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内容摘要: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准确、恰当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然而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提问作用发挥的远远不够。教师的提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导致课堂上“ 启而难发” 的局面;以简单的集体应答取代学生深入的思维活动,形成学生思维的虚假活泼,削弱了教师的讲授作用;提问的技巧尚未掌握等。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中严重存在低效提问、无效提问的现象,甚至出现不良提问和失误提问。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酝酿提问内容,准确
2、把握提问时机,合理安排提问对象,灵活运用提问技巧,有效处理提问结果。【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提问 有效性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小学数学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师越来越重视课堂上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着重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思路能否顺利地实施,课堂提问是一个关键。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然而,由于诸多原因,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差的问题显得相当突出。随心所欲地提问,问题欠思考力或太过玄奥;问题提出后,急于求答,对于答不出的学生,不善于启发答问的思路;点评答问的得失,全由教师一人包办或对答问与其思路不同的学生置之不理等现象还较
3、为常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因此,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值得每位教师认真研究、探讨。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本课题研究主要涉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方法技巧以及策略的研究。为了探索小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方法技巧以及策略,本研究试图从以下问题着手:(1)、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现状及其分析。(2)、教师提问的内涵和特点。(3)、提问策略与学生思维发展关系的研究。(4)、提问与教师教育理念的相关性研究。(5)、教师提问技巧的研究。(6)、提问策略的应用与学生目的思维能力训练的相关性。(7)、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策略可作哪些改进。三、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按课题方案的设计
4、要求,做好实施准备进行现状调查确定研究对策按步加以实施全面反馈评价总结研究经验。1、 准备阶段(2015 年 4 月2015 年 8 月)主要工作:(1)组建课题组,确定实验班,制定课题方案及实施计划。(2)召开课题组会议,学习讨论研究方案,明确研究思路,落实研究任务。(3)查看搜索相关文献资料,把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4)调查教师课堂提问现状及分析(前测)。阶段成果:形成课题方案。本阶段的研究,主要采取了文献法,调查法,搜集利用国内外有关资料,不断完善本课题的研究。2、 实施阶段(2015 年 9 月2016 年 2 月)主要工作:(1)课题组教师按实施计划进行实验。(2)课题组成员理论学
5、习,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3)召开课题研讨会,进行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论文比赛。阶段成果:课题小节,中期报告。本阶段的研究,主要采取实践研究法、实验研究法、归纳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在低、中、高年级各选部分班级,在数学学科进行实验。3、总结阶段(2016 年 3 月2016 年 7 月)主要工作(1)调查教师课堂提问现状及分析(后测)(2)撰写研究报告(3)为完成课题实验,完成各项成果资料工作,做好课题研究的结题和成果论证工作。阶段成果:研究报告,相关论文。本阶段主要采取了成品分析法、文献法、总结法。四、研究的主要措施(一)组织实验班的数学教师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
6、论,更新教育观念。为了课题研究需要,学校专门购买了相关的书籍和杂志,我们课题组阅读了给数学教师的 101 条建议、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数学教育、走进名师课堂(小学数学)杂志等相关文章。为课题研究提高理论基础,并撰写了多篇读书笔记、心得体会。我们总结出有效提问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有效提问主要来源于教师,是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用口头语言向学生表述,以引发其回应或回答。2、有效提问外显形式表现为: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两种,在实践中常用于直接教学和间接教学。3、有效提问的内容具有随机性,实践中,教师可以预设许多有效提问,但也有许多问题是在课堂里动态生成的,无法完全在备课中预知。有效提问还具有思考的
