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班教案行和列篇一:中班数学教案中班数学教案:找图形一、活动目标:1、巩固对几种几何图形的认识。2、活动中能积极地与同伴合作,听到信号能迅速地行动。二、活动准备:1、在场地上画上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和圆。2、图形卡片、短绳若干三、活动过程:1、找图形(1 )教师出示图形卡片,幼儿根据教师出示的图形,向场地上相应的图形跑去并站在图形中。(2 )教师说出不同图形的名称,幼儿根据教师说出的图形场地上寻找该图形,在跑去站在图形中。(3 )用信号代替图形名称,让幼儿根据信号寻找图形并向图形跑去。如打一次铃表示正方形,打两次铃表示三角形,打三次铃表示圆形等。2、拼图形(1 )幼儿自由结伴,根据教师
2、出示的图形卡手拉手围成相应的图形(2 )鼓励幼儿用短绳在地面上拼成各种图形后,玩跑图形的游戏。中班数学教案:比较数多少一、活动目标:1、幼儿继续学习用目测方法正确判断 8 以内的数量。2、幼儿认识 8 以内自然数列中,相邻两数间的数量关系。二、活动准备:1、点卡 6 张(3-8) ,数字 3-8,幼儿画册人手一本三、活动过程:1、目测数群出示点卡,引导幼儿观察, “黑板上每张卡片上的圆点一样多吗?各有几个点子?2、按序排列点卡并匹配数字谁会给这些点卡排队?想想哪张卡片排在最前面,接下来又排哪一张?” (幼儿操作)点子卡片想找数字朋友,谁来帮忙找一找?”( 幼儿操作 )。请大家一起说说他们是怎么
3、排队的。3、幼儿观察理解相邻两数间的关系“3 的后面是数字几? ”“4 比 3 怎么样? ”(多 1 个) “3 比 4呢?” (少 1 个)以此类推比较相邻两数之间的关系。 “不管是什么数,排在它后面的一个数都要比它怎么样?” (多 1 个)那排在它前面的一个数呢?(少 1 个)4、小组操作填空格:“先看看空格前有几个点子,再看空格后又有几个点子,想想空格里应该画几个点子呢?”中班数学教案:给花宝宝排队一、活动目标:1、复习认识数字 8、9,正确感知 8 和 9 的数量。2、学会将 9 以内的物体按序排列。二、活动准备:1、数字 59 的大数卡各一张; 8 和 9 的大实物卡各 3 张2、
4、幼儿画册 第 3 册第 11 页。三、活动过程:1、目测数群。出示大实物卡 8 或 9,请幼儿说说卡片上画着什么,每种物体有几个,你是怎么知道的。2、按数量归类,感知 8 和 9 的数量,并匹配相应的数字卡片。(1 )以一张 8 的实物卡和一张 9 的实物卡为标记,请幼儿将自己粘贴的花宝宝按 8 或 9 的数量归类。归类时,引导幼儿说一说,如:9 个花宝宝和 9 放在一起。(2 )出示 8 和 9 的数卡,请幼儿帮助数卡找家。(3 )请幼儿在周围环境中找一找,看看还有哪些物体是 8 个,哪些物体是 9 个。3、完成幼儿画册 “花宝宝”的练习。中班数学教案:图形变变变一、活动目标:1、学习将图形
5、折叠、分割、拼摆,感知图形的变化。2、进一步巩固对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及圆形的认识,发展空间知觉和动手动脑的能力。二、活动准备:1、各种几何图形组成的图画若干张,事先张贴于活动室内供幼儿观赏。2、图形操作卡片(各种几何图形) 。三、活动过程:1、导入:师:今天图形宝宝们来到了我们班,可是他们很调皮,和小朋友们玩躲猫猫的游戏,请你们来把它们找出来吧!(出示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梯形的)2、借形想象,拓展幼儿想象空间。(1 )图形变变变。教师出示长方形,引导幼儿将长方形的图形纸用折的方法变成新的图形,鼓励幼儿尝试多种变法。(2 )请你们一起来想想,三角形、圆形、正方形、梯形我们还
6、可以折成什么图形?(3 )数图形。沿着折线剪一剪,并数数变成了几个新的图形。(4 )拼图形。鼓励幼儿用各种新图形拼搭成物体造型。3、幼儿操作。游戏:图形变变变提供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梯形纸若干,鼓励幼儿大胆操作,通过折、剪、拼的方法探索图形的变化,并用语言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学会介绍自己的操作成果。4、展示幼儿操作结果。教师请幼儿共同欣赏、点评幼儿操作结果。点评后,请“找图形”活动区记录得不正确的幼儿加以纠正自己的操作结果。中班数学:小鱼有多长活动目标:1.尝试用回形针、牙签等自然物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用数字记录测量结果。2.了解物体的长短是相对的。活动准
7、备:记录单、回形针、吸管,牙签。活动过程:一、出示图片,故事导入主题1.师:美丽的池塘里,鱼妈妈生了两条可爱的鱼宝宝,一条叫红红,一条叫黄黄,鱼妈妈只知道两个宝宝不一样长,但不知道它们到底有多长,想请我们帮忙量一量,好吗?2.探索测量工具、测量方法(1 )师:你准备用什么来测量?从哪儿开始量?启发幼儿说出按一定方向、顺序(从鱼的尖嘴到鱼的尾巴)来测量,并且在摆放回形针时要一根一根连接好。 师:那我们今天就用回形针帮红红量一量,看看它有几个回形针长?(2 )讨论:你量的红红有几个回形针长?你是怎样摆放回形针的?(3 )老师示范量法。(4 )知道了红红的长度,那黄黄呢?为什么?二、巩固测量方法1.
