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必修科目)训练样题(历史)第卷 (选择题、判断题,共 7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先秦的文献和彝铭记载中屡有 “宗周”的记载, 诗经公刘中说:“食之饮之,君之宗之。 ”与材料密切相关的是A禅让制 B世袭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2.“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私剑之捍,以斩首为勇。 ”该材料反映的是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3公元前 2 世纪,中国发明了一种农业工具,只需要用一头牛、一匹马或一匹骡子来驱动,并按可控制的速度将种子播种成一条直
2、线,从而大大提高了播种效率。该工具是A. B. C. D.4.吕思勉为晋朝惋惜“然而大权始终为自北南迁的贵族所把持,使宋武帝(出身贫寒)一类的人物,直到晋末,才得出现于政治舞台。这也是一笔很大的损失。”造成这一损失的制度是A.郡国并行制 B. 九品中正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5.中国汉字某字体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 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 。下列用该字体写成的作品是A B C D6黄仁宇万历十五年记载:“过去一个世纪,每逢正月十五上元佳节,各宫院都有鳌山烟火和新样宫灯,辉煌如同白昼。在内阁首辅张居正的提议之下,这一铺张浪费的项目遂被废止。万历曾想为
3、他的母亲修理装潢宫室以表示孝思,张居正却认为各宫院已经十分富丽完美,毋须再加修饰。 ”这一现象反映了内阁A控制了国家决策大权 B上升为法定的行政中枢C权力和地位得到提高 D阁臣权力超过军机大臣7.明太祖实录:“若有不务耕种,专事末作者,是为游民,则逮捕之。 ”明太祖诏:“商贾之家止穿绢布。 ”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是A.打击富商大贾 B.保护小农经济 C.阻碍商业发展 D.镇压游民作乱8.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一些思想家也常用诗歌表达思想,如“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该诗作者是A.程颢 B朱熹 C王阳明 D黄宗羲 9.康熙时期发明了一种新的瓷器品种,它的
4、彩料有强烈的玻璃质感, 画面一改传统,五彩平涂而加以渲染深浅,层次分明、色彩艳丽,仿西洋画特征相当明显。该材料反映瓷器是A.青瓷 B.白瓷 C.青花瓷 D.珐琅瓷10.19 世纪 70 年代,上海一家公司修建立一条长 15 公里、窄轨、实验性的铁路。通车后遭到沿途居民和清政府的抗议,最终被清政府以 28.5 万两白银的代价收回并拆除。该铁路是A.中国人自行建造的第一条铁路 B.中国最早出现的近代交通工具C.甲午战后列强资本输出的产物 D.中国交通运输变革的重要见证11.洋务派提出“寓强于富”的口号,鼓励投资近代企业,并采取减免税收、优化管理等措施推动经济发展。在这一口号引领下,洋务派创办的企业
5、是A.江南制造总局 B.发昌机器厂 C.轮船招商局 D.安庆内军械所12 中央日报曾评价近代一场运动“在中国外交史上占了民众外交史的第一页” ,称其为“外交的当头棒,文化的奋兴剂” ,并肯定学生运动为“吾国政史上国民意识集合表现之一创端,亦为近年民族运动之一壮举” 。这场运动A促使中国民主革命发生转折 B使“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共识C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D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的到来13.孙中山认识到民主共和国政权的稳定有赖于经济的发达,主张兴办实业,发展经济。他提出的土地问题,已经触及到民主革命的实质。以上材料主要反映了孙中山的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14.
6、2019 年春晚选取井冈山为分会场,在节目编排中将革命老区的红色传承、井冈山的绿色资源展现的淋漓尽致。毛泽东在这里的革命实践是A参加“八七会议” B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探索中国革命道路 D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5建国初期,中国民盟主席张澜说:“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最高权力机关。这是理论与实际一致的一种新制度。”这一“新制度”是A社会主义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民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6.1956 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上作的政治报告,他指出:“革命的暴风雨时期已经过去了,新的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斗争的任务已经变为保
7、护生产力的顺利发展。 ”这次大会A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B成功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道路C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建立 D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起点17.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党和政府既考虑到国家安全的需要,又着眼于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历史决策。这一 “历史决策”的重大成就是A第一颗原子弹的试爆成功 B “载人航天”获得重大成果C科教兴国战略的正式实施 D “南优 2 号”选育取得成功18. 在某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不仅坚决反对美国的干涉政策和法国维护殖民统治利益的企图,而且也不赞成苏联的僵硬态度。这次会议中国A推动印度支那问题和平解决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
8、原则C加强同亚非各国的密切联系 D首次登上国际政治舞台19 2019 年是澳门回归 20 周年,20 年来澳门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市民安居乐业,民生得到很有力的改善,澳门同胞也在进一步融入到国家的发展大局,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同时正在积极响应参与到国家倡议的“一带一路”建设中去。澳门的回归与发展归功于A “一国两制”得到成功实行 B香港特区的顺利设立C “九二共识”成为普遍共识 D两岸关系的历史突破 202018 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了“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大型展览” ,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下列展品是安徽小岗村 18 位农民按下包产到户“红手印”的雕塑,该雕塑反映