7、价值性,能引起学生对问题深层次的思考。(二)以课例为载体,用观察研究法来进行关于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实验对象:小学 15 年级学生。研究内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技法:(1)掌握问的方法。(2)把握问的时机(3)重视答问评价。研究的方法:以观察研究法为主,对每一节课我们都拍录像,借助于课堂教学现场观察技术,分析每一节课的教师提问特点,评价得失,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对每一节课的评价包括:1课前分析。在上课前,教师填写“执教教师教学水平” 、“学生能力类型表”对教师和上课学生进行分析。2课堂中的提问分析。从四个方面对提问进行分析:(1)对全班学生分水平答问机会统计并分析。在这一
8、部分中,对教师在课堂上提问到的所有学生进行分类,分成优等生、中等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三类,然后统计出各类学生发言的百分比,并进行分析。(2)教师提问技术和水平分析。我们对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分成无关、管理、认记、理解、推理、创造这样六个不同的层次进行分析,对学生的回答情况分成无关、无答、机械、认记、理解、创造等六个层次进行分析。如一节课新课 15 分钟,教师一共提了 35 个问题,平均每分钟超过两个问题,在这 35 个问题中,属于理解、推理、创造性的问题又少,这说明教师的问题从总体上说思维含量不够。(3)对问答的方式进行统计和分析。如是一问一答还是一问齐答,是先提问题再叫学生还是先叫学
9、生再提出问题,对每种提问的方式进行统计并分析。从这组数据可以反映出学生学习中的自主探索程度。(4)对理答的方式进行统计和分析。对学生的回答教师是打断学生回答或自己代答还是重复自己的问题或学生的答案、对学生回答不理睬或消极批评还是对学生的回答鼓励或称赞、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还是对学生的回答作出指导、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对每种理答的方式进行统计并分析。3课后调查与分析。主要是两个内容:一是调查学生对这一节课的感受,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二是用问卷的形式对听课的教师进行书面调查,了解听课教师对这节课的看法并进行分析。4上课教师进行反思。执教的老师在上课以后,根据统计表对自
10、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通过多种角度的分析,评价一节课的得失,以提高教师的提问技巧,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优化。(三)对课例研究的反思本课题组的实验教师对此实验非常地投入,本学期每位老师都上了研讨课,从一节课的录像带中整理并填好各种测试表,就需要 10 个小时左右,其投入程度可见一斑,这些老师中年轻教师居多,或许他们的分析还比较“幼稚” ,但这是他们自己对课堂的真实感受,写出的反思也是他们自己想说的话,我觉得这是最可贵的,在实践中,我们总结出有效提问的基本特征:1 .提问方式要多样性。提问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当学生没有问题时,老师可以通过设问来引出问题,引导学生将探究深入下去,而学生有疑问又不善
11、于独立思考时,可以通过反问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其实,好的提问方式是把重点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而不应该直接迈向结果,老师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提问方式,努力内学生创造思考条件和氛围,鼓励学生独立自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 .提问要注意适时性。什么是适时?就是掌握提问时机,老师要善于利用或创设最佳的提问时间,使问题在解决的同时,引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下面是我在实际教学中引出“角的概念 ”时的情境再现:老师:同学们,请大家回忆以下,我们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学生: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梯形,平行四边形老师:今天我给你们介绍一个新的平面图形角。老师拿出三角尺、剪刀、闹钟、五角星。老师:在这
12、几样物品中都隐藏着角。老师(拿出三角尺):这个三角尺上哪里有角?学生 1:指了指顶点。老师:这只是角的一部分,叫顶点。学生 2:指了指角的边。老师:一个顶点辐射的两条边组成的平面图形就是角。然后老师请学生上台在其他物品上指出各自角。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学生是善于模仿的,老师拿出的物品都是立体实物,至于角的概念“ 平面图形 ”是否理解了呢?因为老师是在立体的实物上发问,再结合直观的平面图形对角下一个完整的定义。所以,提问发生的过早,就会造成失误。由此可见,课堂提问的适时性是非常重要的。3.提问后的有效评价。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