8、师续讲故事:鱼妈妈多么爱她的宝宝呀!每天让它们吃好吃的东西,带他们锻炼身体。可是黄黄很挑食,这也不吃,那也不吃,还不爱运动。而红红却很乖,不挑食,也爱运动。再看一看红红和黄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现在我们再来帮它们量一量,看看红红和黄黄有多长?3.幼儿测量,鼓励幼儿边量边数:红红有几个回形针长,黄黄有几个回形针长,并用相应的数字记录。三、幼儿动手测量小鱼并记录结果。幼儿做幼儿画册 上的相关练习。篇二:中班科学教案:船儿水上行中班科学教案:船儿水上行中班科学教案:船儿水上行活动目标:1、了解水上各种各样的船,知道船是水上行驶的交通工具。2、对船在水上行驶感兴趣,能想办法使纸船在水面上行驶。活动准
9、备:教学挂图船儿水上行 、幼儿自折牛皮纸纸船、装满水的脸盆、磁铁、橡皮筋、肥皂片等辅助材料。活动过程:1、回忆观船情景:“上次们到江边(或河边)看到了什么?它们是什么样的?”2、看图交流认识:出示教学挂图:“图片上有什么?它们是些什么船?”“船是靠什么向前行驶的?”“这些船都是做什么用的?”“你还乘过什么船?乘船的感觉是怎样的?喜欢这些船吗?为什么?”幼儿可就以上问题讨论后作相应的回答。3、纸船水上行实验:出示幼儿自制的纸船:“小朋友做了许多纸船,这些船也能在水上行驶吗?”“你有什么方法让它们行驶呢?”幼儿做纸船水上行驶实验。幼儿交流并演示操作方法和实验结果。教师在水槽演示“肥皂动力船”实验:
10、在纸船的船尾剪一豁口,将肥皂片夹在豁口中,肥皂可减弱船后的张力,船会被推向前行。 幼儿尝试用更多的方法让纸船在水上行驶。篇三:中班安全教案乘车小常识活动目标:1、通过学习乘车小常识,增强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2、激发幼儿主动关心别人,愿意做一名文明小乘客。3、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 活动准备:1、教学图片2、音乐叭叭叭、汽车开来了 活动过程:一、放音乐带领幼儿玩开汽车的游戏,引出主题。在音乐声中,幼儿与教师一起开汽车进入课室。“小朋友,刚刚我们一起开着我们的小汽车来到了我们的课室。公交车是什么样子的,和其他车子哪里不一样?”“公交车前排座位是留给谁做的?”“我
11、们在乘车时需要注意什么呢?”二、教师出示教学图片,与幼儿一起讨论图片上的幼儿做得对不对?为什么?我们怎样做才能成为一名文明小乘客呢?(1 )出示图 1:有个小朋友在公交车上与其他小朋友大声吵闹,走来走去的。教师:这样的小乘客能做文明小乘客吗?为什么?他该怎么做?(2 )出示图 2:有个小朋友把头伸到窗外东张西望,而且把手伸出去。教师:这样的小乘客能做文明小乘客吗?为什么?他该怎么做?(3 )出示图 3:有个小朋友在公交车上吃东西,而且把垃圾乱扔。教师:这样的小乘客能做文明小乘客吗?为什么?他该怎么做?三、教师总结:我们在乘坐公交车时都要做一个注意安全,讲文明、讲礼貌的小朋友,不能像图中的小朋友
12、那样不注意乘车安全,不讲文明礼貌。小朋友你下次乘车时,你会怎么做?请个别小朋友讲述正确的乘车方法,然后让全班小朋友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乘车的行为。厨房里的危险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使幼儿了解厨房里的危险有哪些,并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2、学会保护自己,避免不安全事故的发生。活动准备:有关图片及视频活动过程:一、出示图片(一)提问并引出主题。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厨房)2、从什么地方看出来是厨房?(有刀、铲、炉等物)3、你家有厨房吗?(有)厨房在什么地方?4、小结:厨房里有这么多东西,小孩子个子矮,应少到厨房里去玩,为什么呢?因为厨房中隐藏了很多种危险。二、知道:第一种危险:厨房中刀具的危
