。Ud答案 A19.如图, a、 b两个带电小球分别用绝缘细线系住,并悬挂在 O点,当两小球处于静止时,它们恰好在同一水平面上,此时两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 ,所以 mamb,因此水平方F库tan F库tan 向上, a的加速度小于 b的加速度,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变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分运动与合运动具有等时性,知
18、a、 b两球同时落到同一水平面上, a球落地时的速度小于 b球落地时的速度,故 C正确;由于竖直方向加速度相同,所以同时落在同一水平地面上,但由于质量的不同,导致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大小不同,因此水平位移也不相同,因水平方向 a的加速度比 b小,故 a球水平位移始终小于 b球水平位移,D 错误。答案 AC20如图,粗糙水平面上 a、 b、 c、 d四个相同小物块用四根完全相同的轻弹簧连接,正好组成一个等腰梯形,系统静止。 ab之间、 ac之间以及 bd之间的弹簧长度相同且等于 cd之间弹簧长度的一半, ab之间弹簧弹力大小为 cd之间弹簧弹力大小的一半,若 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f,则( )A a
19、b之间的弹簧一定是压缩的B 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fC c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f3D d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2f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 ab之间弹簧弹力大小为 cd之间弹簧弹力大小的一半,若 ab与 cd同时压缩或同时拉伸,则不可能满足 ab之间的弹簧长度等于 cd之间弹簧长度的一半,所以只能是一个压缩,一个拉伸,所以 ab之间的弹簧一定是压缩的,选项 A正确;根据等腰梯形的对称性可知, a、 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同,故 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f,选项 B正确;根据题意, ab之间、 ac之间以及 bd之间的弹簧长度相同,且等于 cd之间弹簧长度的一半可知,等腰梯形的底角 acd bdc60,对
20、物块 c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利用几何关系可知, c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2fsin 60 f,选项 C正确;根据等腰梯形的对39称性可知,物块 d与物块 c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同,均为 f,选项 D错误。3答案 ABC21(2018贵州凯里市模拟)如图甲所示,水平面上两根足够长的金属导轨平行固定放置,间距为L,一端通过导线与阻值为 R的电阻连接。导轨上放一质量为 m的金属杆,导轨及金属棒的电阻忽略不计,匀强磁场垂直导轨平面向下。用与导轨平行的恒定拉力 F作用在金属杆上,杆最终做匀速运动。当改变拉力的大小时,金属杆做匀速运动时的速度 v也会变化, v和 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1、金属杆在匀速运动之前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流过电阻 R的电流方向为 a R bC由图像可以得出 B、 L、 R三者的关系式为 B2L2R 32D当恒力 F3 N 时,电阻 R消耗的最大电功率为 8 W解析 金属杆在匀速运动之前, F 安 ,安培力大小与速度大小成正比,拉力大于安培力与B2L2vR摩擦力的合力,金属杆做加速运动,随着速度的增大,安培力增大,合力减小,加速度减小,故金属杆在匀速运动之前做变加速直线运动,故 A错误;根据楞次定律,流过电阻 R的电流方向为 a R b,故 B正确;匀速运动时,则有 F Ff,得: ,根据题图乙,当 v2 m/s时, F2 N;当B2L2vR B2L2R F
22、v Ffvv4 m/s时, F3 N,代入解得: ,故 C错误;当恒力 F3 N时,由图乙知 v4 m/s,电阻 RB2L2R 12上消耗的最大电功率为 P v2 42W8 W,故 D正确。( BLv) 2R B2L2R 12答案 BD选择题专项训练(三)二、选择题:本题共 8小题,每小题 6分,共 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分,有选错的得 0分。14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现有一群处于 n3 激发态的氢原子,则这些原子( )10A发出的光子最小能量是 0.66 eVB发出