13、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因此,老师要注重对学生回答的评价,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肯定。既老师对学生回答不确切的地方进行重述,对未尽之处进行追问,对错误的地方给予纠正,对回答正确或有创意的学生给予鼓励五、研究成果(一)、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现状及其分析。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之一。经过教师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燃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从而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提问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1 提
14、问“只顾数量,不求质量” 。课堂中过多的一问一答,常常使学生缺少思维的空间和思考时间,表面上很热闹,但是实际上学生处于较低的认知和思维水平。2 答案被老师完全控制。有时候,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即使给了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但是仍然会很不放心地打断学生的回答,或者草率地加入个人的评价,左右学生个人想法的表达。3 候答时间过短。学生回答问题需要酝酿和思考的时间,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就叫停,学生的思维无法进入真正的思考状态。4 不注重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教师不仅要会问,而且要会听,会倾听学生的回答,才能捕捉可利用的生成性资源,否则,问题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使其低效
15、甚至无效。(二)、教师有效提问的内涵和特点。1、设问追求精练(1)目的明确,重点突出。符合教学目标,每一问题,都精心设计,或引起注意,或突出重点,或激发思考,努力做到必有所为。(2)难易适度,挑战成功。逻辑清晰,表述明确,难度适宜,考虑学生的理解力和接受程度,使问题适合学生现有的学习基础;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在考虑学生学习的“ 最近发展区 ”的同时,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3)问题新颖,兼顾各类。重视问题顺序,认知记忆性问题为先,推理性问题稍后,创造性及评价性问题殿后。注意变换角度,问题新颖独特,富有创造性,力避直来直去的问题、答案过于简单的问题和枯燥乏味的问题。2、发问讲求技巧找准发问时机。首
16、先,要从学生心理反映上找准时机:(1)学生的思维停留在肤浅的表面时;(2) 学生的认知达到矛盾的焦点时;(3)学生的注意开始变得分散时;(4) 学生的情绪陷于极度的兴奋时:(5) 学生的兴趣产生强烈的需求时。其次,要从教学内容角度找准时机:(1)教学到达内容的关键处时;(2)教学到达内容的疑难处时;(3)教学到达内容的接口处时;(4)教学到达内容的转折处时:(5)教学到达内容的创新处时。(三)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遵循的原则1、目的性原则:课堂提问应有明确的目的,要围绕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来进行设计,便于有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2、启发性原则:教师要善于利用提问来引导、启迪学
17、生的思维,使之应启而发,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出答案,学到知识。3、适度性原则: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要恰到好处地掌握提问的频率和时间;另一方面,问题的难易程度要科学适度。4、兴趣性原则:教师的提问要能引起学生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内在动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5、循序渐进性原则:数学提问的设计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等一系列规律,体现教学的思路,符合学生的认知顺序。6、全面性原则: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调动每一个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不同的意见,并鼓励学生发问,培养创新精神。(四)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面对教学内容,教师该如何将其转化成促使学生自主
18、学习、自主探究的问题呢?笔者以为,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能引起学生学习的提问,引起学生的思考,引起学生的探索;其次教师提问时还要兼顾问题的宽泛性和指向性,提问既要符合学生的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又要紧紧指向预定的教学目标;第三教师还应适时、适度地使用探询性问题,用于澄清学生的回答,激发新信息,或重新调整回答,使之朝更有成效的方向扩展;最后,提问还要注意避免一些问题,确保提问的有效性。1、选择能引起学生学习的提问面对相同的问题情景,提出的问题不同,教学效果亦会有差异。因此教师提问时,尤其需要考虑提问能否引起学生的学习。(1)提问要激起学生对学习材料的思考课堂提问要难易适中,教师要把握好