9、了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 B.政府积极创办经济特区C.农民走上了合作化的道路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展21.雅典克利斯提尼改革规定:年满 18 岁的雅典男性青年,在其父母所隶属的德莫斯(自治村)内通过一定的入籍仪式便可取得公民权;一些外邦人也在德莫斯内取得雅典公民权。体现该规定的措施是A.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B.实行陶片放逐法C.设立十个地区部落 D.发放工资与津贴22.钱乘旦在西方那一块土书中指出,经过差不多 70 年的努力,葡萄牙人终于从非洲最北端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达最南端,其中的艰难险阻是难以想象的。关于此次航海说法正确的是A.达伽马最早进入了印度洋 B.迪亚士抵达“好望角”C.推动了
10、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从此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23.“这些思想家在批判旧制度,建立新社会这一目标上是一致的,可如果仔细探究,对于如何建立未来的理性社会,他们却有着比较大的分歧。 ”下列属于“这些思想家”中一员的是A苏格拉底 B彼特拉克 C马丁路德 D孟德斯鸠 24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帝国法律应取得两个议会必要的多数同意” “帝国皇帝有宣战、媾和、缔约、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任免官吏等权力,帝国宰相只对皇帝负责,皇帝有对宰相的任免权。 ”由此可知,德国A中央政府权力广泛 B军国主义色彩浓厚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形成独特邦联政体25.斯塔夫里阿诺斯的
11、全球通史指出,这条定律既可适用于茫茫的宇宙,也可适用于微小的物体。它一直统治着物理学界,直到 20 世纪初期。材料中的“它”指A万有引力定律 B电磁感应现象 C相对论 D量子论26马克思在 1871 年的法兰西内战中,认为伟大社会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这一文章创作的历史背景是A社会主义国家建立 B巴黎公社运动爆发 C俄国推翻沙皇统治 D开辟了历史新纪元27.他头戴一顶大礼帽,脚蹬一双尖头鞋,鼻子下留着一撮乌黑的小胡子,紧绷的上衣与肥大的裤子别扭地穿在身上,手里舞着一个手杖,鸭子般地出现在银幕上,这就是他为观众塑造的绅士流浪汉夏
12、尔洛的形象。材料中的他A是默片时代伟大的电影艺术家 B拍摄苏联影片波将金号战舰C主演了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 D参演短片标志着电影艺术诞生28.1947 年美国通过年美国通过 欧洲复兴法案欧洲复兴法案 规定:接受这一法案的国家,经济计划应受到美国的规定:接受这一法案的国家,经济计划应受到美国的监督,应撤消关税壁垒、降低关税率。其根本目的是监督,应撤消关税壁垒、降低关税率。其根本目的是A. 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 B. 重新打开西欧市场C. 控制西欧并谋求霸权 D. 促进欧洲走向联合29.在 美国财务官员怀特倡议下,二战后能通过建立一个固定的汇率来终结货币和贸易战争,这个汇率当然是围绕着美元来的,而美
13、元的汇率牢牢固定在黄金身上,也就是一盎司兑换 35美元。这样的体系,有一个新的机构来监管,该机构是 A.世界银行 B.世界贸易组织 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30. 2018 年 11 月法国巴黎爆发“黄马甲”运动,是 50 年来巴黎最大的规模社会动荡。导致该运动的深层原因是法国总统马克龙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意在解决经济增长迟滞、社会高福利难以为继等问题,这些改革措施触动了一些阶层的利益,导致民众不满增加。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A欧洲社会就业岗位急剧减少 B福利政策与社会安定紧密相关C “新经济”发展模式已失效 D欧盟国家经济出现了全面衰退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并在相应的方框内填
14、涂,正确的涂 A,错误的涂 B。 (本大题共 5 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31.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兴办太学。这一做法打破了贵族世代为官的陈规,提高了儒学的地位。32.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华民族从此赢得了民族独立。331949 年 10 月 1 日新中国成立,之后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大会通过了共同纲领 ,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34. 20 世纪 70 年代,西欧国家开始走上经济联合的道路,并逐渐摆脱美国的控制。伴随着日本经济的崛起,资本主义世界呈现出“三足鼎立
15、”的局面。 35. 2001 年 4 月,加拿大魁北克的钢铁工会会员、环保人士和左翼团体发起游行,反对美洲自由贸易协定,认为该协定方便了大资本的剥削,使财团利益凌驾于环境保护之上。一定程度上说明全球化存在弊端。第卷(非选择题,共 30 分)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 2 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 6. 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见证了国人思想变化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从教育方针讲,它培养的不再是为求取功名走读书做官之路的封建士子,而是适应时代要求,掌握先进科学技 术和 军事知识的近代人才。如福州船政学堂先后培养出 628 名航海、造船、蒸汽机制造方面的管理
16、、驾驶及工程技术人员, 为发展中国造船业和创建近代海军作出重大贡献。孙春芝略论洋务运动与中国教育近代化材料二 在戊戌变法前,社会 舆论普遍认为,洋 务运动的失败,其实就是当时中国教育的失误。因此,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希望以教育改革为突破口,培养新型的资产阶级人才,以达到政治改革、发 展资本主义经济、挽救民族危机的目的。冯君戊戌变法与中国近代社会的构建材料三 北大将当时中国思想最新、最开放的新型知 识分子吸引进来,同时因为志趣相投的人们聚集到一起,有利于形成 团 体力量,共同 讨论,进而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而这样一个生机勃勃的氛围与新文学前驱群体的形成,则更有利于新文学前驱在北大实践教育