23、的光子最大能量是 12.75 eVC能辐射出 2种不同频率的光子D由 n3 跃迁到 n1 时发出的光子频率最高解析 由 n3 向 n2 能级跃迁所辐射的光子能量最小, Emin1.51 eV(3.4 eV)1.89 eV,A 错误;由 n3 向 n1 能级跃迁所辐射的光子能量最大, Emax1.51 eV(13.6 eV)12.09 eV,B 错误;辐射的光子能量最大,辐射的光子频率最高,D 正确;从 n3 向低能级跃迁可辐射出 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C 错误。答案 D15如图,人造卫星 M、 N在同一平面内绕地心 O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 M、 N连线与 M、 O连线间的夹角最大为 ,则 M、
24、N的运动周期之比等于( )Asin 3 B.1sin3C. D.sin31sin3解析 设 M、 N卫星所在的轨道半径分别为 RM、 RN,根据题意可知卫星 M、 N连线与 M、 O连线间的夹角最大为 ,此时 MN连线应与卫星 N所在的轨道相切,根据几何关系可知 RN RMsin ,再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 ,联立可得 ,选项 D正确。TMTN 1sin3答案 D16(2018上海模拟)均匀带电的球壳在球外空间产生的电场等效于电荷集中于球心处产生的电场。如图所示,在半球面 AB上均匀分布正电荷,总电荷量为 q,球面半径为 R, CD为通过半球顶点与球心 O的轴线,在轴线上有 M、 N两点, O
25、M ON2 R。已知 M点的场强大小为 E,则 N的场强大小为( )A. E B. C. E D. Ekq2R2 kq4R2 kq4R2 kq4R211解析 若将带电荷量为 2q的球面(半径为 R)放在 O处,均匀带电的球壳在球外空间产生的电场等效于电荷集中于球心处产生的电场,则在 M、 N点所产生的场强大小为 E0 ,由题知半球面 ABk2q( 2R) 2 kq2R2在 M点产生的场强大小为 E,则剩余的半球面在 N点产生的场强大小也为 E,故半球面 AB在 N点产生的场强大小为 E E。kq2R2答案 A17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斜面倾角为 30,质量分别为 M、 m的两个物体通过
26、细绳及轻弹簧连接于光滑轻滑轮两侧,斜面底端有一与斜面垂直的挡板。开始时用手按住物体 M,此时 M距离挡板的距离为 s,滑轮两边的细绳恰好伸直,且弹簧处于原长状态。已知 M2 m,空气阻力不计。松开手后,关于二者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M和 m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B当 M的速度最大时, m与地面间的作用力为零C若 M恰好能到达挡板处,则此时 m的速度为零D若 M恰好能到达挡板处,则此过程中重力对 M做的功等于物体 m的机械能增加量解析 因 M、 m之间有弹簧,故两物体所受弹簧的弹力对其做功,机械能不守恒,故 A错误; M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 Mgsin mg,物体先做加速运动,当受
27、力平衡时 M速度达到最大,则此时 m受力为 mg,故 m恰好与地面间的作用力为零,故 B正确;从 m开始运动至 M到达底部过程中,弹力的大小一直大于 m的重力,故 m一直做加速运动, M到达底部时, m的速度不为零,故 C错误; M恰好能到达挡板处,则此过程中重力对 M做的功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与物体 m的机械能增加量之和,故 D错误。答案 B18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运动过程中先保持某一恒定加速度,后保持恒定的牵引功率,其牵引力和速度的图像如图所示,若已知汽车的质量 m、牵引力 F1和速度 v1、 v2及该车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v3。则根据图像所给的信息,能求出的物理量是( )A汽
28、车运动中的最大功率为 F1v2B速度为 v2时的加速度大小为F1v1mv212C汽车行驶中所受的阻力为F1v1v3D恒定加速时,加速度为F1m解析 由 Fv图像可知,汽车运动中的最大功率为 F1v1,选项 A错误;由 F2v2 F1v1可知,速度为v2时汽车的牵引力 F2 ,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a ,选项 B错误;当汽车达到最大速度F1v1v2 ( F2 f)mv3时牵引力等于阻力 f,由 fv3 F1v1可得汽车行驶中所受的阻力为 f ,选项 C正确;恒定加速时,F1v1v3加速度为 a ,选项 D错误。( F1 f)m答案 C19(2018四川乐山市第二次调研)如图甲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
29、、副线圈匝数之比为 556,其原线圈两端接入如图乙所示的正弦交流电,副线圈通过电流表与负载电阻 R相连,若交流电压表和交流电流表都是理想电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变压器输入电压的最大值是 220 VB若电流表的示数为 0.5 A,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是 12 WC原线圈输入的正弦交变电流的频率是 50 HzD电压表的示数是 24 V2解析 由题图乙可知交流电压最大值 Um220 V,故 A错误;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556,电阻 R两端的电压为 U2 U1 220 V24 V,电压表的示数为 24 V,流过电阻 R的电流为n2n1 6550.5 A,故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是: P 入