19、课堂提问的度,以激起学生对学习材料的思考。如教学“ 直线”时,根据学生认知领域中有 “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6 种不同层次行为,对于直线概念也有相应的以下不同提问方式:你知道什么是直线吗?你会画直线吗?你能说说画直线的步骤吗?可以在这两点之间画一条直线吗?下面的图画中,哪幅图表示一条直线?不用尺子你怎样画出一条直线?以下这些线条中,哪些是曲线?哪些是直线?6 种不同提问方式,引起学生思考层次也不同,教学时如何把握呢?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实际情况采用相应提问方式,引起学生不同层次的思考,一般来说前 3 种类型提问方式常用于直接教学模式,后 3 种类型提问常用于接间教学模式。(2
20、)提问要给学生留有探索的空间探索是数学的生命,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所提的问题,要能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如在北师大版数学第四册内容为“平行四边形” 的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初步认知“平行四边形有 4 条边、4 个角及什么是对边、什么是对角” 的知识后,就组织学生开展一个 “搭一搭 ”的数学活动,当学生搭好“平行四边形 ”,教师组织评议后,作如下引导:师:你觉得搭成功的关键是什么?生 1:我觉得搭成功的关键是:先搭一个长方形,再拉一拉。生 2:我认为是选 4 根对边相等的小棒。上述教学中教师以“ 你觉得搭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这一问题作为导向,激发学生的思考,给予学生思考探索的空间
21、大,这样的提问无疑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巧妙地认知了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的特征。2、提问要兼顾宽泛性和指向性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要“ 大气 ”,不能太小,那种答案显而易见,一问一答的问题要尽量减少。“ 大问题 ”首先要是一个具有现实性的、有意义、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其次“ 大问题” 也必须是指向明确的,它的提出要依据本节课的教学要求,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符合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如教学“时间和数学(一)”,在这节课里,教师创设了一个“ 每当周六、周日的时候,只要爸爸休息或妈妈休息,他们就会带飞飞出去玩,这不 12 月份到了”的教学情境,情境呈现后学生情绪高涨。然后,教师提出“飞飞会想些什么呢?
22、” 的问题,提问一经提出马上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与讨论。一方面这个问题有一定的复杂性,它是一个包含了很多小问题的大问题,这个大问题一般要利用一定的数学知识或方法,经历一个过程来解决,因而具有了很强的挑战性。另一方面这个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较易在学生中产生共鸣,问题直指要寻找共同的休息日这一教学活动,因而具有一定的指向性。教师只好出示游泳池的剖面图:最深处 1.6 米,是浅处 1.2 米,中间 1.4米。很显然教师提出的“ 你去游泳,安全吗? ”这个问题,目的是想让学生理解平均数,问题虽然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也有很大生成空间,但是这个问题缺乏明显的数学指向性,难以引起学生数学的思考。笔者认为当出
23、示主题图后,可以提出一个具有定向性特点的问题“有一冒失鬼,一看平均水深 1.4 米,自己身高 1.42 米,马上往水里跳,你们认为这样安全吗?”估计学生就会顺着问题指示的方向,理解平均水深的含义。3、根据学习进程,适时使用探询性问题探询性问题是在学生对问题有一个回答以后接着追问一个问题,提出探询性问题对教师具有较高的挑战性,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目标和环节目标的把握上非常清晰和恰当,只有做到心中有教学目标,才能及时追问或补问。(1)使用探询性问题澄清对知识的理解,在快节奏的活跃课堂里,那些简短而含糊的回答有可能会掩饰部分正确的答案,或者,虽然答案是正确的,但理由是错误的。当你不能确定在一个正确的回
24、答背后,意味着有多大程度的理解时,应使用探询性问题来加以澄清。如教学“9 的减法” ,教师出示情景:“9个气球,飞走了 5 个” ,你能用算式表示吗?学生提出“9-5=4”,教师这时可以追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 这样你就有可能听到 “9 表示气球的总个数,5 表示飞走的个数,求出来的 4 表示剩下气球的个数。” 通过追问加深了学生对减法算式意义的理解。(2)使用探询性问题诱发新的学习信息,在得到一个至少是部分正确的或是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理解的回答之后,使用探询性问题可以诱发新的学习信息。如教学“十几减 9(8)” ,课的开始部分:学生提出问题后,问学生 15-9 你会算吗?但是对后续学习有帮
25、助的想加算减的方法在课堂中没有生成,这时教师可以补问“能不能把它转化成我们以前学习的加法来计算呢?” 然后由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学生马上会说:“因为 6+9=15,所以 15-9=6”。通过补问,诱出了新的学习信息,使课堂显得更丰富多彩。(3)使用探询性问题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向,使讨论转向新的方向,为后续学习问题设定新的情境。如教学“分数大小比较” 学生明白同分母分数如何比较大小之后,教师提出“ 现在有没有同学要说说其他分数的大小比较” ,随着问题的提出学生思维方向马上发生转变,进而自然地进入另一个知识点分子相同的分数大小比较的建构阶段。4、提问内容要有趣味性常言道: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如果一堂课