13、险。1、出示刀:玩具刀与真刀的对比。轻和重、大和小的对比。2、提问:厨房里的刀是拿来做什么的?如果小朋友去厨房玩刀,刀不小心落在自己的脚上,会怎样?3、出示图(二):一个小孩玩厨房里的刀,刀落地,差点落在幼儿脚上,真危险。让幼儿看图和感知一下真刀,让其明白:厨房里的真刀不能玩,如果不小心落在地上,脚上都会受伤,还会砸着脚趾,很危险!三、第二种危险:厨房燃气炉的危险1、让个别幼儿找出燃气炉玩具,让小朋友想想厨房中燃气炉有危险吗?有哪些危险?2、出示图(三):一个小孩在厨房里自己去开燃气炉,爆出了火光,射在小孩脸上。3、师:小朋友自己不能开燃气炉,因年龄小,掌握不好开关,燃气泄漏会中毒,还会引发燃
14、气爆炸的。四、第三种危险:炒菜时油爆在脸上,眼睛里的危险。1、出示图(四) ,让幼儿观察后讲出:妈妈在炒菜,个子矮、年龄小的孩子不能靠近锅边,油爆在脸上、眼睛里,小朋友哭了。2、知炒菜的油爆在脸、眼上,会烧伤、会瞎眼等。五、第四种危险:用热水瓶自己倒水,从炉子上取放的危险。1、出地图(五):一小女孩手抱开水瓶自己去厨房倒炉子上的开水。2、让小朋友说出图中的危险。3、师:烧开的水或刚做好的饭菜温度高,不小心碰倒了会被烫伤的。六、要避免这些危险,有什么办法?(远离厨房,不一个人在厨房里玩?)七、教师总结。中班第三周安全教案在走廊和楼梯上活动目标:1.知道在走廊、楼梯上戏闹的危险性。2.能正确地上下
15、楼梯,不在走廊内大声喧哗,打闹。3.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活动准备:1.幼儿在走廊、楼梯嬉闹的图片一幅。2.幼儿各种不良行为、良好行为的图片若干。活动过程:一、经验讲述-知道在走廊和楼梯上戏闹的危险性。1.谁在走廊或楼梯上摔到过?2.为什么会摔到?3.结合图片让幼儿讲述:这几个小朋友在干什么?会发生什么情况?4.小结:走廊和楼梯都是公共场所,又比较狭窄,来往的人特别多,如果在这些场所打闹、跑跳,会发生许多危险,或者和别人撞在一起,或者撞倒、摔伤,严重的还需要住院。二、组织幼儿讨论- 在走廊和楼梯上应该怎样做。1.讨论:在走廊和楼梯上应该怎样做?2.小结:在走廊上不能大声喧哗,打
16、闹、你追我赶,上下楼梯要靠右边走,眼睛看着台阶,不在楼梯上跑跳,不滑栏杆。三、游戏“走迷宫 ”-强化幼儿良好行为习惯。1.出示画有许多幼儿不同行为的迷宫图片,引导幼儿分辨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四、教师总结。中班第四周安全教案(本文来自:WwW.BdfqY.Com 千叶帆文摘:中班教案行和列)遵守交通规则活动目标:1、初步认识最基本的交通标志和交通设施,了解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交通安全常识。2、培养自立、自卫的安全保护意识。遵守交通规则。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观察、动脑、动手及生活实践能力。活动准备:1、红黄绿号牌一套。2、教学课件。3、布置场景材料:红绿灯号牌、交通标志头饰等。活动
17、过程:(一)创设情景。1、看录像篮球女孩 。2、小朋友们,看完刚才的录像,你知道这个小女孩是用什么走路的吗?这样的走路方式会给她带来哪些困难呢?是什么造成她今天的样子呢?3、小结后开始新课 平安回家 。出示课题:遵守交通规则。(二)看动画 学会走路刚才你听到和看到了有关交通安全的哪些内容呢?细心、爱观察的小朋友肯定发现了在我们放学回家的道路两旁常有竖着的提醒大家注意的交通牌子,知道它们叫什么吗?(交通标志) 。对,为了保证交通安全,我们除了要知道一些简单的交通安全知识外,我们还得认识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才能安全行走。(三)认识交通安全标志1、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标志小客人到我们班,小朋友想认识它吗?看,她来了。2、生戴红绿灯头饰上台,自我介绍:我是红绿灯,十字路口总指挥,考考小朋友,看到我要怎样做?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一等)你们回答得真好,想和我做朋友吗?我们一起做个游戏成为好朋友吧!我说红灯,大家回答停,做立正动作,绿灯行,做跑步动作,黄灯等一等,叉腰站好。猜你感兴趣:中班线路图教案(2017-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