30、 P 出 U2I212 W,故 B正确,D 错误;由题图乙可知交流电周期T0.02 s,正弦交变电流的频率是 50 Hz,故 C正确。答案 BC20如图甲为某人站在力传感器上做下蹲 起跳动作的示意图,图乙为根据力传感器画出的力-时间关系图像,图甲中人的动作对应图乙中 a、 d、 f、 g四点,重力加速度 g取 10 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3A此人的质量约为 70 kgB此人从站立到蹲下的过程对应 a fC在 e f过程中,重力做正功D此人向上的最大加速度约为 19 m/s2解析 由图乙可知,00.1 s时间内,人受力平衡,人的重力约为 700 N,则质量约为 70 kg,选项
31、A正确。人从站立到蹲下的过程中,先加速后减速到零,加速度先向下增大,再向下减小到零后向上增大,力传感器的示数先减小后增大至大于重力,对应 a d过程;人起立跳起的过程中,先加速后减速到零,加速度先向上增大,再向上减小到零后向下增大,至人离开传感器后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对应 d g,选项 B错误。 e f过程对应人从站立起来到脚恰好未离开传感器过程,速度方向向上,重力做负功,选项 C错误。根据图乙和牛顿第二定律可知,人受到的最大支持力约为 2 000 N,则向上的最大加速度约为 a m/s219 m/s 2,选项 D正确。2 000 70070答案 AD21 x轴位于某电场中, x轴正方向上各
32、点电势随 x坐标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O x2段为曲线,x2 x4段为直线。一带负电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沿 x轴正方向由 O点运动至 x4位置,则( )A x1处电场强度最大B x2 x4段是匀强电场C粒子在 O x2段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 x2 x4段做匀速直线运动D在 x1处粒子的电势能最小,在 x2 x4段粒子的动能随 x的增加均匀减小解析 x图线的斜率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由此可知 x1处电势随 x变化最平缓,故 x1处场强最小,选项 A错误; x2 x4段,电势随 x的变化均匀变化,故该段是匀强电场,选项 B正确; O x2段,粒子受到的电场力不是恒力,粒子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x2 x
33、4段,粒子受到的电场力是恒力,粒子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选项 C错误;粒子带负电, x1处电势最高,说明粒子的电势能最小, x2 x4段,电场力是恒力且对粒子做负功,粒子的电势能随 x的增加均匀增大,动能随 x的增加均匀减小,选项 D正确。14答案 BD选择题专项训练(四)二、选择题:本题共 8小题,每小题 6分,共 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分,有选错的得 0分。14用波长为 0的光照射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在所发射的光谱中仅有波长分别为 1、 2、 3的三条谱线,且 1 2
34、3,则( )A 0 1 B 0 2 3C. D. 1 0 1 1 1 2 1 0 1 2 1 3解析 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在向低能级跃迁时向外辐射三种频率的光子,因此氢原子是由 n3 能级向低能级跃迁的,因为 1 2 3,由此可知 ,解得hc 0 hc 3 hc 1 hc 2 0 3、 ,所以 C正确。1 0 1 1 1 2答案 C15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 M2 kg的小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在木板上放着一个质量为m1 kg的小物体,它被一根水平方向上压缩了的弹簧推着静止在木板上,这时弹簧的弹力为 2 N。现沿水平向左的方向对小木板施以作用力,使木板由静止开始运动起来,运动中力 F由 0逐渐
35、增加到 9 N,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与小木板先保持相对静止一会,后相对滑动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直减小C当力 F增大到 6 N时,物体不受摩擦力作用D小木板受到 9 N的拉力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3 N解析 物体静止不动时,水平方向上,弹簧弹力和向右的静摩擦力二力平衡,有 f 静 F 弹 2 N;物体随小木板一起向左加速,当静摩擦力为零时,有 F 弹 ma1,解得, a12 m/s2;此时拉力为 6 N,故C正确;当拉力小于 6 N时,小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向右,当拉力大于 6 N时,摩擦力向左,且随拉力的增大而增大,当小木板受到 9 N的拉力时,整体加速度 a2 m/s23 m/s2,物