26、的提问都是平平淡淡,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必定削弱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就应注意到它的趣味性 , 课堂提问的内容新颖别致,富有情趣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学习。例如,一位老师在执教 圆的认识 时,讲完新课后,巩固新知时运用多媒体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一场赛车比赛,第一辆的车轮是正方形的,第二辆车的车轮是圆形的,第三辆车的车轮是三角形的。它们同时、同地、同向出发。教师引发猜想:“谁先到达终点呢?” 这样的提问形象直观,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这样联系学生实际的提问,能唤起学生已有经验并展开联想,引人入深,扣人心弦,使学生积极投身到问题解决的情境之中。5、准确
27、把握提问时机提问可以在单位教学时间内任何时刻进行,但不同时刻的提问所取得的效果是不尽相同的,也就是说,提问存在着一个最佳时间的选择问题,在一个完整的单位教学时间内,只有少数几个瞬间时刻是提问的最佳时间。教师必须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学生的表情和反馈信息,及时抓住这些最佳时刻。一般来讲,教师提问有课前复习提问、导入新课的提问、课间引导启发学生思考的提问和课后总结性提问。虽然一节课中提问次数没有确定,但要把握好提问时机,不宜过多,何时提问,提问什么内容,一般课前应设计好,提问要问到关键处,问到点子上,问出水平来。如在上课初期,学生的思维处在由平静趋向活跃的状态,这时多提一些回忆性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
28、学习积极性,唤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的作用;当学生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时,多提一些说明性、分析性和评价性的问题,有助于分析和理解所学知识的内容,进一步强化学习兴趣,并使学生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当学生思维处在由高潮转人低潮阶段时,多提一些强调性、巩固性、和非教学性问题,这时,可以重新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6、合理安排提问对象有问必有答,教师提出问题必要有学生回答。不同的答问对象又会产生不同的答问效果。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全面了解各个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个别差异,对全班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问题和每个学生的实际,合理选择答问对象,安排答问顺序。在教学中,
29、教师不要先提名再提问,或按一定次序轮流发问,比如按座位号或按点名册上的学号,这样会使其他学生产生“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的心理,;不要形成教师与学生 “一对一”的问答场面或总叫成绩好的学生回答,这样会使其他学生产生消极情绪;也不要总叫“差生 ”回答,这样会花去很多时间,也会使教学节奏松弛。教师提问要面向全体,一般情况教师可以先叫中等学生回答,并提醒全班学生尤其是“差生”要认真听,等中等生答的八九不离十或答的差不多了,可以让好的学生补充回答,也可以试着叫“ 差生”,让他们逐步提高。教师应设计好不同层次的问题 , 把提问的机会要平均分配给每一个学生,这样才能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7、有效处理
30、提问结果对于教师的提问,如果学生答不出来,教师不能粗暴地让学生罚站、坐下、换人,而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以尊重学生主前提;如果学生回答了,教师不应简单地重复学生的答案,而应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判断,分析,把学生低层次的回答提升类化。许多名师的课之所以精彩,就在于他们能有效地,风趣地,恰如其分地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体现教师精深的教育机智,这是每一位教师一生的追求,然而,它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来的,需要教师们穷尽一生的精力去努力和积累。有效处理提问结果显然是课堂提问的点睛之笔。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把握:(1)、尊重每一位学生学生是一个有完整人格的人,而不单单是一个受教育者。他们有自己的感情,有自己的人格
31、尊严。尊重学生热爱学生是教育者的天职。现代教育应该树立这样的观念: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坚决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课堂提问时尊重学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教育心理的一些实验证明了不同的师生关系模式对教育过程及效果可能产生不同的影响。李皮特和怀特在勒温指导下,进行的关于集体气氛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民主型领导作用下,成员之间的友好性和参与集体的程度高,活动的组织程度高。课堂提问时尊重学生,是教师民主管理课堂的表现。只有充分尊重学生,学生才能够积极思维、踊跃发言,课堂气氛才能活跃起来。也只有如此,课堂效率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所以当学生回答不出老师的问题,特别是对老师的提问保持沉默时,老师最好要面