17、理想,推 进思想解放。摘编自覃文珍新教育与新文学的相互推进完成下列任务(1)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派的教育方针。这一方针契合了洋务派怎样的治国理念?(2 分)(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维新派的教育理念有何新发展?并分析其原因。 (3 分)(3)据材料三,列举两位“新文学前驱”的代表人物?指出以新文学为主要内容的这场运动的积极影响。 (4 分)(4)综合上述材料,近代中国教育发展见证了国人怎样的思想变化历程?(1 分)3720 世纪 30 年代是世界各国进行经济改革时代。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0 年苏共中央正式作出决定,在 农业方面, 为了发展工业,为了使国家能够掌握必需的粮食和农产品,只好
18、通 过 大规模的政治运动,在很短时期内,把农村千百年来的个体所有制改变为集体所有制,国家 对 集体农庄实行监督、管理和控制。这样,苏联就形成了两种所有制,而国家所有制又得以紧紧 控制住集体所有制。徐春莲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与评价材料二 1933 年国家工业复 兴法规定,由政府 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 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印有“我们 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王斯德世界现代史材料三 1935 年 4 月 1 日,蒋介石列举发展经济的八条纲要,即“振兴实业”“鼓励垦牧”、 “开发矿产”“ 提倡征工”“促进工业
19、”“调节 消费”“流畅货运”“调查 金融”。此后,南京国民政府正式提出了“建设国家挽救国 难”的十 项措施,目的是 为了“尽人力、辟地利、均供求、畅流通,以谋国民经济之健全发展” 。摘编自周绍英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经济建设举措述评 完成下列任务(1)据材料一, 20 世纪 30 年代苏联形成了怎样的经济体制?指出该体制下苏联工农业建设的主要内容。 (3 分)(2)据材料二,罗斯福总统在复兴工业方面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他的政策对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怎样的深远影响?(4 分)(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 1935 年国民政府采取了哪一重大经济决策。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呈现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 分)(
20、4)综合上述材料,20 世纪 30 年代中、美、苏三国的经济改革有何共同特点?(1 分)四、问答题:本题 10 分。根据设问,回答问题。38.历史学家王亚南曾说过:“专制皇权无论是经济权力或政治权力,离开了他的官僚机构和官僚系统,都将变成空无所有的抽象。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官僚政治是由贵族政治向帝国皇权政治转化的产物,全面展开于秦汉时期,具体表现为哪些政治制度?(3 分)(2)隋唐之际是官僚政治走向成熟的阶段,君相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这一时期中央行政管理体制是什么?该体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 分)(3)宋代以后,官僚政治更加合理化、严密化。宋代采取了哪些分割宰相权力的措施?
21、(2分)(4)官僚体制是中国古代重要行政管理的形式,也是皇权政治赖以运行的基本政治体制。简述古代官僚制度与皇权专制的关系。 (2 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 训练样题高中历史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D C B B C B C D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A C C D B A A A A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C B D C A B A C D B二、判断题:本大题 5 小题,每小题
22、 2 分,共 10 分。31 A 32 B 33 B 34 B 35 A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 2 小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36.(10 分)(1)方针:培养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和军事知识的近代人才。 (1 分)理念: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或师夷长技以自强) 。 (1 分)(2)发展:培养新型资产阶级需要人才。 (1 分)原因:民族危机加深;适应资产阶级需要(政治改革、发展资本主义) ;洋务运动失败。 (每点 1 分,共 2 分)(3)人物:胡适;陈独秀;鲁迅。 (每点 1 分,共 2 分)影响:冲击了封建思想统治地位;思想得到空前解放;接受了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基础
23、;推动教育近代化。 (每点 1 分,共 2 分)(4)历程:从学习器物到制度到思想。 (1 分)37.(10 分)(1)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斯大林模式) 。 (1 分)内容:发展重工业;农业集体化。 (2 分)(2)措施:颁布工业复兴法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规定生产规模、公平竞争、实行蓝鹰计划等) 。 (2 分)影响: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2 分)(3)决策: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1 分)特征: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1 分)(4)共同:都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1 分)四、问答题:本大题共 10 分。根据设问,回答问题。38.(10 分)(1)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察举制。 (3 分)(2)体制:三省六部制。 (1 分) 影响:加强皇权、削弱相权;为后世所沿用。 (2 分)(3)措施: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权力。 (每点 1 分,共 2 分)(4)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2 分)