36、体受到的摩擦力FM m 92 1为 f,则 f2 N ma2,所以 f1 N,故 D错误。15答案 C16如图所示,一颗行星和一颗彗星绕同一恒星的运行轨道分别为 A和 B, A是半径为 r的圆轨道,B为椭圆轨道,椭圆长轴 QQ为 2r。 P点为两轨道的交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彗星和行星经过 P点时受到的万有引力相等B彗星和行星绕恒星运动的周期相同C彗星和行星经过 P点时的速度相同D彗星在 Q处加速度为行星加速度的14解析 行星和彗星的质量可能不同,故受到的万有引力可能不同,故 A错误;因两星球绕恒星运动的半长轴相等,则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两星球运动的周期相等,故 B正确;假设两星球的质
37、量相同,在 P点时两星球所受万有引力相同。对于行星,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有 G m 。对于彗星,万有Mmr2引力的一个分力提供向心力,另一个分力提供加速度,则知两星球经过 P点时的速度大小不相等,方向不同,故速度不可能相同,故 C错误;由 G ma可得, a ,因彗星在 Q点离恒星中心的距离小于Mmr2 GMr2行星轨道半径的二倍,故彗星在 Q处加速度大于行星加速度的 ,故 D错误。14答案 B17一物体沿直线运动,用 x表示运动位移,用 t表示运动时间。从 t0 时刻开始计时,物体 与xtt的图像如图所示,图线斜率的绝对值为 k,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等于 k
38、B物体做变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均匀减小C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等于 kD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等于 2k解析 由题中图像知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 x v0t at2,整理得12 v0 at,则图像的斜率 k a,由于斜率为负值,则加速度为负值,图像的纵截距为 b v0,纵截xt 12 1216距为正值,则物体的初速度为正值,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A、B 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2k,C 错误,D 正确。答案 D18如图所示,水平固定一截面为正方形的绝缘方管,其长度为 L,空间存在场强为 E、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和磁感应强度为 B、方
39、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将质量为 m、带电量为 q的小球从左侧管口无初速度释放,已知小球与管道各接触面间动摩擦因数均为 ,小球运动到右侧管口处时速度为 v,该过程( )A洛伦兹力对小球做功为 qvBL12B电场力对小球做功为 qELC系统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 mgLD系统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 qEL mv212解析 运动的带电物体在磁场中受洛伦兹力,但洛伦兹力永不做功,故 A错误;小球在电场中,受电场力为 F qE,从左侧运动到右侧,距离为 L,则电场力做功为 WF FL qEL,故 B正确;由题意知,由动能定理,可得: WF Wf mv 0,即系统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 Q Wf qEL mv2
40、,故 C、D 错误。12 20 12答案 B19如图(a)所示, A、 B、 C三点是在等量同种正电荷连线中垂线上的点,一个带电荷量为 q、质量为 m的点电荷从 C点由静止释放,只在电场力作用下其运动的 v-t图像如图(b)所示,运动到 B点处对应的图线的切线斜率最大(图中标出了该切线),其切线斜率为 k,则( )A A、 B两点间的电势差 UABm( vA vB) 22qB由 C点到 A点电势逐渐降低C B点为中垂线上电场强度最大的点,大小为kmqD该点电荷由 C到 A的过程中物块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变大17解析 据 v-t图可知 A、 B两点的速度,再根据动能定理得 qUAB mv mv ,故
41、电势差12 2B 12 2AUAB ,故 A错误。据两个等量同种正电荷,其连线中垂线上电场强度方向由 O点沿中垂线指向外侧,故由 C点到 A点的过程中电势逐渐降低,故 B正确。据 v t图可知带电粒子在 B点的加速度最大为 k,所受的电场力最大为 km,据 E 知, B点的场强最大为 ,故 C正确。由 C点到 A点的过程中,据 v-tFq kmq图可知带电粒子的速度增大,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故 D错误。答案 BC20如图所示,在长为 d、宽为 h的矩形区域 PQNM内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有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 B。一电子以速度 v从 P点沿 PQ方向射入该磁场,从 N点射出,电子从 P