32、带微笑,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可以通过重复该问题、改变问题的措辞、缩小提问的范围等手段,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或激励学生开口讲话,哪怕学生开口只讲一句话,教师也要给予鼓励,并适时“让学生体面地坐下” 。(2)、善待学生的错误面对学生的回答,教师不要将自己变成冷面的法官,而应充当细心诊断的医师,循循善诱的导师。课堂教学是学生尝试学习的过程,允许学生尝试错误(可称之为 “美丽” 的错误) ,不能误解为对学生学习中出现错误的容忍,而在于对错误的性质和程度进行甄别,引导学生发现错误中的合理成份和发生错误的症结。教师不要过分关注错误本身,应更多分析错误产生的过程。要善于鼓励学生质疑和讨论,引导学生在讨论中
33、走向结论,不要简单地从结论走向结论。这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做到:学生会做的让学生做,学生会讲的让学生讲,即使做错了,讲错了,可以让学生自己互相纠正补充,教师可适当地完善,提升,类化,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学生才会记忆更深刻,掌握更牢固。但必须防止一种偏向,即不论什么问题,最后都由教师盖棺定论,如果学生已经表达的很完善,可以让学生小结,那可是学生的成就,对他们来说意义更大。(3)、让学生证明答学生能答出正确答案并不意味着他理解了问题的核心,因此教师应适时让学生对自己的答案进行证明,找出该答案正确的理由。由于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在自我表达
34、、抽象概括等方面的发展还未完善,有些学生在对自己的答案进行证明时,可能只是从自己的直觉出发,而不能系统地对问题解答过程进行描述,费时费力,影响教学过程。这也是教师不愿意让学生这样做的主要原因之一。可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让学生证明其答案不仅有利于学生自我表达、逻辑思维的发展,而且还能使学生减少猜测的机会,认识到答案是需要知识来支持的。另外,需特别注意的是,很多教师只是在学生回答错误的情况下才让学生证明其答案,这样很容易给学生造成一种焦虑与不确信的压力。所以使用该策略时一定要让学生对其正确的和错误的答案都加以证明。有经验的教师常常这样提出问题:“这个问题你是怎样想的?”“你是怎
35、样得出结论的?” 这都是启发学生讲求思维过程,从思维过程中引出结论的好方法。赞可夫曾在学生中进行了一次调查,出了一道“7+7+7+4+7=?”的题,让三个学生去完成。结果第一个学生依次相加,第二个算法是 74+4 得 32。第三个是 75-3 得 32。虽然三个学生的得数都对,但赞可夫下结论说第三个最好。因为他把其中一个 4 当作算式中一个并不存的 7。课堂提问看似简单,但实施起来却往往有相当的难度。它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课堂环境的变化莫测,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难预料性。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有效教学的前提,要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实践、反思
36、、总结,从不会到会,从无效到有效,从不熟练到驾轻就熟。穷尽一生的精力去备课,去锤炼,是每位教师的职责!总之,对待课堂提问,要求教师心中有学生、有目标、有策略。只有心中有学生,才能创设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良好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只有心中有目标,才能“ 粗中有细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只有心中有策略,才能“长袖善舞 ”,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六、研究成果1.教师素质水平和科研能力明显提高,探索出相应的数学提问方法和技巧。2、本课题组的老师均形成了自己的数学教学的特色,并分批为全校数学教师做了专题经验介绍。在学校开展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 等评比活动
37、中,本课题组教师纷纷被评为各类育人标兵和五星、三星、二星、一星级教师。3、班级学生的数学提问能力逐步提高。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 别林斯基书籍是巨大的力量 列宁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 莎士比亚书籍是人类思想的宝库 乌申斯基书籍 举世之宝 梭罗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别林斯基书是唯一不死的东西 丘特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 巴甫连柯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 卡莱尔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 普希金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 科洛廖夫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 库法耶夫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 雨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