42、点到 N点运动的圆弧长度为 s。电子质量为 m,电荷量为 e,不计电子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磁场区域的长度 d2mvheB h2B矩形区域的长和宽可能满足 d hC电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svD磁场力对电子做正功解析 由勾股定理可得( R h)2 d2 R2,整理知 d 而 R ,故 d ,所以2Rh h2mveB 2mvheB h2A正确;若 d h时,粒子无法直接到达 N点,在到达 N点之前已经偏出磁场,故 B错误;由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得运动的时间为 ,故 C正确;洛伦兹力不做功,故 D错误。sv答案 AC21某装置如图所示,两根轻杆 OA、 OB与小球以及一小
43、滑块通过铰链连接,杆 OA的 A端与固定在竖直光滑杆上的铰链相连。小球与小滑块的质量均为 m,轻杆 OA、 OB长均为 l,原长为 l的轻质弹簧与滑块都套在该竖直杆上,弹簧连接在 A点与小滑块之间。装置静止时,弹簧长为 1.6l,重力加速度为g,sin 530.8,cos 530.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18A轻杆 OA对小球的作用力方向与竖直轴的夹角为 53B轻杆 OB对小滑块的作用力方向沿 OB杆向下,大小为5mg8C轻杆 OA与 OB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之比是43D弹簧的劲度系数 k5mg2l解析 装置静止时,由几何关系可知 A37,则轻杆 OA对小球的作用力方向与竖直轴的夹角为37,A
44、 错误;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由对称性可知 FOA FOB,又由力的平衡条件可知 2FOAcos 37 mg,解得 FOA FOB ,由轻杆受力特点可知轻杆 OB对小滑块的作用力方向沿 OB杆向下,大小5mg8为 ,B 正确,C 错误;5mg8对小滑块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在竖直方向上由力的平衡条件可知, mg FOBcos 37 F 弹 ,解得 F弹 mg,由于弹簧的伸长量为 l1.6 l l0.6 l,则由胡克定律 F 弹 k l,解得 k 32 F弹 l 32mg0.6l,D 正确。5mg2l答案 BD选择题专项训练(五)二、选择题:本题共 8小题,每小题 6分,共 48分。在每小题
45、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 题只19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分,有选错的得 0分。14如图所示, “嫦娥三号”的环月轨道可近似看成是圆轨道,观察“嫦娥三号”在环月轨道上的运动,发现每经过时间 t通过的弧长为 l,该弧长对应的圆心角为 (弧度),如图所示。已知引力常量为G,则月球的质量为( )A. B.l2G 3t 3Gl2tC. D.l3G t2 t2G t3解析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 G m 2R,将 , R 代入,可得 M ,C 选项正MmR2 t l l3G t2确。答案 C15某同学进行篮球训练,如图所示,将
46、篮球从同一位置斜向上抛出,其中有两次篮球垂直撞在竖直墙上,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篮球撞墙的速度,第一次较大B从抛出到撞墙,第一次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较长C篮球在空中运动时的加速度,第一次较大D抛出时的速度,第一次一定比第二次大解析 设篮球做斜抛运动时的水平分速度为 vx,竖直分速度为 vy,由表达式 h 可知,第一次抛球时竖直方向的分速度 vy较大;再由表达式 t 可知,第一次抛出的球其水平分速度 vx较小。由以vyg上的分析可知,篮球撞墙时的速度即为其水平分速度,故选项 A错误;从抛出到撞墙,第一次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较长,选项 B正确;篮球在空中运动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 g,故选项 C错误;由于第一次抛球时水平分速度较小,而竖直分速度较大,所以无法判断篮球被抛出时速度的大小关系,选项 D错误。答案 B2016如图所示,两个带电小球 A、 B分别处于光滑绝缘的竖直墙面和斜面上,且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用水平向左的推力 F作用于 B球,两球在图示位置静止,现将 B球沿斜面向上缓慢移动一小段距离,发现 A球随之向上缓慢移动少许,两球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